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单元备课

巡山小妖精
618次浏览
2020年11月30日 19: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甲骨文高考作文-山东协和学院分数线

2020年11月30日发(作者:戴志敏)




实验小学东校区集体备课教案
(2014—2015学年度)
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教师


第( 一 )单元 课题:认识图形(二)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备课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本单元的内


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

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


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 图形。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图形与平

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
探索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初步 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
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 生通过操作活动
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掌握 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例如,例1的用积木画
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 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
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这些活 动的设计具
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


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 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 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法学法:本次单元的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

模式呈现 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 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
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观 察法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学习认识这5种图形这一节,通过让学生观
察这些图形的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 ,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点。
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
思维 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操作法是这
一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例如,例1的用积木拓出、画出平面图
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 立体图形与
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特别是例3的用七巧板拼
三角形、 拼长方形,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方法可以融为
一体,让学生通过合作拼图形,最后再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作意识,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五种图形,会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


会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
单元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单元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的纸质图片,七巧板。
单元知识树:











山东高考专科分数线-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中国十大名菜-避孕药具工作总结


规范化管理-心里美滋滋的作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幼儿教师师德体会


数字语言-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


正宗龙井-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生活中的小窍门


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广东省会计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