二年级语文上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838次浏览
2020年11月30日 14: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介绍自己-房屋租赁合同常用版

2020年11月30日发(作者:傅天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目标确定的依据: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 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
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 进行学法指导的
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时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
感的作用。
教材分析: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 br>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
范例。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2人,基础中上等程度,在学习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中学< br>生不能够主动思考,缺乏主动展示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的耐心点拨与引导。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评价任务: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这世界上和我们最亲的人是谁呢?(妈妈)对,我们一
出生就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慢慢长大。我们最
喜欢妈妈了,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 可是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
小客人,他们才刚刚出生,却没有妈妈在身边,他们是谁呢?
出示小蝌蚪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 在吗?(不在)他们的妈妈是谁呢?现在
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帮小蝌蚪一起找找妈妈吧。板书课题: 11、
《小蝌蚪找妈妈》


环节二
一、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
自学课文
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学习生字词
二、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
中,它有什么变化?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 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
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 ,右下是“火”。腿,tuǐ,13笔,
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 ,右
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
10笔。嘴,zu 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
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 ,13笔,追,zhuī,翘
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ǔ,左右< br>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
青蛙长得什么样?
环节三
讲授新课

1、 用1、2、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 图文对照,讲读第一自然段
(1) 刚才同学们认真观察了小蝌蚪的样子,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
么描写的。齐读。
(2) 指名回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的图片板书:大脑袋、黑
灰色身子、长尾巴。
(3) 指导朗读:“快活地游”要读出快乐的心情。
3、 讲读理解第二自然段
(1) 小蝌蚪在水里快活的游哇游,过了几天,他们的样子就变了。
出示遇见鲤鱼的情景图。


(2) 指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样子。
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的,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的图片,并
请学生上台画出两条后腿。
(3) 播放幻灯,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找出课文里的句子回答。
理解“迎上去”:正面的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
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板书 :迎上去:正面、有礼貌
(4)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的话要
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鲤鱼介绍小蝌蚪的妈妈有什么特征?指名回答。师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5)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
妈妈?
4、讲读理解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说说小蝌蚪有什么变化,指名回答,师板书:长
出两条前腿。在黑板上贴出 小蝌蚪的图片,指名学生上台画出两条
前腿。
(2) 播放幻灯,继续观察:小蝌蚪又遇见了谁?
理解“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 现了小
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板书:追上去:方向相
同、着急
(3) 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
指导学生联系第二自然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4) 指导朗读,要读出小蝌蚪找妈 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
龟和蔼可亲的语气。板书:头顶两只大眼睛、绿衣裳
5、 学习理解四、五自然段
(1) 过渡语:乌龟不是小蝌蚪的妈妈,那么谁又是他们的妈妈呢?
(2)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蝌蚪的形体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指名回答,板书:尾巴变短了。在黑板上贴出小青蛙的图片,让学
生上台画尾巴。
他们的妈妈是谁?他们怎样找到妈妈的?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思考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
子相符合,所以找到了妈妈。


(3)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
蝌蚪找到妈 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
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 妈妈,已对妈妈
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4) 进行思 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
(青蛙能吃害虫,保护庄稼,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
保护青蛙,我们能做到:不捉青蛙、不吃青蛙肉、积极向家长和亲
戚朋友宣传保护青蛙……
6、小结:今天我们帮助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也了解到了小蝌蚪长成
青蛙的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 化。投影出示青蛙成长过程,并请学生
说出来。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是否真的学会了。
投影出示练习题:
(1)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
条 ,又过了几天, 变短了,长成了 。
(2) 青蛙四条腿, 嘴巴,鼓着一对 ,披着 ,
露出 。
环节四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向小同学讲讲这个故事,观察实物小蝌蚪和青
蛙的样子。
板书设计:
11、小蝌蚪找妈妈

四条腿 迎上去
宽嘴巴 追上去
头顶两只大眼睛 游过去
绿衣裳
雪白的肚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是什么》
目标确定的依据:
遵照《语文课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珍视学生独特的
感受、体验、理解。这一要求让学生读中感知课 文、领悟课文内容。注重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 ,由晓澄朗读 。本
文是一篇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 br>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
读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的不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激起小学生爱水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激起小学生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猜谜语引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
大风一吹它就走。(云)
(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
庄稼见了笑嘻嘻。(雨)(3)白色花无 人栽,无根无枝又无叶。
一夜北风遍地开,此花源自天上来。(雪花)
(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
慢慢变成水一汪。(冰雹)
2、小朋友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些谜底,你
发现了什么?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它们有关的课文,我们亲切的跟它打
声招呼吧!(板书:我是什么)指名读、齐 读课题。
环节二
学习生字
词语

环节三
细读、品读
低年级始终以词句教学为主。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1、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好,请小朋
友边读边想:我是什么? < /p>


课文1、2、2、老师贴图: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看看我能
3 段 变成什么?谁来读?(板书图片:云 雨 雹子 雪)生讲。

3、小水珠能有这么多变 化,真是太神奇了!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他是怎样变成汽的?
4、课件出示(水变成汽)水珠哪去了,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 < br>5、课件出示描写云的句子和句子对照的图,细细地品读,让学生
感受云就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
美读。
6、自由读——指名读(评价:一般:谁能读这种喜 欢。好:从你
的朗读中我想你一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很得意。谁愿意挑战他?特
别好:瞧,你读 得乐滋滋的样子一定很喜欢。
7、学着他们的样子,自由再读──男女赛读──大家齐读。
8、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请小朋友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
二自然段。
9、练习说话,我是云,我会变成( )( )和( )
10、 同学们,他们从天而降的样 子一样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重点理解“落、打、飘”)指导读雨落得温柔,冰雹打得野蛮。雪花飘得轻逸。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11、 练习读这几句话,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12、 表演读──挑战读──齐读
这会儿,我们的水就有了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
1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音乐 课件)师范读第三段,问:同
学们,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这是一
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你们想读吗?
(从读到说最后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充分
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
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 的知识,培养了创新的胆识和表
演能力。)
14、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水是生命之 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看,
雨、雪、雹子回来后又将回到水的模样,水就这样不 断的循环变
化着。
(从部分到整体,及时梳理学生所学知识,内化自己的知识结
构,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15、拓展生活 你们在生活只看到过水的变化吗?




出示句式: ,就变成 ,人们管我叫 。
(生活即语 文,老师一定要善于打通学生生活与语文的通道,
同时利用其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环节四
自读课文
第四段

同学们,水在自然界这的变化我们弄明 白了,不过,要真正认
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们还要到它的家里去看看,还得去熟
悉它的脾 气。自读课文第四段。
1、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
4、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不同性格”。
5、拓展交流
水对人类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
的办法吗?
(在朗读交 流中明晰课文内容,然后拓展课外,“说你还知道
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不同性 格。”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练习了说话,还培养了学生关注
生活,关注环境的意识。 )

环节五
作业设计
自选: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再写下来。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汽 云 雨 雹 雪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 古诗,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 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形式,传授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同时也说明
了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的道理。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 ,认真书
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
读习惯 ,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另有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图文结合,阅读中学会12个生字。写好“已、甲”等10个字。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观察植物的兴趣。
评价任务:
(1)、图文结合,阅读中学会12个生字。写好“已、甲”等10个字。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教 学 活 动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
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 有办法》。板书
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
趣。)
2、课件 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
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 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
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情境引入: 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


环节二
整体感知
1、导读: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
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
也没有翅膀,怎样 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
课题。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 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
种子?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简洁、有效,很快就帮助学生理清了课
文的条理。培养了学生的全局观念。)
环节三
赏读悟趣

1、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朗读并学
习。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爱读的部分读一
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⑴“降落伞”是什么样的?看老师板画:
①这降落伞多美啊!有了它,蒲公英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
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
②交流对“纷纷”一词的理解。
③抽读评析,选读得最好的学生读。
⑵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能把它画出来?
A、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做画。
B、评出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再来夸夸她。
(设计意图:苍耳、豌豆这两种植物,书上都配有插图,惟独这一
节没有。在理解了之后充分 发挥学生的想象,参照另两幅图来画一
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⑶ 朗读感悟: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教学还不适宜完全让学生自学,教师应
重视自学方法的指导和示范。故设计时先以学生最喜欢的一节重点
指导,以此带动其他小节的自 学,让学生们品尝到自学成功的快乐,
增强自读自悟的兴趣和信心。)
2、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⑴分小组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三小节 ,喜
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四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
景,夸一夸“妈妈”。在 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式学习。
(设计意图: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让每个孩子在已有的基础


上得到了发展,得到了进步。)
⑵全班交流,相机追问:
①(课件出示):“铠甲”本来指古代士兵穿着保护身体的铁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拿出课前采集的苍耳种
子摸一摸,掐一掐,体会苍耳种子 坚硬的布满刺的外壳。妈妈为什
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个办法可真有趣啊!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
怎样读。
②抽读评析,小组赛读。
③豌豆妈妈怎样传播种子?豌 豆娃娃离开妈妈时心情怎么样?
看一看图回答。(课件出示):(播放豌豆娃娃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的动画。)你们能通过朗读体会他们的快活吗?全班齐读第五小节,
这一节你们认为哪些词语最重要? 怎样读最好?抽读,教大家读。
④全班即兴创作,加上动作、表情用朗读的方式夸夸豌豆妈妈。
3、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
豆妈妈靠太阳晒来传播种子。
环节四
拓展延伸

植物传播种子只有这三种办法吗?还有多少?怎样才能知道?
植物妈妈还有哪些办法呢?让我们一起到野外去仔细观察吧!
(课件出示)(屏幕上出现红皮柳、酢浆 草、凤仙花、中华槭、
喷瓜等植物图片。)这儿是植物的世界,知识的海洋。同学们可以
一边观 察一边思考,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 降 落 伞 (风吹)
苍 耳 : 带刺 铠甲 (动物挂)
豌 豆 : 蹦 跳 (太阳晒)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
2、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3、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导入课题
环节二
介绍有趣的动


教 学 活 动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
图片激趣,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
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 王”。我的头大大的,
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
巴。我 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
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 后,保护大家是我的
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
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
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 。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
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
(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 (3) 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环节三
库:奇趣动
物王国,世
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 雌性的平均长26米,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资料袋袋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
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
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
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 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
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 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
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 3厘米)
环节四
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
候?? 、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
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识字加油站

教 学 活 动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环节二
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
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环节三
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环节四
日积月累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 教师范读古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 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 、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
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
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
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 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
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
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 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


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 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
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 首古
诗。
环节五
小结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场景歌》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
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 尚的道德
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
要内容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 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
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 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
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学情分析: < br>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
写的习惯、认真完 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
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另有部 分同学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更严重的
是在二年级上学期中,由于各种原因,学习成绩急转直下,在语文期 末测试中,
位居全年级末位。行为习惯差,成为全校有名的乱班。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评价任务: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 br>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
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 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环节二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环节三
1、学习第四小节:
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
巾,一片欢笑。)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 、号、领”说说自
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
们高举着少 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
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互相读,指名读,
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⑴ 预设学路1:
① 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
量词的搭配)
② 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
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 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
片:海、鸥、滩、军、舰、帆)
③ 师:蔚蓝的大海 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
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 的沙滩上
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
随情境学
⑴ 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
文、识字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⑵ 预设学路2:
① 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
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 br>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 儿
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
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 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
四人小组赛读)。
⑶ 预设学路3:
① 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
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 认识“桥”“翠”。
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② 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
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环节四
1、出示词,认读词语
创设情境,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学数量词
3、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
沙滩 ,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
飞鸟。
4、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 欣赏。
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 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
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 文中找一
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指名回答,师板书)
5、学习数量词。
(1)再读黑板上的词语。


(2)这些词语有它们的好朋友,现在需要请小朋 友来帮忙,找出它
们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把课文读一读,想想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全
班齐读全 文)
(3)发卡片给学生,玩找朋友游戏。
形式:嘿嘿,海鸥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在这里,在这里。
6、认识数量词。
刚才我们找出 来的词,我们叫它们数量词。[板贴:数量词](跟
老师读“数量词”)一般我们在表达一种事物都要配 上合适的数量词,
例如:一个人,一本书。好,看着黑板我们再来读一读。
环节五
1.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背诵全文,
2.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拓展迁移
2.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背一背课文。
3.小组接龙背诵。
4.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5. 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 形容这些事物。“一只
海鸥、一群海鸥……”完成课后对应题目。
6.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 数量词?细心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室,你能找
到哪些数量词?(指名说)
7.看我们的课文,一 种事物配上合适的数量词,就成了优美的小诗
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一样的棒,也能写出这么美的 小诗。
请拿出你们的风景照片,小组合作作诗。
8.小组展示所作《场景歌》

板书设计:
识字1. 场景歌
海边 乡村 公园 ……
数量词 只片艘条 畦块方座 道孔丛群 ……
事 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树之歌》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 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本 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
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 文课程标准》
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
望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
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 多元识字。
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重点)
3.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难点)
评价任务: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
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
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1.课件出示课后读一读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交流句意。
名句导入,
2.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句子,背诵句子。
引出课题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特点,引出课题“树之歌”。
环节二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
借助预习,些树。
识记字词 2、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认读11种树的名字,检测课
前预习情况。
(1)组长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带有11种树名字的字条,组织学生自我
检测。

(2)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3)组长针对同学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读词,要让每个同学都认识所
有的生字。
3、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10
个词语。
4、在课件中放大11个词语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引导学生利用交流识字方法得到的小树练习组词、造句。
6、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环节三
1.课件出示 “杨、桐、枫、松、柏、棉、杉、桂”,引导学生观察
出示生字,
字形特点。
指导书写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
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木字旁的书写要点和左窄右宽的书写要
领。
4.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书写,并巡视指导。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11种树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读中感悟,
(1)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各自有什么特点?
合作识字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对比学习“壮”和“装”。
(1)引导学生回答: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
背诵。
(3)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
(4)教师引导学生扩词区别两个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习生字“耐”“守”“疆”。
(1)组织学生交流:这句话中木棉和桦树有什么不同?
(2)课件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环境辨别两种
树。
(3)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商议
识记方法。
(4)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习生字“银”“化”。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银杏、水杉、金桂的特
点。
(2)教师板书“银”“杉”“化”“桂”4个字,组织学生交流识
记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
(4)引导学生背诵第四句。
6.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背诵。
环节五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的生字和识字的方法。
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课文中的11种树各有怎样的特点?
回家后继续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环节四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拍手歌》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对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 优美。
教材分析:
《识字3 拍手歌》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 习的生字,
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内容通俗易懂,
读音 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
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 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
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 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
熏陶。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对 小动物有着自然的感情,通过本课学习,让
学生更加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新词。
2.准确熟练的朗读并背诵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增加动物相关的知识,有保护动物的愿望。
评价任务:
1.认识“拍、靠、蚕 、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会写
“拍、合、豆、谷、蚕、匹”6个生字。学 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
三框儿”。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
识字效率。
5.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引入新课
环节二
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 首拍手歌,讲的内容与动物有关,老师先
带大家去认识认识动物朋友们。
(板书课文题目)
1.出示动物图片,认读生字。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范读儿歌,让学生拍手打节拍。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儿歌。
4.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指导学生一边拍手一
边唱拍手歌。)
5.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并让学生画出动物的名字。
6.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节的意思,然后用合并的方法,说说这首儿歌
告诉了我们什么。
(最后让学生说说儿歌主要是告诉我们人和动物要怎样相处。)
环节三
归类识字
1.引导学生归类识字。
(1)读出小动物的名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整体识记字形。
(2)给动物归类。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1)出示:孔雀、大雁、雄鹰、锦鸡、黄鹂、天鹅。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发现。
(2)出示:“鹰、雀、雁”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出示:鸡、鹂、鹅,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环节四
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书写“歌”“深”“猫”。
(1)边范写边重点强调: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后面两个字左
窄右宽。
(2)指导学生自主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把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
2.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3.拍手歌

孔雀 锦鸡 雄鹰 雁群

老虎 黄鹂 百灵 熊猫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田家四季歌》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材分析:
与其说本课是一首描写田家 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
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 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
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 解
文章内容。
学情分析:
低年级写字指导,可以抓住主笔详细讲解,学生练习的时 候也重点练习主笔的书
写,逐渐扩充讲解范围。
教学目标:
1、会认“季”17个字,正确书写“季”10个四会字 。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 10会写的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熟读成诵。
4、大概了解相关农事,通过改编儿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评价任务:
1、会认“季”18个二会字,正确书写“季”10个四会字 。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 10会写的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熟读成诵。
4、大概了解相关农事,通过改编儿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1、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
欣赏音乐,
吗?想不想知道 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我们今
激发情感
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叫《田家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
2、指名读、齐读。
一、认识生字“季”
环节二
学习字词,
1、小朋友,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 季节,你最喜欢那个季节?说说为
诵读儿歌
什么。

2、我们来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四季。

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


环节三
随文识字,
理解内容:

环节四
巩固拓展,
看图编儿歌

(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
到了?(冬天)冬 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
四季在轮回。
3.一年四季有不同景色,在农田里,也有不同的景象,农民伯伯也
干着不同的农事。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 中的
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2)生听课文录音。
(3)师 :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
指名答: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1.跟录音读课文。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
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 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
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 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 小组)
4.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
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1)春季里,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夏季里,农事忙。从哪里看出来?
(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稻谷像( )。人们的心情怎样?
(4)冬季里,雪初晴。这时应该做些什么?
(5)除了文中提到的农事,你还知道各个季节有什么农事吗?(课
后题:读读记记)
一、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
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 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 这
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
了。
2、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 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
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 求学
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 (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 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
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
板书设计:
4.田家四季歌
春 夏 秋 冬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入新课。

教 学 活 动
1、学生读儿歌: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
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环节二
学习用部首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
查字法查字
3、
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 、“检字表”、“正文”,告诉

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

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环节三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日积月累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
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读儿歌,导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环节四
我爱阅读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
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
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曹冲称象》
目标确定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
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使他们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 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曹冲动脑
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 托、映
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 br>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2.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 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
性。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意思。
评价任务: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 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
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 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1、看大象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看图揭示课
2、说说看图、读题后的感受。

环节二
读文感受,
1、出示要求:读准字音,带着疑问去读。
整体把握
2、反馈初次读文后的感受和收获。(师随机板书)
3、说说自己最想学学哪些内容?
4、师导语调控
环节三
1、读懂第3小节,体会官员们议论的称象方法自由读 读,与同座一
读议思悟,
起学者官员议议,理解“议论”词义?
突破重点
2、体会曹操听后有什么反应,找文中句子读读。

3、理解“直摇头”,从中感受到什么了?
(师板书导语:正当官员们为难时,有个人确想好了一个办法,谁
呢?什么办法?)
4、找找、划划、读读文中有关内容,
读懂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让学生多读几遍,口头用自己的话简单
描述一下。
5、曹操听了反应有吗?找句子读读体会一下。
6、演示称象过程(指名学生读,放课件展示) 在此过程中理解一
些词语的意思。
7、出示PPT学会抓重点简单的描述称象过程。
8、称象方法比较,显示曹冲的聪明。理解“才7岁”?
9、朗读3、4小节,体会一下曹冲是怎么想出如此妙法?可以找伙伴
交流意见。
10、得出曹冲以船代称,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师板


书)
环节四
导语:(同学们,此时此刻,要是曹冲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
激情抒发,
些什么吗?)
感情升华
1、学生同座互说,后指名说说。
2、你会想出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吗?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象:又高又大,一堵墙,柱子

曹冲:首先......然后......最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玲玲的画》
目标确定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
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 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的主< br>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
心把第二天参评的 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
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 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
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 启发学生处
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 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玲玲的画故事
切合孩子们生活实际,不需要借助多媒体的 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评价任务: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谈话激趣
创设情景、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
谈话导入
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 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
门打开课本,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环节二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
尝试学习、文有几个自然段?
读文识字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
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环节三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
整体感知,
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了解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启发思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朗读感悟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
不是很好吗?”
环节四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
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
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
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环节五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
训练表达, 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
渗透思想 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
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环节六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
指导观察, 进行交流。
练习写字。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
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板书设计:
5.玲玲的画

坏事----动脑筋---好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6.《一封信》
目标确定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 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
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材分析: < br>《一封信》是部编版课本第3册第三单元第3篇内容。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
题,以儿童视角 ,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内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
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篇 课文,结合课后题,学生重点讨论“露
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学情分析:
(1)识字方面: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识字方法。并且,从二年级< br>开始,我也一直在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因此,在识字环节,很多字都能
够请小老师来讲解, 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时间。我会重点总结多音字。
(2)写字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等。
(3)理解课文:有了前两篇课文做基础,学生已经懂得对比看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3.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评价任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
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
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
识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环节二
教 学 活 动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
2、揭示课题:一封信。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谈话激趣导人一些什么事情?
初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
识写生字。 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
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
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
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5)认读词语。
环节三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再读课文,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
理解感悟。 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 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
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环节四
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环节五
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
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
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 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 好。从早到晚,
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
得很不好。特 别是“总是”一词。
理解过程,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7到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 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
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
心情?找 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
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
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
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 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
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
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 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环节六 1、对 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
对比分析,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明白道理。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环节七
拓展练习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
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课堂延伸,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
板书设计:
6.一封信

第一封信 不开心的事
第二封信 快乐的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7.《妈妈睡了》
目标确定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
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 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br>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
丽的词藻,不见雕 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
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 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
妈的爱。
学情分析: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感情朗读的方法,通过学法
指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会文章的浓浓深情。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评价任务:
1、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
子之间美好的爱。
2、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的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内涵。
3、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帮助学生建立感恩之心,懂
得知恩图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环节一
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环节二
板书课题,
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初步渗透汉
字的内涵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环节三
师 :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
分层读课
文,在阅读
来, 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
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 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
中识字
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
先睡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
写,老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
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 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
(在学生加偏旁的同 时,请他们做出与这个汉字相应的动作,
从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
4、在品读生情中,理解运用词语。

师: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语苹果”,分别是、慈祥、红润、均
匀、深沉、美丽。
如果 请你选一个送给妈妈的话,你会选哪一个?认真读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到你是这个“词语苹果”的原因。
(学生先自读课文,再与同桌小伙伴交流,最后进入集体讨论)
师:老师在写这个“慈”字的 时候,想起了首诗,“慈母手中
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的缝,意恐还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现在你知道“慈”为什么是心字底了吗?
师:课文是怎么写妈妈的慈祥的?哪里看出妈妈慈祥了!
师: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请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
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妈妈对孩子怎样?(妈妈很爱孩子)孩子
环节四


细读课文,对妈妈怎么样?(孩子也很爱妈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爱孩
感情交融 子,孩子爱妈妈 ,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把课文里反映妈妈爱孩
子,孩子爱妈妈的句子找出来,画上记号(可以小组讨 论)

1、妈妈爱孩子
(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
(说明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就连睡觉都陪在我身边)
(2)妈妈的嘴巴,眼角都在挂着笑意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
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为 什么小作者会想像成是在给我
唱催眠的歌谣?(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唱催眠曲哄我入睡)
你的妈妈给你唱过催眠的歌谣吗?(生:小黄狗)
指导朗读:谁愿意在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妈妈 那种亲切,
温柔的爱(要显得很亲切,很温暖)
(3)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容好像又想好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从嘴巴,眼角挂着笑意,想到想好了一个故事。(肯定
是妈妈经常给我讲故教育和启迪)
指导朗读o
(4)她干了好多活儿?干什么了(日夜为我操劳)
小结:你的妈妈也一定很爱你,你能说说吗?
自由发言,老师我读了一首儿歌,我觉得我的妈妈很像儿歌中
的妈妈,我想读给大家听。
2、孩子爱妈妈
(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我也看着妈妈
说明了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懂得了回报,学会了像妈妈爱护自
己一样关爱妈妈。
(2)她真该好好的睡一觉了
这是一个真心爱妈妈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对妈
妈深深的爱
指导朗读: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多么辛苦。
环节五 1、下面我们看课文的 插图,你能描述图上的情景吗?(妈妈搂着孩
图文结合,子睡着了,可孩子却睁着眼睛(充满爱意)地看 着妈妈,一本大开
感情升华 的书反扣在被子上,似乎妈妈刚刚给孩子讲完一个好听的故事)。
2、老师也试着给这幅画的内容,编了一首儿歌,同学们想听吗?

母为子千辛万苦操碎了心
子对母知恩图报感激不尽
母盼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丽
3你能给插图起个名字吗?(母子情深,妈妈的怀抱真温暖,我爱
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1、讲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妈妈说,让我们发自肺腑地
环节六
对妈妈说一句你最想说给妈妈的话。
课外延伸,
2、把这些话写在纸条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表述真情
板书设计:
7.妈妈睡了



真美丽
妈妈睡了 好慈祥
好 累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展示引入
环节二
展示台

教 学 活 动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1、课件展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2、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
物?
3、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4、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5、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
边。
6、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 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2) 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环节三
日积月累


环节四
我爱阅读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1
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
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
子钓鱼。
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
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 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
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稚、
侧、纶、莓”。) 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 开火车认读
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
写。
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个别读。
11、这 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
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 奏也要准确。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
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
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五、孩子们说收获。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8.《古诗二首》
目标确定的依据:
古诗教学就应该讲究诗性,讲究意 象,讲究共感。从《新课标》低年级学段
目标有关朗读、书面表达标准出发,打破以往古诗教学的琐碎和 过分的理性,把
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古诗教学具有古诗的韵味,让语文课堂教
学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儿。
教材分析: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 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
对语言文字的兴趣。通过学习,了解古诗描写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
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楼、依、尽”等10个生字。
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 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楼、依、尽”等10个生字。
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教 学 活 动
1、激趣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
激趣导入,了这样 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了解诗意
环节二
引入课题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
1、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 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
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
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


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
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 友,
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2、如有学生提出可 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
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
雀楼”。
3、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 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
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 资料。
5、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
到远处的风景吗 ?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
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
得高就看得远。
6、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
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 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
雀楼》(板书课题)
环节三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指导朗读古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环节四
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 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
“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 ?(生


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7、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
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环节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 《登鹳雀楼》,诗的后两
背诵古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 br>拓展延伸 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
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 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
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课件出示 )
环节六 1、谈话激趣:
揭题:理解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
诗题,知晓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
诗人 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
后写下的。
2、揭题: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
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 布”。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 世闻名。现在就
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环节七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
初读:疏通上带小朋友们去!
句读,初知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诗意 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②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
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 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
“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4)师配乐读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
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 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
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
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
季景色优美„„
环节八 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
再读:想象你们再 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望庐山
画面,领悟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诗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 么修辞手法?(夸
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2)补充“银河”、“ 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
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 银白
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
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 天空。
(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
疑真让人怀疑是 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
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环节九
书写生字
1、交流识字,教师指导。
2、教师范写,学生描写。
3、展评



板书设计: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9.《黄山奇石》
目标确定的依据:
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
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创新学习策略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从单一的,一刀切的“封闭式”教学转变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把课堂
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 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部编本二年 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
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 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
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 br>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
导下,已经能够自 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
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 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
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评价任务:
1、读懂两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象。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诵读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教 学 活 动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
观看录像,国安徽省 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
揭示“奇” 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环节二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初读课文,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感受“奇”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
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
小组交流一下。
课文介绍了 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环节三
品读探”
奇”

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
(点出“猴子观 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
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2、 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
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


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3、“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播放”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 字:远远望去,它真像
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4、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 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
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5、谢谢各位小仙人。在黄山 ,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
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 br>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环节四
观图联想,
写“奇”

1、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
方,把静止的石 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播放“仙桃石”、”
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 大屏幕上的其中一
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2、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 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
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环节五 1、能让你 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
读画诵说,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 寻常,多么神奇。来让我们一
赞“奇”

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
们的神奇;
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
奇。
2、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黄山奇石的奇特
之处。
环节六
课堂总结
1.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2.请同学们放学回家以后,查找一下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为自己
布置作业。 设计一条游览黄山的导游图。
板书设计:
9.黄山奇石



有趣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0.《日月潭》
目标确定的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 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并在阅读中积累词
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 br>量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
字与认识事物联系 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
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 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
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部编版二年级小学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在教材中,本课< br>处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
意思”这是对一年 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
提升。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 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这种阅读方法
可以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 br>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
导下,已经能够自 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
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 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
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评价任务:
引导学生观察 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
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教 学 活 动
1. 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 一台
看图导入,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
揭示课题 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
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 )〈日月潭〉。
2. 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环节二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初读课文,(1) .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
自主识字. “朦、胧.” 湖(湖水)(湖面) 绕(围绕)(缠绕) 围(包围)
(围巾) 胜(胜利)(胜出) 央(中央)(央求) 岛(小岛)(岛
屿) 华(华丽)(中华) 隐(隐身)(隐约) 约(约定)(约好)
纱(面纱)(纱布) 童(童年)(童趣) 境(环境)(仙境) 引
(吸引)(引出) 客(客人)(请客)
(2)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 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
的词全班跟读.
(2) 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
(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
环节三 1. 以情激趣.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图文结合,2. 自读感悟. 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
朗读感悟。 想象。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

光怎么样?


3. 合作交流.
环节四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
朗读 感悟、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
自主参与。 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读
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能把这
两句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说话训练:日月潭在( )

指导朗读:指名读--- 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 自由放声读。(突
出“最大”和“高山”)
师:请同学 们在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
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第二句话)
师: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让学生质疑“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
二词。 师 :请同学们看看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帮帮这位同学?
(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群山环绕”和 “名胜古迹”的意
思) 鼓励积累:
师: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指名读) 同学们也喜欢吗?喜欢
的就把它划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师: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
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 (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
对了)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
子。(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
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
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 是
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
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 师:对呀!作者用词真的很形象、生
动、具体、准确!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和一个“弯弯 的”,
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能把它读一读


吗?(指 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
5、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
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环节五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
日月潭的美自然段写 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景: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 么时候的
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师:你喜欢日月潭 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
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 的景
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
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
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 导:
环节六 1.激发积累兴趣,教给积累方法。 师:你喜欢日月潭吗?课文用
积累运用 、了很多好词好句把日月潭写很美很美,课堂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好
综合实践。 多,课后我们就把刚才画下来的好词好句收集到你的“好词佳句锦
囊袋”中。 课后还有这一些,喜欢的话也可以把它摘抄下来。老师
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
照 许许多多
2、谈感受、升华教育: A、师:刚才同学们游览完日月潭,有什 么
感受呢?能谈一谈吗?(相机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并激发渴
望回归的感情) B、师: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如画!其实我
么的家乡番禺,我们的化龙也很美!要是我们的宝岛台湾也能早 日
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该多好呀!
3、给予展示的机会,鼓励实践运用。 师:为了让 更多的人了解台
湾、热爱台湾,课后让我们把搜集来的这些图片配上一两句话,可
以的话争取用 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环节七
指导写字
1、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2、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
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台湾 最大的湖
台中附近 山 名胜古迹
日潭 月潭 风光秀丽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11.《葡萄沟》
目标确定的依据: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
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 验。”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
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 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
不应是被动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 的
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
趟,用情感驱 动语文知识。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 三单元的第二
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
国 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篇课文语言美、意境也美。课文围绕“葡萄
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 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
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 br>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
识和合作意识的增 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
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 ,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
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评价任务:
认识并会写本课份、坡、客等8个字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 br>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通过读文,
增强对葡萄沟的向 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教 学 活 动
1、出示一大串葡萄:
实物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水果呀?对,是葡萄。多么诱人的葡萄
激发兴趣: 呀!都吃过葡萄吧,说说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 最甜的,要
数我国新疆出产的葡萄了,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
起去参观新疆出产 葡萄的一个地方,是哪儿呢?
板书:葡萄沟
2. 齐读课题。(指导音变:葡萄单读时都是二声,连读时萄读得
轻一点,再读一遍)
环节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以读为本,学生读课文,学生字。
认知生字

环节三
2、思考: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
作者也说是个好地方。那葡萄沟究竟好在哪里?我们赶快去葡
再读课文,萄沟看一看。
品读感悟。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选择你体会最深或最喜欢的词句,把它画


下来,在小组内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来。
学生小组内学习。
学生交流:
今天大家到了葡萄沟,得到了新的收获和体验,希望你们能把
今天去的好地方向 你的朋友、家人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美丽
的葡萄沟,了解我们美丽的祖国。
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请孩子们回
环节四
课堂总结

环节五
课外拓展,家收集都有哪些有名的地方。
激发情感。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说)
11.葡萄沟 景色美丽(夸) 真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好客(赞)
葡萄干色鲜味甜(叹)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
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谈话引入
教 学 活 动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识字加油站 3、引入新课。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
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环节二
字词句运
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环节三 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
谈话引入。 应该怎么办呢?
学习留言条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一、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
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二、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三、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四、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
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环节四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环节五
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环节六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我爱阅读。 2、自由读,想一想:
(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请同学汇报。
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2.《坐井观天》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以教师分析来代
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
的教学中,我以青蛙与 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了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让学生
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品味语言。在自读、自 悟、主
动探究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分析:
这篇寓言通过给孩子们讲述了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生动有趣的对话,阐明了< br>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
犯了错误还自以为 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 br>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
迪,享受审美乐趣 。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评价任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
的比喻意思。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 误。培育学生看问
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教 学 活 动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
启发谈话,事。
导入新课

2.“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
成为家喻户晓 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 另一个成语──


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今天这节课咱
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板书课题)
环节二
初读感知,
识记生字

1.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你打算给自己提什么样的学习要
求?
2.(课件出示生字)四人小组自主识字,探索识记方法,师巡视
指导。
3.检查小组识字情况。
4.区别““渴”、“喝””的字形,练习书写。
5.再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环节三 1.出示挂图,(师: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朗读感悟,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口头填空:青蛙坐
启发想象

在(),小鸟落在()。
板书理解“井沿”。
2.自读第二至七自 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
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设计意图:体现以学定教思想,让学生自读自悟。)
4.感悟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青蛙的话,读后回答: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话”。青蛙认为小鸟哪句话是大话?指名读。
播放动画。(小鸟飞过田野,飞过高山,飞过山林,飞过城市……)
理解”一百多里”。
你能把青蛙对小鸟的不相信,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齐读。
(3)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4)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用“因为……所
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A、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所以它以
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B、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
“无边无际”。
(5)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无边无际”到底有多大?还有什
么也可以说无边无际?(沙漠、大海、草原等 )闭眼想象:小鸟飞呀,
飞呀,飞过田野,高山,山村,城市,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
边,天可真大啊!
(6)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
的语气。指名读,评议,齐读.
(7)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天,无
边无际。)
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天不过纸筒口那么
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
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而走出教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 住我们
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
(8)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
(多媒体画面演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得出结论:这是因为青蛙的视线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 的目光
狭小,所见有限,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相机指名读好句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
(9)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 认为“天小”的句
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
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并交流,读出适当的语气。
小结: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 为是的心


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
事求 是的诚恳态度。
6.整体感悟,角色体验。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头饰表演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4)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音乐)
环节四 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读后悟理,2.是啊,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
理解寓意

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
来形容那些眼界狭 小,见识短浅的人。
3.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 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
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
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 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
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 < br>4.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
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 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
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环节五 1.同学们 ,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拓展活动,但是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 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
升华情感

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 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
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2.小组 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它惊呆了,
它会看到什么?它会说些什么呢?(借助多 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
口的画面)
3.学生分小组续编第四次对话。


环节六
总结全文
1.学习了本文,我们都收获不小,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不懂
就要问!
可能有一些学生会提问:
(1)青蛙是否愿意跳出来?(2)青蛙有没有错?……
2.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 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
的人,这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实践活动: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见识短浅、傲慢、自信
小鸟:有耐心
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3.《寒号鸟》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 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
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
本课的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
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 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让
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 道理,品味语言。在自读、自悟、
主动探究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关注工具性和人文 性的统一。
教材分析:
内容为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3课《寒号鸟》第 二课时内容。
本文讲了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在冬天里,喜鹊勤劳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
鸟 懒惰,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夜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劳,而
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
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
的朗读习惯,有一定的 阅读,写话能力,另有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 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
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 创造性。
3.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
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 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评价任务:
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导语,引起
教 学 活 动
这一课, 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
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 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
学习兴趣。
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

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号”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ao ,例如“号叫”、
“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 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
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 以去问问它的邻居
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环节二 这是个很 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
自学课文,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 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
初步了解课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文。

环节三
检查自学
情况。
环节四
利用反馈,
引导掌握下
列内容。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
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环节五 1.分段。
读讲课文。 出示句子。
·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
吼。
概括成:开头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腊月
2.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 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
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
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
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 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
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 、“太阳暖烘烘”、“太
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 大。这些在冬天
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 对,
当冬天 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
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 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3.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
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
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
如果用“今天 , 。”
如果用“从小 , 。”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 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
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 ?谁来做
填充。
只看 ,不看 。
只顾 ,不顾 。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 .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环节六 1.故事续编。
创造性复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
述。

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


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听劝告
寒冬腊月 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
乐鸟等等)
环节七 明日复明日,
补充教学 明日何其多!
《明日》。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及时)
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
明日能几何?(能有多少个)
环节八
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
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 号 鸟

开头 新编
冬天快到 准备 不听 劝告
冬天到了 温暖 还不听 改正 接受
寒冬腊月 熟睡 鼓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4.《我要的是葫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
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
的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 ,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了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 ,让学生
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品味语言。在自读、自悟、主
动探究 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分析:
《我要 的是葫芦》是部编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
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 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
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 br>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故事切合孩子
们生活实际,不需 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
每”等8个字。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
程。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无穷
奥秘。
评价任务:
1.会认11个生字;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教 学 活 动
同学们 ,今天老师你们带来了一个你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葫
芦实物),这是什么?可不可爱?这么可爱的葫 芦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 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
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指导读好“葫芦”一词。)
我们已认识了小葫芦(出示实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可爱的“小
葫芦” ,好吗?(学生会读一个词语,老师就把葫芦送给学生)


环节二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读文、识字、
2、请四人小组合作读文识字。
3、字词检查。
感悟。
环节三
1、我们知道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它们长得怎么样呢?(看图
学习第一自
一说话)
2、我们来读读第一段,看看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板书:绿叶
然段

--小花--葫芦)
3、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怎么做的?(板
书:每天、几次)指导朗读(评议)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用真实的实物让学
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同时,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感 受
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环节四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 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
学习第四自
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看图二说话)。(板书:变黄--- 落了)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
然段

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
3、小朋友,面对这两幅图,你想说什么?
4、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我们读读2、
3段,仔细想一想。
环节五
(一)学习第二段
学习二、三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谁知道
自然段

这句话是什 么意思?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这两个句子的意思
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 再把这两句读一
读。)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板书:要葫芦 不要叶子)
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 ,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
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二)学习第三段
1、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
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知道这话的意思吗?出示:叶子上
的虫不用治。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


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4、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
是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 ?任何植物的生长
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
响。要想得 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5、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本段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先引导学生带着中心 问题质
疑,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句
子中的不同语气,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
态度,最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 的生
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环节六
拓展活动
(续编故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
想?怎样做呢?
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事,评选故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事大王。)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

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设计意图:通过对编故事来内化 课文中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一次人
文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环节七

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
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
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识字加油
站。


教 学 活 动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环节二
字词句运
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
(2)池塘开满荷花。
9、学生汇报。
环节三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书写提示。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四
学习古诗
《江雪》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环节五 1、读一读。
我爱阅读: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刻舟求剑

3、讨论:那个人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15. 大禹治水
教学内容:《大禹治水》
目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时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 br>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
用。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的一篇课文,纵观第六单元的< br>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大禹治水》
这是一个古代传说 ,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学情分析:
《大禹治水》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很多同学通过课外书已经对这个
神话故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课文当中体现的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
精神学生应该也比较好 理解。教学重点应放在识字写字,理清课文脉络,能按照
课后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
经常”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 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15个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 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提问:结合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
了什么事?
2. 出示 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
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大禹治水”。
二、学生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同桌相互正音。
(3)再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洪水泛滥”怎样的景象。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聚焦“灾”,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揭示宝盖头表示房子,房子里边
着火表示灾难
(3)齐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
a. “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用文中的词语说一说。
(生:洪水横流、田地被淹、房屋被冲毁、人们无家可归。)
(师:出示相应的洪水泛滥的图片。)
三、范写生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书空练写前五个生字,试着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重点指导“灾”、“难”书写,教师范写。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给生字组词。
四、活学
1. 出示词语。
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猛兽 凶猛 灾难 火灾 继续 连续 农业
农民
2. 学生读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检查词语认读,并用以下词语说一说洪水带来的灾害。
(课件出示:泛滥、淹没、冲毁、伤害)
2. 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名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这节课继续
学习课文。
二、学课文
1. 出示试学任务
(1)朗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都有谁治水?怎么治水?结果怎样?
2. 生自主学习
3. 试学检测
(1)生交流都有谁治水?怎么治水?结果怎样?
(2)请同学回答相应的问题,并在文中画出来。
(3)课件出示相对应的文章内容,学生齐读。
试学反思
三、理解课文
1. 出示试学任务


(课件出示道、被、产)书空练写三个字,试着给每个字组两个词。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生组词,教师指导。
(2)教师范写,学生自主书空,教师相机指导。
(3)给生字组词。
四、活学:
出示下面的提示,请学生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1. 洪水使人们痛苦。
2.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水。
3.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洪水使人们痛苦。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内容:《朱德的扁担》
目标确定的依据: < br>遵照《语文课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珍视学生独特的
感受、体验、理解。这 一要求让学生读中感知课文、领悟课文内容。注重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 路、分享学习之乐。
教材分析: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 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
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 甘共
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一根扁担一份情,一根扁担传美名。本课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老一辈革
命家会有更深入的 了解,了解他们伟大的一生中的平凡小事,也能体会到他们伟
大之处就在于尽心尽力的为人民做好事,做 实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民造福。
教学目标:
1. 会认“朱、德”等14个生字读准 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
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2个词语。
2. 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
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文,懂得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东西,请大家看图片( 课件出示扁
担),这是什么呢?
2.生:扁担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个扁担,是一 个有故事的扁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
进这个故事吧!板书课题,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同桌相互正音。
(3)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红军为什么要去挑梁?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学生指读、学生领读、齐读)
(2)出示相应句子学生认读。
(3)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a. 红军为什么要去挑梁?
(生:红军 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而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
三、范写学习字词
1. 出示试学任务
书空练写前五个字,试着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听写生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写。
(2)重点指导。
(3)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 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红军要去挑梁?
二、学课文
1. 出示试学任务
(1)想一想战士们为什么要将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
(2)为什么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要写上自己的名字?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交流战士们为什么要将朱德的扁担藏起来?
(他白天挑梁,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很心疼朱德
同志。)
(2)通过课文再次引导为什么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要写上自己的
名字?
(他要与战士们一起挑梁,储备足够的粮食,粉碎敌人的围攻)
三、再学生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书空练写后三个字伍、军、士,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2. 生自学。
3. 指名板书。
四、活学
学完这个故事,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板书设计:
16. 朱德的扁担
挑梁 储备粮食,粉碎围攻
藏扁担 心疼朱德同志
写名字 与大家同甘共苦
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内容:《难忘的泼水节》
目标确定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 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
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材分析:
1、《 难忘的泼水节》是新课程标准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学段
的阅读课文教学是区别于其他学段的 。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我们在教学过


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着眼点。 2、教材编排特点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
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 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 br>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
的激动、幸福和难 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
受热烈的气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
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
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
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 ,只个别
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这节课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 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的故事。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 心连心的情怀,以及
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教学目标:
1. 会认“泼、族” 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
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 。
2. 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
水节的情景。
3.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 借助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2.图文对照,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在四月中旬举行的的节日叫什
么吗?
2. 揭示课题: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妈妈睡了》。
二、初学生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同桌相互正音。
(3)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出示相应的句子,学生读。
(3)齐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问题: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生: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凤凰花的花瓣,好像 铺上了鲜红的
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三、学生自学生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书空练写前5个生字,试着给每个字组两个词。
2. 生自学
3. 试学检测


(1)听写生字,指名板书,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写。
(2)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 说一说对泼水节的了 解。(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还
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等庆祝活动。)
2. 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课文
1. 出示试学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 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分
别画出周总理、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深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感叹号表达怎样的情感?
2. 生自主学习。
3. 试学检测:
(1)生交流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总结出示重点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2)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幸福、难忘、开心)
三、学字
1. 出示试学任务
书空练写后三个生字,试着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2. 生自学
3. 提写,评价,指导。
四、活学
试着用下面词语说一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和蔼可亲 笑容满面
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开心
美好祝愿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4种机动车和4种船舶
2. 联系语境读准多音字,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 积累有关成长、立志的励志名句,并熟读成诵诵
4.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 联系语境读准多音字,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3. 1.认识交通工具。
4. 2.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5. 3.常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盛开-盛饭 床铺-铺路 种子-种地 好人-好客 分别-水分
重新-重点 教室-教书 口号-号叫 干净-干活 难忘-灾难
2. 在小组内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3. 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三句子。
(2)试着给每个句子用上合适的标点。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句子。
三、我的发现
1.学生自读生字,在读中想想声旁与形旁的关系。
2.同学交流。
(声旁表音,形旁表字义)

第二课时

一、初读名句,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名句。
2.学生自由读名句,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名句,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名句,齐读名句。
二、细读名句,体会内涵


1.读了这么多遍名句,你从名句当中感受到什么?
2.学习第一句: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3.学习第二句: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4.学习第三句: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便不可限量。

四、我爱阅读
1.师范读《鲁班造锯》。
2.生自由读文。
3.指名读。
4.同桌互读。
5.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8.夜宿山寺
教学内容:《夜宿山寺》
目标确定的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的愿
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鉴于二年级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图
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 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
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 课文、理解课文与
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
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材分析:
在《夜宿山寺》中, 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
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 读者如亲临其境,亲


感其情。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 景之中,
体验诗人的感受。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 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
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 程理念
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2.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
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 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
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
思》、《古朗月行 》——)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
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 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
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
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
书:夜宿山寺)
二、自学一

1.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句子的节奏。
2.认识宿、寺、危、辰、恐、惊等6个生字。
检测
1.出示古诗学生认读。(指名读、齐读)
2.读准下列词语:危楼、恐惊。
3.读准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4.由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再做评价。

自学二
1.书空练习危、敢、惊三个生字,试着每个字组两个词。

检测:
学生提醒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一起书空笔顺,书上描红,并组两个词语。
重点指导:
敢:左右结构,右面是欠字旁。


惊: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 了夜宿山寺这首古诗,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
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

二、学古诗
1.朗读古诗,尝试理解古诗诗意。
2.读诗句,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检测:
指名学生交流古诗诗意,想一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画面。
(危 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仿佛看到山上寺院的高楼,好像有一百尺的样
子,诗人站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 摘下天上的星星。)

活学:辨一辨
勇(敢)----(取)出
(惊)恐----(凉)水
(阴)天----太(阳)

三、深入理解诗句
找找古诗中哪些字句写出了楼之高,说说感受,交流体会。
活学:
画一画夜宿山寺的景色。




板书:

夜宿山寺

景物
感受



18.敕勒歌
教学内容:《敕勒歌》
目标确定的依据:
针对这首诗歌,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其次通过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 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够在课堂上自信、
负责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 了我国内蒙古
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诗歌反映了北方少数
民族的 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
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在景物描 写方法上,静动结合是本诗的显著特点。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 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
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 新课程理念
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 /p>


1.认识似、庐、笼、盖、苍、茫等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等5
个生 字。
2 .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原辽阔。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感受草原壮丽富饶的景象,体会牧民的自豪之情。
学习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 br>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
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
件中出示标题)
二.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句子的节奏。
2.认识似、庐、笼、盖、苍等6个字。
检测
1.出示古诗学生认读。(指名读、齐读)
2.读准下列词语:阴山、天似、笼盖、苍茫。
3.读准生字阴、似、野、苍、茫。


4.由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再做评价。

三. 练习
1.书空练习阴、似、野、苍、茫五个生字,试着每个字组两个词。

检测:
学生提醒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一起书空笔顺,书上描红,并组两个词语。
重点指导:
苍:上下结构,中间的人要胖胖的。
茫: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敕勒歌这首古诗,请小朋友展开 丰富的想
象,让我们跟随着敕勒族的朋友们一块到草原去游览一翻吧!

二、自学
1.朗读古诗,尝试理解古诗诗意。
2.读诗句,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
检测:
指名学生交流古诗诗意,想一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画面。 < br>(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仿佛看到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 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三、学古诗
1. 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诗句,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 “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检测: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
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活学:
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 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
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板书:

敕勒歌
苍苍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19.雾在哪里
教学内容:《雾在哪里》
目标确定的依据: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
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
元课文侧重于体 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
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 想象美好纯真。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
动,充满儿童乐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
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 学生想象诗中描


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在 理解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部编二上第七单元第二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
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景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古诗。雾把大
海、天空、城市等景物 依次藏起来,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 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
“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 br>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
识和合作意识的增 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
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 ,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
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雾、淘等13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5个
词语。
2 .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候的语气。仿照课
文例句,说说雾来 的时候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画说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读好雾说话时候的语气,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照样子说说雾
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 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候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
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学习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 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
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出示一些大雾笼罩下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说说 自己看
到了什么样子的景物,用一个词语说说雾景给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词语,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
借助拼音及学过的识字方法,多读几遍,记住它。
2. 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检测
1. 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请学生尝试朗读。
2.出示课后生字条里的要求会认字的词语,学生示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3.出示单个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自学二
1.书空练习于、论、岸、屋等生字,试着每个字组两个词。
检测:
学生提醒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一起书空笔顺,书上描红,并组两个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雾在哪里,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去找找雾
宝宝到底跑到了哪里吧!
二、自学
1.读课文,你觉得雾宝宝是怎么样的雾,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2.读三到 六自然段,想一想,雾都把什么给藏起来了?被藏起来后的景色
又是什么样子的?(雾把大海、天空、太 阳、海岸、城市、自己藏起了起来。)

a. 雾飞到海上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
(把大海藏起来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b. 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
(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了。房屋、街道、树木、桥 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
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c. 雾把自己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景象?
(雾把自己藏起来以后,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事物都出来了。)
d. 从雾的变化和活动可以看出,雾有什么特点?
(雾具有覆盖范围大,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
三.学课文
1. 读七、八自然段,你们都知道雾都去了哪些地方么?
2. 自由读第九自然段,感受一下雾消失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活学:
学生仿写例句
路上走着行人,小黄狗也出现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
路上走着行 人,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出现了,它_______________。
板书:
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20.雪孩子
教学内容:《雪孩子》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发展
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基于此理念,本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
问,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顺学而导。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抓住关键语句探究 提出的问题,通过有感情朗读
促进理解、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掌握语文学习的方 法。
识字教学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难字点拨结合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
力。
教材分析:
《雪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9课。这篇课
文描述了一场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
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为 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化了,飞到了空中,
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己,救 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意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文
章文质兼美、极富童趣,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
的情操,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 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小学生在他们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开 始明显地朝着两个方
向发展:一个是初级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向,一个是一般形象思维的方向。无论哪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尽可能给学生
直观的形象感受,把 学生领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中。当充满情趣的画面展
现在孩子面前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认字,自 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
的识记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就会事半功倍。
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8个生字。
2.会写出门、起来等11个词语。
3.了解古诗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学会默读,试着不出声。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呀”,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3.学会默读,试着不出声。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学习时间:2课时
评价任务: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教师可见展示雪景图片,请学生说说下雪了最想做的事情。引出“雪孩子”
图片,齐读课题。
二、自学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词语,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
音及学过的识字方法,多读几遍,记住它。
2.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检测
1.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请学生尝试朗读。
2.出示课后生字条里的要求会认字的词语,学生示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3.出示单个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孩子这篇课文,请小朋友继续看看雪孩
子和小白兔经历了什么?
二、自学
1.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2.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
(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许多柴,他睡着了,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3. 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后,是怎样做的?
(雪孩子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他冲进屋里,把小白兔抱起来,跑
到屋外。)
4. 雪孩子是怎样变成白云的?
(雪孩子遇热后先化成了水,太阳一晒,他就变成了水汽,飞到天空中,变
成了白云。)
练习
从雪孩子救小白兔这件事上,你发现雪孩子有什么特点和品质?
(我发现雪孩子不怕冷,遇热会融化,他不怕牺牲、舍己救人。)
活学: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句子。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板书:
雪孩子
雪孩子救小白兔 勇敢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学习、四字词语的学习及 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会用
形容词来形容事物。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数九歌》,培养阅读和积累尝试的兴趣。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形近字学习、四字词语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3.能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写话。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自主读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词语描写了 大海边的风景,美丽的海滩上有高大的椰树和各种各样
的贝壳。
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有挺拔的胡杨和高大的骆驼。
第三组词语描写的是高原上有洁白的雪莲和奔驰的骏马。
第四组词语描写的是陡峭的悬崖上有翠绿的青松和翱翔的雄鹰。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亏、申、丹,分别说说他们的部首并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说一说下面词语你是否见过当时的情景。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分别说说这几个词语都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是怎样的场景,引
导学生说一说,丰富自己的语言,更善于去表达。
读读下面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1. 学生自己尝试先讲讲有趣的地方。
2. 全班交流一下为什么说他有趣。
3. 教师小结:这两个句子,把雾和风都当作孩子来写,变得很有趣。
三、写话
指导步骤:
1. 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用恰当的词语形容当时小老鼠的表情。
2. 电脑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3. 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4. 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写成自己的话。
第二课时
四、展示台:
1.这些是6个词语、3个形近字、3个同音字、3组形近同音字,把这些容易
写错的字 进行区分和组词。
2.教师进行测试和抽查。
五、日积月累:
1.师范读《数九歌》。
2.生自由读文。


3.指名读。
4.同桌互读。
5.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6.师解释意思。
7.生再次朗读。
六、我爱阅读
这是一首绕口令,在朗读中辨别“霞 ”和“鸭”。这首绕口令描写的是天上
飘着艳丽的五彩霞,水上游着一群麻花鸭,霞光映照在水中,鸭子 也被霞光映成
了五彩色。鸭子在水中欢腾嬉闹,更加难以分辨哪里是霞,哪里是鸭。整篇绕口
令 构成了一幅热闹、多彩、美丽的画面。




21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狐假虎威》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 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 现了课文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根据文本特点,
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 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
容,图文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 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
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寓言讽刺了
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 来
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


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
部分词语,增强感受, 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
明白寓言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尝试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狐狸的言行,体会“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及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结合挂图,展开想象,理解故事。
2、抓住重点,读议结合,明理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认识生活中“狐假虎威”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评价任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
教育。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2.
3.
寓言复习导入
师生一起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齐读课题
二、自学
1.
2.
检测
1.
2.
3.
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请学生尝试朗读。
出示课后生字条里的要求会认字的词语,学生示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出示单个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词语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多音字“转”和闷并且读通句子,
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2.上一课,初步读了《狐假虎威》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再来细读、理解。
二、自学
(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下从这段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加厉害?
(老虎)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扑、逮)
二. 学课文
(一) 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 (出示学习导读)
(1) 读2~6自然段 ,用“ —— ”画出狐狸说的话,用“~~~” 画出老虎说的
话,注意提示狐狸和老虎的语气、神情和动作的词。
(2) 说说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老虎和狐狸的话。
出示课文内容:学生读,老师指导。
同桌分角色读
男女分角色读
三.深入分析课文
(一)读7~9自然段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
指名读
指导读

澳大利亚留学优势-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联合早报-情人节的诗句


亳州学校-中国证券协会


伊斯兰教禁忌-先进工作者推荐材料


前世死因测试-小学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四年级日记-运动会解说词


哈佛家训-留学生统一考试


八年级上册物理答案-西门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