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的再思考和实践

余年寄山水
994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01: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两人世界漫画-保健品行业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唐明)


“植树问题”的再思考和实践

“植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课改后,人 教版教材将它以教学广角的形
式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实践中,众多教师对“植树问题”感到难教(或说 例题
好教,习题难做),多数学生感觉难学,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一、调查分析
1、样本选择。
我们对已经学过这个内容的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查问卷”和“访谈” 。
为尽可能地减少误差,选择了由不同教师执教的两个六年级和两个五年级,共
138名学生作 为调查样本。
2、问卷题目。
由于教学参考书明确提出“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 问题的难度”,
所以问卷调查题基本来自教材的例题和习题。题目如下:
(1)在操场边,有 一条长20米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如果
每融5米种一棵树,需几棵树?
(2)你还记得“植树问题”是怎么学会(或老师是怎么教)的吗?
(3)你对“植树问题”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共需要多少颗树苗?
(5)奇奇到家要走64级台阶,每上一层楼要走16级台阶,奇奇家住在几
楼?
( 6)一根木头长32米,要把它锯成每4米一段,每锯一段需要8分钟。锯
完一共要花几分钟?
(7)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钞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
间?
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些题目搞清楚学生学习植树问题后,到底留下了什么。如
第1-3题是开放题,它有多 种答案,是想了解学生最容易回忆起的是哪种类型,
能主动回忆起三种类型的学生有多少,等等。
3、数据分析和学生访谈。
标准情境与异情境前测对比表
班级 植树问题
正确
人数
五2
五5
六1
六2
总计
39
38
23
38
138
正确率
75%
71.69%
42.59%
79.16%
66.66%
锯木头问题
正确
人数
40
37
36
38
151
正确率
76.92%
69.81%
66.76%
79.16%
72.94%
上楼梯问题
正确
人数
12
11
14
21
58
正确率
23.07%
20.75%
25.92%
43.75%
28.01%
钟声问题
正确
人数
4
1
0
2
7
正确率
7.7%
1.9%
0
4.16%
3.38%
(为 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提出了标准情境和异情境两个概念:与教材例题1
情境相同的称之为标准情境,与例 1情境不同,数学结构相同的问题情境称之为
异情境。
(1)题目4的分析。


从数据上看,它正确率达到了66.66%,这样的数据说明学生对解决这一类
问题,似乎没 有什么问题,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是不是因为有了正确的结果,就
可以认为学生真的理解了?带着这些问 题,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访谈片段一
师:为什么要“+1”?
生:因为写着两端都要种,所以要“+1”。
师:100÷5=20(个),20表示间隔数,为什么“20+1=21(棵)变成棵数?
76.61%的学生无法理解清楚这是为什么,而是反复强调一句“它是两端都
种的,因此要‘+1’” 。说明多数学生是直接套用了“两端都种,要‘+1’”这
个知识点,对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清 晰。这个观点在另外的两个问题的
统计中得到进一步佐证,如下图:
你还记得“植树问题”是怎么学会(或你还记得老师是怎么教)的吗?
老师说:如果两头都种 ,那就总路程÷树与树之间的距离+1,有一头种,
一头不种就总路程÷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两头都不种 就总路程÷树与树之间的距
离-1。
你对“植树问题”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在算有两头都和都不种的时候,容易把它们弄反。
(2)题目5的分析。
为何同模 型的楼梯问题和钟声问题的正确率一落千丈?楼梯问题是
28.01%,而钟声问题只有3.38%?
访谈片段二
师指着算式64÷16=4(楼),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以前就不太会,现在考就这样子了。
师:这个样子是什么意思?
生:做这种题目是先除的。不过刚刚搞明白了, 一楼也是一楼,但它不用
走楼梯,就应该+1。
师:刚刚搞明白是什么意思呢?
生:刚从同学那里知道要问这个问题,就和他从一楼到四楼走了一趟,又商
量了一下。
师:题目4和题目5有联系吗?
生:(愣了好一会。)哦!如果把题目5看成种树的话,就像 64米的路,每
隔16米种一棵了。
这是一个成绩属于中下的学生,从他的话可以看出,一开 始,他并不会用植
树问题的方法去分析同模型的楼层问题,然而只要引导他去经历这种过程,他还
是能把两种不同情境的植树问题进行有效连接的。
(3)题目6的分析。
锯木头问题的正 确率为何有72.94%?在访谈中发现,64.15%的学生都提
到“老师说过最后一段不用再锯了” ,有的还用“一刀两断”来解释。这说明,
当生活经验刚好与解题思路重叠时,再加锯木头的特定情境及 解决方法又容易记
住,才有这么高的正确率。
4、结果分析。
从测查和访谈的情况 看,绝大多数学生解决植树问题的思维过程大致可分为
三步:看到植树问题情境,首先想到用除法:路的 总长÷间距=棵数;其次接着
看,题中是否有“两端都种”的明确提示语,有,就“+1”,没有,就凭 自我感


觉决定“+1”“-1”或“不加也不减”。
从以上分析可知:解决植 树问题,多数学生并不会数学分析,而是靠死性的
记忆、机械模仿和已有经验的推广。
二、教材解读、教师访谈和收集资料的对比研究
以上情况会不会是由于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引 起的?我们对教材、执教教师
(包括校外)、收集的五十余份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三者一些共 同之
处。
1、特别重视“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三者都认为“两端都种”
“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三种类型是植树问题的基本教学模型。
2、把三种类型的获得归结为 “规律的发现”,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结果的
获取上。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用列表的形式,让学生比 较容易地发现棵数与间
隔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总长


20米
间隔
(米)
5
1
2
4
10
20






两端都种
间隔数






棵数






只种一端
间隔数






棵数






两端不种
间隔数






棵数
我们不否认“棵数与间隔数”这 种结果的重要性,但可能是这种过度强调结
果获取,导致了分析能力的缺失,使学生失去了最具有生命力 的知识。
3、突出强调“化归思想”。由于教学参考书中比较明确地提出,让学生经历
“化繁 为简”这么一个过程,多数教师把“化归思想”的渗透,当做植树问题教
学的重中之重。
执教 老师也基本按教学参考书这么教的,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教学参
考书的定位是否真的合理?
三、我们的思考
1、什么才是植树问题的基本教学模型?
“两端都种”“只种一端 ”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类型真的是植树问题的
基本数学模型吗?我们首先对“什么是植树问题”进 行了思考,教学参考书是这
样描述的: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例1种树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公路两旁安装 路
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队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
题,可把这类 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它们最基本的共同点是两个
量:“点”与“间隔”,且两个量的排 列是有规律的:“点”隔着“间隔”依次重
复出现,因此“间隔排列”才是植树问题最为基本的特征。在 教学中提出“间隔
排列”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无法从具体情境
中抽象出哪两个量,且不会判断是不是间隔排列,那记住三种类型又有何用?
2、“规律”真的是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因素吗?
我们对植树问题“三种类型”的清晰度进行 了专项统计。多数学生对“三种
类型”的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但很难体现在解题中。因此将“三种类型 ”的区
分及相应的计算方法看成是一种“规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直接运用的想法
恐怕是不 合理的。能直接运用“规律”的,只有那些有明确提示语如“两端都种”
的题目,而多数问题是隐藏这种 提示,无法直接找到,因此重要的并非是“规律


的直接套用”,而在于学会用“一一对应 ”的方法去分析两个量在数量上的关系。
3、判断是否间隔排列、分析间隔与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笔者的观点是“画图 ”。画图是学生能否正确判断“间隔排列和用一一对应
分析”的主要着力点,它可把抽象的数学直观化, 又可把学生自我思考的过程可
视化,使解题者摆脱记忆的负担,集中精力去思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四、我们的实践
1、分组实验准备。
(1)对比班的选择。
选择同一个 教师执教,学生成绩差不多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尽可能避免
由于学生的差异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2)普通班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中抽取出植树问题模型(两端都种,两端都 不种,
只种一端)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②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③尝试运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班教学目标。
①重视不同情境之间的内在沟通,建立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间隔排列。
②培养学生画图的意 识和能力,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析两个量之间
的关系,能用算式表示,并帮助学生积累分析问题 的经验。
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建模思想)。
2、我们的实践经过。
(1)用直观图理解“间隔排列”,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分析两个量之间
的数量关系。 < br>①通过重复画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理解像一个三角形隔着一个圆形的排列
就叫做间隔排列。接着 问学生:哪个图形多?学生很快看出三角形有三个,圆有
三个,判断它们一样多。接着我们出示“省略号 ”,再问:如果最后一个是三角
形又是谁多呢?一开始有些学生可能会摸不着头脑,但等待一会儿,有些 学生能
用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圆形的语言来解释谁多。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
的方法来 分析两个量的数量关系。
②用情境图进一步巩固“间隔排列和一一对应分析方法”。
(2) 研究具体的植树问题,得出棵数与间隔数是“间隔排列”的,并能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 数量关系。
首先提供一道与例1同情境的“数字较小”的开放题:在操场上,有一条长
20米 的不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树,需几棵树
呢?通过让学生画图,提供直观 的研究素材,并提示思考方向,重点沟通“三种
类型”的联系。主要通过两个问题来实现:①这几种方法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明确三种具体的类型:“两端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②这几种类型又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发现间隔数相同,可用“全长÷间隔=间隔数”计算出间隔数,
并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接着提示“如果把5米的间隔看
做是一个物体的话,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结合前面的直观图,让学生明白棵数
与间隔是间隔排列。
(3)沟通不同情境间的内在联系 —抽象出植树问题的共同本质特征“间隔
排列”,并进一步巩固一一对应的分析方法。


尽管例1的“植树问题”可以被看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原型”,但在
教学中又必须超出这 一特定情境而引出普遍的数学模式。我们出示数学楼的情境
图,让学生理解“楼层”与“楼梯”之间的间 隔排列的。还出示了锯木头的情境
图,让学生理解“段数”与“锯的次数”是间隔排列的,帮助学生清楚 认识到所
有这些具体问题事实上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间隔排列,并利用适当的图形或
符号以 帮助学生很好地建构起相应的数学模式。
(4)研究纯文字的问题—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① 题中主要有哪
两个量?②两个量是否间隔排列。③如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谁多?
五、实验对比数据分析
在教学一个星期后,我们对两个对比班进行了后测,收集数据后,主要 从两
个方面—解答的正确率和是否会分析题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图:
1、与例题一样的标准情境(两端都种)。

单纯从解答正确率的数据来看,实验班 数据并不占多少优势,总体上甚至低
于普通班大约8个百分比(图1)。但从是否会分析的统计数据来看 优势还是比
较明显的(图2)。

两班的学生先说出的理由,都是因为“两端都种” 所以要“+1”,但普通班
中只有18.16%的学生对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清楚的,而实验 班有
56.10%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析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楼梯问题 < br>普通班:前测:7.4%,后测:16.07%;实验班:前测:17.27%,后测:
49.2 8%。正确率和提高率实验班都高于普通班。
对楼层与楼梯数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晰:普通班是11.5 4%,而实验班是
39.25%是清晰的,并能够用图来表示。
3、钟声问题。
“ 钟声问题”总的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第一,抽象出两个量(敲的下数与间
隔的时间)有困难,第二,对总 时间理解错误,4时敲4下,12秒敲完,97%学
生认为12秒用了4下。以上两点是造成错误的主要 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钟声问
题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学习。
六、主要的结论
1、植树问 题的基本数学模型是“间隔排列”。帮助学生抽象出两个量,判断
是否是间隔排列是解决植树问题的基础 。
2、用“一一对应”方法分析两个量时积累起的经验、方法及能力是解决植
树问题的关键。
3、画图是解决以上两点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学生博客


小酒窝歌曲-图片种子


qq表情图-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团组织生活总结-还原型谷胱甘肽


服务态度的重要性-电力猫怎么用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踟躇


2019年五一假期-恒和珠宝


五个月的宝宝能吃什么-郑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