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道德情操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教学计划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能
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
学习用品的习惯。
(5)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写25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美观、整洁。
4、听话说话:
(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
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复述指定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5)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作文: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
二、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
本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每单元安排
“习作”1篇,共8篇。每单
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
好语文基
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从内容上看,既有反映历
史人物
和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课文,又有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课文,也有表
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课文。课
文体裁多样,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
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
本册课本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8课。习作教材内容多样化,写
作形式灵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综合练习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钢笔
字及口语交际等
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0人,
男生23人,女生17人。本学期转入一男生。经过三年多
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
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
,作业书
写整洁、漂亮。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在课余时间,
一部分
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本班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知进取,不能及时完
成学习任务,作业拖拉,在本学
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
上一层楼。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
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
的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
量。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6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及时给予精
神上的奖励。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 2.15---2.17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第二周
2.20---2.24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
第三周 2.27---3.3习作1 、练习1
第四周 3.6---3.10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一课时)
第五周 3.13
---3.17 第六课(二课时)、习作2、练习2
第六周 3.20---3.24
第七课、第八课
第七周 3.27---3.31 第九课、第十课、习作3
第八周
4.3----4.7 习作3、练习3、第十一课
第九周 4.10---4.14
第十二课、第十三课、习作4
第十周 4.17----4.21 练习四、其中复习
第十一周 4.24---4.31其中考试
第十二周 5.1---5.7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8----5.12第十四课、第十五课、第十六课
第十四周 5.15
---5.19第十七课、习作5、练习5、
第十五周 5.22----
5.26第十八课、第十九课、第二十课
第十六周 5.29---
6.2习作6、练习6、第二十一课
第十七周 6.5----
6.9第二十二课、第二十三课、习作7
第十八周 6.12----
6.16练习7、第二十四课、第二十五课
第十九周 6.19-----
6.23第二十六课、习作8、练习8
第二十周 6.26----6.30其摸复习
第二十一周 7.3---7.7其末考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认清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2、通过模拟预习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预习、复习方法。
3、常抓不懈,逐步使学生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课文的好习惯。
4、指导看图,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
5、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和做法。
教学难点: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课文的好习惯和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
习惯。。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自主预习复习
2、组织学生讨论:预习、复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在课堂之外进行预习和复
习呢?(小组发言)
二、学习预习方法
1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怎样进行预习的呢?生谈。
2
、看图,思考:书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预习又有什么要求呢?
(1)通读课文,标出字词。
(2)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大意。
(4)小结:
今后,老师布置了预习课文的任务,大家就可以运用以上介绍的这
几点方法啦!
3
、引导学生思考:预习时还要注意什么?(认真预习,不懂就问。)
4、让学生按要求预习第一课。
5、交流预习情况:(让有经验的学生上台谈体会和经验,你有哪些预习的好方法?
总结一下,
系统的介绍给大家。商量解决预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预习中遇到
的难题,同学们更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互相讨论,个别的可以问老师。)
6、
师总结:同学们预习的很好,和书上的孩子一样专心。通过预习,我们对第
一课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同
学们对课文更加感兴趣了吧!
三、学习复习方法
1
、看图思考:怎样复习功课?在哪儿复习?(可以在课内外或家里进行。)
2
、讨论、交流:你预习和复习过吗?谈谈你的经验和体会。
在你的预习和复
习的习惯中,哪些需要保持?哪些需要改进?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自主预习复习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认真完成作业
2、师述:认真完成作
业是检查、巩固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必要手
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所以,认
真完成作业与认真预习、认真上
课一样重要。
二、指导看图
1
、观察第4页上面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完成作业的。
2、出一道作业题,要求学生当堂练习,师检查纠正。
3、观察第4页下面三张学生的作业,说说图中作业的内容、书写质量和教师的
评价。
4、学生讨论书写作业的要求。
5、组织讨论交流:这些作业上的字写得怎么样,从中可以看
出这位同学的作业
态度怎么样,自己有什么感想,并说说自己的作业情况和今后的打算。
6、观察第5页上面的4幅小图。
(1)告诉学生作业分课内和课外两种,也可以动口、动手。
(2)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7、观察第5页下半部分插图,讨论交流:图上有哪些
内容,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
么?你认为那些作业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8、师小结。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词的能力。
3、引导学生搜集
资料,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增强民族自豪
感。
4、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学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不要读破句。
2、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学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第一 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回顾二年级识字中学过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2、板书:1长城和运河
3、
重点介绍长城和运河: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中
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
大陆南北。你知道它们吗?生介绍课前找到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效果
1
、分组试着划出预习中遇到的难题:难读的字音、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以及课
文中不懂的地方。
2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
3 、通过预习,你懂得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三、指导读通诗句,重点读好长句子
1、注意:不要读破,注意自然停
顿。例:“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读正确、流利、声音响亮。可组织小组比赛。
3、指名分节朗读,师正音。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蜒:左右结构,写时左小右大,“虫”写时偏上,右边的“延”要写紧凑。“
廴”
不要写成“辶”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事物特征,体会思想感情
1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两小节有什么异同?(结构相同、内容不同)
2、学生学习第一段。
(1)找出具体写长城的诗句,并齐读。
(2)看图理解:什么是连绵起伏和曲折蜿蜒?
(3)简介山海关、嘉峪关。
(4)为什么说长城是人间奇迹?引导学生抓住像巨龙穿行、
连绵起伏和
曲折蜿蜒等词语想象长城的雄伟、壮观。
(5)指导朗读。
2
、按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读文--想问题--划语句
3、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三、整体练读全文
1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想象诗中蕴含的情感,用赞美的语气去读。
2
、在读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在读中体会作者的爱国豪情。
四、指导背诵
1、师范背。
2、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话
1、出示万里长城图片,说说图上的内容。
2、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搜集到的资料写成一段话。
六、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长城 像巨龙
1长城和运河----------------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运河 像绸带
文献摘录: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项极为伟
大的军事工程。早在春秋战
国时期,各诸侯就因军事需要,在边境线上修筑列城,烽火台,可以算是修筑
长
城的开始。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将燕,赵,秦所筑的长城连接成屏障中
原的国防界线
。现在的长城已经由保卫疆土的军事设施变为名满天下的观光景
点。来这里参观的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
就是古人为什么要筑长城呢?中国自
古以来就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掠夺,战国时代,位于北方的秦、
赵、燕等国,
都在北边疆界筑起长城, 防止匈奴入侵。秦统一六国后,更大规模的兴建长城,
并将原来燕,赵所建的部分连接起来,完成绵互北疆的万里长城。明朝为了防卫
北方的敌人,而增修长城
,并且建立许多城堡和烟墩,以便撩望敌况及传送军情。
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北
依角山,南临渤海,连接华北与东
北地区,京山、沈山铁路交会于此。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南麓,是长城的终点。
教学反思: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用多种方法解词。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域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海域、星罗棋布、讴歌、繁衍等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
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
丽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就去那儿看看。
板书:2美丽的南沙群岛
2、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挂图)汇报资料以及图片,初步了解南沙
知识,在黑板上
展示。这里的景色真的很美!我们课文中有着更优美的描述。我
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随机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导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
、解决存在的疑点,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讴歌:歌颂。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 、听课文录音,学生仔细听,听准字音及长句子停顿。
4 、默读课文,粗分段落。
5、交流讨论。
三、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师正音。
2、讲解字形。
阔:半包围结构,写时“门字框”要大些,上下等宽,里面的“活”要写紧凑些。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默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
2、南沙群岛美吗?你觉得最美在哪
里呢?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朗读。
思考这一段课文的大意,想象它的美丽景象。
3、
第一段:美在哪?晶莹的珍珠祖国的最南端星罗棋布搏击风浪生息
繁衍你愿意用充沛的感情朗读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段的美景吗?
4、
结合课文图片和投影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并给大家介绍这一段。
5、第二段:美在哪?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段的美景吗?
6、学生自学第三段。
7、 练习熟练后,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导游词,学习当导游,向游人解说南沙:
蓝色宝库难以计
数的珍贵的海洋动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
动力(南沙物产和资源的丰富);迷人的世界远
望俯看(体会南沙自然风
光的独特与迷人的魅力。
三、背诵指导
1、根据小导游的介绍说说课文大意。
2、根据板书重点词说说课文二、三段的重点语句,并逐段练习。
3、指名背诵。
四、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背诵二、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物产丰富 蓝色宝库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美丽迷人 远望……俯看
文献摘录:
南沙群岛: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位置最南
、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
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景宏岛、费信岛、马欢
岛,阳明礁、万安
滩、礼乐滩等。
教学反思:
3庐山的云雾
第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字词,读通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庐山风景图,认识庐山。
2、庐山的山美,水美,云雾更美。板书:3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
自学课文,要求:(1)自学字词,学生四人一组学习字词并提出自己认为难掌握的
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2)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各组汇报自学情况。
(2)交流学习经验说说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理解词语:弥漫、幽谷、腾云驾雾
三、指导读好长句子
1、出示句子: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
成了一泻千里的九
天银河。
2、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停顿。
3、学生练读。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正音。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师范写生字“遮”。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体会2、3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迁移运用。
3、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2、3 自然段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漫步在庐山之中给人以什么感觉?
(2)指导朗读:读出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2、学习欣赏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请在书上划出中心句。
(2)体会:千姿百态的含义,表现在什么地方?
(3)让学生抓住三个不同地点的云雾反复朗读。
(4)观看录相,感受云雾之美。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神奇的美景。
3、学习品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请在书上划出中心句。
(2)体会:瞬息万变的含义,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云雾在瞬息万变?
(3)让学生抓住云雾变化快的特点反复朗读。
(4)观看录相,感受云雾变化快。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云雾的变化快。
4、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介绍二、三自然段。
5、庐山这么美,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6、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1)找出两自然段的相同之处。
(2)师归纳写法。
(3)学生仿写一处景。
(4)指名读写话,师讲评。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
瞬息万变
文献摘录:
庐山:又称匡
庐或匡山。在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有“匡庐奇
秀甲天下”之美称。多险
绝胜景,瀑布更是名传天下,山上云雾飘渺,年平均雾日为109
天,四季风景如画,夏季凉爽宜人,为
避暑胜地。
教学反思:
习作1
教学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重点:学习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难点: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例文
1、出示“脱棉衣”插图,指导学生观察4幅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把4幅图连起来看,大致了解4幅图的意思,明白4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导学生读例文,看看例文是怎么写的。
4、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弄清每段分别
写的是哪幅图,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几幅图,
可以每幅图写一段,使文章的层次分明。
5、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指名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2)分组讨论、交流写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3)师归纳写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
○展开想象。图上看到的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来写。
○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6、学习写法、尝试习作。
(1)指导看图选择内容。
(2)看图说话。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图,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按顺序说清楚4幅图的意
思,并注意前后连贯。
(3)学生自由说--分组说--指名说。
(3)要求学生看图习作,可以从书选,也可以从课外书上选几幅连贯的图写。
板书设计:
习作1
练习 1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2、学写钢笔字,注意写好“捺”。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教学难点:按笔顺写字,注意写好“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
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知道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是直辖市,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
古是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
政区。
4、指名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教师把简称出示在相应的省份上。
5、师作相应的补充。
6、学生练习背诵。
7、出示要理解的句子,学生读一读,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读题目,请学生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出示字,学生认读,看看写时要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4、交流自己的体悟。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练习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条成语和古诗,搜集资料,懂得成语和古诗的意思。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熟记8条成语和古诗。
教学难点:学写毛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明确训练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请教他人。
3、老师范读成语。
4、学生自由朗读。
5、理解成语的意思。
6、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7、检查背诵情况:齐背--指名背。
8、学习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请教他人。
(2)老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朗读。
(4)理解古诗的意思。
(5)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五部分:学写毛笔字
1、明确练习重点:横撇和撇点两个笔画。
2、老师讲解范写笔画: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要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要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同
时要注意
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3、学生练习。
4、老师讲解范写夕与女。
5、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1
夕 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按要求根据图意练习说话,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
会说,提
高口语交际质量。
2、练习用流畅、生动的语言把自己过春节时的独特感受介绍给大家。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按次序说话,把话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部分:口语交际
1、揭示口语交际话题
今
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
聊春节。板书:
聊聊春节
2、指读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说话要求。
3、让学生有话可说
(1)谈话导入:你是怎么过春节的?过得快乐吗?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2)出示书上五
幅图,指导学生说说图意:他们在干什么?(贴春联,全家人观看春节联
欢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
人拜年)你还干了什么?……
4、让学生有话会说 。
(1)老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抓住重点来说。(举例帮助学生打腹稿)
a、我最感兴趣的是……
b、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c、怎么干的?先……接着……然后……
(2)学生自由练说,然后组内练习口述。
(3)指名说。
5、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过春节的习俗。
板书设计:
练习1
聊聊春节
贴春联;全家人观看春节联欢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 ……
教学反思: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桑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学会本课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学生读好一些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地讲述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桑兰试跳时遭遇不幸的一幕,把学生带入情境。
2、设问:在遭遇如此不幸后,桑兰会怎样呢?板书:微笑着承受一切
3、读题,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听录音,要求:听准生字读音。
2、出示生字词认读(投影)
重点指导:脊椎:j (第三声)zhu (第一声)
淋漓:l n l
(均发第二声) 摔:shu i(翘舌音)
瘫痪:t nhu n(均为前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集体正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读正
确、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
字典解决,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学习情况:了解字词掌握情况,提出不理解的词,共同解决。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能承受的一切指什么?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赢:上中下结构,写时要宽扁一些。下部要写紧凑些。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兰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
2、能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有关语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指导
1、精读1--2自然段。
出示句子:(投影)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这句话。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默读1----2小节,画出有关语句。
(3)分组交流。
(4)朗读、品味,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2、精读3--7自然段。
(1)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读3----7自然段。思考
:①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
幸的呢?②画出具体描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
得了海内外人士
的敬佩。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4)指导朗读,品味,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5)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3、带着对桑兰的钦佩练习朗读全文。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笑着询问
4、微笑着承受一切 忍着巨痛
决不屈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课文内容,学习桑兰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
2、会用询问、意外造句。
3、你敬佩桑兰吗?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用询问、意外造句;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你敬佩桑兰吗?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用询问、意外造句
1、朗读课文中的原句,理解词义。
2、练习造句。
三、指导写话
1、朗读课文,说说桑兰的哪些地方值得人敬佩。
2、你最想对桑兰说些什么?
3、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板书设计:
4、微笑着承受一切
询问…… 意外……
文献摘录:
自由体操: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在地板、地毯或垫子上徒手做各种动作。
桑兰:我国女
子体操队优秀选手,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荣誉。1998年7
月21日,桑兰在美国纽
约第四界世界友好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马比赛。赛前试跳时,一名
外国教练突然出现在马箱前,急速奔跑
中的桑兰想停也停不下来了。刹那间,她跃过了马箱,
但动作已完全变形,头朝下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
事故发生后,桑兰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强
与乐观,她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如既往的甜美微笑和
跟伤痛作斗争的勇气。她动
情地说:我要自强自立,永远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永远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对
社会有用的
人。
教学反思:
在读生字时,学生特别喜欢自己练习,尤其喜欢当小老师
带大家读这种做法,我认为很好,
既使学生主动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
搜集的资料,对桑兰
进行了进一步介绍,从中受到了启迪,受到了激励。
5、雪儿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2、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5、雪儿
2、出示鸽子图:告诉学生这就是美丽的雪儿。
3、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指导
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
和雪儿
之间的故事。(同位互说)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投影)
正音:哀伤:ai shang (均为第一声) 飘飘悠悠:piao piao you
you (注
意轻音)快慰:kuai wei(快乐、欣慰)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再带入课文,自由轻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
上下文 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5)解决难理解的词语:指名提出,共同解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
4、交流分段情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讲解字形。
哀:衣字两分开,口字钻进来。
剩:左乘(注意笔顺),最后一笔要变成点,写时要左宽右窄。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5、雪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从小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2--3节。
(1)学生自读2-3节,用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概括一下。
(2)说说我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3)我和雪儿的关系有何变化?引导体会第二节末省略号的作用?
(4)指导朗读:向往、同情、高兴、盼望的心情。
(5)从爸爸那了解到信鸽的哪些本领?体会蓝天信使?
(6)指导朗读:对信鸽的钦佩和渴望雪儿赶快好起来的心情。
(7)指名朗读。
2、学习4--5节。
(1)我见到雪儿展翅高飞时,心情会怎样? 自由朗读4
----5小节,看看哪些动作能够
体现作者的情感。
(2)喃喃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惊喜----矛盾 ----快慰的情感变化。
(4)指名朗读。
三、小结
板书设计:
5、雪儿
受伤 →敷药 →飞起来了
第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指导完成课后写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完成课后写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回忆每一节所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三、指导写话
1、创设“我”与雪儿的离别情形,让学生说说“我”与雪儿会说些什么?
2、把离别时的情景写一写。
3、交流所写的内容。
文献摘录:
信鸽:鸽子除去有一般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外 ,它们两眼之间的突起,在长途飞行中,能
测量
地球磁场的变化,还能感觉纬度,在不同的纬度地区,鸽子便有另外一种感觉。它们用
这种感觉来辨别方
向。鸽子还是一种机智、勇敢、坚毅的鸟儿,如果飞行徒中遇到意外事故,
能沉着勇敢的作出对策。自古
以来,人们就利用鸽子在航海、捕鱼或军事上担负通信工作。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前部分,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回答问题总是几个同学,没有做到人人参与。
当讲到第4节时,我让学生设想
雪儿会对我说些什么,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我也明白了讲课时要以
情动人。
6、花瓣飘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板书:花瓣飘香
2、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
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方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
(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惶恐:惊慌害怕。
(4)指名朗读课文,师纠正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4、交流分段情况。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恐:上下结构,第五笔是“横斜钩”,下面的“心”要托住上面的笔画。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懂事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
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2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1)读这一自然段
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
前”“小心地摘”“双于捧
着”下面加着重号)
(2)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3)谁会读这一句?
(4)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我”又见到那
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4、让学生仿照学习第
2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
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
,惶恐地望着“我”?)
5、“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
话,注意对话的
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6、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1)“轻轻地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是感到不明白,想弄清原因。
(2)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做得不对。
(3)“小女孩
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
难受。
(4)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
“摘花瓣做什么?”
7、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
心。
8、能用一句话说说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9、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
病的妈妈,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从
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1)齐读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
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
盆放到了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
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3)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
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
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
的小女孩呀!
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小女孩:
摘花瓣 → 送给妈妈
→让妈妈高兴
“我”:不解 → 买花 → 送花
教学反思:
习作 2
教学目标:
1、观察例画、学习例文,揣摩例画与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照例画,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例画与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1、师带领学生为别人画像,激发学生兴趣:为别人画像,
不告诉别人画的是谁,但要让别
人看了画能猜出画的是谁。要求:给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只的人画像
,要与生活中的人
相符,画想象中的人可以自由发挥,但特征也要明显,让别人看了忘不掉。
2、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像,然后猜一猜是谁。
3、师选几幅比较典型的画在班里展示,评议画
的优劣,再让学生对照别人的画和同学的评
议,反思自己的画,进行修改。
4、今天,我们不
仅要用画笔为别人画像,还要用文字为别人画像。请大家写写刚才画的人,
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习
作要求。(写画中的人,写人物的外貌,写人物的性格、爱好。)
二、欣赏例画例文,学习写作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例画,看看例画中的武建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明确画中人物的特点:个子高高的,胖乎乎的,眼睛又细又小,像一条缝。他手
里抱着个篮
球,一看就知是个运动健将。
3、学生看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好朋友武建设的,哪些内容是画上
的,哪些内容是画
上没有的。
4、分组讨论交流。
5、分组汇报:
6、再引导学生看看例画,读例文,图文对照,明白此次习作是写人的。
写人与画人有相同之
处——抓住人物特点,但写人时可以展开想象,把生活中了解的事例写
进去,使人物特点更鲜明突出。
7、进一步明确要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想想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写,突出人物特点,如说
话的
声音、生活学习的习惯等。
三、尝试写作,迁移运用写作方法
1、学生把自己所画的人物写下来。
2、要求:写外貌要抓住外貌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写。写性
格、爱好,也不必面面俱到,只选
典型的写。除此之外,还可以写写他(她)其他方面比较突出的态度特
点。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写好后指名读,师生提出修改意见。
5、根据提议学生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2
外貌
性格 爱好
写人
抓住特点
教学反思: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初步感知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为短文的准确表达增添色彩。
2、让学生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注意写好上分下合的字。
教学重点:读例文,初步感知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为短文的准确表达增添色彩。
教学难点:写好上分下合的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出示例文:学生自读,整体感知短文描述了白天与黑夜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
2、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借助这些词语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3、比较朗读:去掉表示色彩的词进行对比朗读。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深入体悟文章用词的精当以及短文表达的意境美。
5、学生回忆生活或学习中积累的词语,写几个偏正结构和ABB式的表示颜色的词。
6、引
导学生仿照例文说说短语短句,如:碧绿的草地、绿油油的麦苗、天空瓦蓝瓦蓝的、
湖水蓝盈盈的……
7、自由读所给的那段话,根据事物的特征填上表示色彩的词语。
8、集体交流。
9、学生仔细品读;启发学生今后将学过的词语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让学生自己研究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教师归纳:这些字要写得上分下合,但上面两部分不能分得太开,
下半部分要托住上半
部分,使整个字保持平衡、美观。
5、教师讲解笔画要领。
6、学生认真、仔细地描红、仿写。
7、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个成语和古诗《清明》。
2、学写毛笔字,掌握撇折的写法,写好“东”和“会”字。
教学重点:熟记8个成语和古诗《清明》。
教学难点:写好“东”和“会”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出示成语:让学生自读8个成语,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指名朗读成语,师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读。
(5)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成语意思。
(6)学生自由练读。
(7)同位练习背诵。
(8)指名背。
2、学习古诗《清明》。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看图想想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古诗,并介绍诗意。
(3)学生熟读古诗,教师检查。
(4)学生练习背诵。
(5)学生背背杜牧其他的诗,课外搜集杜牧其他的诗。
二、学写毛笔字。
1、引导学生观察“撇折”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撇折,指导运笔方法。
“
”:写时要注意藏锋起笔,向左下撇出,到折处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
3、学生练习书写“撇折”。
4、教师范写“东”、“会”。
5学生练写“东”和“会”字。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展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关于春游的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重点: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谈
独特的见解。
教学难点:汇报时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语速适当。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部分:关于春游的建议
1、 审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
(1)这次春游去哪儿?
(2)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3)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4、学习组长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小结本次口语练习情况
板书设计:
关于春游的建议
这次春游去哪儿?
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反思:
7、菩萨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朱德总司令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7、菩萨兵
2、读题,引导学生理解“菩萨”和“兵”的意思。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自习本课生字词,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3)想想每一节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分析字形:藏:形声字,用分解法记住字形。西藏、宝藏、矿藏
段:注意左边笔顺,右边和假的右边区别字形对比记。
播----翻 挣
----净 泽----译
(2)指名朗读课文,师纠正字音。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
3、指导分段。
三、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
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
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第6节中朱德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朱德共讲了几句话,用画下来。
2、学习第一段话。
(1)出示这段:学生自读--指读。
(2)藏胞为什么在山里?指读第一节后回答。
(3)怎么受得了说明什么?
(4)朱德想什么办法动员他们回来?自读下面几节,简要说一说。
3、学习第二段话。
(1)出示这一段话:学生自读--指读。
(2)朱德说了几句话?从第一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
(3)朱德为什么要帮藏胞种上地?齐读
4、学习第三段话。
(1)出示这段话:学生自读--指读。
(2)从朱德的第一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几种意思?(双关)(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要
让红军形象在
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学生自由朗读8、9自然段,说说藏胞为什
么全部流下感激的泪水?他们为什么称朱德是
菩萨一样的司令?为什么称红军是菩萨一样的兵?
6、总结全文。
三、复述课文
1、学生思考每一段的意思,找出时间的转换词。
2、按时间的顺序练习自己复述。
3、同桌互练。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
板书设计:
动员藏胞回来
7、菩萨兵 播下种子
流下感激的泪水
帮助春耕
文献摘录:
朱德(1886.12.1----1976.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
中华人民主要
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1922年11月在柏林加入中国共
产党,
1927年任总司令。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在北京病逝。
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藏胞大多信奉于佛教,认为菩萨是救
苦救
难、普度众生的,所以他们赞颂朱德同志是菩萨一样的司令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
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共爬过18
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
,跨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顺利
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军队从没有
到过的。
教学反思:
我紧扣课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通过让学生以不同的
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
体会课文的含义,读出人物的感情及语气,努力做到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
,把自己的感情
读进去,从中体会出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胞的关心。
8、李广射虎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受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出示: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2、这首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板书:李广射虎
二、初读课文
1、看图听课文录音,要求:注意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同学们评议。
4、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说说故事内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记住字形。
2、检查自学情况 投影出示词语。
3、认读:指名读--
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5、巩固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唐( ) 罗(
) 惕( )寒( ) 期( ) 猎( )
塘( ) ( )
易( )塞( ) 斯( ) 错( )
5、小组讨论完成,集体纠错。
6、指导难写的字:
7、描红、仿影课后生字。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第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的武艺高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塞下曲》。
3、通过朗读品味,说出《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塞下曲》;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说出《塞下曲》的意思 。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3--4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广射虎的故事,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情景、
结果。
(1)学生自己练说。(2) 指名说。
2、诗人卢纶根据这个故事做诗一首:出示古诗: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1)自读--指读--齐读。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从故事中找到答案,学生读故事交流:
林暗草惊风:林暗:一天夜晚,月色朦胧。什么叫朦胧?
草惊风:风惊草,一阵疾风吹来……什么叫疾风?
将军夜引弓:引弓: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什么叫拈弓搭箭硬弓?
平明寻白羽:平明: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寻白羽:寻找被白羽箭射中的猎物。
没入石棱中:没入:深深扎进石棱:石头棱角(最坚硬的地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4)感情朗读古诗。
3、听了故事,读了古诗,你觉得李广怎样?齐读第2节中的1、2句。
三、背诵《塞下曲》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文献摘录:
李广射虎的文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它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与一般的课文教学,要求诗文
不分割。
课堂上,我让学生诗文结合进行学习,先让学生自读诗句,使学生对诗句有初步的
认识,然后,让学生自
己学习3、4节,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情景、结果,随之又回到了
诗句,把诗读熟,最后,在从课文中
找出描写诗句的句子,理解诗的意思。将课文内容和古
诗对照起来理解,让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同时就感
悟到了古诗的含义,降低了理解难度,提
高了课堂效率。
9 少年王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9少年王勃
2、读题质疑。
3、 简介王勃。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
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标出小节号,想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词意。
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
3、学生再次读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记忆字型。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
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2节。
(1)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 的名文 的呢?学生自由读1、2 节。
(2)引导学生理解“探望”和“整修一新”。
(3)介绍“滕王阁”
(4)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
(5)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节。
(1)学生看图,说说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自由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出示句子: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读句子,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指导朗读这句话。
(5)指导朗读这一节。
(6)指导背诵。
3学习第四节。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读第四节,画出这句话。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意。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自由读第四节。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5)交流:
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6)指名读最后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7)指导背诵。
三、小结: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
年纪就写
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 奇才)
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
拍案叫绝 奇才
《腾王阁序》 千古传诵
文献摘录: 腾王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唐永徽四年,唐高祖李渊的儿子腾王李元婴任洪州
(今南昌
)刺史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唐高宗龙朔三年,王勃前往六合省父,趁便游览了东
南一带名胜古迹,他先
是从六合前往吴越一带游览,后又溯江西上,途经南昌。时值洪州都
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宴请宾客。王勃
参加了这次宴会,于酒筵之上即席挥毫,写下了脍炙人
口的名篇《腾王阁序》,并在序后作《腾王阁诗》
。
教学反思: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0大作家的小老师
2、学生读题质疑。(小姑娘怎么会成为大作家的“老师”呢?)
二、初学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每一小节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课文,师纠正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3、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试分段,提示:课文可以分三段。
(3)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记忆分析字型。
2、教师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内涵;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简介萧伯纳。
2、过渡:有一次,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他遇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长什么样子呢?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画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词语。
(2)指名说一说,结合插图体会小姑娘的可爱之处。
(3)从哪儿可看出萧伯纳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同她玩了好久”)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节。
(1)萧伯纳同小姑娘玩了好久,临别时,他对小姑娘说了些什么。指名读
萧伯纳的话。他
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在炫耀自己?
(2)指导学生朗读萧伯纳的话。思考:
说这番话时,萧伯纳是怎么想的?(通过“告诉”、
“世界有名”、“大作家”、“大文豪”、“惊喜万
分”等词语来体会萧伯纳说话时的心情。他还
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节。
(1)小姑娘的择反映同他想的一样吗?指名读第三节。
(2)指导朗读小姑娘的话。
(3)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为什么会“为之一震”?你从“为之一震”中候到了什么?
4、学习第四节。
(1)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的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四段。
(
2)从这段话中体会萧伯纳所说的“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指的是什么?萧伯纳为什么
说小姑娘是他的
老师”?
(3)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6、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学生练习熟读课文。
2、同位互相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
3、指名复述课文。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世界有名 大文豪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为之一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文献摘录:
萧伯纳:
(1856~1950),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和其他
著作多种
,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魔鬼的门徒》、《她与超人》、《巴巴拉少校》、
《苹果车》、《
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
会面。
教学反思:
习作 3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
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
活动的。
2、通过
例文,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力求有新的发现。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写出来。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了解例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刘常宁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时,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
的东西,我
们来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2、板书:小草中的发现
二、初读例文,了解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阅读例文、找一找小作者究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动物。
2、组织交流。 3、引导学生读一读有关内容,从中悟到作者不仅观察了“什么”,还观察了“是什么样的”。
小作
者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三、组织讨论,学习观察方法
1、学生自由读例文,体会观察的方法。
2、组织讨论观察方法:例文虽然十分短小,但仍足
见小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敏锐。因为作者
发现的是几乎会让人视而不见的蚂蚁和甲虫,不仅如此,他还发现
蚂蚁洞口的一堆“新土”,
还发现甲虫头上的“长长”的须。这些微乎其微的东西,都被作者看在了眼里
,是多么不容
易啊!
3、再读例文,找出作者的联想之处:那一堆
新土像“细细的沙”那甲虫长长的须像电视机
上的天线,想它是不是在接受春天的信息。这样的联想又是
多么难能可贵啊!
4、明确写作特色:观察的细致与联想的自然,是这篇习作鲜明的特色。
四、激发兴趣,找自己的发现,完成习作
1、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有关动物的、植物的、人物的等等。
2、学生交流发现,互相启发,看谁的发现有意思,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3、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并且用文字记下来。
4、组织学生进行习作交流,师生讲评。
5、学生根据讲评的要点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小草中的发现
观察--联想
教学反思:
练习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
2、写好钢笔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1)让学生自由读这段歌词。要求: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要读正确、读流利。
(2)指导朗读这段歌词:学生练读,要求:要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歌词中所包含的含
义:它热情洋溢地表达了边防战士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以及
不怕一切艰难险阻驻守祖国边疆的坚定决心
,从歌词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学生学唱这首歌。
(5)指名读这段歌词,要激情洋溢地读。
2、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指名读题目的要求,说一说“荡漾”的本义。
(2)学生自由读这段歌词,思考:在这
首诗里的“荡漾”已经不是它原来的意思,而是什
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
在这首诗里的“荡漾”是形容桃园里一阵阵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它
的引申义。
3、教唱这首歌。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研究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这些字要注意什
么。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教师归纳:这些字写时要注意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5、教师范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6、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7、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练习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2、写好毛笔字,掌握斜钩、卧钩的写法。
教学重点:读读背背,写好毛笔字。
教学难点:掌握斜钩、卧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朗读、理解成语意思。
(1)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读音。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思考这8个成语表现了王勃的什么。
(4)引导学生说说这8个成语的意思
(5)指导学生练读。
(6)结合《少年王勃》一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7)同桌练习背诵,要求:正确、流利。
(8)检查背诵:集体背诵--指名背。
3、小诗《时间》。
(1)学生反复朗读,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2)学生结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指导朗读、背诵这首小诗。
(4)指名背诵小诗。
二、教学第五部分:学写毛笔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斜钩、卧钩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斜钩、卧钩,指导运笔方法。
斜钩:藏锋起笔,作顿后转向右下作斜势行笔,行笔中略带弧度,到钩处稍停,提笔回锋向
上出
钩。
3、学生练习书写斜钩、卧钩。
4、学生练写“戈”和“心”字。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练习3
时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说话,学会商量。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懂得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学会向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练习说话,学会商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大大方方的说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部分: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学习中,可能会碰到做事拿不定主意,可能碰到做事时与别人意见不一致,那么该
怎样作呢?
2、自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引导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5、以第一幅图为
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准备怎么办,你准备怎样去同
别人商量?
6、根据
发言,进行指导:(1)态度要诚恳。(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
谦让。
7、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8、请几组学生表演每幅图遇到的情况。
9、小结:启发学生出题,根据情况练习商量的话题,也可以进行表演。
10、总结谈话:我们平时遇到难事应该多商量,这样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板书设计:
态度诚恳
学会商量 取长补短 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有礼貌 互相谦让
教学反思:
11赶海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图,带领学生去赶海。
2、板书课题:11、赶海
3、理解题意: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捉鱼虾、捞海贝、捡贝壳等,这就是——赶海。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的大意。
(4) 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4)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说说如何来记忆字形,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教师讲解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11、赶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或回忆。
2、板书:11、赶海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听到歌曲《大海啊,故乡》会想到些什么。
(2)
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3) 指导朗读:体会赶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
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② “我”
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讨论交流。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 我初到海边,看到了海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3
)指导朗读:出示海水退潮的画面,说说自己看图后的感受。(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
心离开,去了又
回,非常有趣)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
在海边赶海的情景。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三节,找出赶海有趣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夕阳西下,海鸥飞翔图:学生
看图,感受想象此时海滩的宁静美和人们满载而归
的喜悦心情。
(3)指导朗读:读出海滩的宁静美和人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5、学习第5自然段。
(1)播放歌曲,学生齐读,感受我对大海深深的爱。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闹
11赶海 有的……有的……有的……
平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的写法,仿照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写写赶海中别的有趣的活动。
3、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讨论课文的写法,仿照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写写赶海中别的有趣的活动。
教学难点:说话、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讨论写法,练习写话
1、 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
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美。
(2)
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
2、虽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
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者是怎样写抓
“螃蟹”和捉“大虾”的呢?
3、在赶海中
,还会有许多有趣的活动,请仿照抓螃蟹和捉大虾的写法,写写赶海中别的有
趣的活动。
三、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要求。
2、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选出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练习说一说。
3、指名说,评议。
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
习作4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2、借鉴习作范例,在两
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
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述一个
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借鉴习作范例仿写一段对话。
教学难点: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述一个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阅读例文,说说“哺育”与“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哺育”有喂养、培养、关
怀之意;“反哺”则有供养、赡养和回报之意。
2、学生认真读例文,理清文章脉络:小作者由听、问、看到想,懂得了回报养育之恩的道
理。
3、引导学生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有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要注意什么?文中的冒号、引号
和问
号等是怎么用的?
4、明确习作要求:借鉴习作范例,任选一幅图,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
问号等
标点符号,写一段对话。
二、指导习作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认真地找出画面上所有的内容,并指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2、扣住对话形式,编好一个故事并把它叙说出来。
3、指名讲故事,抓住学生的精彩这处,
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评。师生共同探讨:谁的想象力
更丰富?谁说的内容与图画的内容最吻合?谁联系现实
生活说得最好?谁的内容最有意义
或最有趣味?
4、学生把编好的故事写下来。
5、指名朗读作文,师生共同点评。
6、学生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乌鸦反哺
注意提示语的使用
教学反思:
练习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
2、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查词典的方法:学写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学习第一个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中的对话,讨论查词典的方法。
(2)交流、总结查词典的方法:
第一步:在词典里查到所查词语的第一个字。
第二步:在这个字下面排列的词语中找到所查的词语。
第三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解释。
(3)学生试查,把“神秘”从词典中找出来。
2、学习第二个内容。
(1)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查词典解决句子中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查词典的情况。
3、学习第三个内容。
(1)学生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14课,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预习情况。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研究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这些字要注意什
么。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教师归纳:这些字写时要注意下面的悬针竖一定要撑稳。
5、教师范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6、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7、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条成语和古诗。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熟记8条成语和古诗。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指名读题:熟记是达到什么程度?(1)会读会背,理解意思。(2)会用。
(2)、自己练习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4)、说说你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词语,集体讨论。
(5)、练习背诵:自己练习--指名背--齐背
2、背诵古诗。
(1)出示古诗:学生反复朗读,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2)学生结合教材画面谈谈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3)引导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这首小诗。
(5)指名背诵小诗。
二、学习第五部分: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习内容:
竖弯的写法:露锋起笔,作顺势,向下作竖,到折处圆转向右行笔,顿笔回锋向上收笔。
竖弯
钩的写法:藏锋起笔,顺势左下作竖笔,至弯处转折向右作弧形行笔,至钩处稍等,回
锋向上钩出。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说话训练。
2、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部分:口语交际
1、审题:
(1)齐读要求。
(2)什么叫口语交际?
2、同人交谈时应注意什么?
(1)有礼貌。(2)把话说明白。
3、说说有哪些文明礼貌用语?
4、练习说话:
(1)出示练习内容(投影)
(2)自己读要求。
(3)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
(4)投影出示说话的要求:1、注意使用礼貌用语。2、把约请的原因说清楚。
5、同位练说,试着表演一下。
6、指名上前表演,同学评议。
板书设计:
练习4
约请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说话这一题特别感兴趣,在让学生说礼貌
用语的时候,同学们也说得很多,也很正确,
在让学生自己当导演和演员,自己排练时,同学们都很活跃
,表演结束后同学们进行评议,
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效果较好。
14七颗钻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4七颗钻石
2、学生读题,说说什么叫“钻石”?有哪些特点?
3、学生 质疑: (谁拥有七颗钻石?钻石是哪来的?这七颗钻石有什么用?等)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标出小节号,想一
想每一节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2)说说词语意思。
(3)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4)分节读课文,指名说每一节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型,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4、作业讲评。
板书设计:
14 七颗钻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
容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
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在正北方,会看到最明亮的一
个星座,叫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
你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
2、板书课题: 14 七颗钻石
二、精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七颗钻石是什么?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体会人、动物和植物对水的渴望。
3、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一段,思考:
A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
B她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神奇在哪里呢?
C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有关语句。
(2)同学分小组讨论。
(3)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教师给予指导。
(4)指导朗读:感受小姑娘及其母亲的美好心灵。
4、齐读第六自然段。
5、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去找水?小姑娘
累得倒在了草地
上睡着了,小姑娘有没有做同样的梦?请你发挥想象,然后把你的想法说出
来?
6、这篇课文写得太美了,引导学生分小组表演。
7、指名表演。
板书设计:
水(生命之源)
14、七颗钻石
爱心(高尚品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喜出望外”造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以“你认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为题进行人物评价。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以“你认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为题进行人物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复述课文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儿次变化,你认为每次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空木
罐一装满水一变成银罐一变成金罐一跳出七颗钻石)
2、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根据水罐的变化进行复述课文。
3、同位练习。
4、指名复述课文。教师适时指导。
三、练习
1、指导学生用“喜出望外”造句。
2、出示课后练习4中的句子,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以“你认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为题,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用具体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
4、讨论探究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
板书设计:
14七颗钻石
空木罐一装满水一变成银罐一变成金罐一跳出七颗钻石
文献摘录:
大熊星座: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著名的北斗星就在
这个星座
里。大熊座—年四季都能看到,春季黄昏后是观测它的最好时机。大熊星座有100多颗肉眼<
br>可见的星星,其中有六颗二等星,6颗三等,其他还在不少四等星。6颗二等星都分布在“北
斗”
上,所以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中特别醒目。
钻石: 由金刚石加工而成的贵重宝石。以无色透明、洁
净无瑕、而显高亮度和火彩者为佳。
天然呈红、绿、蓝、紫、金黄、棕等色的彩石钻则罕见而属珍品。
教学反思: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第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学生读好一些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的大意。
(4) 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4)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指导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1)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2)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说说如何来记忆字形,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教师讲解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2小节。
(1)出示图: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说话了。
(2)指名读。理解“喷着响鼻”。
(3)读出“喷着响鼻”与讽刺的语气。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5)小骆驼听了觉得很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6)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7)分角色读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1)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出示沙漠图)指名读3、4小节。
(2)指名说说小骆驼来到沙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3)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
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
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4)学生自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_____。
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____。
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_____。
(5)交流。
(6)分角色朗读。
(7)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
瘩般的驼峰,看起
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
可以
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明白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感到
自豪才对。
3、学习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说说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3)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
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刨沙漠里
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
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三、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常它那又大又
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相逢,小骆驼会怎样
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脚掌(又大又厚)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眼毛 (两层)
驼峰(肉疙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
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
的审美观点。
3、续讲故事。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续讲故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复述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弄清
事情发展的顺序:小骆驼与小红马对话——小骆驼和驼妈妈对话带小骆驼
到沙漠里行走——沙漠旅行结束
。
3、小骆驼的情感变化历程是:挺委屈——担心——自豪。
4、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5、指名复述故事。
三、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享的脚掌、
两层
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旧逢,小骆驼会怎样
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文献摘录:
沙漠:指地面完全为流沙所
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地表不仅覆盖大
片流沙,还广布各种沙丘。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课文浅显易懂,但学生对骆驼的知识不够了解。因
七课前需要
让观察骆驼的外形,或观看有关图片,收集有关资料,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生理的特点及<
br>特有的作用,提高了学个自卞学习的动力。
16、水上飞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6、水上飞机
2、学生读题,设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词要读准字音。(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
己不懂的词语。(3)标出节次,读通课
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师正音。
2、组织各种形式认读。
3、谈谈有哪些词语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词语
的意思介召给大家听。
不理解的下节课再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试分段,集体交流、订正。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讲解难写字的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16、水上飞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教学重点: 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能用”究竟”、”渐渐地”地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一天,小海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翔
,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出示图片),想想这
条船与我们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书上是怎么写的?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和“究竟”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小海鸥好奇的语气。
2、学习第二~七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读训练。思考:小海鸥是怎样问的?水上飞机又是怎么回答的?
(3)分角色朗读。
(4)指名说说读了它们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5)指导品读5、6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佩服”的意思?说说小海鸥佩服水上飞机的什么?
(6)指导品读第7自然段。①读一读,想—想:给海上救护机的兄弟们分别起一个名字,说
说
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②讨论交流。③你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
(7)指导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佩服的语气,读出水上飞自豪的语气。
3、学习交流第8自然段。
①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画出水上飞机说的话。
②想象:海上救护机是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的呢?
③读了这段后,你有何感受?
④指导学生用”渐渐地”地造句:读例句--说说词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激发探究兴趣。
联系课文,说说水上飞机有哪些本领。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
用?
板书设计:
水上战斗机
16、水上飞机
水上输送机
水上灭火机
……
文献摘录:
水上飞机:受“飞船”的启发而发明的两栖飞行器。20世纪初,法国有位出身于
船舶世家
的青年,叫亨利·费勃,他想到,假如船舶有了升天的翅膀,那么,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时,<
br>即使遇到风暴也不会有危险了。1910年3月28日上午,他驾驶自己造的一架“飞船”在马
赛
港试飞成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
教学反思: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引导学生理解“跟踪”的意思?为什么要跟踪台风?怎样跟踪台风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标出小节号。
2、引导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师正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讲给大家听。
三、理清脉络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分段。
3、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生字。
2、师讲解字形。
3、用钢笔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气象卫星和台风。气象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台风和气象卫星的样子。( 抓住“舒展开巨
大的身子”,“大声嚷”,
体会台风的蛮横和不可一世。而“小星星”面对强大的敌人,却毫无惧色,只
是“笑了笑”。)
(2)指导朗读台风和小星星的话:读出台风的蛮横和不可一世和而“小星星”面对
强大的敌
人,却毫无惧色的语气神态。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画出描写台风和气象卫星的语句。
(2)指名读描写台风的句子。(
抓住“狂怒地嚷着、怒吼声、狂暴地跳起来、猛扑过去”等
重点词,体会台风拘狂暴和气势汹汹。)
(3)指名读描写气象卫星的句子。(
抓住“偏偏爱、没门儿、嘲笑的、坚定。自豪地”等重
点词,体会气象卫星的自信和坚定。)
(4)学生交流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7)教师小结:全文用台风的“大”,卫星的“小”;台风的
“怒”,卫星的“定”,形成鲜明
的对比。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貌似强大的台风实际上是“软弱”向,而
看来渺小的卫星实际
上威力无比。
3、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说说:台风和卫星较量的结果怎样?
(2)讨论、交流。
(3)小节:面对胜利,卫星并没有丝毫放松,而是继续紧紧的跟踪、监视……
学生朗读,感受气象卫星的独特作用。
(4)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指名读文,充分感受科技的力量,体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类只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就能逐步地战
胜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
板书设计: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台风 卫星
狂怒地嚷着 偏偏爱
怒吼声 没门儿、嘲笑的、
狂暴地跳起来 自豪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学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学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课后词语。
2、指名读课文,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读文,体会气象卫星与台风对话的语气。
2、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造句
1、出示句子。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谈笑风生”的意思。
3、指导用“谈笑风生”造句。
四、实践活动。
结合课
后练习5,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了解有哪些种类的人造卫星,把搜
集到的资料全班进行
交流。
文献摘录:
气象卫星:专门用于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上载有可见光、红外
、微波等各种遥感
仪器。探测结果用无线电波传送至地面接收站。气象卫星除观测各种气象变化外,还可
兼用
观测沙尘暴、水情、火情、植被、旱情、雪情、台风等。
教学反思:
习作5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
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学会整理资料。
3、能选择和组合有关资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教学重点: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学会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能选择和组合有关资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开展“端午节日知多少”的竞赛
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向同学们进行展示,鼓励学
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材料内容和
搜集途径、方法介绍清楚。
二、指导阅读资料
1
、为了出黑板报,胡瑞芝同学搜集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在小组
里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2、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三、指导习作
1、学生阅读最后一部分内容,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根据现有资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2、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3、引导学生明白,要将材料按内容进行分类
,并按照自己的介绍提纲安排顺序;还可补充
自己和其他同学搜集到的资料;
4、学生自由习
作。提示:要注意分段,语句要通顺,标点要正确,段与段之间连接要自然,
并为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
5、引导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反思:
18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分段,写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 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2、
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最,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3、标出节次,
读通课文。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哪些字的音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
各种形式读。
3、谈谈这些词语哪些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介召给大家
听。不理解的下
节课再解决。
4、说说课题为什么加引号?
四、理清脉络。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分段,集体交流、订正。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五、指导识记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
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
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邦必须遵
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设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卜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 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
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
<
br>板书”汤姆,,,,惊喜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板书:”爸爸,,,’
赞
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的儿子
真聪明、
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
出有关动词。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
鱼放掉!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
句话比较好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
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
样?板书:不情愿理解词语”允许、
必须”,练习造句。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为什么?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 i由来说服
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掉鱼。(四人小组
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提示:
i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
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的
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
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
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们来读读
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当爸爸看到汤姆钓
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纠汤姆把鱼放了时,
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
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
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8“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爸爸
惊喜 赞赏
不情愿 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造句,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提默生字。
2、说说自己的收获。
二、复述课文
1、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根据汤姆的心情变化进行复述。
2、同位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可以适当提示。
三、造句
1、出示句子:学生读一读,理解词语意思。
2、模仿例句,练习造句。
四、完成练习
1、抄写词语。
2、说话练习。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理解。
文献摘录:
鲈鱼:又名海鲈、花鲈。身体上部青灰色,下部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一般体长
30厘米--
40厘米,体重400---1000克,是沿海和江河的名贵经济鱼类。肉质坚实,洁白嫩
滑, 肉
味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到近海产卵繁殖,
这时期一般禁止捕捉
。因其经济价值很高,现发展人工养殖。古诗《江上渔者》云:“江上
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教学反思:
教学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抓住父子之间的对话,以及
父子钓鱼时的环境理解父亲是如何自
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使学生明白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自觉遵守纪律,
做一个自觉 守纪的好
少年。
19狼和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狼和鹿的图片,谈谈对狼和鹿的认识。
2、板书课题:狼和鹿
3、说说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找出不理解的词,自己解决。
(3)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书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型。
2、教师讲解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9狼和鹿
19狼和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道
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种
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
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狼和鹿 共同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那儿是什么样子?在当地居民的作用下,一百
年
后的凯巴伯森林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精读训练
1、学习1--3节
(1)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第1—3节,说说每段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凯巴伯的森林是什么样?
(2)人们捕杀狼后,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结果,森林
成了什么样子?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4节。
(1)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讨论: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鹿怎
么会成了“祸首”的呢?
(2)交流,小结。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人们本想特意保护鹿,
大量捕杀狼,结果鹿群大
量繁殖,森林闹饥荒病流行,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说明人类
必须保持生
态平衡)
板书设计:
19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文。
2、说说森林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指导复述 1
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2、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熟读课文,利于复述。
4、学生练习复述。
教学反思:
20放飞蜻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蜻蜓,学生谈谈对蜻蜓的了解和认识。
2、板书课题。放飞蜻蜓
3、读课题,质凝。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运用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
生字新词。
(2)读课文,标出小节号,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
(3)说说自己所理解的词意。
3、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试分段。
(2)指名说一说,集体订正。
4、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型。
2、教师讲解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0放飞蜻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蜻蜓的有关科
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
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它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0课。
2、板书:放飞蜻蜓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6节。
(1)学生自由读1~6节,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
”、“拉着”等词语,来感受陶行知先生的和蔼可亲,循循
善诱。通过翠贞“想了一下”和孩子们“七嘴
八舌”、“抢着说”这些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
个性。
(3)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第7-10节。
(1)学生自由读7~10自然段。想一想:
蜻蜓的眼睛和尾巴各自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边读边
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讨论、交流。
(3) 教师补充介绍: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
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
个部分,还能
看见在九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4)陶行知说:蜻蜓饿极时回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查找有关资料验证—下。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第11节。
(1)指名读文。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欣喜、赞叹的语气读好这一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1、学完课文,谈谈你对蜻蜒有了哪些了解?
2、说说人类还有哪些有益的动物朋友?它们有什么特点?
3、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板书设计:
20放飞蜻蜓
眼睛
尾巴
特点:大 结构复杂 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功能:看清四面八方 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文献摘录:
蜻蜓:蜻
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在作急促的冲刺飞行时,每秒的速度可达
40米左右;还可以连续
飞一小时不着陆。它专门捕食各种小型蛾类、浮尘子、蝇、蚊等昆
虫。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
840只蚊子。雄蜻蜓交配时,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
自己的尾巴,看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
。 教学反思:
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练习给短文加标点。
2、指导书写外形呈三角的字,注意写得上紧下松。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
教学难点:写好外形呈三角的字:要写得上紧下松。
教学过程:
一、学用字词句
1、学生自由朗读故事,交流:你读懂故事内容了吗?没有标点的故事你读起来有何感受?
2
、引导学生给故事加标点:给第一自然段加标点,要注意逗号和句号的用法,给第二自然
段加标点,要注
意冒号和引号的用法。
3、交流订正。
4、学生再读故事,感受标点的作用。
二、写好钢笔字
1、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看看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读一读我的发现。交流,教师归纳:这几个字呈三角形,要写得上紧下松才好。
3、教师范写,讲解要领。
4、学生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练习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
2、背诵古今贤文。
教学重点:熟记成语和背诵古今贤。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意思。
一、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引导学生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
(5)练习熟读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
(1)引导学生诵读。
(2)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举个例子或说个故事,帮助理解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
(4)练习熟读背诵。
(5)课外搜集其他有关环保的诗歌,练习读一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绿化的意义,将环保意识落实到言行中。
2、掌握基本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的写法。
教学重点:调查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想想做做
1、读题,明确要求。
2、引导分组合作,完成观察记录。
3、交流表格完成情况,汇报调查结果 。
4、启发学生对学校的绿化提出建议,练习写倡议
,培养学生关心学校建设,争做学校小主
人的意识。
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写法。
2、教师讲解运笔路线:
3、学生书空运笔路线。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6
教学反思:
习作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
表达出来的。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
生活
、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
教学难点: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交流制止人类伤害有益动物的行为方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到利用广播、
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能起重要作用。
2、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知道夏志
成同学看到小朋友捕捉蜻蜓,不仅马上“上前劝阻”,还
想到必须让更多的同学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
友”,采用了向报社投稿的方法,扩大宣传
效果。
二、学习例文,领会写作方法
1、夏志成是怎样写这篇稿子的呢?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分析例文:
(1)第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2)第二自然段,小作者是这样具体说明“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的”?
(3)结尾只有一句话,归纳了小作者的看法,发出呼吁,自然点题。引导学生感悟到结尾要
对作文内
容进行总结,呼应开头,使文章完整、紧凑。
三、明确要求,课内完成习作
1、讨论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学生回忆在生活、学习中,哪些事情特别能引起自己的关注
,同学间互相流启发。各自
确定好题材后,拟定题目,模仿例文进行写作。
3、指名读习作,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板书设计::
习作六
一、讲清写作 原因
二、用数据
举例证明观点
三、总结 看法 呼吁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重难点在于体会寓言中揭示的深刻道理,这对我班学生来说
有一点困难。要在反复
读文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联系实际思考每则寓言的道理。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说一
说自己身
边的类似《揠苗助长》和《郑人买履》中故事的事情,并从中受到教育。
习作7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启发他们坚持写日记。
2.能对照例文,了解日记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3.能根据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选择一件最有意思的事,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教学重点:内容要真实、有意思。
教学难点:把有意思的地方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人,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名人写日记的故事。
2.教师小结: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有写日
记的习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持,
大量的日记积累给他们事业的成功带来了很多好处。
二、初读例文,认识日记
1.指名朗读例文,思考:
(1)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日记还可以写什么内容?
(2)这篇短文的格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短文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篇短文主要写的
是“我”星期天在家捉鱼的事。其实,日记除了记事,还
可以写人、写景、写物、写感受等等。短文的格
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短文是不同的,没有标
题,第一行写的是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这是日记
的特有形式。
三、再读例文,讨论明法
1.学生轻声阅读例文,讨论:小作者写的事有没有意思?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意思?
2.教师小结
:日记一定要选择有意思的东西来写,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真实
地记录下来,日记的内容就
会生动具体。
(板书:一要真实 二要具体)
四、揭示要求,循序练习
1.同座交流一天中最有意思的事。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练习写稿。
板书设计:
学写日记
一要真实 二要具体
教学反思:
练习 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识事物间的相似之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
2、学写钢笔字,注意写好“点”。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认识事物间的相似之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
教学难点:按笔顺写字,注意写好“点”。
教学过程:
一、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看图:学生看图,想一想与图相似的事物。
3、分组交流:选出自己认为最相像的事物画下来,写上名称。
4、学打比方:
启发学生将看图产生的联想用打比文的句子说说并写下来。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___________.
大象的耳朵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花多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学过的课文打比方的句子,感悟这样写的好处。
二、写好钢笔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字形。
(2)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写在哪儿。
(3)读一读我的发现。
(4)范写:“料、疼、蒸”。强调点是字的眼睛,可要仔细写好。
3、学生练习描红,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板书设计:
练习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条成语。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熟记8条成语。
教学难点:学写毛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审题,明确训练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请教他人。
3、指名朗读成语,老师正音。
4、学生自由朗读成语,想一想自己理解了哪些成语。
5、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6、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7、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写法。
2、教师讲解运笔路线:
横折钩的写法
: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渐轻渐细,到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
作顿笔,转势直下作竖弯钩
状,出锋。
横折提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到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
势微向左下行笔,折笔向右下稍顿,回锋向上,再提笔向右上挑出。
3、学生书空运笔路线。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5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组织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表达见解的兴趣。
教学重点:说话大方、自然、连贯,想象丰富。
教学难点:为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部分:口语交际
1、审题。
(1)创设情境:说广告。
(2)揭示课题:说广告
(3)学生自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4)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画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广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文字
的、图画的、影像的,一般通过报刊、电视、招贴等形式进行宣传。
(2)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知道那些广告?
(3)借助图片、投影、录音
等进行广告的演示,让学生说说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
为什么。小组讨论,全员参与。
3、 让学生尝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并进行演示。
(1)学生分组设计
(2)指名每组的代表介绍,进行评点。
(3)试为自己喜欢的一条商品设计一条广告,进行评点。
板书设计:
说说广告
教学反思:
练习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五种花,能用几句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能用几句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教学过程:
—、学用字词句
1、这是五种花,先认一认,再连线。
(1)读题,明白题意。
(2)出示花的名称:郁金香、樱花、杜鹃、昙花、牡丹。学生认识这几种花。
(3)请认识这些花的同学代表某种花做自我介绍,其他学生找出相应的花,连线,读一读。
2、读谜语,猜花名。
(1)学生自由读谜语。
(2)指名读谜语,教师正音。
(3)引导学生猜谜语,并说说理由。
3、能用几句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1)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读一读,猜一猜。
二、读读背背
1、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正确,流利;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词语。
3、师范读,生听。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词语的意思。
启发他们去领悟每组两个词语在意思上的关系及异
同点。
5、指导学生背诵。
6、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
练习7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注意写好捺画。
2、写好毛笔字“及”和“乃”字。
教学重点: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写好笔画“横折折撇”和“横折折折钩”。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捺画的不同走势。
2、读一读我的发现,交流自己的
体悟,明白“途”、“蓬”、“透”字上面的捺是斜捺,要写
短些。下面的捺是平捺,要写长些。下面的
捺必须托住上面的部分。
3、教师范写讲解。
4、学生认真、规范地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评。
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写法。
2、教师讲解运笔路线:
3、学生书空运笔路线。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7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我家的一张照片。
教学重点:说说“我家的一张照片”。
教学难点:交流照片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揭示说话题目
二、指导
1、学生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回忆一下当时拍照的情景。
2、教师提示: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照的,
说说画画人物的动作、神情及照片中的故
事。
3、分组交流。
4、指名说。要求:响亮、通顺、有趣。
板书设计:
我家的一张照片
习作8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2、按要求编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教学重点: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编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叙述清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
2、指名说说为什么喜欢。
3、引出例文:肚子也不疼了
二、阅读例文,了解写法。
1、 学生轻声自读例文。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2、组织讨论
:这个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是怎样讲清楚的?你认为哪些地方
写得好?
三、
根据要求,自编童话。
1、 引导学生明确要求:看图选题。
2、 引导学生根据要求
想象故事的主体情节:选好内容后,要明确你编的童话故事的主要
角色是谁?他的不良习惯是什么?对身
体有什么影响?后来是怎样做的?
3、 指导学生将故事说的具体一些。
4、
同桌互听,相互帮助修改。
四、交流评议,动笔习作。
1、各组推选教好的向全班编讲童话故事。
2、边集体评议、修改。
3、
学生动笔将童话故事写厂来,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肚子也不疼了
主要角色→不良习惯→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结果
练习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写好“品”字形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难点:写好“品”字形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学用字词句
1、看图说说意思,并思考喜欢谁。
(1)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两组图的意思。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喜欢“三个小伙伴”,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进讲理由。
(
3)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想法,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写好后,
教师指名上讲台
读一下。
(4)在全班再进行一次讨论:“三个小和尚”该怎样做,才能让庙里的缸总是满满的?
(教
师也可引导大家评议一下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二、写好钢笔字
(1)引导让
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的特点:上下两部分,下部分又分为左右两个字。上部
要写在正中部位,下部两边
则以竖中线为界分列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下半部分的两边要
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如“轰”下面的“
双”和“森”下面的“林”。这样写出来的品字才
好看。
(2)师讲解范写。
(3)让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练习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成语和《明日歌》。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读读背背成语和《明日歌》。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出示成语:学生认读。
(1)这题的八个成语都取自古代寓言
,每个成语都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其中“狐假虎威”,
“揠苗助长”和“郑人买履”学生已学过,其它成
语的故事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大体介绍一
下。
(2)指导朗读。
(3)学生练习朗读。
(4)学生练习背诵。
2、读背《明日歌》。
(1)出示《明日歌》,学生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读准字音,大体懂得意思。
(2)师范读。
(3)学生练习朗读。
(4)学生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
二、学写毛笔字。
1、讲解运笔方法。
竖折撇”的写
法是:藏锋起笔,向下行笔时略微向左至折处略向左顿笔,再轻提顺势右行横
笔,至折处再提笔轻顿后向
左下直撇。
“竖折折钩”的写法是:藏锋起笔,向下行笔时略向左,至折处笔锋向左带出,再顺势向右
行横笔,至折处再提笔向上,轻顿后加重笔力转势向左下,至弯钩处稍停,回锋提笔再由重
到轻
向左—上方钩出。
2、学生练习写,师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8
明日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手脑并用。
教学重点:出一份小报。
教学难点:编辑小报。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指导
(1)读题,明确要求。要求从“生活科
技”、“艺术明是”、“足球之窗”、“植物园”、“动物
趣闻”等主题中选取——个最感兴趣的,独立或合作出——份小报,在班级或校园中展览。
(2)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自选材料,自己编辑美化。
(3)学生出小报。
(4)展览后可组织大家评议,评出最佳小报。
文献摘录:
杯弓蛇影:汉应劭《
风俗通义》载:古有某人到朋友家做客,朋友请喝酒。某人饮酒时忽
见杯中有蛇的影子,大吃一惊。回家
后顿觉腹痛,茶饭不思。家人疑之,到朋友家探问,方
知其杯中蛇影其实是壁上之悬弓,明后,某人始悟
,病亦奸了。以后此成语比喻为因疑虑不
解而白相惊扰,或喻虚惊一场。
螳螂捕蝉:汉刘向《
说苑》载: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蝉高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身后;螳
螂正准备捕捉蝉,以为必得,而不
知黄雀在其身后。正伸长颈子想啄螳螂,却不知有人在树
下正用弹弓在向它瞄准呢。
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鹬,一种细长嘴的水鸟。《战国策》载:蚌刚刚张
开壳鹬立即赶过来啄它的
肉,蚌立即合拢来紧紧夹住鹬的嘴。结果谁也不渔人轻而易举地逮住了它们。此
成语常与“渔
人得利”或“渔翁得和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叶公
奸龙:汉刘向《新序》载:公子叶高喜欢龙,屋内装饰雕目形。天上的龙听说后便
下来看望叶公,但当它
进了堂屋,叶公竞口㈠散,惊慌逃走。此成语比喻表面上似乎喜爱某
种事物,实际卜并非i它。
黔驴技穷:黔,指贵州。唐柳宗元《三戒》载:贵州没有驴子,十一头驴到贵州,放在
山下。老虎见此庞然大物,以为神灵,非常害‘r远地逃开。后来慢慢靠近驴子,判眶冲撞
它,驴子起先
没有反应,/了,踢了一脚。老虎见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便胆大起来,引、
上去u子。此成语比喻有限
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也可说成“黔驴之技”。
21、恐龙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字词,读通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恐龙
2、读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找出不理解的词,自己解
决。
(3)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书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型。
2、教师讲解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1恐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恐龙的类型和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恐
龙的各种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恐龙的各种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恐龙,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恐龙那神
秘的世界,和它们进行再一次的亲密接触,好吗?
2、轻声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那一段?
3、指名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4、老师也喜欢这一段,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自主探究,学习第2、3段。
请
小朋友大声朗读第2、3两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
条横线。
1、学生交流。
师:看看第2、3段给我们介绍了那些恐龙?那位小朋友说一说。
板书:雷龙(贴图片) 梁龙(贴图片) 剑龙(贴图片)
三角龙(贴图片) 鱼龙(贴图片) 翼龙(贴图片)
2、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找出来放声读,再说说这种恐龙的特
点,用~~~~画下来,放声读一读。
(1)学生交流,自主探究。
雷龙:大象
在我们同学的眼中是很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真是个庞然大
物,作者把雷龙和我们熟
悉的大象相比较,我认为这叫——作比较,说雷龙每踏下一步就发
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我认为这叫
打比方。
理解“庞然大物”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自学
其他恐龙。那其他的恐龙又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哪一个就放声读
哪一个,看谁读的有滋有味的?
(3)检查自学情况。
3、自主练习,训练语言。
(1
)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几位恐龙,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要想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你得了解它,把
它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你愿把你结交的恐龙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2)
分组练习表演。(戴上头饰,加上表情、动作)
(3)学生展示。
4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5、小结。
6、那么这些恐龙是怎样生活的?看录像走近恐龙的生活。
7、发散思维,激趣引伸。 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
神秘在
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
个谜。但是我们相信,
在不久的 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哪
个小朋友。
还有许多同学要交流,那下次班会课我们就开展恐龙知识知多少的活动,到时候看哪个小朋友知道得最多。
板书设计:
21恐龙
雷龙(贴图片) 梁龙(贴图片) 剑龙(贴图片)
三角龙(贴图片)
鱼龙(贴图片) 翼龙(贴图片)
22槐乡五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槐乡五月
2、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学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每一小节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课文,师纠正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3、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试分段。
(3)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记忆分析字型。
2、教师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2槐乡五月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读课文,使学生感受槐乡五月的美景,槐乡的美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槐乡的美景、美味,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月,洋槐开花了。置身于槐乡,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让我们一同走进槐乡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找出文中比喻句,说说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3)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5)出示句子:孩子们跑来可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
么?
(6)出示: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傻乎乎”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读文,说说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联系课文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花多
色白 花美 花香味甜
22槐乡五月
孩子热情好客
人美 纯朴可爱
第三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细细感受槐乡的美景,美味。
2、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默写生字词。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指导背诵
1、重点指导第三节的背诵
2、指名读第三节。
3、找一找这一节哪些地方描写小姑娘的,哪些地方是描写小小子的?
4、找到后读一读。
5、请你抓住小姑娘,小小子的特点,来背一背这一节。
6、学生自由练背。
7、指名背、齐背。
三、交流上节课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家乡介绍的资料。
教学反思:
24寓言两则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意
思,知道不顾事情发展规律,反会将事情弄的更糟;做事要动脑筋,不能
只相信教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文中的生字以帮助阅读。
教学重点:教给阅读的方法,指导生独立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板书:寓言两则
2、什么叫寓言?
二、学习《揠苗助长》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注意生字读音。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思考:揠是什么意思?说说这个故事。
3、指名朗读课文,同学评议。
4、理解课文内容:
(1)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助长
?指读第一小节,理解什么叫巴望?从哪看出他巴望禾苗
长得快些?
(2)他是怎样揠苗助长的?指读2、3节,看图(投影)说说。
说话:他拔苗以后-------。(同位互说--指名说)
(3)他揠苗助长的结果怎样?
(4)投影出示画面,在读课文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自由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24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
2、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郑人买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郑人买履》?
2、讨论:(1)郑国这个人是怎么买鞋的?
(2)这个人为什么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说明这个人怎样?
(3)这人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交流。
4、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说一说。
三、交流自己搜集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24寓言两则
郑人买履
生生搬硬套
文献摘录:
本课《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
说左上》。课文是根据古文改写而成的故事。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是由它
自身内部的力量一步一步促使其成长的,想
使用外力,一下子拔高是不行的。
《郑人买履》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不相信实践的人。
教学反思: 同学们很喜欢听这样的寓言故事,这两则寓言也都浅显易懂,学生在读过之后很容易就明白
了其中的
道理,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我就让学生进行自学,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
掌握的也不错,弄懂了寓意。
25、争论的故事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养成细心思考、善思爱问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2、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谁和谁争论?围绕什么问题争论? 争论的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的大意。
(4) 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3)质疑问难,。
(4)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说说如何来记忆字形,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教师讲解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涵的做事抓住时机的道理。
2、培养学生有条理复述故事的能力。
3、精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有条理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条理复述课文,语言准确完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二、精读训练
1、学生朗读课文,讨论交流:谁和谁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了?怎样争论?解释争论不休。
2、
引读4-5段,说说盛老师讲的故事。小组讨论,说说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指名谈
谈感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感想。
4、出示课文中同学们讨论的四句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句话。
试着将这四句话换个说法,
原意不变。得出结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关键在于先做起来。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聚精会神、赞许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
四、练习复述:
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2、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熟读课文,利于复述。
4、学生练习复述:自由朗读--同桌互述。
板书设计:
争论不休
25争论的故事 各抒已见
听赞许
文献摘录:
大雁:一种形
状似鸭、鹅的水禽,以淡灰褐色为主,有斑纹,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
飞往南方,是候鸟的一种。
关键:键(楗),原指门闩。喻指事物中最紧要的部分,或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教学反思:
3庐山的云雾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体会2、3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迁移运用。
3、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2、3 自然段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庐山峰奇山秀,瀑布名传天下,尤其是神奇飘渺的云雾更是让人神往,今天
我们也登上
庐山去观赏那变幻多姿的云雾。板书:3庐山的云雾
2、学生读题。
二、精读课文
1、我们漫步山间游览,会是什么感觉呢?请读第一节。
指导朗读
:此时我们随手摸到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的还是云雾,仿佛置
身于仙境中,谁能读出这
美妙的感觉。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2、我们脚踏云雾,不知不觉来到了山顶,在这儿看到的云雾
更是妙趣恒生,奇丽多变,请
大家自由朗读2-3节,看看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特点呢?每一节都是围绕
哪句话来写的?
(1)指名读第二节,说说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美在哪儿?
(2)播放录相,理解“弥漫”、“天幕”的意思;感受庐山云雾的姿态美。
(3)指导朗读:云雾那多变的美姿真令人惊叹,请同学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4)指名朗读。
(5)随风飘荡的云雾总是瞬息万变,什么是瞬息万变?哪些句子具体写出
了庐山云雾的瞬
息万变?请读给大家听听。
(6)指导朗读: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多,该怎么来读,请同学们试试。
(7)播放录相,感受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8)亲眼看过庐山云雾的变化,相信大家会读得比刚才还要棒,请大家再来读一读。
3、观
赏完这么令人神往的云雾回到家,想把它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吗?这就需要大家把这
美妙的语言记在心里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练习背诵介绍。
(1)学生练习背诵介绍。
(2)播放录相,指名介绍。
4、游客们,观赏完庐山的云雾,你最想说些什么?
5、师小结: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三、总结二、三节的写法,布置学生观察春
天的公园,节假日的广场和超市,仿照二、三节
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
瞬息万变
23海底世界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3海底世界
2、读题质凝。
二、初读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的大意。
(4) 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3)质疑问难,。
(4)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说说如何来记忆字形,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教师讲解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26剪枝的学问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字词,读通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剪枝的学问
2、读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找出不理解的词,自己解决。
(3)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3、理清课文脉络。
三、指导书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型。
2、教师讲解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6剪枝的学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远近闻名”的意思。
(2)齐读课文。
2、学习2-3节。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他是怎样剪枝的?
(2)引导学生理解王大伯的话。
(3)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心理有哪些变化。
(4)指导分角色朗读。
(5)指名朗读。
3、学习第4节。
(1)指名读文,说说春天的美景和我此时的心情。
(2)指导朗读:抓住“早日”体会“我”盼望桃园丰收的急切心情。
4、学习第5节。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桃子丰收的景象。
(2)我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3)指导朗读:读出我当时的心情。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三、迁移运用
填上合适的语气词。
1、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
)?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 )?”
2、王大伯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
)!”
3、原来,王大伯的话确实还真有道理( )!
板书设计:
远近闻名
26剪枝的学问 去掉不结实的
挂满桃子
文献摘录:
剪枝:为保证果树正常开花、结果或为了保持树形,对花木的枝条定期进行修剪。
一般在秋
冬或冬春交接时进行。
教学反思:
24、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能谈谈你对大海的印象吗?
2、出
示海底图:是呀!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个令人向往的世界。海底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去海底世界看
看吧!
二、学习课文
1、围绕中心,自主阅读。
(1)学生读文,想一想,海底
是个怎样的世界?(引导学生:课文是怎么写的?你能找到
那句话吗?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的世界)
(2)齐读最后总结海底特点的句子。
2、朗读自己对课文最感兴趣的部分?
3、学生自主质疑
(1)读课文,提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想知道什么吗?
(2)学生质疑。老师梳理学生疑问。
4、学生自主解疑。
5、朗读检测,品读词句。
(1)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那一部分。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闪烁的光点,奇特的声音,有趣的动物,看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同学们,
你还有其它
发现吗?(引导学生说出海底真是物产丰富。)
(3)相互交织
6、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吧。(分组读课文)
三、总结全课,激趣引申
板书设计:
景色奇异
24海底世界
物产丰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