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5 《鸽巢问题》说课稿

余年寄山水
554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11: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wlan无线上网设置-《蝉》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苏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 单元的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鸽巢问题 》包含着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数学原理——“鸽巢原理”,应用
它可以使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又相当复杂 的问题,得以简单的解决。我要说的是
第一课时,本节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 介绍“鸽巢原
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
巢原理”去解决。
说学情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 有了较大
的提高,但因为鸽巢原理的实质是揭示了一种存在性,比较抽象,因此要真正让
小学生 深刻理解,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
学目标: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在“说理”中体会“鸽巢原理”的简单应用。
说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讲授法,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并建立数学模型。
学法: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多方面数
学活动获得知识,得到全面发展。
说教学过程
我本着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设计四个环节: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自主操作,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 升认识——
全课总结,畅谈感受。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四个环节的教学: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课的开始我设计了5个同学抢坐4把椅子的游戏,激发兴趣,启迪思考。
【设计意图:创设 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总有什么至少
怎么样”的说法,激起学生探究其中原理的兴趣, 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第二环节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动手操作,初识原理
出示例1,把4支铅笔放在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
有两支笔。为什么? 我先启发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用枚举法来验证。 先独立
思考: 1.可以怎么放?
2.共有几种不同摆法?
3.你是怎样比较得到至少数的?
小组内交流,汇报验证过程。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我利用课件再现分的过程,帮助学生加 深对“总有”和
“至少”的理解。重点理解“至少”,是从放笔最多的笔筒中比较出至少数。以
此突破难点。
接着优化验证方法,启发不用一一枚举,用假设法直接得到至少数。叙述分
的过 程,引出平均分和平均分的算式。
顺向思考,把6支笔放到5个笔筒里呢?把10支笔放到9个笔筒 里呢?把
100支笔放到99个笔筒里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时学生有的认为是商+1,
有 的认为是商加余数。
最后设疑,如果余数不是1 ,那么这个至少数会是多少呢?
【设计意 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结合课件的形象展示,帮助
学生突破理解难点。由最后的质疑在学 生心中产生冲突,把探究引向深入。】
活动二,深入探究,完善原理
借助“7只鸽子飞入5个鸽巢”来解决余数不是1的情况,从而完善对原理
2


的认识。
这里我会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让学生就商+1,还是商加余数,展 开辩论,
通过假设法的摆放,证明当余数不是1时,要把余数进行二次平均分,来实现鸽
巢里的 鸽子为至少数。最后揭示这类问题就是数学上有名的“鸽巢问题”,介绍
这一问题的发现者—-德国数学 家狄里克雷。
【设计意图:我注重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贯穿于探究说
理的 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商+1的理解,建立了数学模型,突破了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提升认识
我把练习设计为A组和B组。A组主要是面对全体学生的,B组是面向学有
余力的学生的。 < br>【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与生活的理念”,通过练习既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 深理解,形成技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畅谈感受
通过让学生畅谈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得与失。
说板书设计
鸽巢原理(抽屉原理)

【设计意图:整个板书是在教学的过 程中动态生成的,让教学环节依次呈现,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可取之处有:
1.着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恰当引导,建立模型。
2.瞄准学生的认知障碍,力求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灵活使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
3


遗憾之处一是感 觉老师仍在牵着学生走,不敢放手,二是对于“总有„„至少
„„”的精炼说法,一定还有学生理解不到 位。
回顾整节课,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碰撞的火花,它时时点亮的
是积极探究的 科学精神。探索出一个简单的算式模型,成功地解决生活中某一类
抽象费解的普遍现象,不正是数学这门 课程的魅力所在吗?我要说,我爱数学,
我爱探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鸽巢问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鸽巢问题》,下面我
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页的内容,是数与代数领
域的重要知识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 用“抽
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能力目标:通过画图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③情感目标: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3.教学重难点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二、 说教法学法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
4


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因此,这节
课我 采用的教法: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学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 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 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 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
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
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你们5人每
人随意抽出一张,我 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问问同学是否相信,并做几
组实验,验证这一猜想。借助同学的疑问和兴 趣,此时,我会点明: 告知这个
故事里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即抽屉原理,从而引出新知。 < br>通过情境设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
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 对的比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环节二、探索新知
首先我会出示例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让
学生通过画图或者 操作展示各种不同的放法,让同学先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后,
汇报交流,再上台展示。然后我会通过课 件展示四种放法,其中重点展示第四种
(2,1,1)的放法,并质疑:最后一只可以随便放吗,引发学 生思考讨论。
然后,我会用课件动态圈出每种方法中铅笔数量最多的笔筒,随后提出疑问:
仔 细观察每种放法中圈出的笔筒中铅笔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不管怎么放,总
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只铅笔 ?学生自然得出结论: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
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接着结合刚刚课件 展示的放法,引导学生了解
第四种方法属于至少的情况。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这样想,我们还 可以用假设法,我们从最不利的原则去
考虑:如果我们在每个笔筒里先放1支笔,最多放3支。剩下的1 支还要放进其
中的一个笔筒。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此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探究,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生逐步
5


的理解所授新知,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有效的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环节三、拓展延伸
根据教材,我会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发现关于此类问题的规律。
首先提出问题:如果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至
少有几支铅笔?引导学生可 以画图,也可动脑思考。反馈时注重让学生理解假设
法。即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如果在每个笔筒放 1支铅笔,还剩的那支可任
意放。
然后继续延伸提问:如果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呢?7支 铅笔放进6个笔
筒呢?这样的现象能说完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一句话把它说完吗?学
生 互相交流,讨论答案。
最后学生可能猜想结论是把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 br>有2个物体。然后让学生用算式表示抽屉原理的思考方法。也就是通过4÷3=1(支)
„„1( 支) 5÷4=1(支)„„1(支)等演算到(n+1) ÷n=1(支)„„1(支),证明这一猜想
的科学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此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当铅笔数比数不止 多1时又怎么解
决?当余数不是1时,至少还是2吗?等等,我会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而后小
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从而得出结论。
此环节,我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 法得出规律,
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生热情和探索欲望,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
生 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环节四、实践应用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下述练习:
1.牛刀小试。
(1) 把5鸽子放进3个鸽舍中,总有一个鸽舍至少有2鸽子。为什么?
(2)13个同学中至少有2个同学在同一个月出生,为什么?
2.大显身手。
(1)把7只鸽子放进5个鸽舍中,总有一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 (重点讲
解当余数是2时怎么处理)
6


3.终极挑战。挑战世界数学名题。
(这样设计练习一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 二是为了让有需要的学生在拓展中
得到挑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环节五、全课总结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知识点,若
学生总结不够完善,我再加以补充,强化对知识得认知。
四、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整个板书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让教学环节依次呈现,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说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可取之处有:
1.着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恰当引导,建立模型。
2.瞄准学生的认知障碍,力求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灵活使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
遗憾之处一是感觉老师仍在牵着学生走,不敢放手,二 是对于“总有„„至少
„„”的精炼说法,一定还有学生理解不到位。
回顾整节课,我欣喜地 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碰撞的火花,它时时点亮的
是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探索出一个简单的算式模型 ,成功地解决生活中某一类
抽象费解的普遍现象,不正是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吗?我要说,我爱数学 ,
我爱探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7

餐饮招商-如何推广产品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小清新女生网名-绣购


舒义-纺织娘图片


自由创业-打开窗口最大化


非公有制企业-cad节点图


手术刀图片-凝视


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不想长大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