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学习能力培训-许茹芸图片
“巧”激兴趣 “善”于引导 “活”做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追求教学
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
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教
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课堂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怎
样参与和参与的多少。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源头上
,“巧”激兴趣,使学生想学;从方法
上,“善”于引导,使学生会学;从内容上,做“活”练习,使学
生爱学;从而构建简约而高
效的数学课堂。
一、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巧”激兴趣,使学生想学。
在课前交流与新课导入的环节中,教师
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等
为学生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此来点燃学
生的“发现”之火,引起学生的“探
究”之望,激发学生的“学习”之趣。
1、巧设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中巧妙设置游戏能
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
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的、较
牢固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较大
的喜悦和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倒数》时,可设如下游戏:
师说“1、2”生说“2、1”,师说“1、2、3”,
生说“3、2、1”,师说“老师爱同学们”,
生说“同学们爱老师”。从而悟出“倒”和“互为”
38
的含义。教师强调:“在美丽的数学王
国中,这样的现象也存在, 倒过来说成
”。师生通
83
过做此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导入新课。
又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可通过“猜猜看”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师说:“一
个人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猜猜他是谁?”,众生无语;师
补充并模仿小沈阳的说话语气,
众生大笑一下子猜出了小沈阳的名字,从而教师引出“特征”
并板书,巧妙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2、巧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根据小学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巧妙的为
学生讲解喜闻乐见的故事或童话,能大大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中来。 如:在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有余数的除法》时,结合小学生喜欢的《西游记》
影片。在学
习新知前,我给学生讲了《猪八戒分桃子》的故事:一天猪八戒到花果山去玩,
恰巧孙悟空不在家,猪八
戒就带领30只小猴子去摘了100个又大又香又甜的桃子。并对小猴
子说:“你们30人每人得3个,
剩下的一个是我的。”他怕小猴子不相信还列了如下的算式:
3
3 0 1 0 0
9
1
没多久,孙悟空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便训斥八戒不老实,欺骗小猴子,吓得八戒只好
求饶。这
时教师接着问:“猪八戒为什么能欺骗小猴子?悟空斥责八戒不老实的理由在哪里?
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
的内容。”
美妙的故事引发了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新知的活动中。
3、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古人云:学贵有
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教师若在授课伊始适时适度地提出疑问,设
置悬念,创设疑境,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境之中去求疑解疑。
如: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
,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只要你任意
说出一个分数,老师立刻就能“猜”出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大家信不信?”,再比如学习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可同样对学生说:“同学们只要你任意说
出一个数,老师立
刻就能“猜”出它是不是2的倍数或5的倍数。大家信不信?”顿时,同学们的情绪一
下子
高涨起来,大家都想考考老师。当他们用计算器验证老师的判断后,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着
我,流露出急切的神情。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设疑的:小东今年15岁了,可他只过了
3个生日,
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平年闰年”的概念。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
教材内容的特点,在“趣”字上想办法,选择适合
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
,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不
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巧”激兴趣使学生想学,从源头上,构
建简约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精心设计教学新知,“善”于引导,使学生会学。
课程标准
中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
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来对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善”于引导,使学生会学,这才
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1、“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会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
生能自觉的制定学习计划,自主的掌握运用“预习—听课—复习”等
一般的学习方法,初步确定适合自己
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养成不断求索、不怕困难的良
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每一节课课后
,我总要提出这节课学习问题的深化和下节课要学习的新知,
使学生面对提出的问题产生要弄明白的强烈
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下节课
研究的内容,课后同学们要进行预习,看哪些同学能
把这个问题解决,预习的最好。
例如:在学习完《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下面的课后思考题:①4元+5
角﹦?
②4米+5分米﹦?想:这两题在算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师:这两道题很简单,但请大家思考:这两
题在算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你能不能借助它
的解法来研究后两题?
2172
③
+ ﹦ ④ - ﹦
36105
又如:在教完《三角形的面积》后提出问题:梯
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有哪些应用?
然后提出预习要求,要读一读、算一算、做一做,要求自己总结出
这一结论。下节课上课时
提问,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问题不理解?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大多是
本节课的教
学难点和重点。并且对预习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预习不好的提出期望,这样使学生养成了<
br>良好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会学。 <
br>所谓探究学习是学生能创造性的学习,不满足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对所学的内容
能展开独立
思考,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
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和“特殊——
一般”的探究历程,课伊始先让学生大胆猜测“直角三角形
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通过操
作验证后得出结论,师进一步引发学生猜想“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内
角和又是多少度
呢?”再次引发学生验证,学生通过量一量、撕一撕、折一折等方式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
,
有的学生还想到了推理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探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
数
学家的探究历程,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形成了良好的思想方法。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
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问:“一个长方体有几
个面?他们分别叫什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求他
们的什么?”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上面
积+下面积+前面积+后面积+左面积+右面积。师接着问:
“一个长方体它相对的面有怎样的关
系?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又可以怎样求?”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2×上面积+2×前面积+2
×左面积。紧接着问:“根据上面的推导你能不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学
生再次得出:长方
体的表面积=2×(上面积+前面积+左面积)。学生经历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心里
自然明白哪
种方法最简便。从而总结和归纳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思有所获,学得活<
br>记得牢。
3、“善”于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使学生会学。
所谓交流学习是学生把
自主学习中得到的数学信息用数学语言叙述出来,内容可以说算
理、说思路、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
说推理过程等,以此达成共识。同时通过交流学习
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发现问
题,随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有的放
矢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圆锥和圆柱来研究他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有的同学得到的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2倍多一
点;有的同学得到的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多一点;有的同学得到的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4倍多一点;有的同学得到的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2倍多一点……
这时我
组织学生让他们说自己的实验过程、自己操作的过程,学生通过交流提高了认识,也
发现了问题,顺势我
又组织学生再次做实验。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你们提出的猜想再次做实验,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多一点。在此,我再次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
实验过程
、自己操作的过程,学生的疑问更大了,这时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
直至得出结论,然后再
次验证,最后达成共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和交流,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
br>总之,学生学会了质疑、学会了猜想、学会了求证、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学习,我们
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灵“活”多样,使学生爱学。
练习是数学课堂
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巩固知识,实现由知识向技能转化的重
要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形式
新颖、解法灵活的练习,在活上出花样,出实效,才能使
学生爱学爱练,从而发挥练习的真正作用。
1、形式新颖,灵活多样,使学生爱学。
数学的枯燥源于它的抽象,如果在练习中,教师能巧
妙的变换形式,学生不但兴趣盎然
而且意犹未尽。
例如: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的练
习中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开始学生们跃跃欲试,不甘示弱,当一组组题目下
来后各个小组一会儿是平分秋
色、不相上下,一会儿又是旗鼓相当、不分彼此。直到课快要结束了他们谁
也不服气谁,非
要拼出个胜负,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课堂练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再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在做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学生制作圆柱模型比赛的
练习,在制作的是
否标准、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对此类练习非常感
兴趣的,很多学生在制作好的圆
柱体表面上画了各种美丽的图案,写了一些格言警句,学生
的创作欲望极强,这样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2、解法巧妙,灵活多样,使学生爱学。
在练习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
内容设计“谁的方法多“的题目,一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
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二是为了锻炼学生思
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
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
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一辆汽车2小
时行驶64千米,用同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
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通过引导
学生探索出以下解法:64÷2×5(归一法);64×(5
264X
÷2)(倍比法);64÷ (转化法); =
(比例法)。这样的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
525
路,而且学生爱练爱学。
又如:《同分母数加减法》一课的练习中,我出示了这么一组练习:
426426426
① + ﹦ ② + ﹦ ③ +
﹦
77()55()()()()
师:最后一题的分母可以是哪些数?
生:8,9,10,11,……
师:这么多数都可以谁有办法用一个就可以完事?
生:用字母m来表示但m不能是0.
师:如果把4和2也找个字母表示,那么同分母分数加法还可以怎么写?
aba+b
生: + ﹦
mmm
师:减法是不是也可以?
生:可以。……
通过此练习不但强化了新知识的学习,还让学生探究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字
母表达式,
学生的兴趣被点燃、思维被激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只有精心设
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想学、会学、爱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学习过程,并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人,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真正意义
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云成《现代教育学》原理,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12。
2、刘品一《小学数学“创新学习”探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0。
3、《数学课程标准》。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