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青山不老 教案教学设计

巡山小妖精
897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17: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算了吧-电视剧你是我的姐妹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娄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青山不老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 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 ,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
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
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 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
高。
教学准备:教学PPT
课前学生预习:
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晋西北”、 “晋西北老人”、“晋西北风沙
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
一、教学引入,初读课文:
1、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
的》,美国的印第安人对他们美丽的故 土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
动了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6课《青山不老》,要去看一看我们
中国晋西北的一位老人对自己的故土——家乡的大山的热爱。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
地方,什么事?:
(1)分组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
△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
△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出示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用“()”找句子,并用“•”打出重点词语。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
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
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 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
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4)老人拄 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
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三、读课文,找找如此瘦弱的老人却创造了什么奇迹。用“【】”
找句子,并用“△”打出重点词语 。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
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
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15年啊 ,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 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
一台电视机。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 的根,
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
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
话来说吗?
四、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1、“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根据第二自然段,想象老
人在这样大环境中种树造林的艰难情景。
*先感受老人在家乡的大山上植树造林的大背景:
(1)晋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这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交流资
料、图片。
(2)课文哪个自然段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作了生动的描写?
(3)学生自己读课文第二自 然段:用“——”找出这里自然条件极
为恶劣的重点句子,并有“△”打出句子内的重点词语,旁注自己 的感
受。
交流:A、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是干旱、 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B、“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4)、出示句子:“就在如 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
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我句话有哪几个明显对比
的地方?(如此险恶的地方——瘦小老头)


(如此险恶的地方——创造绿洲)
(瘦小老头——创造绿洲)
*再根据第二自然段,想象老人在这样大环境中种树造林的艰难
情景,说一说。
2、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根据第三自然段,想象:
说说老人在这样小环境中植树了 一天疲惫不堪回到这个院子里时的
事情。
五、寻找老人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
是什 么力量驱使着、支撑着老人以自己的老弱之躯,放弃与女儿
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日日耕耘在荒山野岭 中,选择青山作为生命
的归宿呢?用“~”划出重点句子,用“△”打出重点词语,旁注自己的感
受。
1、“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
这黄土,我们 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2、“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 值。他已经将
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了。”
(1)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预设:△“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另一种东西”指什么?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家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的?
插入“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情况的资料。
(2)从这位普通老人身上我领悟到什么?
青山是不会老的
第二课时:领悟写作风格,进行小练笔
一、写作特色领悟:
1、与《詹天佑》一课作比较,领悟本课的叙述风格:
你如果是作者,从这位普通的老人身上 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想象:作者此时此刻走在归去的山路上,看着这满山的绿树,想起“晋
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你心潮腾涌,你有一种
冲动,很想也给这位老人在这 青山之际留下像詹天佑一样的铜像。
说起詹天佑,我们我们不由得想到,作者的这篇文章如果变换一< br>下写作风格,比如学习《詹天佑》作者的叙述风格,再写为铜像写一
篇文章呢?你还得搜集哪些材 料呢?而这些材料你目前的手头上有
吗?你现在手头上只有什么材料?于是你放弃了学习《詹天佑》一课
作者叙述风格,改用自己的风格。什么风格?(借景抒情,夹叙夹议,
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融为 一体)


附两课对比提纲
詹天佑
概括介绍
按事情发展顺序具体描述受命于危难之际(造京张铁路的背景)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开线路
铁路提前竣工詹天佑的塑像
青山不老
绿树浓浓的山林景观
晋西北山沟险恶的大环境
院子里艰苦的小环境
干部介绍、老家陪同参观
作者的心灵感触
总结本课的叙述风格:借景抒情夹叙夹议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融
为一体
2、巩固小练笔:


你如果有机会来到这座青山,看到老人创造的绿洲,又看到 作者
塑的老人的铜像,站在铜像前,你会从心底里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什
么?
题目:青山是不会老的
以“是啊,敬爱的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为开头,以 “望着
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我可以想像••••••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我可以
想像••• •••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我可以想像••••••”把自己站在铜像
前默默地对老人说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老弱的身躯
险恶的大环境创造绿洲,创造奇迹
艰苦的小环境另一种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叙述风格:借景抒情夹叙夹议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融为一体

福建省教育厅学籍管理-爱丽斯


交通执法-有什么好的网络游戏


怎样保养皮肤-24节气养生法


潮流头像-三十里铺


支付宝扫福-父亲节图片


三八节有感-狂战士出装顺序


鸽子汤下奶吗-富贵逼人来


孔雀开屏图-梦见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