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枣核(教案)

温柔似野鬼°
757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12: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指甲彩绘-吃什么东西补精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卫逢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枣核(教
案)x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字。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读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枣核就是枣的核。)
2.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 枣核,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
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枣核》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1 4



爹娘 勤快 扶犁 衙役 牲口 官府
(1)指名读,齐读。
(2)重点指导“衙”的读音,读yá,旧时官署的称呼。
3.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枣核是一个像()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 又(),比正常
的孩子还()。但有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夺了回来,可闯
下()了,被 官府()。 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和()成功
地离开官府。
【设计意图:由于三年级的 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采取填空法
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但是篇幅较长,适合小组合作学
习 。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 独立学习的能力。】
3.汇报交流:
(1)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
出示相关句子:

2 4



枣核很勤快,天天 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
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 蹦就能蹦
到屋脊那么高。
(2)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
(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3)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a.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 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
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b.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
声:“哦喝!哦喝!” c.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
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 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
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开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4)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a.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
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b.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
么也打不着。
c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
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 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
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
起 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3 4



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
2.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梳理内容,复述故事
1.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据板书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
这个故事吗?
2.学生复述故事。
六、回顾课文,续编故事
1.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接着往
下讲吗?
2.学生练习,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28 枣核
名字来历
勤快能干
救出牲口
顺利脱险


4 4

职场女人-厚德载物吧


地开头的成语-月份英文缩写


什么药补肾-公安部新规


经典情书大全-有含义的名字


输入法打不出汉字-吹事班的故事


羞花-手机wifi无线上网


西风独自凉-三个月的宝宝会什么


高中语文文言文-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