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2015学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全套

余年寄山水
944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17: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明朝的那些事儿-怎样早教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石云生)




1、山中访友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过程:
的心弦;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又是那么美好可爱、温暖如
春, 真是个理想的境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汉荣先生的《山
中访友》又怎样呢?古人有梅妻鹤子之高 雅,今人有草木为友之境界。
那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物随心变、景随情迁,让我们带着
好心情走进去吧!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初读,读通顺。(勾画、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
“山中访友”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 ,自由地朗读课文,
碰到你觉得新鲜或生僻的词,用笔画下来,借助字典解决,争取读得
正确、 通顺。
(出示生字词,正音,识记)
三、再读,读出景。(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画面,享受大自然的美
景)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 感受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
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生本对话,读文章想画面,体会景美。 )明明是
古桥、树木、山泉、溪流……题目怎么是“山中访友”呢?看来,“友”
不是“友”。
四、三读,读出情。(凭借语言体会友情,结合生活,体验友情)
“友”是不是“友”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
“友情”?
1.学习文章开头,体会“满怀的好心情”。
2.正是这满怀的好心情伴随着“我”,桥不仅仅是 桥,在“我”眼
里,桥变成了老朋友。谁来读第3段。(相机评价、指导,体会“情

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
一、导语: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之春如诗如画,扣动过多少人思



深”)
3.“树”一段:你从“这片”体会到什么?(是“我”常来的这片树
林,是我的知己。)
4.走入山中,又见知己,能没有好心情吗?“我”带着满怀的好
心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在读
中训练句式,体会反问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请6位同学读,读出与
老朋友打招乎时的“热切”。
5.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避雨的岩石。请大家自由朗读6、7自然段,感受“我”与
山中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体 会“我”满怀的好心情。
6.此时,大家再看题目,“友”不是“友”吗?友确是友。引读文
章结尾,体会友情。
7.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诗人以他独特的感受赋予大自然深深
的情感,正所谓“景语皆情语”,让我们 再一次走进山林,欣赏大自然
的美景,体会作者与大自然浓浓的友情。(配乐朗读)
五、 明明是山水树木、花鸟雨露,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都变得含
情脉脉、有情有义呢?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 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
作业:识记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1、山中访友
走进树林——走进山中——走进自然





1、山中访友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过程:
1.在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运用想象,摹仿文中的写法写
一写。
板书设计:
我会背

课后反思










2、山雨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教学难点: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
1、自由读文。
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

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



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
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
1、指导看图。
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
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句。

板书设计:
山雨
声音 美
颜色 鲜

课后反思







3、草虫的村落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和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教学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你看过“草虫的村落”吗?
2、《草虫的村落》一文通过奇特 想象,描述草虫的村落有趣生活,
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为友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字词检查。
3、读写本课的生词。
三、梳理层次,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思考:“草虫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虫的村落”的?
(2)“草虫的村 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面对“草虫的村
落”,作者是怎样的态度、情感?
4、交流讨论
四、总结回顾。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3、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睦相处
奇异的游历音乐演奏会爱散步
勤劳地工作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3、草虫的村落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和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5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你从文章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研读、探究
1、交流、探究:“草虫的村落”是快乐的天地,在文章哪些地方体现
出来了?
A“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之流吧!------终于走出一条路。”从这位勇敢
的小侠客身上,我们要体会到一 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欢乐的。
B“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和谐。
C“伫足痴望”,“攀谈得好像很投机”体会到小的相处融洽、快乐。
D“我看到虫子劳动生活的形态------”体会到它们的和睦相处、团结
友爱。
2、小结:
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和睦,友好地生活着、劳动
着、也快乐创造着。
3、小虫们不但有生命,而且还有灵性。你领悟到作者表达这一独特
感受的方法了吗?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2)交流汇报
作者用心观察,通过联想、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升华情感。
1、说说你观察过什么?
2、发挥想象,运用作者的写法,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1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睦相处
奇异的游历音乐演奏会爱散步
勤劳地工作


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



课后反思

4、索溪峪的野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
纯朴自然 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2.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 还表达了作者对
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3.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
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
(二)简单介绍张家界。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意念”指什么云。
(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
2.分析文章的层次。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
的胸怀
(五)默读课文。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7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
课 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
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
(七)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
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
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 荡涤胸怀

4、索溪峪的野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
自然 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 了作者对纯朴
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
野性 磅礴 绵亘蜿蜒 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 亭亭玉立
难以言状 返朴归真
(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
的描写。
(三)讨论、交流。
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
和形 状的词语。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
2.读“野水”的美景。
(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
(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
(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

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
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
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
(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
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2.人们总结了
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
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
情。
(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
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 荡涤胸怀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与习作一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9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 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
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 自然
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
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 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
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 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
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
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 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
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
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
说说听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




习作一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

第二、三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 br>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
受写下来。
这节 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
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 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
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 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
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3)习作要求。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
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1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
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
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
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习作一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课后反思









回顾拓展一
第一课时 总第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
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教学重点: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教学难点: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

12



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
学 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 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
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过程 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
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
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
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
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
象。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 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
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 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
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
象 ,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 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三、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1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



课后反思

5、詹天佑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3、情感教育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
国 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
来认识一位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 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谁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学
生介绍)
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
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 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詹天佑》。
二、自读悟情
(一)预习展示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读生字组词。(投影)
施挟庸涧峭嘲勘勉纬饥隧渗竣邈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哪 些字在写
法上应该注意?你能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吗?
挟()侠()峡()涧()间()峭()俏()悄()

14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峻()竣()俊()隧()遂()饥()讥()肌()
(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
利。
(1)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两人互相检查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默读思考。(投影)
(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用“”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
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2、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3、两人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
文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在再 深入学习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5、詹天佑
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杰出 爱国



5、詹天佑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3、情感教育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上节课,我们初 读了课文,认识了民族英雄詹天佑。这节课,
我们就登上开往张家口的列车,去看一看那一伟大的创举。
二、朗读生情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师:你们的评价准确又简洁。下面,老师想让你们用具体事例来
说明,能行吗?可以自己找依据,也可以小组合作。
3、出示自学提示:
(1)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问题。
(2)联系上下文或课外资料来说明问题。
(3)可按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
例:
A、在()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C、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
明。
4、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参与活动。
5、全班交流。重点点拨的内容和方法:
(1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
测线路。(毅然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谈一谈 你的理解。教师引导学
生联系2、3自然段中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的
不同 反映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思想,)
(2)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 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抓重点词理解詹天佑工作态度
严谨、一丝不苟的精 神。)
(3)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他还经
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抓住描写环境的词语体会詹天佑不畏艰苦、身
先士卒的工作作风。)
师:你们抓住具体事例、联系上下文来说明问题,真是有理有据,
能把你们理解读出来吗?
(4)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5)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你对“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 部
凿井法”“人”字形线路的理解。(可以自己画图,也可以用搜集的图片)
老师随机补充“两 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课件。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

16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
师:从清晰的示意图、精美的图片中看出了你们对课文的理解,
你们真了不起。说一说你从 这些方法的设计中体会到了什么?(聪明
有才干杰出爱国)
(6)假如你是总工程师,如 果居庸关隧道也像八达岭隧道那样
长,你会不会采用中部凿井法?在八达岭隧道你会打几口竖井,为什< br>么?
师:工作严谨、不畏艰苦、敢于创造、热爱祖国、才华横溢的詹
天佑多么让人 敬佩,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敬有感情的朗读5、6自然
段。
(7)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8)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
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抓重点词体会詹天佑
的杰出爱国)
三、汇报溢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练习背—两人互
相检查—全班展示)
2、 渗透表达方法。浏览全文,思考: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遇到并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课文为什么只 写了第四、五、六这三
个自然段的内容?
3、学了本文,你还有什么收获?(“这件事给 了藐视中国人的
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与第二部分照应。最后一句中“伟大”一
词和第一 段“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相照应?第四自然段中自
然环境的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学生 提到更好,提不到可以不
讲。)
四、迁移抒情
师: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 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
中华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
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
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 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
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师: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天佑首创的“人”
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 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
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吧。

17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查找有关祖国铁路建设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5、詹天佑
勘测线路
(杰出)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提前竣工

课后反思






5、詹天佑——综合性学习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对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删减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部分
2、要注意收集资料的途径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对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删减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部分
教学难点:要注意收集资料的途径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1.师生齐读综合性学习要求,思考: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
可以做些什么?
2.生自由谈自己最希望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3.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自由与班上同学结队,并进行分工。
4.师提出建议。
A 表格式

1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B 自己 设计图形,将内容放入图形中,如画一棵大树,将树的枝丫
上放上收集到的资料,并注明收集资料的方式 。
C 小图册形。
D 研究报告式。
E 习作展示式。
四、作业: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将其以其它形式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怀念母亲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感情朗读;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 最伟大的
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
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 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
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
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谈谈自己的感受。(特教生也说出 自己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19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 与怀念。对祖国母
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
几个月,不知 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
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 这凄凉却并
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
浓地糊在心头。我现 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 想
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
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 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1.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作业: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
者的感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五)、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爱慕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6、怀念母亲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感情朗读;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20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
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
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
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 ,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
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因 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
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 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
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 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
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 人回味的。
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 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
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 朗
读、共同讨论,得出祖国母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
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 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
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
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
读表达出来。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21



1.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如
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 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
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
(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 < br>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
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 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
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总 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
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 是一个中国人。

五、作业:理解课本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生身母亲 = 祖国母亲

教学后记






7、彩色的翅膀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教育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22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
2.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本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分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同学的读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如: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
相大白。
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高兴。
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 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
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
(四)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注意联系
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 br>(因为小高想让小昆虫在海岛安居乐业,为海岛的瓜果蔬菜传播花
粉。只有这样才有要能有所收获 ,小岛才能越变越美丽,岛上的生
活才能越来越美好。所以,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 对那个来之不
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
的翅膀舞动着, 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里所透露出来的浓浓
的爱。)
3、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
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
(边防战士的 生活很苦,昆虫与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联系,小高爱海
岛,爱祖国,有扎根边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岛,让 海岛越变越
美……)
(1. 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br>“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
比先前还难看。”
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

2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 都重要,他要保护它
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2.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
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 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
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
的小瓜 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
建岛、爱岛的深情。)
(3. 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 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
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
安居乐业。
体会 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这段话充分地
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 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
设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
觉在那 “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质。)
教学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谈到什么地方就一 起体会那个地方,
体会以学生所体会到的为主,体会表达出来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
体会读书, 其它同学在这个同学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补充自己的体
会,加深理解,再集体朗读。
(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 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六:作业:3.有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 br>读所勾画的句子。(边防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

板书设计
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课后反思





24






8、中华少年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 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
年而自豪。
情感教育培养热爱中华的情感
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
况吗?(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1.以充沛的感情
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 祖国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
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
A 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B 四人合作朗读诗文。C 找出
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D 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
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生交流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3.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四)朗诵比赛,评比总结。
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
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

25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3.评比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
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8*中华少年
自豪 骄傲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
重点:演讲
难点:演讲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在 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
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 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
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
奉献 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
形式不一)
2. 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
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还
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 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
学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 br>
2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出现这种状况时进行调控。
2.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 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
班表演。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 ,也
可择优上台。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宣布汇报会开始
2 .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
的汇报者。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 现集体精神。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语言有感染 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
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 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的爱,老师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牢牢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老师更希望能从
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 在你的心中。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
第 二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
2、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情感教育表达爱国情感。
重点如何在 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
需教师多花工夫。
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
需教师多花工 夫。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27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
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
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
的主题。
二、写作指导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 。正文:结合具体材
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
(1)出示范文《祖国在我心中》,师演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动……)
(1)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 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
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2)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
明观点?
(观点: 歌颂祖国发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
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
3.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
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然后推荐
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祖 国的
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
(2)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
学生自由谈。
三、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
感。
四、作文交流、评改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自己修改

28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1、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表达真情实感。
课后反思







回顾·拓展二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交流综合性活动中的情况和收获;
2.积累爱国格言;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情感教育感受深厚的爱国情感。
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难点:交流综合性活动的情况和收获。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内容。(让特教生先说说读后交
流的内容)
(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
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 法,活动的收获。3.同学互评活
动中的表现。)
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儿女的 爱国情深深地打动,莎
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本组课
文哪 个人或哪件事让你铭记在心呢?说的时候注意说出印象深刻
的理由。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
2.小组内交流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选出交流的好的
同学参加全班交流。
3.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4.抽生交流

29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被你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 感动,为你们的聪明
而赞叹,为你们的收获而高兴,那所有的同学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都那么令 人骄傲吗?我们组内的同学互相评价一下活动中的表现
吧!
5.小组内评价活动中的表现
6. 组长汇报组员的表现情况。
总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祖国的 过去、
现在、发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了许多古今的爱国志士,
而且从你们的交流中, 我也感受到了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证
明,你们是爱国的中华少年!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更 加
关注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日积月累
1.自己阅读日积月累的内容,想:今天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爱
国的格言)
2.齐读,抽生说说你最喜欢哪条格言?为什么?
3.自由朗读、背诵。
4.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国格言并说说它的大意。
(三)展示台(可结合口语交际中的“综合性学习”展示一并进行)
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况 (围绕祖国这个专题,展示了摄影作品、手
抄报、格言和诗歌,抄录了祖国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学习伙伴们的学习成果,你们感觉如何?
我想你们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准备了吧。那就给教材中的
同学比试比试!
2 .自己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作简要说明。说清楚
自己的成果是什么?表现了一个什么主 题?特色何在?(学生介绍
完后,教师在教室分类张贴学生的学习成果)
3.师生共同观看、评价,评出最有特色的学习成果。
课后反思









30















9、穷人
第 一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恩、嘿、哦、喃”4个生字。
2、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 点: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
和悲惨。
教学难点: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
尔 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
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
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
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
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
部分。

3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 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
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 br>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
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 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
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
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板书:9、穷人
穷人
桑娜 渔夫


9、穷人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恩、嘿、哦、喃”4个生字。
2、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 点: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
和悲惨。
教学难点: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
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 课文
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
考。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 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
语句?请提出来。
2.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

32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记号。
二、指导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生活很艰难 。)
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读讲有关的语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
却温暖而舒适”呢?
(从 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
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 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
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三、指导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没有怎
么想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
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个句子中看出来
的。)
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非
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孩子
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
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把两 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
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她 为什么这样想?
(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大重了,再增加两个孩
子,这不是闹 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 么?(桑
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两个孩子,肩
己宁愿挨揍。从这 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
人。)
四、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
一起不行,要赶快把他们抱来。)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
个“熬”字,说明渔夫准 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
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 的两个
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

33



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 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
心思想写一写。
2.学生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
收养邻居 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
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写
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 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
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
的两个 孩子。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
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 的美好品质。)
六、布置作业
1.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2.看看“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准备听写。
板书设计:
9、穷人
桑娜 渔夫
非这样做 不可揍我一顿也好 皱起眉 脸变的严肃
总能熬过去
(心理活动) (动作、神态、语言)

9、穷人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恩、嘿、哦、喃”4个生字。
2、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 点: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
和悲惨。
教学难点: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提出续写要求。
1、先要清楚整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34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2、掌握故事的主线。
3、情节发展要合情,想象要合理。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
主 线不能变,人物的性格特点都不能有本质上的变化。
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续写思路。
三、当堂练习续写。
四、让学生读自己写的文章,大家点评。
五、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将它们积累下来,进行全班交
流。师生给予评价。
板书设计: 续写《穷人》
情节发要合情,想象要合理
教学后记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 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
深的感激之情。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导入。
2、质疑:本文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
二、精读指导。
自学课文:(1)本篇课文写了几个人?主要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3)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再读一读。
2、分组交流。
3、班级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1)他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
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
快把马草提进去。”

35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
(他为什么急了?)
(4)“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
书吧。”
(这句话道出 了摊主“撒谎”的原因,是不想伤害我,是希望我能继
续看书,多么感人的谎话1读时要表现摊主十分诚 恳的语气。)
4、指导朗读。
三、总结。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 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
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四、作业。
搜集这样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我
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教学后记:








11、唯一的听众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 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 、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
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

36



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
的 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
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 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
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2.词语解释
懊恼-- 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溢:充满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这里指信口开河,
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 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详-- 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思考: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
故事,告诉我们:
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
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
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37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
的心情有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
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
方式:①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
讲述;②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六、作业:生字组词
板书:
11、唯一的听众
美丽的谎言
“白痴”
演奏家

11、唯一的听众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 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 、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
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
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说说文章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二.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
1.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
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变?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

3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 ,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
一会儿,之后是为了帮助我,因帮我而改变。)
2.“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变
化的?分段品读理解人物的对话。
3.“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
何?
使我有 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
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我渐渐感觉我
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三.开动脑筋想一想
1.当“我”初 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
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2.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想像一下老人想帮“我”时和看到
“我”成功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做适当 的艺术加工)。
3.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4.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内容?
四.生活故事
在你的的生活中, 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
宽慰你的“听众”?请你以“经历”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 给大家听。
板书: 11、唯一的听众
美丽的谎言
“白痴”
演奏家
教学后记



12、用心灵去倾听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 深切怀念
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39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
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
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
句)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 常希望得到
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
柔的嗓音,“我 ”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
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 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 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
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 在了一起,结成
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
读来却令人 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 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
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 到另外一个世界
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
的阴影立刻消 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
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 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
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 我们也从没见过面,
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
“我”的 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40



苏珊是 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
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 孩子交流,抚慰
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
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摘抄句子
板书:
12、用心灵去倾听
请求帮助(1、2)
向苏珊求助(3——6)
找苏珊抚慰心灵(7——11)
约定见面,苏珊病逝(12——25)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 习作三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
2、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情感教育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重点: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

4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
事例,准备5分钟。
小组辩论
(1)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
论。
(2)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班级辩论
(1)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
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2)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二、辩论
师生点评辩论情况。
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板书设计:



习作三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情感教育明白人间处处有真情。
重点:注意选材和文章的结构安排。
难点: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
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42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
引导学生体会、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
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学生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
上星期、最近……)、地点 (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
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 …)
等角度去搜索题材。
四、布置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三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情感教育明白人间处处有真情。
重点:注意选材和文章的结构安排。
难点: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过程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
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
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 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

4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评点。
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
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 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
片断的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
真听,适当做笔记。学生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
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 的?学生评点,教师总
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回顾拓展三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 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
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44



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
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
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
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
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
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 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
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 一刻也不能
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45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教学后记










13、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重点:
1.分段、总结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了解地球有关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 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
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
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
系十分密切的 --地球。(板书课题)
2.理解题意。
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二.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
(生查后,师总结)
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4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理解词语。
宇航员(图片)、遨游、遥望、晶莹透亮、水蓝、和蔼可
亲、半径、一叶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单击热句)
(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摇篮”?在量词的使
用上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3.总结。
这一段从三个方 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
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类生活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这一段 主要
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
五.学习第二段。
1.理解词语:上帝的恩赐、甚至、再生、生态、基地、火
星(图片)、月球(图片)。
2.理解句子。
(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
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
b.再说,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3)问题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
问题5: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
问题6: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
后果?
3.小结:这一段从两 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情况,一是地
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 br>越来越少。二是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
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 给人类带来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应
该保护自然资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 可爱 其他星球(小) 易碎
资源 破坏 灾难
(有限) 保护 生存 人类

47




13、只有一个地球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教学难点: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一、二段讲了什么?
2.思考回答课后第一题。
二.学习第三段。
1.理解词语。(单击课文分析--品句析段栏)
破碎、目睹。
2.理解句子。问题7:课文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指望在破
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小结:除地球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学习最后一段.(单击热句)
(1)地球真的会“破碎”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
么用“破碎”这个词?
(2)“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如果地球破坏了,
我们别无去处?
(3)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
(4)小结:这一段说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总结课文内容和写法。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课文各段和中心的关系.
(1)因为地球美丽壮观、很小,所以( )。
(2)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 )。
(3)因为地球资源可以不断再生,所以( )。
(4)没有别的星球可以供人类居住,所以( )。
五.漫谈体会:请大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说说你看到或听到那
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那些是保护地球的行为?
六.总结。

4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学习了这一课,理解了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了应该精
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七.布置作业。课后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 可爱 其他星球(小) 易碎
资源 破坏 灾难
(有限) 保护 生存 人类
教学后记




14、鹿和狼的故事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
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教学重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 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
地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 篇课文,却要告
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3.指名复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故事。

49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四、重点讨论
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读课文,能用课文
中的话来回答吗?
2. 学习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 生物界中的相互关
系。
(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
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
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 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
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 动物
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没有了危害鹿群的狼后, 森林中的鹿就增多了,大量的鹿
群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
食大树的树皮……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
黄一天天在扩大。鹿群也大量死亡, 疾病流行,鹿群数量骤减……)
找到描写这些情景的段落,反复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见到此景,你想说什
么?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
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小结,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
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写完后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1 鹿和狼的故事
杀狼->鹿繁殖->吃光植物->鹿群病死或饿死
不杀狼->狼吃病鹿->维护鹿群稳定->鹿健康繁殖

教学后记




50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 、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 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
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 上一个合适的词
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坚硬、黑色、
充满希望、纯 净等)
那么,我们的课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仅留作
悬念,不必回答)
二、交流信息,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
识,教师作简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

5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么?
自告奋勇,分段试读。
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
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四、默读思考,理清文脉
五、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土地
是圣洁的──大地和人的关系──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
顾动物──热爱大地)
六、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
读明白,做好标记。
七、作业
1背诵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至少3句)
板书设计
善待河水
人类与大地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空气 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善待动物
……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学习目标
1、会写 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 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
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52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与后面学习内容重复的,可留等后面
解决)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 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
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2、3自然段)
2、学生读2、3自然段。
3、共同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 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
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如果被转让出去,西雅
图 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
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
考?在文中画下来。再想一想,他重点是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他们
的?( 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4、5自然段)
(1)解决不懂的问题。
(2)有感情的朗读第4、5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保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
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
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
水”)
三、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
话的含义。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四、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 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
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板书设计
善待河水
人类与大地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空气 息息相关

53



密不可分
善待动物
……

教学后记








16、青山不老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 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
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 老人,他
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

54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 的波
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
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 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
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
网,这是多么了不 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
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
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 自己的一生
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
我不由得想到了─ ─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 老的”。
②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
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 :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
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 保护环境的奉献精
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
份感动,让 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 命
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

55



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
通 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阅读,勾画。
②同桌交流。
③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与习作四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的:
1.通过口语交 际,看懂漫画内容。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
不可分,知道应当投身环保,关爱家 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想象合理,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读懂漫画内容,发挥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 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过了哪几篇文章?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 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

5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我们的保护呀!可是生活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在这里,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漫画。
3、 老师出示漫画,学生看后谈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呢?
4、 小结:是的,漫画非 常有趣。可是在笑过后往往又发人深
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漫画的< br>定义。
5、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看漫画与作文
二、 口语交际。
1、集体交流画面内容。
A、整体感受:请看我们书上的这幅漫画也是很有意思的。同
学们自己看看,说说画面内容。
B、分解画面:
a 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b、作者画这幅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
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c、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有虫……”到底“虫”是在木
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 ”到底是什么?
C、再次整体说画面。
2、分组交流想象内容。
A、整体想象:你联想到了什么?
B、老师出示收集的关于世界、中国、重庆的森林资源和水资< br>源的现状。引发思考: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C、小组讨论:你身边有哪些珍惜资源、保 护环境的行为?或
你的生活中哪些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请举例说明。并具体
说明是怎样 破坏和保护的?
D、全班分享。
3、把画面和想象内容结合起来。
个别交流,全班分享。
三、 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习作要求:
认真观察这幅漫画,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你的理解
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如果 你对有关珍惜资源、保
护环境的其它漫画感兴趣,也可以根据上面的习作要求,写感受、
编故事 。
2、具体要求:

57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想象合理,感情
真实。
3、引导方法:
这次习作是看漫画作文,我们说漫画的特征是引人开怀,发人
深思,启人心智的。也就是通 过漫画来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那么
我们可以用上哪些写作方法呢?回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其中有< br>一段告诉我们: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
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这里用了――。在群星璀璨的宇
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又用了——。还如: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用了——。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
● 可以用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
法。
● 也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四、 小结。
下课之后,请同学们习作。注意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请联系
实际进行作文。
板书设计:
看漫画写作文
口语交际 习作
交流漫画内容 想象合理
联系生活实际 感情真实


口语交际与习作四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的:
1.通过口语交际,看懂漫画内容。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
不可分 ,知道应当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想象合理,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读懂漫画内容,发挥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

5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么?
2.谈话 :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
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 象却屡见不鲜。
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面对满
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
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 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
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
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
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
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
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
日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
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口语交际与习作四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的:

59



1.通过口语交际,看懂漫画内容。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
不可分 ,知道应当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想象合理,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读懂漫画内容,发挥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
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
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 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
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 的习作兴趣,为下
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教学后记

60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回顾拓展四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 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
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
教学难点: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
故事》 《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
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还从课文
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 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
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
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
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 ,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 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
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 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
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 开去,
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 的体会和
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
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 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

6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 限,取之有度,用之有
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
存的重要意义。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 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
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 )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
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 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 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你是怎么体 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
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教学后记


62















17、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
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
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
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

6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
闰 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 、“祭祀”、“郑重”、
“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
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后作业: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17、少年闰土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读读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
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 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
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深入学文

64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 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
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
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 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
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 等词
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
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
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 的词(扫、支、撒、拉、罩等)。
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
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
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 ,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
“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
的方法来写? (抽答)
1.读“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 ,理解“素”、“如许”、“单”
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
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
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 常的朋
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65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17、少年闰土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问题抽答,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
内容知识。( “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 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
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
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 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
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
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
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
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
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综合练习。
板书设计: 17、 少年闰土:
外貌特点 活泼可爱
在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详写

6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管西瓜刺猹 机智勇敢

品质特点 海边捡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教学后记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
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题
目及文中内容)对。本文的 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
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
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

67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
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 读。(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
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 大哭,说明悲伤
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
大家就明白了 。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
中的三个小题。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
人想得多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6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
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
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谈《水浒传》,
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
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关心孩子,善
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
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
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 明白过来)“我恍然
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
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鲁迅不怕碰壁的
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69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 并深深地叹
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
人民,只救助一两 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
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劳动人民的
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
人想得多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讨论学习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
意思?
3.“的确,伯父就 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
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从阿三的话中 可以
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70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
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可用: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
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抄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一课时听写。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
人想得多
教学后记

















71


















19、一面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
先生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
法体会 其性格、精神。
教学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
父鲁迅 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
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 尚的人格魅力、坚定
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
个人,因 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 让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背景,作好铺垫
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本文写于19 36年10月,鲁
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
学习、当 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
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72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让学生齐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内容,同时,划出表
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
语或句子 ,让学生读出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
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 结果联系起来,
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深入探究,体会重难点
(1)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齐读出< br>来。提问学生: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并加以详细分析。
提示: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
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
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 ,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
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
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 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与观察对象的远近
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2)观察鲁迅的相片,加深学生对 鲁迅外貌的印象。让学生
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
象最 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确:“瘦”。(板书:瘦)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
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确:6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
苦工作毁坏了。”

73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 次写脸。从
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
写。这样反复描写 ,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
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 5)除了肖像描写,本文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
“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 由学生找出“我”同
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
内心的感 受。
(6)让学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在作者眼里,鲁
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
板书设计:
19、一面
环境:秋深、风大、天冷
人物: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件:赠书给“我”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19、一面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
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
鲁迅先生的敬爱 之情。
教学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
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教学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1、详析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
明确:“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 钻。”(板书:秋深、风大、
天冷)
(2)提问学生: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74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提示:①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
原因;
②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
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学生: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
哪里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 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惊喜。“《毁灭》?”、“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 刻”。
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
鲁迅先生在“我”心目 中的地位。
(4)提问学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
可以体现?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明确: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
了父亲的抚摩——严 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
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5)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学生读
得最好。提问学生:为什么那个 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
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提示:1932年,中国正 处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
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
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
(6)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
①“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
“咬紧”牙,“昂着头”?
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
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 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
来。
②“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
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
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 力量。
2、课文延伸,升华情感
(1)播放关于鲁迅的视频
(2)让学生结合课 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
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自由
发挥。

75



布置作业
找一部鲁迅写的小说来读,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19、一面
环境:秋深、风大、天冷
人物: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件:赠书给“我”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教学后记





20、有的人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理解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抒发的纪念鲁迅的感受,从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2、通过诗的 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培养“俯首甘为
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观。
3、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通过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培养“俯首
甘为 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朗读 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引人对鲁迅先生高尚
人格和光辉精神的评价,带人新课时的学习。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1.听朗读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的体裁是怎样的?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
(1)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如果将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点出,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
变化?

7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2.引导学生细读诗歌,对诗歌当中其他语言运用精妙的地方
加以品味。
五、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的具体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能够读出各节的真实感情。
作业:朗诵诗歌,课外补充。
板书设计:20、有的人
生与死的评价
对人民的态度
人民的态度
甘于奉献 精神永驻 一味索取 虽生犹死

口语交际 习作五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
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
续写。
教学重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过程(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 br>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
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 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77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三、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1、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2、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
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
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 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4、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5、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五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
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
续写。
教学重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过程(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
勃 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
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 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
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二、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
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

7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三、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
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
话来概括。
四、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出示内容:
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 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
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
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习作二
我和陈 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
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 又把它踩坏了,
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 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
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
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四、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
五、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五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
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
续写。
教学重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过程(习作讲评)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79



一、明确要求
1、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
美观;
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
二、范文引路
1、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
2、学生快速朗读。
3、合作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价、讨论。
4、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宣布本组成员所给分数及理由。
三、合作批改
1、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
2、用修改符号批改,按项目评分。
四、汇报交流
1、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2、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
报批改意见。
五、作者谈收获,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回顾拓展五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80



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提取资料,交流印象
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
来谈一谈自己心中的鲁迅。
2.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谈一谈。
3.你在阅读鲁迅作品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二、联系课文,总结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
需要认真体会。
2.列举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
3.全班回顾学习方法,共同交流。
4.师生共同小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
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 ,还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
句子含着的意思。
5.师:希望同学们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自己
的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五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8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自读句子,发现特征: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
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给予帮助。
5.自由朗读,力争背诵。
6.检查背诵,全班齐背(不能背诵的可以读)。
7.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二、趣味语文
1.学生自由熟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你从这个故事中,砍刀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
3.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哪里?
4.你还知道哪些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
交流一下吧!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82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3、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情感教育4、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 是一个诗
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和诗歌吗?
3.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
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 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
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 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 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
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
要求?

8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2.学生汇报制定 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
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 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
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
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 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 建
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 诗海
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 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
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 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
赏自己喜欢的诗 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
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 择开展写童诗、
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 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
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
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
整理等工作。
板书设计:
搜集、记录----整理、归类——欣赏——举行诗歌朗诵会——写诗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84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看课件,了解中国诗歌。)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已经 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
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 起去欣赏先人
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
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 思考。怎
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 识,
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
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补充理解后四句诗。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板书设计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杜甫

85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
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
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 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
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
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
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
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
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
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的区别。认识词牌名和曲牌名。
② 解释个别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
感。

8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
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思》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情感教育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艾青的《太阳的话》。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
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87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太阳的话》中,诗人运用联 想和想象,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
渴望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急切心情表达了出来。整首诗表达了< br>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向往、追求。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 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
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
亭 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
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 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
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天
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
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
分为若 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 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 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
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板书设计:
诗歌的特点: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88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情感教育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教学难点:方法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
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
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学
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
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
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板书设计: 古体诗、古代诗歌
近体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
现代诗歌
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89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内 容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情感教育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难点:方法互动与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
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
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
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 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类别诗歌的题目作者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板书设计:
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

90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情感教育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难点:方法互动与合作
教学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
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欣赏苏东坡的配乐诗(课件出示)。
5.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
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6.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7.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
词鉴赏》等。
板书设计:
“我最喜爱的诗歌”
诗歌作者推荐理由


91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与诗同行: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情感教育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难点:方法互动与合作
教学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
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 ,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
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 我
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
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
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 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
节目单 、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11.25地点本班教室
形式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
各小组分工:
板书设计:
诗歌朗诵会安排表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92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活动二 自己动手写诗
教学目标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情感教育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尝试写诗。
教学难点: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 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
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 谈谈自己前一段活
动的收获?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 的
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
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
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
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我知道写诗 并不
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
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
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 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出示苏东坡诗)
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运用假设。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
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93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运用假设。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简单的活动总结,使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内容有个总体的概括。
情感教育
2、培养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对本章的学习心得
教学难点: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对本章的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本次综 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
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 习
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
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 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
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 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
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 本次开展了哪
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
一写。
3.就像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
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 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
流。
4.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
两方面谈。
5.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94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6.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板书设计: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分类
朗诵的技巧
学习写诗
合作精神
教学后记






21、老人与海鸥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 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
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 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
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
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
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
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 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
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95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二段:(14-19自然 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
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 撼的
情。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哪些地方,
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四、作业: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识老人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赞老人

21、老人与海鸥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 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
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
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
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 一步,撮
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 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

96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 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
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 海
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 ,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
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 老
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
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
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
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
意想 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
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 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
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 纷落地,
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
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
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 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
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
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
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 乎在
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

97



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四、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
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五、作业: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
题的认识。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21 老人与海鸥
识老人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赞老人
教学后记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br>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
食物。”(谁来说一下)
对啦,是松鼠。(电脑出示图片)同学们反应真快。今天我们
就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98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学习课文要从字词入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谁有信
心来读一下。(看来同学们真得学得非常认真)
3、通过读课文,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认为松鼠是一种
什么样的动物?谁来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同学们学的非常棒,通过读课文你能说一说松鼠的习性有
哪些吗?
2、通过读课文,归纳一下松鼠是如何过冬的。(分为贮存粮食
和垫窝两部分)
3、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如何与“我们”相处的。
4、通过松鼠在“我们”家生活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讨论交流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松鼠都有哪些了解?
2、你还知道松鼠的哪些生活习惯吗?
3、你喜欢松鼠这种小动物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把这种美丽可爱的小松鼠介绍给你的朋友。
作业:把发生在你身边的动物和人和平相处的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99















23、最后一头战象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的11 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
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
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
战象对 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
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 的课文吗?
(《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
发言)
2、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
旧地──自掘坟墓。

100
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

显示器驱动-lol戴安娜


最美女老师-办公场地


网络广告策略-比热容的定义


阴阳五行-四月社区


什么显卡好-过期的爱情


天津高考分数线-毕业歌田汉


铁树怎么养-大同悬空寺


郭嘉遗计定辽东-佛跳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