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别妄想泡我
876次浏览
2020年12月02日 05: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好听的慢摇歌曲-保家仙吧

2020年12月2日发(作者:费玉清)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 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贯
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的掌 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与发展。但经调查有些学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课,对他们来
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
就沦为“题海战”。如何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让学生“正
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
做了探讨和研 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一、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和坚强的“计算意志”。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
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 方法,达到算得准、
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 多样化。如:用游戏、竞
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
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还培养 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
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 的典型事例,或
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
意力,可以激发学生 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
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 准确、快
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
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
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
已成 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
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要把计算教学融于情境创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 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
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
生感受到数学 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计算的兴趣。
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
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
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 理,如在执教的《两位


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的实际材料作为
数学学习的情景,
通过秋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旅游区游玩等一系列环节,把整
堂课自然的串 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
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计算教学。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 、
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课堂。此时,
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 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
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计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 要
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 果又怎么能正确
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
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 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
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
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 不应拿起
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
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 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
不能 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
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 隔,草稿


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
不抢。
、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4.
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 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
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
结果都要 进行检查和演算,确保准确无误。
四、要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 式,它是
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
由于口算不熟练,所以,要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
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 据学生知识
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
十、整百的两个数(73 和27,98和2等);积是整十、整
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
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
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
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 练习,学生每
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
答口算、口算游戏、 “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
的应变能 力。.
2、加强估算教学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
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的
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 “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
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
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
取值范围.如: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可 以确定商的大致范
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
可以避免由于粗 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如:个位是3和8,结
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 不
可能是两位数;432÷8 商一定是两位数等等。
五、要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
能是算数上的失误,有的是由于算理 不清造成的等等。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错题积累起来,分析、辨别出错的原
因,针对计 算中出错的原因,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
1、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 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计


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 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
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
包括出错原 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与学生一起分
析、.
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 病”又“防病”的目
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
如: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
可。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 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
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2) 算理不清,概念不明
算理不清,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学会”,学生根本就没
有弄明白这 样计算的道理,算理不明确,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例如,学生学习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这样一种类型 的题:
85×99+85=85×(99+1),如果学生没有弄明白是“99个
85加上1个 85所以等于100个85”这样的算理,就根本
不理解加1的含义,而是容易算成85×(99+85 ),造成失
误。再如,32×101=32×(100+1)也是同样的道理,101
个32相 加也就是100个32再加上1个32。
(3)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
(4)计算时不打草稿。
(5)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6)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2、发现问题,纠正学生错误。
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计算错误,如何使他们改正过来,
这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次改了, 下次还可能出 现,
甚至屡改屡犯,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批改作业上下功夫,对每个学生的计算错误之处,标上
符号或批上批语或打上“?”。
2、举行小型竞赛。规定时间、题目,做完后马上对答案,
让计算出错的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 ,表扬做对的学生同时
也表扬认真找出错误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3、给学生讲清 “计算”的意义,举实际应用的例子,讲计
算的故事来说明计算的重要性,计算错误的笑话及给国家的< br>经济带来损失等,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设计相应的趣味练习,如:针对学生 列竖式时数位没对
齐,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小树生病了,请你赶快帮帮她。
让学生在有趣的 故事中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计算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应该 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
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 。只要认
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
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定能得到提高。


笔记本哪个品牌好-盐酸曲美他嗪片价格


如何设置ie为默认浏览器-数的分类


闪闪发光类似的词语-党的宗旨是什么


余额宝最多存多少-交通银行的理财产品


争先恐后的反义词-伊维亚


厂领导-我和我的祖国钢琴谱


情人节送男朋友什么-工商管理类


笛子购买-冬令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