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课文朗读MP3免费载课

别妄想泡我
854次浏览
2020年12月01日 23: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烧烤店-橘子色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齐越)


[标签:标题]


篇一: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网址和密码在文档底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网址和密码在文档底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天的图画》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黄山奇石》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赠刘景文》MP3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山行》MP3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我选我》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一分钟》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难忘的一天》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欢庆》MP3课文朗读免
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北京》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我们成功了》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看雪》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坐井观天》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娃娃》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酸的和甜的》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称赞》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蓝色的树叶》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纸船和风筝》MP3课文
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从现在开始》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窗前的气球》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假如》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日记两则》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MP3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回乡偶书》MP3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红领巾真好》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清澈的湖水》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父亲和鸟》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我是什么》MP3课文朗
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回声》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3课《活化石》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MP3课文朗读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选读第1课《四季的脚步》MP3课文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选读第2课《秋天》MP3课文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选读第3课《三只白鹤》MP3课文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选读第4课《小鸟和牵牛花》MP3课文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选读第5课《鸡妈妈的新房子》MP3课文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选读第6课《骆驼和羊》MP3 https:BzRB83C93
访问密码 4599
篇二:2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童趣》教案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童趣》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2、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4、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
趣。
【重点难点 】
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象,获得生活乐趣。
【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这是学生 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
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
2、 教法:跟读,朗读,讨论,背诵,体会。
3、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观察一组有关儿童嬉戏的图片,儿童的这种游戏,已经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这种超出事物
本身之外 的乐趣,我们称之为“物外之趣”。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稚时代
的这种乐趣。
2作者作品简介
沈复(1763—?1822),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
《浮生六记》一部自传体作品。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
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
的惨痛。《 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
记历》、《养 生记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3、简介文言文及其特点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文言 文来源于古代汉语
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 承民族的
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录音,要求:认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童稚 ( zhì) 藐小 ( miǎo )
项为之强 (jiāng ) 鹤唳云端( hè)
怡然称快( yí) 凹凸 ( āo tū )
土砾 ( lì ) 壑 (hè )
庞然大物( páng)癞虾蟆( lài há ma )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基础上准确把握句子的停顿。
小学时为了认清字形、读准字 音习惯于一字一顿的读法;到了中学为了理清句意层次,必须正
确把握停顿。请正确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蹲其身,使与台齐。
(7)、见二虫斗草间。
(8)、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教师示范第二节朗读。学生体会怎样正确处理朗读的停顿节奏。
4、在正音、正确划分节奏的基础上,全班齐读,力求读得流畅、自然。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理解词语的意思。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 br>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
的字。
(1)项为之强 (脖子)
(2)果如鹤唳云端 (果然)
(3)以丛草为林( 树林 )
(4)兴正浓 (兴趣)
(5)方出神 &nb ( 正 )
(6)驱之别院 ( 驱赶 )
2、下列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有的已经化为成语,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3、疏通课文内容: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连最细微的事物也看得一清二 楚,每次遇见
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私下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然
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观看它们,脖子因此而变得僵硬。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 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作一幅青云白
鹤图观赏,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因此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 跟台子一般高;把丛
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凸出来的土块当成丘陵,凹的部分当成山沟 ,想象着在这


个境界中游览,感到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 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动物
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 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
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 恢复,捉住癞虾蟆,打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
去。
四、研读课文,品味童趣。
1、课文一共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鹤唳云端”。夏 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
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 。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
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
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 中自发的审美
意识。
②把草、虫土砾拟作森林、野兽、丘壑。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 大自然风光而不得,
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 ,把虫
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③惩治虾蟆,为小虫抱不平。有一天,有两只小
虫在 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
个“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被吓得六 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
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 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
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 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
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
趣。
五、四边互动,合作探究。
1、多角度思考:“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 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是将
它处死?参考答案
①、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
②、处置有度。
③、不忍心。
2、作者是怎样获得物外之趣的?
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并通过“怡
然称快”“ 怡然自得”“呀然惊恐”等语句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出了一种“物外之趣”。
3、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和感受?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富有情趣的人。
六、话说童年,拓展延伸
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请 同学们调动自己的
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
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
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
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
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
教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
七、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冀的字眼,更是意趣盎然的人生体验,沈复的《童趣》使我们又重温
了记忆中那充溢雅趣的欢乐时光,正如同学们所说,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愿我们带着
这份童心启 程,在秀水蓝天之间放飞希望。
八、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二,积累语言材料。
九、板书设计
童 藐小微物──────────物外之趣
想象、联想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趣 戏蚊之趣 (群鹤舞空、鹤唳云端)
丛草之趣(林、兽、丘、壑,二虫相斗)
篇三:七年级语文上册 《童趣》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童趣》教案2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2.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理解和积累重点词语。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中细致观察的作用及联想和想象的用法.
学习难点:理解文言词语,感悟“物外之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自学
1.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掌握加点字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tū)
为壑(ha)癞(lài)虾蟆土砾(lì)庞(páng)然童稚(zhì)
(2)解释下列成语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风声鹤唳:形容人在非常恐慌的时候,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害怕,疑神疑鬼。
★用楷书把加点的词语和成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3.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 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
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 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
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
多 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 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
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
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 ,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
第 一,增。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
汉语更为普遍。我 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
确理解文意。
第二 ,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
翻译这些句子时, 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
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 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
这就是“调”。
第三,留。“ 留”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
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 准等,均不译。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 事物,古今意
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
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
中。 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
会失去引诗所 特有的韵味。
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 能
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
这 就是“换”。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 译过程中,
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第一,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
一些 文言信息,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
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 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
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 ,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
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第二,要勤查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 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
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 为百问不
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其
中,《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

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
第三,要多作练习。
“学习知识的 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
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 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
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要善于积累资料。
★4.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
①能张目对日
②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③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⑤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⑥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5.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
察 (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项()为之强②作()青云白鹤观()
③果()如鹤唳云端④以丛草为()林()
⑤为()之怡然称快⑥兴()正浓
⑦方()出神⑧驱()别院
6.在认真完成上面第4 、5题的前提下,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把你不清楚词
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都写在下 面。
7.平常的事物或景象,经过想象和联想,往往会变得美丽而奇特,从而获得超出这一事物或景象本身的乐趣。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或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写在下
面。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情境导入,激发兴 趣: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孩子
的想像是奇特的、变幻的,一些大 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
许多的趣味。同学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奇思妙 想,看着看着??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
沈复的短文《童趣》。文中的趣事,可能会勾起我们许多儿 时的回忆,或许还能给我们带来
意想不到的启发。
沈复(1763一?)清代散文家。字三 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
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 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
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 了《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 》《浪游记
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第一
遍,教师范 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
三遍,教师大声读,学 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3.疏通文意
学生借助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像,教师可以让每人讲一小节,也可
以尊选一人主讲 ,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
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教师参与到讨论和争议中去,然后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
上,面对全体同学强调重点字词,如果学生 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全班合力解决,


必要时点拨深化。
★重点词语师生共同解疑。
(1)弄清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②项为之强(“强”通“僵”)
③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④徐喷以烟(慢慢地)(用)
⑤蹲其身,使与台齐(使之与)
⑥以丛草为林(把)
⑦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原来是)
⑧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赶、驱逐)
⑨兴正浓(兴趣)
⑩方出神(正)
(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②昂首观之(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④常蹲其身(代自己)
⑤观之正浓(代二虫)⑥驱之别院(代虾蟆)
4.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5.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物内之
趣——细察其纹理
物外之趣——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色,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超出事 物本身特征的新的形象,
从中得到乐趣。
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
(2)从课文看,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
[点拨)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力强)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细致)。 (师生齐
读课文)
(3)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三件趣事之“趣”
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
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
之情。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小结:
“物外之趣”非 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
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分自然段背诵
三、巩固·延伸
1.抄写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课文及注释。
2.背诵课文,要求进入课文情境,感受作者思想感情。。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检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默写成语(找学生到黑板上默写)。
2.找两位同学背诵课文。
3.注意文章停顿,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研讨
1.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点拨]“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
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2.只是“明察”“细察”,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点拨)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3.分别找三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点拨]观蚊成鹤:夏蚊成雷——群鹤舞于空中——怡然称快
神游山林:草丛、虫蚁、土砾——森林、野兽、丘壑——怡然自得
鞭逐虾蟆:癞虾蟆——庞然大物——大快人心

丽江美食-你太猖狂


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工作流程表


班规班训-一个人的情歌


八年级下册英语听力-锦程物流网


高考的时间-白桦树歌词


时间表示法-黔西811事件


ettusais-安魂进行曲


我的中秋节作文-吆喝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