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论文

别妄想泡我
546次浏览
2020年12月02日 06: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运动会投稿50字-熄灯

2020年12月2日发(作者:仇向)



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五龙街道中心完全小学 范传超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学好空间与图形
知识,对 发展小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空间与图形的教
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通过亲身体验,理解概念内涵。
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景,提供给学生感 知、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一位教师教学面积概念时是这样处理的。



得出概念之后,教师呈现上面两个图,提问:“谁的面积大?”成人看似很
简单的问题,学生却争论很大,有人说1号大,有人说2号大,也有人说相等。
教师请学生各自讲道理 ,然后组织辩论。在辩论中,学生逐渐明白,比面积大小
而不是边的长短。教师继续深入,请学生用笔涂 出面积,再去体会这层含义。此
后教师还不罢手,再让学生描出周长,进一步体验其与周长的不同。 < br>这样的处理方法,教师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讲述面积定义,没有让学生死记
硬背面积概念,却使学 生对面积的含义以及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形成了清晰的认
知。这个例子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想让学生牢固把 握几何概念的内涵,应当重感
知、重体验、重理解。
2.加强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 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几何材料的操作,
有利于空间观念的 形成和巩固。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建立图形
的表象,对于建立空间观念尤为重要。 < br>如“找对称轴”,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找出对称轴,让学生把题中的图形画出
来,并剪下来,折一折 ,看看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注意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折一
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 熟练找对称轴,多出一些类似的练
习题。逐步过渡到不用动手操作,凭空间想象来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利用画
图帮助解题应该是学生要形成的一个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不
断向学 生渗透这种理念,逐步培养。例如在一个长方体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或

1



者在一个长方体里削出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只要一画图学生就会马上理解为 什
么要以最短的边为半径,又如绕圆形花坛周围铺小路,通过画图学生解题算直径
就不会只加一 边的小路宽,大大降低错误率。
3.开展直观演绎,明晰推理过程。
“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论证几何,代之以形象生动的直观几何”是新课
标对“空间与图形” 所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小学生难以理解严密的推理过程,
这不是学生的错,我们也不必急着去改变它 ,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理解和践行新
课程的理念——突出直观,关注经验。
查看教材,我们就 会更加明晰这个教学理念。如:《圆的认识》,教材要求
“做一个实验,剪一剪、拼一拼”,还利用附页 给学生提供学习素材,真正让学
生自己动手。在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以后,要求学生观察它的长和宽与 圆的周
长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轻而易举得出公式。这样的教学行为,在教学理
论上称为 “实验几何”或“经验几何”,这些都属于“直观几何”的范畴。直观
几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名词, 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如果以这样的
思想来审视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其他种种难点 之处,如平移与旋转、
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总之,“空间与图形”的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概念,了解其形状,运用
其公式,即所谓的“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 形成一种“神”,即空间
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有形无神,乃徒有其表,死知识一堆;有
神无形,乃无源之水,难以维继。只有做到神形兼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如鱼得
水。



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2

都是寂寞惹的祸-purposeful


舒义-尚龙


第三方支付流程-职内


会计面试问题-佛教大全


英雄联盟光辉女郎出装-新疆旅游景点介绍


教师节快乐英语-茶叶小知识


放烟花的作文-美食节目有哪些


充满希望-供应商管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