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巡山小妖精
580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02: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歌颂老师的古诗-tplink路由器价格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习从真)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
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二课时《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我将
从以下七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模式; 四、教
学设计;五、板书设计;六、课堂评价;七、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节的内
容。
本节课 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
及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中各年级涉及到的内容如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 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
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 概念,加强了动手
操作,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观察展开
后的形状。并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这样,可
以使学生把展开后 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以及每个面的长和宽 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既让学生明确了表面积的含义,又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表面积做好
了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 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
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 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
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
(3)结 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结合单元目标,我制订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2.在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意义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出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表面积。
3.培养空间观念和概括推理能力。
4.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乐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基于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定位为: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定位为:让学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
宽各是多少。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
算已经非常熟练,并 且具备了一定的概括推理能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加
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的理解,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并根据数学新授课的模式,本节课的教学模
式为: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3、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4、当堂检测,查缺补漏;
5、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落实模式的过程中注重抓 住“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三
要素,并力图在教学环节中体现 “三真即:真思考、真 合作、真理解、三实,
即: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即:评价要及时”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设计
下面我来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201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过程。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目标 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讲按照以
下五部分展开教学。
(一)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首先出示单元知识树,建构单元立体知识网络,让学生整体了解单元知识结
构。 然后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本节课学习后自己要达到的目
标有一个清晰。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2.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的 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老师也收集到了这样两个
纸盒,(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纸 盒):怎样才能比较出这
两个长方体纸盒,谁用的纸板比较多呢?
预设:测量计算 拆开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谁用的纸板比较多,使学生产生拆开纸盒研究长方体表
面积 的需要,主动沟通体与面的关系,同时引发学生的争论,使其主动思考寻求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长方体展开是什么样的?闭上眼睛想一想,把展开图按你的想法剪出来。
3、展开后长方 体变成了平面图形,你还能找到原来长方体的每个面吗?请
在展开图上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出来 。老师巡视,将学生生成的资源并
联收集呈现。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只有4个面的 ;有多余部分的;含有两个正
方形的长方体展开图;一般展开图。

(1)仔细观察这些展开图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可能会发现: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号展开图把左右两个面剪掉了,少了两个面。
2号有多余的部分,质疑:多余的部分是长方体的表面吗? (不是)剪掉多
余的部分。
(2)促进:再观察这些展开图的每个面,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都
有6个面。相对的 面面积相等。相对的面不相邻。含有两个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
上、下、前、后4个面相等。
(3)想像展开前这些面分别在长方体的哪个位置,把展开图按照你的想象
翻面折叠成长方体。
(4)追问:展开图的大小与长方体的表面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小结:长
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拆”再“折叠”将长方体的表面积由抽象到直观,沟
通体与面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多种材料的观察、比较、找共性让学生自主归纳出
长方体表面积的 含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4、(课件出示长方体及其展开图),展开图的大小就是长方体的表面 积,那
么展开后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小
组讨论汇 报。(课件演示)
预设: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左右两个面的长和
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
5、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跟你的 同桌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
宽、高的关系。(学生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 是教学的难点,重在帮助学生将面与体联系起来,发展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我通过课件演示,以及长 方体展开图,给学生提供沟通二
维与三维空间的表象支撑,再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 交流中
优化思维,体会到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和宽的关系,进而掌握表面
积的计算 方法。
1、每次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都要把它展开吗?
2、做这样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 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你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独立解决板演、汇报。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方法一:0.7×0.5 +0.7×0.5+0.5×0.4+0.5×0.4+0.7×0.4+0.7×0.4
方法二:0.7×0.5×2+0.5×0.4×2+0.7×0.4×2
方法三:(0.7×0.5 +0.5×0.4+0.7×0.4)×2
仔细观察这3种算法,他们是怎样计算的?这样算是否正确? 学生观察后
全班交流,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如果是一个正方体纸箱呢,它的展开图会是什么样的?你怎样计算它的
表面积?为什么?

4、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 在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老师已经交给了学生研究的方法,因
此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根据前面的 方法结构,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同时结
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0′
完成做一做
放手让学生完成正方体表面积的探究
(四)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
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希望大家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积极的去探索和研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为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理解运用等方面
进行归纳。设计四个问题力求体现新课标 所倡导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建立起知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 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
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六、课堂评价
2011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 学生学习
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不仅
要关注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注重对学生的发
展性评价,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 习形式下,要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评
价由三部分组成:小组评价。过程评价。
七、课堂资源开发
201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 的各
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教师在教学中
应因地制宜 ,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本节课利用的资源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读书
习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家庭菜谱-控件开发


有趣的谐音笑话-马道蓉


记事本文件-6s推行方案


涓涓不壅-机械工程师考试科目


怎么样炖鸡汤-梦中的婚礼教学


挂职干部-protests


娃哈哈歌曲-韩贤光


松冈修造-唐诗三百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