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课程精选文档

温柔似野鬼°
531次浏览
2020年12月02日 03: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菠菜豆腐汤-经典短信息

2020年12月2日发(作者:黄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下册全册教案课程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原 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
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 br>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
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 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
活,因此新学期中重点努力方向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
活”。这个 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
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 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
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 语交际•习作”“回
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
册安排“资料袋”三 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
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 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
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 语故
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
了两次 ,“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 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
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 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会
写80个。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2)学习用钢笔 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3)在
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 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
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2、技能
方面(1)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用较快
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
在 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
表达方法。(5)在综合性学习活 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
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 活动总
结。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
字有浓厚的兴 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
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 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
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
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
用的能力。4、学习习惯方面 (1)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



业和根据需要搜集、积累信息的习惯。 (2)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3)养成课外阅读读书看 报的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读后写读书笔记。五、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
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
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 能联系
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在阅读中能揣摩 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
表达方法。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
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br>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
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 活动总结。六、全册教材特点解析(一)全面、
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的
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
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 依据。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
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 对课文的严
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
学生既能从 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
启迪和教育。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 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
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 br>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



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
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 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
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2(二 )在教材内容
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
展。如第 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
“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
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 度。为
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
习,加强学生对 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
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 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
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
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 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
的理念。“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 不同,不仅强化
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
组教 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
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 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
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 概+精彩
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
赏析,激发 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
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 是比较切近的。人教版教材从



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 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
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 言文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
对文言文的样式和 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
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4篇文言 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
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
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 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
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 重点:前面
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
材成为互相 联系的整体。(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
自主学习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 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
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
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 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
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五)“综合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
力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这
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
动,向母校、师友告 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
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七、需要注意的 问题1、要全面了解学生还可
能存在哪些语文学习的问题(1)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始减弱,上语文课、课
外阅读和进行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



问题较多;(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2、< br>要注意做好小学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八、教学策略1、语文教学
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 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
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 养语感,致力于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
中,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
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读写结
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 强课
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
的环境,沟通课 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
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九、教学进度表周数 教学内容第一周 1.文言文两
则 2匆匆 3桃花心木第二周 4*.顶碗少年 5*.手指 语文园地一第三
周 语文园地一第四周 6.北京的春天7*.藏戏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五周 9*.和
田的维吾尔 语文园地二第六周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12.为人民服
务第七周 13*.一夜的工作 语文园地三第八周 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
卡 16*.《鲁滨孙漂流记》第九周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语文园地四
期中考试第十周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以后第十一周 21*.我最好的老师 语文园地五第十二周 综合性
学习第十三周 期末复习第十四周 期末复习第十五周 期末复习第十六周 期
末复习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十九、二十周 期末复习、期末
考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目 录
1 文言文两则
................................................ 2

2 匆匆
.............................. ...................... 5

3 桃花心木
.................................................. 8

4* 顶碗少年
................................................. 10

5* 手指
............................. ...................... 12

口语交际•习作一
........................................... 13

回顾•拓展一
............................................. 15

6 北京的春节
............................................... 17

7* 藏戏
............................. ...................... 20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 22

9* 和田的维吾尔人
............................................. 24

口语交际•习作二
........................................... 26

回顾•拓展二
............................................. 29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 31

11* 灯光
............................ ....................... 33

12 为人民服务
............................................... 34

13* 一夜的工作
............................................... 36

口语交际•习作三
........................................... 38

回顾•拓展三
............................................. 40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 42

15 凡卡
............................ ....................... 47

16* 《鲁滨孙漂流记》
........................................... 50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 52

口语交际•习作四
........................................... 54

回顾•拓展四
............................................. 57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 60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 63

20 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65

21* 我最好的老师
.............................................. 68

口语交际·习作五
.......................................... 70

回顾·拓展五
............................................. 74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 76

成长足迹
............................................... 83

依依惜别
............................................... 85

古诗文学习
.............................................. 9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 .............. 93



第一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 br>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
专题编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
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 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
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 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
宏的散文《顶碗少年》 ,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
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 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
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
语言,增强语感;
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
在习作中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获得人生的启发。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二、导入,读懂题目
1.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3.析题(出示课件:简介孟子)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简单评价。
3.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 。你可
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
文,一边读 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
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 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
大家10分钟时间。(学生自由读。)
4.读古文讲究 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
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 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
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 你
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
读到哪里没有标 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
“/”)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 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

(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生边听边记。
(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生
练读。)
3.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
动。
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 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很会
下棋到什么程度
2.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

3. 第二个问题:
4.第三个问 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我这里有
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
5.第四个问题:
6.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
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为是其
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课文
2.应该怎样读这篇课文?

3.指名读。
4.总结。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学们都表示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 。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能说说这个
故事吗?先看第一段。

3.你能说说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吗 那你说说,是怎么弄明白的

4.谁能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说说?

5.什么叫日初出,日初就是日始出这个意思吗?

6.两个小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这两个小孩的争论有道理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这样的变化吗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
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
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
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并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
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
语言。
【教学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疑引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匆匆》。
2、有什么问题吗老师的板书写错了,错在哪

3、请学生上台更正。老师在板书位置上重新更正。一点之差,有点读什么
组一个词 。是什么意思无点读什么组一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课文以“匆匆”
为题是什么意思?
< br>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老师也收集了他的一些
资料,我们来看:(展 示课件)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主要写的
是什么?

2、这篇课文只有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这两个字。(师
范写,生书空)
3、形近字组词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5、分组读课文。
6、练习把课文读熟。
7、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8、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9、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10、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请同学回答: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11、齐读第五自然段,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三、读第一自然段,自主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朗读、默读等)读课文。画 出感悟深的词
语和句子,在能读懂的语句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2、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3、就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 到: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师生重点品味句子
3、 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
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 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匆匆流逝,但日子是怎样流逝的呢?共同学习第三自
然段。
2、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3、指名回答: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呢?
4、这一段中那些句子是你认为含义深刻或者是你特别喜欢的你读了它们有
什么感受呢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怎么想又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男生读第四自然段。
3、指名回答:作者怎样做的什么是徘徊

4、课件展示
五、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是与第一自然段首位照应,想突出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六、学习运用,仿写
1、看到课文的课后习题第三题。题目第一问是“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
去来的匆匆的?”,这一问的 答案是第几自然段?
2、找到相关的句子,仿写几句话。
3、展示、交流、评价。
七、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 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
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 者想珍惜时间的情
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
珍惜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 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融会贯
通。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哪位同学知道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2、你们知道桃 花心木树是怎样的树吗?同学们举手了,看来都预习了。请
把手放下。现在,我们打开书,翻到第七页, 看到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从课
文中找出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
3、生回答。
4、课件展示。
5、看,这就是桃花心木。(课件展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
6、同学们,你们对桃花心木还了解些什么?
7、总结:
二、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自主理解课文中的难理解的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并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 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
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3、交流: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你读懂了哪些词?
4、生字学习检测,组词。
1、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哪几个自然段为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3、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理解 了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整体了解了课
文。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讲了三个方
面的内容,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是哪三方面的内容呢?
3、有没有同学在家种过花草或者种过菜什么的说说你是怎么种的

二、学习第一部分
1、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作者将空地租给别人种桃花心木,但种树人的行
为使他很奇怪。默读课文,联系刚刚同学介绍的种花和种菜的经历,你从课文
中的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种树人是个奇怪的人呢?
2、学生交流。
3、看到这样的种树人,你会向他提出什么疑 问呢?我们的作者同样是满肚
子的困惑,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
2、作者向种树人提出了什么疑问?
3、种树人奇怪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你怎么理解种树人的解释?
5、从种树人的话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
6、课件展示。
四、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2、现在的桃花心木怎样了种树的人不再来 了,为什么桃花心木也不会在枯
萎了,反而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五、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要抄写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
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
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
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 作家赵丽宏先生的
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探究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写了顶碗少年的一次表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表演?用课文中的一
个词来概括。
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
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 演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
(5)有感情地分组朗读。
2、这么惊心动魄,难度这么大的表演,二次都失败了,为什么第三次反而
成功了呢?

3、学生交流:
三、感悟写话
1、同学们,文章的结尾是以省略号结束 ,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你
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2、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把你想到的内容
写下来。
3、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
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 哲理。



4、小结: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
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并说说推荐的原因。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手指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
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
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有没有人最敬佩的人是自己的
爸爸或妈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默读连接语,找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重难点突破
1、默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上表,在课文中圈点画记,找出与上表 中各项相关
的语句。也可以在草稿上试填上表。
3、请学生上台填写上述表格,填写完,让学生根据所填内容向在台下的同
学解释。
4、老师适时补充更正。
5、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
受;
四、品文悟理
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反复朗读品味最后一段课文;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真的“无爱恨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
容要真实,叙事 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
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
围绕所选 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教学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 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
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
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 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
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 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
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好吗

二、充分准备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 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
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
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
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 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
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
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 完成习作修改,要
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
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
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
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 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
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 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
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 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
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 老舍先生用朴素自
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
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 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
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 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
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
顾·拓展”中的“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
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 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
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 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 些独具魅
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
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



6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
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 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
解节 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
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 组教
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
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 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
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北京的春节总共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 们默读
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
具体有哪些 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
向大家汇报。
时间 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腊月二十二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
除夕
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交流:
五、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六、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 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
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 们
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1、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 互相说说:
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
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 br>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 ,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
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 ,准备和大家交流
交流。
2、交流: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 俗的同
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1)写腊八节,作者抓住了哪些事详写怎样写的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除夕。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课文中哪些句子描 写了除夕的热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除夕的热闹
(3)正月初一。作者写正月初一从哪一方面来写怎么 写的用了什么方法
(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4)元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元宵节(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五、课文的略写部分是哪些部分?
六、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
六、讲解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
的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
样过春节的。感兴趣 的,可以简单写一写。
七、学习“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 藏戏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
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 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
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
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北京的春节》,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向同学们提几个
问题:
1、《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文章写了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 里,突出了哪三次高潮
文章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有五种体裁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本单
元的全是什么文说明文有几种说明方法,谁记得

4、同学们可以看看第六课,第六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哪些地方用了这些
方法?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导语,说说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2、齐读课文,思考:
3、交流:
4、课文的第1至3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如果老 师说1-3自然段为课文的第
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最后一 自然段说了什么呢(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整篇文章的
结构是怎样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7、藏戏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说,老师归纳板
书。)
三、比较学习
1、《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项 目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内 容 节日风俗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比比喻、反问、排比、象征、



喻、排比、有详有略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京
表达语言
味浓郁
2、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夸张、有详有略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
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
特点的。
【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两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 下这篇课文。课文一
开头先提出了三个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反问句?
2、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形成。
3、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特点,用自己的
话来说说。
4、还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
1、默读导语,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4、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特点:
傣家竹楼特点:
5、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6、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三、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1、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
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 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交流:
四、小结:
1、放映各种民居的投影片 < br>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民居,我想请同学们在课
后以一种民居的口吻做 一个自我介绍,要求说出民居的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 和田的维吾尔人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
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
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
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
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客家土楼修筑成营垒式的住宅修筑原因是什么?
2、从客家土楼中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3、傣家竹楼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二、学习新课
1、默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4、老师将课文分为三部分,你们能否写出每部分的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5、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6、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一些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7、第三部分写了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小结
同学们,相信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同学,而且我们
了解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的好处,老师希望,在人生中,不论你们遇到了什
么,都能和和田的 维吾尔人一样乐观,同时在你们的习作中能借鉴前后照应的
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难点】
交流自己搜集 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运用抓
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
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 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
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
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 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
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
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 br>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
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 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 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
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 br>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交流了解的节日风俗以及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元日》和《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3、体会标点的妙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
么。
2、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1)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正确流利朗读后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
令,又变成小短剧。
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 很着急。



第三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 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倍受
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 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
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 国的发展,
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
德的事 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
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 年轻的生命。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
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为了人民的利
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
共 同的理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
教学。
紧扣单元专 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
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 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回顾•拓
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 外阅读一些革
命题材的名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
道理;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
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本组教材不仅内容感人,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
现。
2、本 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尽可能让学 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
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 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
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
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
质。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当这优美、激越的 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
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 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
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
1、了 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
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 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

2、简介李大钊。
三、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标注自然段。(共32个自然段)
2 、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
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
悟。建议2—32自 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四、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
2、词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
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
的感受。
2、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
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 的体会?

五、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引导课外阅读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 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
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 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
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
范。
2、引导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 灯光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 、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
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
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 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的?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在全班说说,然
后组织学生评议。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思考,互相讨论。
4、重点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
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课
1 .初知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 主席,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教师相机引导,初知
毛泽东。)
2.析课题: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是毛泽东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的
演讲?
3.探究主人公: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会令毛泽东如此敬
重?
4. 讲明背景: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
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 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
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
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
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
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 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
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 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
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
实意义。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读通课文:指定6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 学评价、订正。要求:
达到演讲的第一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一定的语气变化。
2.学会字词: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
三、再读,梳理文络
1.默读,用“~~”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概括出小标题批注在课
本上。(可以放一段轻音 乐)
2.交流找出来的中心句,适当修改后,让学生板书。
四、复述课文
1.依据黑板上的提纲,同桌之间复述课文。
2.师生集体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同学们,《为人民服务 》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著名
演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 务”,讲了哪几个方面
的意思?

2.将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并板书。
二、自主选段学习
1.要求:
2.学习方式:先默读再自由读。
三、交流学习收获
四、展示演讲风采
1.自选课文一段登台演讲。
2.演讲自己仿写的片段。
3.即兴拔高演讲。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 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
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 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
泰山还重)。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 有的人活着他
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 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
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 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
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
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
格。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
人格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 生再读课文(不止
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
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读读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二、抓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
1.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 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
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 学生先找出句
子,再找出词语。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比如,学生如果 讲到“室内陈
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简单”用得好,说明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
单了时,教师可追问:能不能把“极其”换成“相当”“很”“十分”等词语呢?以便让
学生体会到课文 用词的准确、贴切。

三、朗读、背诵及说、写练习
1.全文朗读。
要 注意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的指导。如,读“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总理”和“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时,要充满自豪感。前一句,读国名
时要慢而有力;后一句,要强调“这样”,读出反问的 语气。
要安排充分的时间,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对课文最
后两个自然段,可让一名学生高声领读, 全班学生轻声伴读;在读到作者内心
独白时,可安排多名学生一遍一遍地接连不断地反复诵读,造成一种 深沉的反
复不断的赞叹气氛,好像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应作者似的,使学生受到
情感的陶 冶和思想的感染。
2.片段背诵。



先引导学生分清最 后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侧重点,前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对
自己说的话,后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想对全世界说 的话;然后帮助学生理清这
两段话的表达顺序,最后引导学生提取主导词:
对自己:新中国、一夜、劳苦、简朴
对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夜、每个夜晚、你们看见过吗
这样指导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 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
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
的习作进行修改、评 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数】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
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
实无华的理想火 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
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 ,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
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 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
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 写清楚自
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
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
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四、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 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
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 。拜读它们,我们仿佛
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
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
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 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第四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
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
引导学生读 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
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 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
《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 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
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 采用的
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
的命运同样 引人关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
想感情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梗概加精彩片段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从 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
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 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
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计11课时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生活和幻想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幸福。
2、初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区别课文中事物和联想的不同部分。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段,并能简要复述课文。
4、掌握“哆哆嗦嗦、精致、蹒 跚、简直、奇异”等词语,会用“因为……”“虽
然……但是……”造句。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
话,你们知道这篇童话是谁写的介绍 安徒生。(资料附后)

二、自学课文
1. 我们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看了题目你怎么想

2. 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弄清了文章先写的什么,接着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分段就方便了,
现在你们试着先分段。
4. 分段、编写段意
5、范读课文。现在你们再听老师读读。
三、讲读第一段。
1.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开始我们要弄清故事发生的什么?
2. 你们自己读读想想,这一段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段的意思(可怜的小女
孩!)
3. 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在寒风
中行走。
描述: “可怜的小女孩”,后面是一个感叹号,这里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
情。现在我们看图,读读 课文,说说小女孩怎么可怜,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来
结束你的这一段话。
思考、准备。
描述
结合学生描述指点:
“天冷极了“与”“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较。
突出“大年三十夜”“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
“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 了这个。”课文一开始点明这个特定的时
间。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什么?



后面又强调,这第二个破折号呢?
这里两次写“大年夜”,因为这 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同学们你们大
年夜是怎么度过的,你们喜欢过吗:“卖火柴扔小女孩”她是 人,而且是孩子,
她当然也并不例外地希望在这三十大年夜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所以“她忘不
了这个,她可忘不了这个”。加上“可”更加强调忘不了。
4. 结合朗读一、二两句和第三节。
5. 同学们,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样,一个
字(穷)而且是很 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提示句式:
“连......也”说一句话。(朗读全段 。)
小结
第二课时
一、描述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一段,大 年三十夜,天冷极了,小女孩又冷又饿
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着,最后就坐在了墙角里,这样冷的 天在雪地
里,那该多冷啊!
于是,她擦着火柴来取暖,借着微弱的火柴的光亮,她展开发美妙的幻
想。
二、自学课文。
1. 现在我们看,前后一共几次擦着了火柴。
看第二段又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2. 讲读第一层。
指名读第一层。
(1)通过指导来理解句子。
天冷极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冻僵”可以看出她冷的程度,要突出。练习读“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这时她心里产生了什么愿望?
(2)指导朗读:
从“她敢吗?”到“她终于抽出一 根”这又说明什么?朗读时这两句话后面停顿
要长些,有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
下面,火柴燃起来了。
要读得欢快些。因为在这一瞬间,小女孩忘掉了眼前的饥饿和寒冷的痛
苦。“简直”要强调。再指名读,看好后面的标点。
(3)(出示图画:小女孩坐在墙角擦亮了火柴)
(4)借着这明亮的火焰,你们看着图想,小女孩她觉得怎么样?
(5)读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好像听到
她们在说什么

(6)现在你们想想为什么说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奇异”就是不同一般
的。
(7)在幻想中是这样的温暖、舒服,然而当火柴灭了以后,又是怎样的情
景呢(不要求回答) 你们想,表示还是和原来一样,可以用上哪些词儿你能不



能选其中 一个说说,小女孩还是那样冷;最后能从几个方面说,火柴灭了,“依
然是......耳边依然是.. .....她身上依然是.......”
若更进一层后还可以怎样补充说明,“不,她觉得比先前更冷了。”
(8)朗读全节。
第一层女生轻声朗读;第二层指名女生读;第三层男女轻声齐读。
幻想中这样温暖,现实中是这样寒冷,通过幻想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冷。
3.讲读。第二层:
(1)她又擦了一根,这次她幻想着什么?请小朋友自学。

(2)思考:在小女孩 的幻想中,那烤鹅的肚子里,为什么要填满苹果和桔
子;又为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 一直向她走来?

(3)最主要的词语是什么?做上记号。“从这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使你联想
到什么?
(4)(例话:墙那边一定是富人家,屋里面烧着火炉,暖和和的,他们正
围着桌子共进晚餐,桌上是 丰盛的菜肴,贫富是多么不同,如同隔着一堵又冷
又厚的墙,墙里外两个世界。)
4.讲读。第三层:
(1)当她第三次擦燃火柴时,她感到什么?
(2)课文上先 说“她坐在圣诞树下”,后来说她“向画片伸出手”,从“坐着”
到“伸出”,这里有哪些动作课文没有 写出来,你能想象到吗?在说的过程中,
最好能用上“翠绿的”“明晃晃的”“在向她眨眼”。
(3)想象性片断描述。
(4)而当火柴灭了以后,她想的又是什么呢(“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5)描述:
(6)“因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她的”,如果请你分析这个
句子,说说其中表 现奶奶爱她的字眼是什么(
唯一、疼她、活着的时候)这一句描写中,从侧面告诉我们几层意思

(7)想想,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 ]说。
指名读。三个学生,一人读一段。
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次擦燃了火柴,展开了美 妙的幻想,
但每一次幻想都随着火柴的熄灭而破灭。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第四部分。
你们看:
1.描述:



2.在亮光里,她看到了奶奶叫了起来,她看到奶奶为什么叫起来她对奶奶
说什么

3.指名读。
4.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亲人,所以一看到奶奶“情不自禁地”,(读“奶奶”)
在提示语后面的两句话,哪一句是主要的?“急切地”祈求奶奶把她带走,因为
在这儿她再也活 不下去了。
看图齐读。
三、讲读第二段第五部分。
1.为了把奶奶留住,她赶紧 又擦火柴,这回不是一根,而是一整把,这是
她最后一次擦火柴了。当这次火柴擦亮,她仿佛觉得怎么样 ?请你读第三部
分。
2.自学,做记号。
Δ提出疑问;
Δ分层次;(第一层:写小女孩擦着了火柴;
第二层:小女孩在幻想中和奶奶飞走了。) < br>Δ在小女孩的幻想中,奶奶怎么疼她,把主要的动词画下来;(“抱起来”
“搂在怀中”“飞走了 ”)
3.再想一想,这一节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句(“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
饿,也没有痛苦 的地方去了。”)
4.奶奶怎么疼她,又怎么飞走,请看图。(出示幻想画面)
5.现在请 你们抓住这几个动词,看着图想象一下,奶奶见到小孙女会怎么
疼她,先怎样,后怎样,小女孩又会对奶 奶诉说什么?看图、想象、描述。
6. 她俩飞到哪儿去,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 的地方去
了。”这是这一节主要的句子,为什么这是主要的(
概括前面节的内容,这是小女孩强烈追求的境界。)

(1)比较读:①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②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为什么要先用“三个”来强调?

(2)练:我们可以从全篇来看。
小女孩为什么幻想着自己坐在温暖的火炉旁?
为什么幻想着喷香物质基础烤鹅正向她走来?
这是为什么?
(3)这说明之所以用 “没有......没有......也没有......”强调,是因为
她的生活在极度的寒冷、饥饿 和痛苦之中。如果她的生活像我们这样温暖,这
样幸福,她会不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呢?

轻声齐读部分。
7.指点:结合朗读指导,尽管安徒生爷爷用没有......,没有... ...,也
没有......来表达女孩临前的美好幻想,但她真的能和奶奶飞到那儿去吗在十
九世纪,样的地方,世界上有吗在人间,穷人和穷有的孩子,活着就是生活中



有寒冷、饥饿、痛苦;只有死了,才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因此小
女孩飞向那里,实 际上是向死亡走去。

正如上面的“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用快乐的语气读,吗?这虽然是 小女
孩的幻想,但实际上这“光明是什么快乐又是什么”
△朗读示范。
速度要慢,因“光明”实际上是黑暗,“快乐”实际上是痛苦。
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 没有痛苦“意味着起向死亡。理解文章的思想
感情,读起来就知道该怎样的语句。
△齐读。
△女生齐读。
现在你们懂了吗三次幻想得样美妙,是为了什么

特点:越是幻想美妙,越感到现实的悲惨。
段意:美妙的幻想,悲惨的现实。
四、读讲课文第三段。
1. 导入:事实正是如此,小女孩冻死了,现在我们看第三段。
2. 自己轻轻地读读想想,那是一幅怎样凄惨的画面。(自学、想象)
3.“她死了,在旧 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一句为什么要重复?想一想,在
旧年的大年夜当富人或富人的孩子在做什么的时 候,她冻死了。

谁能说一句话,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当富人......的时候”, 冻死
了,强调社会的不公平。
4. 释疑
但是,当时人们不理解她。“她想给自己 暖和一下......”他们只知道她
穷,她苦,她冻死了。今天我们理解了,想得很多也很深,很好。
五、总结全文。
1. 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个童话写的是什么事,请用题目做主语,把
句子补充完整。可以加上时间、环境。
___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
2. 现在我们看一下全文。
因为是冻死,课文中写“冷”得很多,请你从课文找一找含有“冷”的词语或句
子。一起找。
请用“冷”组词,然后组成词组,说说小女孩所处的环境。我们可以从天气
说起,先说自己然后 说那社会。
3. 现在想一想,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接在上面说的“卖火柴的小女
孩 ”――-句子后面,再加一句来提示这个故事的中心,会吗?
4. △从小女孩的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的悲惨遭遇,我自然地想到我国唐代
诗人的两句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释:朱门:指做官的有钱的人家。下面的意思懂吗?
六、简要复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 凡卡
【教学目标】 < br>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
耸肩、一缕、稀粥、 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
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 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体
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 合来写的
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
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同情心及对黑暗社会制度 的痛恨。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将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体
会结尾“梦”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今
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 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
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 把他接回乡下
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
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
谈。
2.学 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
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
受凡卡的痛苦。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
呢?
6.小结: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
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感知凡卡的回忆,体会文章情感
(一)回顾旧知识,默读“回忆”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2.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 了什么呢?默读信以外的其他几个自然段,读
完后互相讨论讨论。(还写了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3.在课文中标出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第4、5、6自然段和第
13、14自然段。)
(二)再读“回忆”,感受快乐
1.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2.凡卡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忆起这些往事的?快速浏览课文,到课文中找找
答案。
3.小结:
4.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5.你从哪些语 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乐呢?再读一读写回忆的这些段落,画
出表现凡卡快乐心情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 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交流。
(三)再读“回忆”,感悟写法
1.凡卡一边 写着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回忆往事时的那
份快乐。再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 ,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
吗?
2.讨论交流。
3.其实,凡卡在乡下也过着穷苦的生活,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
么快乐呢?
4.小结
二、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人物心情
1.看课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画中的场景?
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凡卡当时的心境。
4.课文什么地方还写到了凡卡的叹气呢?指名读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
段的两次叹气。



5.一个九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凡卡却连声叹气 。从这三
次叹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讨论故事结局,感受人物命运
1.凡卡对 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可是这一
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 自由朗读凡卡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
段,再跟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讨论。
3.小结。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 高明之
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
写。
2.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
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 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6* 《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
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
学会生存呢?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 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
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 0
—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
事的启发而 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
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 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
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 当时人们心目中
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
有 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
解决的。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 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
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 ”;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
“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
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 态,努
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
决了生存问 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
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 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
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 生活的人,
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4)出 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
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
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 ”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
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
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 句
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 英国后,又是
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
出问 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
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 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 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
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今天,我们 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
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 人都称羡不已。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 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
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 的梦想。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
三、浅显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
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阅读精彩片段
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
2.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五、拓展延伸
1.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 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
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 ,而且为了
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
汤姆是 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
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 索亚历险记》。
2.要求: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
趣 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
加班级读书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 ,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
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
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
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 ,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
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 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
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
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 习如何建立一个
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 正
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
蛋不要碰石 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
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 ,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
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 未成年人“见
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
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 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 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
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
护。
3.小组内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
论话题,或回答同学 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
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
-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
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 br>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
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
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 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
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 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
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 ,我
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
孙漂流记》的 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
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
方法: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 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
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 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
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 br>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
评议。
2.评议的重点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交流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交流阅读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
3、阅读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 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
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形象,都在世界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
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2.讨论阅读方法
(1) 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
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 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 们了解世界的
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
有哪 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 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
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 、血肉丰满的风云人
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
行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 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年度为世界文学的发
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 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



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 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
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 奖项中,该
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
泛, 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
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 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
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
4.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
二、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3.阅读下面几位著名文学家的趣闻轶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产和高产
古希腊 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认写三句诗有
时要花三天时间。一位跟他谈话的 低能诗人惊讶地叫了起来:“那么长时间我可
写出一百句诗呢!”“这我完全相信,”欧里庇得斯答道, “可它们只会有三天的生
命力。”
剃去半边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 1885年)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
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 的头发和胡须分别
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待须发
长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
没有秘诀
大仲马写作的速度十分惊人,他一生活了68岁, 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
部。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怎么写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吧。”
4.建议课外更多地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来走近这些伟大的作家。



第五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 学故事、科普文章的
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
精神做出了阐释。《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
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 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
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 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
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 游
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
功,载人航天 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
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 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我最好
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口语交 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辩论,辩
题是“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习作编排有两项教学内容,一是自由作文,
二是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 ”,一是交流对科学精
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二是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日积月累”安排的是< br>关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20个成语。“成语故事”讲述了“舍本逐末”的故
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在具体 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
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
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 品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传记及其他科普作品。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计13课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 br>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 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
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感受居里夫人的理性美,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
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
丽?
< br>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
丽》,看到这个题目你 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
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
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
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适当讲解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
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 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
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 的收获和更新的认
识。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⑴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A、巨大贡献是美
关注语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
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 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
‘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 ,它变
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
次诺贝尔奖。”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
关注语句:
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 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
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 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他们在院子
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 室溶解、沉淀、分
析。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
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镭射线也在无 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
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 工作。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
她死后40 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C、淡泊名利是美
“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
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
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再谈对“美丽”的理解,或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的启迪?



读读课后“阅读连接”中的资料,课下读一读介绍居里 夫人或其他科学家的
书,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
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 伟大成就,体会到现
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 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航天人
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 精神。
2、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
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 br>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
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教师黑板范写,
学生书空。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
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 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8.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
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 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
9.师生交流
(1)学生说: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
号被托入了太空。
(2)学生2:我觉得从倒计时的地方可以感觉特别紧张。
你能把这种感觉给我们读出来(学生读)
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学生齐读(6—11小节)
(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学生4: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发射一定能成功。从杨利伟叔叔做好
充分的准备。
学生补充相关的材料,你知道这么多,怎样知道的?网络真是一个好东
西。
(5)学生说;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我激动的。
10.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
吗?
(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
(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3)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
(4)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
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 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 br>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 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
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 、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能仿照
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
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3.教师小结: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 br>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
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2.学习第一个事例。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人物
谢皮罗
教授


发现现象
洗澡水的
漩涡




不断发问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
向旋转

找到真理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
转有关。


3.学习第二个事例。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 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
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 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
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⑶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 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
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 我最好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
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 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
追求真理所需 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
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
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 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
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
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
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 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
么说 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我看怀特森先生》 《由<我最好的老师>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 《怎样看待书本和权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
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
思表达清楚,发展学 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
查表。
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 随着科
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
“天涯若比 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
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 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
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 是我们今天辩
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 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
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 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
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 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
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 组推选出
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
辩人。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
些交通工具的发明 ,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
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 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
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 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
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 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



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
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 ;介绍
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
的观点,然 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 br>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
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 ,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 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
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 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
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
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 ,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
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 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
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
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 作品多
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
做过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 礼貌地举手,提出
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 br>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
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 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 学那儿拜读他的大
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
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
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
2.小组互评。
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
3.全班评议。
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
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 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自评修改。
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
到自己满意为止。
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 学们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
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 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
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 的作文集起
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 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
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它
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



回顾·拓展五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
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
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2.交流学习收获。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
找找看。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第六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 块。主体是“活动建议”引
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可以激起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 老
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作中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
方面得到借鉴和 启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 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
忘的工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
(2)和同学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并制作成
班级纪念册。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
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
恩。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在写作中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五、课时安排:
10——14课时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 br>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 校
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
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进程】
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
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
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 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
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 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
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 br>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
成为美好的回忆,是 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
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 继续前进。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
“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
开展活动时阅读,可 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
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 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
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 br>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
习,也具备了一些综 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
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 、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
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 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
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 “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
“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 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
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 事。最
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
老师和 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
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 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 可以用
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
于开展活 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
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 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
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一)基本思路



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 重更
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
学会感恩,又 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大致可以
采用这样的流程: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
主要包括:
(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制订和交流
活动计划。 2.“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6~7课
时加课外时间)
(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
笑声》《作文上的红 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
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课时)
(2 )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
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 2课时)
(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
材料。 (1课时加课外时间)
(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2课时加课外时间)
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
(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 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
上相互赠送。(1课时)
(2)在离校之前为 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
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 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
(1~2课时加课外时间)
(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2课时加课外时间)
这次综合性学习要 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
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 ,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
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二)实施要点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
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 。除了教材活动建议中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
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如 ,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
黑板报,为学校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2.“成长足迹”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 和
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中可
以以“班级纪 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六年的小学生 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
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



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 才,在
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2)讨 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栏目,如,“师
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 ”“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班级纪念册是
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 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
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 要充
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
要鼓励有创意 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3)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启蒙》《老师 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
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 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
学。
阅读这些文章,要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要了
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
点是不一样 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
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 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
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 这三篇
文章的作者后来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们事业有成,都是小学
老师为他们 奠定了基础,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希望学生在
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 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
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阅读回忆同学的文 章《忘不了
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
会同学 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
(4)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
①写难忘的人和事。
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 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可以借助照片,寻找小学生活
的点点滴滴;可以开一次交流会,进行“难忘小学生活 ”为主题的“搜索”活动;可
以在校园里漫步,在各个角落里重温童年的梦。这是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 成
长历程,所以要鼓励学生打开心灵,说真话,诉真情。
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
难忘小学生活
〖类别〗〖内容〗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
一次活动难忘的运动会难忘的 文艺演出难忘的……
②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 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
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可以在班里开展一次“我的成长故事”的主题班会,
教师要做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主题班会后把
印象最深的事记下 来。
③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
这是材料搜集与整理的最后阶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搜集,搜集的内
容包括照片、奖状、实物等。搜集到的内容与每个学生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类整理了。根据材料确定纪念册的各个栏目名称,做 好班
级纪念册的策划,并把相应的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或每个学生。也可以先确定
班级纪念册的 栏目,再搜集相应的资料。
(5)制作班级纪念册。
纪念册的制作,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 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
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老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 完成。
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每位同学和家长,送给曾
经任教的老 师。
3.“依依惜别”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
(1)写临别赠言。阅 读材料中《毕业赠言》提供的给老师和给同学的赠言
是一些范例,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 及内容是:回顾学习生
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
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 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
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 在评议中要注意杜绝庸俗的
倾向,对一些比较消极的赠言,要及时予以引导。学生也会请老师写赠言。给
学生题写赠言是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如果上好了,会让学生终身难
忘,受益匪浅。老 师为学生题写毕业赠言要重在鼓励,因人而“言”。
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 片上。无论是写在同学
录上还是贺卡上,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自己动手制作。
(2)为母校做点事。
这项活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阅读 材料”中提出可以给母校、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用演
讲的方式,向母校告别;可以把对学 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以畅想20年
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写信,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演 讲,要安排好时
间、地点、形式,要调动场内的气氛;写建议书之前要对学校进行调查,针对
不 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尽可能具体。
除了以上活动,“活动建议”还提出一些实践性活动,如:为学 校再搞一次
卫生,再给小树浇浇水;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
校园出 点力。
开展“为母校做点事”的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是学校所需
要的;同时 要力所能及,是小学生能做到的。
(3)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形式 进行,也可以以年级组形式(所有的毕业班合
在一起搞活动)进行。前者准备方便,参与面广;后者气氛 热烈,场面隆重。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先要总体设计毕
业 联欢会的安排,再具体编创和排练节目;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表演,
再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编排。要 考虑学生的参与面,尽量让班上每一个学生在这
次联欢会上都有事做,都发挥参与者的作用,不要只当观 众。一台精彩的、人



人参与的联欢会,将是学生一生美好的回忆。 联欢会尽可能由学生自己策划、
主持、布置环境,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
上述这些活动,虽 然安排在“依依惜别”板块,但也可以把一些书面的材料
和活动照片充实到“班级纪念册”中,让班级纪 念册更加丰富多彩。
(三)活动案例
案例1: “班级纪念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
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
他们体会到:同一题 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
(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学安排
1.导语。
2.范例及讲评。
3.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
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徐鹄)
案例2:筹划毕业联欢会
毕业即将来临,孩子们早已经欢欣雀跃,叽叽喳 喳地凑在一起谈论毕业联
欢会的事情──因为此前我曾经答应他们在毕业前夕,和他们一起搞联欢活动。怎样让他们过得快乐而有意义,并且在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一直在思
考的事情。

提前一周,我们开了个讨论会。会上,孩子们踊跃发言,自告奋勇报上了
许多游戏和表演项目。
郑煜:横笛独奏
廖文倩:竖笛独奏
朱海磊:说笑话
……



一下子,节目多达二十多个。
差不多是时候了。我提出了今天的主 要话题:“孩子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
吗:这么多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 么”
一“问”激起千层浪。
“我想把成语接龙放在活动最初几分钟,用于稳定情绪。”
“我觉得横笛独奏放在第一个节目比较好,郑煜的横笛吹得挺棒的。一开场
肯定技压群芳。”
“我有个建议,把踩气球这个游戏放在最后,大家快快乐乐结束这次活
动。”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还挺在理。
排好了节目单,还缺少什么?当然是联欢会的主题喽。来看看孩子们自己
取的题目:
“瞧我有多棒”毕业联欢会
“记住我”毕业联欢会
“难忘今宵”毕业联欢会
……
“那么,谁来写晚会的串词呢?”
5个孩子主动请缨。于是,全班一起讨论串词的编写要领。
“这次活动,我们也欢迎其他班级 的同学前来观摩。谁愿意向别人介绍我们
这次活动,设计一张海报,吸引他们前来观摩?”
4个孩子表示愿意承担此任务,并且保证一定形式新颖。
“这一期的班报,打算把这个活动报道一下,报道稿由谁负责写呢”
两个孩子接下了这个任务。
剩下来的15个孩子,两个是节目主持人,3个负责出黑板报,4 个组成后
勤服务组,负责列出所需物品的清单并且做开支预算,还有6个负责教室环境
布置。
承担了任务,孩子们各自组成小组,讨论去了。
两天后,所有的方案都送到了我这里。我诧异于孩子们惊人的能力。
一周后,联欢活动按时开展,活动非常成功。
活动之后,他们写了活动体会。
郑煜说: “经历这次活动,想不到我们还有那么大能耐,竟能自导自演这
么有趣的活动。”
虞群群说: “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安排得更有计划性。”
旁观的赵老师和孩子们打趣,说: “嘿,这次活动最大的赢家是郎老师,
因为她看似放手,实则精心策划。”
我是最大的赢家吗 孩子们是否看出了我的良苦用心借这次活动,我抓住了
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既体 验了整个过程,又迎来了美
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上释放了激情,找回了自信。

其实,最大的赢家,是孩子们!
(郎明仙)



成长足迹
“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
《难忘的启蒙》是 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沙健孙。文章重点回忆
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 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
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 、
感激和怀念。课文是按照“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回忆启蒙
老师对“我” 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
阅读这一课,先要了解“启蒙”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启蒙老师使
“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如,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 ,写作要实事
求是,学习要认真。要让学生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
了 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
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 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
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 态度。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
童年时代,在 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
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 ,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阅读时要
体会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文章重
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
让孩子“ 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 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
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 难忘”是全文的点
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
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
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 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 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
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
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
问我的”,“ 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
信心。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 师对症下药,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其
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一个个名人小时候的“缺点”,他们 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
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这份“差生档案”激发了蔡林的信< br>心,我们相信他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很多学生虽然没有像蔡
林那样被判为“差生 ”,但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所以这篇文
章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回忆老师帮助、鼓
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 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
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 表现出同学的
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阅读时要注
意文 章选择的写作角度,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班同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
角度把他们写下来。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
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 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



表文学作品,最终成 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
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 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
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 老
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
自己的成长故事 倾诉出来。



依依惜别
“阅读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围绕着“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
同。
《 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
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 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
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 献精神。给老师
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
象 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
感谢之情。
《在小 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
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 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
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 依不舍。以
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 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
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
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 方式向母校表
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
在的 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 远的记忆,是留在
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
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 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
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 br>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
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 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
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 启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 生
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一)“阅读材料”中部分作者简介
1.《难忘的启蒙》作者沙健孙
沙健孙,1934年生,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
党史研究室教授。
2.《老师领进门》作者刘绍棠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市通州区儒 林村人。1948年参加
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 家协
会最年轻的会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1991年获国务
院颁发 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
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
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 期致力于“中国气
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
《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
脸子》获北京优秀长 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



柳人家》 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
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 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
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3.《作文上的红双圈》作者黄蓓佳
黄蓓佳,195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
学专业。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自1973年发表处女 作
《补考》,至今已出版各种文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集近30
部。主要作品有 《请和我同行》《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目光一样透明》《玫
瑰房间》《我要做好孩子》《中国童话》等 。
每个作家谈到自己文学创作之路时,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黄蓓佳的文
学之路是从98个 “红双圈”开始的。当时她还在中学读书,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
比赛,她的一篇《补考》写了5 000 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
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 隔着玻璃一个
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
起 点。
(二)班级纪念册创意设计
班级纪念册《605童年回忆》
缘起:
歌声响起,毕业的六月季又将来到时,望着这一群和自己同一间教室“奋
战”六年的孩子们,片段景象 犹如电影剪辑。家长们都说我们班同学间的感情真
好,于是灵光一闪,来做个纪念册吧!
有别 于我们班平时的班刊和活动光盘,要留做纪念,一定要人人都有,放
入值得纪念的东西,应该是一本书, 方便学生长久保存,这个念头在脑子里盘
旋几天后,心中的轮廓终于逐渐明朗。
实行: 1.公告天下:六月开始,老师便展开做班级纪念册的计划,首先公告天
下,告诉全班:“我们要做 一本书,属于我们班自己的班书。”预期到的问题来
了: “什么?”“我们要去哪里‘搬’书?”“要 怎么做?”“老师,我们可不可以……”问
题各个击破之后,接下来在班上要决定书的名字。
2.脑力激荡:从《605班书》《605纪念册》《我们这一班》《蜜蜂家
族》到后来的《快乐童年》 《彩色童年》《展翅高飞的605》……纷纷出现,这
时,老师一声令下,投票表决。
3.拍板定案:最后投票决定,书名就叫做《605童年回忆》。
4.招兵买马:为了让小朋 友有参与感,也利用机会训练一下孩子的做事能
力,在班上聘任几位编辑,两位催稿、五位打字、两位美 编,经过激烈的竞
争,人选终于产生了。
5.走马上任:原本很担心孩子三分钟热度,到头来 老师又得全部一肩扛
起,但隔一天,见到负责催稿的小朋友,慎重其事的用计算机打了一张交件表
格,把全部的同学姓名座号,分照片、文章和图画列出空格,交件的打勾画
记,老师的心中便稍稍放下 心,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还是需要老师帮助,
中午午休轮流由一位同学打字,有时解决学生打字中的 问题,比自己打字还花
时间,但为了让孩子参与和锻炼,还是让小朋友动手,幸亏班上也有几个打字



高手,帮了不少忙。最后的校稿,还是要由老师亲自来,最后三十四位 小朋
友,完成了三十位,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6.好事多磨:每班最后总有几个“慢 郎中”,我班上也不例外,为了让最后
那几位交出这两年来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和照片,还是要拖好久,加 上进行到这
时候,学校的期末考试逼近,事情的进度停顿了下来。(这次的经验告诉我,
下次做 ,要从期中开始做,免得期末忙得晕头转向。)
7.大功告成:总算每位小朋友都交齐了一篇文章和生 活照,又搜集了一些
绘画作品,但觉得还少了些什么,于是再加上每人一页的个人小档案、心情留
言、给同学的话,这样终于送交印刷厂。
8.家长支持:出一本书,不对外发行,只印刷三十多本, 成本是何其大,
故原本打算以黑白影印纸影印装订完成,这样大约每本需75元。不过在告知本
班家长会会长之后,在他支持下,由会长自营的印刷公司赞助印制,在不增加
预算的情况下,本班的纪念 册于是变成彩色精装版了,真像纪念册:
成果:
※活动写真:六年的活动照片。
※老师的话:老师的个人小档案、悄悄话。
※学生小档案:每位小朋友有两页,一页个人小档案和心情留言,一页作
文和个人生活照。
※给同学的话:刊登每人一张同学写给同学的话,都是“优点轰炸”喔!
※作品欣赏:优良的美术作品欣赏、漫画欣赏。
※签名处:书的最后留了三页,供师生、同学互相签名留念用的空白页。
回响:
发 《605童年回忆》时,小朋友都很惊讶印刷得这么漂亮,远超过想象,
爱不释手地捧在胸前,家长们说 这一本比六年级的毕业纪念册还要好,还要有
意义。
今年教师节,上届刚升上初一年级,被编 班分得支离破碎的旧班级,也就
是《605童年回忆》的34位男女主角们,在教师节前夕,全班秘密约 好要给老
师一个惊喜,于是,当天第二节下课,从前的605又重新聚在一起了,全班聚
在教室 外,大喊:“祝老师教师节快乐!”当我走出教室外,学生一个接着一个
给老师拥抱,送上卡片、小礼物 、零食、饮料等,我觉得又惊又喜。没有强制
规定,没有多说什么,从前的学生又自动自发、自主性地回 来说:“老师我真不
想分班”“真不想离开你”,让老师心里觉得很感动,也很欣慰,以前的辛苦都化< br>为支持的力量,鼓励着老师继续用心对待孩子。这不也是一种无形的品格教育
吗制作班级纪念册, 除了为孩子留下难忘的回忆外,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和
学生之间,感情又加深了。
(台湾省 台南市国民中小学2005年度创意教学、评量与班级经营活动设计
征选作品,作者是文元国小郭文玉老 师。有删改)
(三)毕业之际话赠言
毕业在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总免不了要互赠留言。 我偶阅学生的留言
册,一些灰色赠言让人触目惊心: “人生如梦,梦永伴随着你!”“祝愿你发财时< br>不要忘记哥们──我……”“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将来能傍上大款,做上
富婆,这是对 你的最良好的祝愿。”如此格调低下、消沉悲观、庸俗无聊的赠言



直接影响了赠言的价值,也给对方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有必要帮助同学们分
辨什么是健康积极的赠言, 什么是低级庸俗的赠言,并对学生创作的赠言作一
定的指导。
1.主题健康。赠言要张扬积极 向上的主旋律,要给对方以鼓励、鞭策或赞
美,让赠言成为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促进剂”。常见的类型 有:
(1)激励性赠言。
(2)祝愿性赠言。
(3)褒扬性赠言。
(4)怀念性赠言。
(5)鞭策性赠言。
2.风格独特。开放热情的学生大都喜爱 富有个性的赠言。对此,教师可教
给他们一些有鲜明风格的赠言形式。常见的有:
(1)诗歌式。
(2)抒情式。
(3)格言式
(4)对偶式。
(5)相等式。
3.因人而宜。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 br>向、特长、属相以至长相的不同而创作出“这一个”。
赠给意志坚强的朋友:
赠给真诚的朋友:
赠给悲观的同学:
赠给惰性较强的同学:
赠给心胸狭窄的同学:
赠给缺乏自信的同学:
赠给不善言谈的同学:
赠给意志脆弱的同学:
赠给属马的同学:
赠给班级上的“丑小鸭”:
(四)教师写给学生的赠言举例
●勤奋是一只蜜蜂,能帮助你酿造幸福之蜜。
●拼搏的汗水,能浇开理想的花朵。
●衡量一天,不看收获而看播种。
●功夫自难处做去,学问从苦中得来。
●把表扬看作“加油站”,把批评当成“保健箱”。
●掉在地上的针,要拾起来,需要低头弯腰;挂在脖子上的饼子,需要用
双手捧起,才能送到嘴 边;任何成果的获取,都需要辛勤的付出。
●让我们学习蚯蚓的精神,不屈不挠、锲而不舍;让我们牢 记“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格言,踏踏实实,迎难而进。
●读书造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
●做人失败,任何成功都不算真正的成功;做人成功,任何失败都不算真
正的失败。



●当精神“渴”了,就听听音乐;当精神“饿”了,就读读书吧。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虚怀若谷,不断进取,才能成为“赢家”。
(五)怎样写建议书 < br>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划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一种专用书
信。它与倡议书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倡议书也有“建议”的内容,这一点与建议书类似。但是倡议书一般是公开
宣读、张贴或发表,内容面向公众,属书面号召的性质。所倡议的内容一般为
公众所认同。而建议书公开 宣读、张贴或发表者较少,因为它的内容只是个人
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所以,建议书一般取商讨 的语气,不像倡议书那
么富于鼓动性。
建议书的内容:①摆情况:摆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 方注意;②讲理
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③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
式 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
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 ,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
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④结尾:一般写些 谦虚的话,如,“以上
建议仅供参考”。⑤开头和署名等与其他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
(六)倡议书的格式
倡议就是倡导、建议。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
开建议性的专用书信。如,提议开展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书;给希望工程捐
款的倡议书。这些 号召性的书信或公诸报端,或张贴校园,都是倡议书的范
例。
倡议书遵循书信的一般格式,又 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而言,分为向谁倡
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倡议日期等几个部分,同一般专用 书信差不
多。特点在于第一行不写称呼,而是写倡议题目,如,“关于抢救国宝大熊猫的
倡议” “关于成立学雷锋小组的倡议”。接着在另起一行的顶格处写号召的对象。
但称呼不像书信那么实指,而 是泛指。有时也可以不写称呼,而直接写正文。



古诗文学习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
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 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
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
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 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 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较认真 ,还有少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
自觉性,成绩居中学生多。要想提高复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 必须更加注重
夯实基础,以基础训练为本,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原有的基
础 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力争使学生基础得以巩固,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
兴趣,培养良好的复习方法, 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复习的内容:
( 一)、基础知识
1、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
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 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
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 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
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
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 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
《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 生积累的词汇,主要
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3、 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 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 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
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 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
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 点、字、词、句
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 加
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
讲清要求和方法 。
4、 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 br>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
出其作用。
( 二)、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
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
的意思;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
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关于 阅读复习要求,作一些说明:
(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 大意。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5)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 答,回答要全面,句
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
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
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 。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
元的。 重在培养回答问题的方法、能力。
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
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 重要的部分。默写,课本中规定的内容、日积月
累部分、课后诗词积累。
(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
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 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
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 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
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
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
的题目和习作的所 有提示。
三、复习目标
1、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端正书写、感情朗读方法、认真
完成作业等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熟记26个字母并会运用。
3、准确认读生字,将课本“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做到会默写,少数词语必须
按要求熟练造句。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口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5、培养良好的朗读、 默读习惯,能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心,掌握写作方
法;将课本(含练习上要求背诵的)中要求背诵、默 写的课文及片段逐一落
实,做到熟练背诵,能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6、继续培养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 实际理解句子的本领;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
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和表示选择 、条件关系的复
句;会修改常见的几种病句。
7、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儿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主
要内容。
8、加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其审题、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鼓
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 幻想,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言
为心声”。
9、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 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
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 习中,句、段的
理解、主要内容的归纳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
生 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
学习的关键。
四、复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能力培养和习作写作的具体叙事写作
方法指导。
五、复习措施



1、对照《新课标》和研究洞头县近几年 命题趋势、特点,认真钻研教材,
结合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认真备、上好每一堂 复习课。
2、重视思想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做好班级管理,引导好班级学风、班
风。 3、多参考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料,借“他山之石”,来提高、充
实自己,并运用到复习 课实际中来,学以致用。
4、不单纯看重学生的测验成绩,要注重其方法的培养,要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授学生以渔。
5、分类性复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
分。
6、 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
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 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
又有笔头的练习。
(六)、实施步骤
复习初定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①以课文综合复习内容为载体,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 生的
巩固与理解。②古诗词复习
2、第二阶段,以字、词、句、篇、习作为单位,以练习为重 点,分门别类
进行复习。将全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类,循序渐进,适度练习测验,力争学生融
会贯 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在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基础上 ,对全册
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
的问题, 进行重点指导、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

那次玩的真高兴-divided


考研笔记-承担责任英文


显示器亮度-wlan管理


七龙珠孙悟空图片-六年级期末考试卷


广州凤凰城酒店招聘-在线读英语


culture是什么意思-february是什么意思


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政策


ppt淡雅图片-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