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不一定是植树的

余年寄山水
848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00: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快乐无极限-儿保科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尹林平)


“‘植树问题’不一定是植树的”
———注重模型思想渗透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唐彩斌孔慰

“植树问题”在传统小学数学教材中属于典型的应用题,2011 年 课程标准修订以后,
“植树问题”又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发广大教师的关注。“植树问题”在新 的课程
体系中将承载怎样的教学任务?可以设置怎样的教学目标?怎样设计课堂教学?预期达到
怎样的教学效果?笔者对这节课进行了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丰富,需要在多元中选择适切的目标。
作为数学学习任务的“植树问 题”,最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学会解决“植树问题”
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数学家华罗庚所 说“学数学不做题目,等于入宝山而空返”。
因此,知识技能维度的目标,应该确定为“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学会解答常见的植树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植树问题”,在主干目 标不变的前提下,应丰富学习的内涵,即基于“经历探索
植树问题规律的过程”,渗透模型和对应等基本 思想,积累“分门别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发现不同问题背后相同的规律”等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渗透“化曲为直”
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来看,是希望学生在富有 现实趣味和挑战
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植树问题”, 很多教师还关注到一种“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策略:在教学中,
出示一个数量比较大的“路长”,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变短”,渗透“化繁为简”
策略。在笔者进行的多次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简 单的计算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足以驱
动其主动“化简”,略显牵强,所以在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上, 就没有把它作为目标之一。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从激发兴趣到激活经验,从近迁移到远迁移。
课堂教学的时间每分每秒都很珍贵,有时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煞费工夫,到头来只是为
了引发学生表面 上的兴趣,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用最短的时间把孩子的注意力聚焦到要
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是笔者在 创设情境时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开
门见山,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思辨”的状态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植树问题,请问:植树问题是不是植树的问题?请每一
个孩 子表达自己的意见,举手表决。认为植树问题就是植树的问题的请举手(稍停一下),
认为植树问题不是 植树的问题的请举手。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两次都没有举手,请没有举手的
同学举手。
教学的导 入从这样低起点的“安全”的问题开始,仅凭着学生的已有认知,让每一个人
表达自己的意见。别看“请 没有举手的同学举手”好像只是语言上的变化,实际上是提出了
一种人人参与的课堂要求,不管对错,都 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考。这对营造一种安全、平等、
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有积极的作用。
植 树问题到底是不是就是植树的问题?今天,我们从一组图片的思维热身开始。看图说
一说“几个钉子几幅 画”。
第一组:。



如果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5 个钉子几幅画?几个钉子 6 幅画? 7 个钉子几幅画?教
学时,让学生轮流问答。笔者教学时会改 变问题,问学生:你猜老师会怎么问你?学生总是
问:8 个钉子几幅画?笔者回应:不是的。学生总会 会心一笑继续猜测,直到老师问:钉子
和画有什么关系?学生感悟:钉子和画的数目一样多。
第二组。

如果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5 个钉子几幅画?几个钉子 6 幅画? 8 个钉子几幅画?教
学时,再次问学生:你猜老师会怎么问你?学生总是问:钉子和画有什么关系?引 导学生发
现:钉子和画的数目不一样多了,钉子的个数比画的张数大 1。
设计这样的教学情 境,一方面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起点,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但更
为重要的是积累对本节课学习有用的 经验,从而在学习“植树问题”时能激活这些经验,有
时钉子和画一一对应,有时钉子和画不一一对应, 从数学思想上为学生的学习作准备。有时,
我们把学生即将要学习的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准备环 节分解或者简化,努力促使学
生将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形成的经验迁移到后续要学习的内容上,这种迁移在 很大程度上属于
近迁移。考量学生的数学能力强弱关键的素养是远迁移,即后续问题情境发生了改变,变 得
不相似了,学生是否依然能顺利应用经验加以解决。
三、教学重点的突破是各个击破还是整体解决,是层层铺陈还是直面挑战。
无论是教材的编排 还是教师教学的设计,都有一种常见的策略:把“植树问题”的三种
类型各个击破。第一节课先讲“两头 都种”的,再用第二节课来讲“只种一头”和“两头都
不种”的,先学习部分,再形成整体。笔者认为, 尽管这样处理,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来说,
应该会显得扎实、有效,但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看,错 失了一次让学生自主根据问题
可能的类型分门别类地思考并解决的经历。教学时也可以直接“先整体,再 部分”。笔者在
教学实践时,不再层层递进,而是让学生直面挑战。
有一个“长江”假日小队 ,他们准备利用假日去植树。任务单的信息是:在一条笔直的
小路一边植树,全长 100 米,要求每 隔5米种一棵树。面对这个任务单,到底一共要准备
多少棵树苗?直击“植树现场”发生的对话。
(100 米长的小路由 5 个队一起植树,每队 20 米)小明:我是代表“长江”队来领
树苗的。
工作人员:你们队打算领几棵?


小明:刚才急匆匆跑过来,倒还没讨论。我问问别的队吧。
小明:“之江”队,你们领几棵?“之江”队:我们队领 5 棵。
小明正想去领,旁边“婺江”队的人得意地喊了一声:我们队就领 3 棵。小明停住了
脚步,疑惑了,怎么他们领的不一样呢?再去问问“兰江”队。
“兰江”队:我们队领 4 棵。
小明越问越糊涂了,自己静下来想了想,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
定。
小明:我们队领 6 棵。就要比他们多。
„„在教学中,结合鲜活、富有童真的对话,引导 学生思考“到底要多少棵?为什么会
有那么多不同的答案”,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小组分类讨论, 进而整体解决。
(1)两头都种:路长÷间隔 =段数,段数+1=棵数。
20÷5=4(段) 4+1=5(棵)。

(2)只种一头:路长÷间隔 =段数,段数=棵数。
20÷5=4(段)答案是 4 棵。

(3)两头都不种:路长÷间隔=段数,段数-1=棵数。
20÷5=4(段) 4-1=3(棵)。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想到其中一种方法,有的学生想到其中两种 方法,有的学生还


误以为“两端都种”的情况应该是“4 +2”(因为“两端”,所以 加2)。这些都可以在小组讨
论和集体讲评时予以矫正。当讨论完这三种情况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 概括解决问题过
程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关键是要从数量关系上来提炼,不变的是“路长÷间隔=段数” 这
一数量关系,变化的是段数和棵数的对应关系。
四、练习的设计从低等级变式为高等级,从技能的熟练到能力的发展。
考虑到学生在面对一个 复杂问题时从三种不同的情况去分析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
练习的环节还是安排一个同类的问题,目 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亲历三种不同问题思考的过程。
“在全长 200 米的小路一旁装灯,每隔 10 米装一盏,一共要装多少盏?”这种变式只是
“情节性变换”,旨在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度,对于之 前只是在小组讨论或者集体讲评
时才知道还有“只种一头”和“两头都不种”的同学来说,这样的过程显 得很有必要。
紧接着出现的是一个题组,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很有童趣。(1 )建德白沙大桥全
长约390 米,在桥的两侧栏杆上每隔3 米就有一只石狮子,桥头、桥尾呼应,形 态各异。
桥上一共有多少只石狮子?这种变式属于条件性扩展,“×2”(桥的两侧)常常被学生疏忽。
(2)有只袋鼠每跳一下距离约 10 米,在一条小路上留下了它的 25 对脚印,这条小路长多少米?这种变式属于可逆性变换,全长本来是条件,现在成了“问题”。(3)植树节上,
20 个小组参加植树,每组分到 5 棵树苗,买树苗共用了1000 元,每棵树苗多少钱?此题
是用来让 学生深入辨别“植树问题”的。我们设计作业时,常用“AAAA”的方式来强化 A 的
特性,有时用“AAAB”反而更能强化 A 的特性。
完成题组后,引导学生思考:今天 学“植树问题”,做完前两题,你有什么发现?(学
生的感受是“植树问题不一定是植树的”)做完第 3 题,你又有什么发现?哪个最不像“植
树问题”?为什么?(学生的发现是“植树的问题不一定就是 植树问题”)前两个问题,没
有讲“植树”,但与“植树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石狮子数相当于棵数 ”“袋鼠的脚印的
对数相当于棵树”。第 3 题内容是“植树”的,但不属于“植树问题”。引导学生 感悟判断
问题的模型,不是看内容情境,而是看本质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试图抽象地提炼“植树问题”模型。
最后的挑战。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讨论“植树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下面的问题属
于其中的哪一种呢?“在一个周长为 200 米的圆形广场四周,每隔 20 米种一棵香樟树,一共要种多少棵?”先请学生根据直觉判断,再争辩。必要时,应用课件直观展示,化曲为
直,相当 于“只种一头”的情况。(如图 6)在教学时,也有学生提出如果从两棵树中间分
开,化曲为直,那不 是“两头都不种”吗?这里需要回到条件中来回应,因为要求每隔 20 米,
看似两头都不种,实际上都隔 10 米,还是属于“只种一头”的情况。不看现象,看本质,
使问题的思辨再次升华。

课尾:即时应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师提出问题:“今天一节数学课 40 分钟,老
师担心时间来不及,设置了一个手机提醒功能,上课铃声响后,每隔 5分钟就振动一次,提醒我要珍惜时间,一节课下来要提醒几次呢?”这个根据作息时间原创的问题看上去是一
次简单的 应用,但对于教学来说更能体现数学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


这一系列练 习的设计不是止步于同类“植树问题”的反复练习,不是为了看起来的熟练,
而是通过逐步“变式”,不 断激发学生思考,使其根据纷繁多样的现实情况来解决问题。一
个个问题背后蕴涵着一个又一个挑战,激 励着学生创造性地解决,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次次
提升,体现了决定课堂成效的不只是技能的熟练度,还 有解决问题中表现出的思维灵活度。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时代小学)

繁衍的意思-他的一生


溺水事件-七夕送男友礼物排行榜


科普书籍-夏季防晒


新年短信祝福语-苏菲的选择


异地购票-服装管理


明日恩典-绚丽多彩造句


八字五行-宁德政府


教师诗歌-香奈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