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化学家

别妄想泡我
919次浏览
2020年12月02日 14: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共财政收入-母亲与我

2020年12月2日发(作者:简文会)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化学家
10031012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牛奔
一:约瑟夫.普里斯特列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1733年3月13日 生于英格兰
约克郡兹市郊区的一个名叫菲尔德海德的农庄里。
在气体化学的研究成果中,普里斯特利最重要的是对氧气的发现。
纵观普里斯特利的一生,他 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他曾分离并
论述过的大批气体,数目之多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人。 他可以说是13世纪下
半叶的一位业余化学大师。是他发明了带有酸味的气水。1772年出版了他的小
册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空气”》,该书深受欢迎,非常畅销,当年就被译成
法文。普里斯特 利名扬世界, 1773年他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的铜质奖章。他对气
林化学的研究成果,一是以其强烈的 求知欲与非凡的勤奋态度为基础的,二是他
得益于自己精湛的实验技能。为此,皇家学会曾授予他卡普里 奖。他出版过巨著
《关于种种空气的实验与观察》(三卷).以后他的研究成果又汇集于《与自然
科学各个部门有关的实 验与观察》(三卷)。

二:拉瓦锡
他为后人留下的 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在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 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
史上还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名称的确立建立在物质是由化
学元素组成的这个基础之上。而在此之前,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称谓。在
书中,拉瓦锡将化学方面所有 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
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 了质量守
恒定律。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
出了质量守恒 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
学意蕴。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 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
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三:道尔顿
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 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
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位。道尔顿
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
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
学的奠基人。
提出原子论: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 原子论开始的。1808年继承古希
腊朴素原子论和牛顿微粒说,提出原子学说,其要点:(1)化学元 素由不
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2)
同种元素的 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
原子质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3) 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
比结合。推导并用实验证明倍比定律。如果一种元素的质量固定时,那 么
另一元素在各种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整数比
最先从事测定原子量工作,提出用相对比 较的办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


量,并发表第一张原子量表,为后来测定元素原子量工作开辟 了光辉前景。
四:鲍林
价键理论:鲍林自1930年代开始致力于化学键的研究,1931 年2月发
表价键理论,此后陆续发表相关论文,1939年出版了在化学史上有划时代
意义的《 化学键的本质》一书。这部书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化学键的认识,
将其从直观的、臆想的概念升华为定量的 和理性的高度,在该书出版后不
到30年内,共被引用超过16000次,至今仍有许多高水平学术论文 引用该
书观点。由于鲍林在化学键本质以及复杂化合物物质结构阐释方面杰出的
贡献,他赢得了 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
电负性:鲍林在研究化学键键能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同核双原子分子,化学键的键能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半定量或定性描述
各种化学键的键能以及其变 化趋势,鲍林于1932年首先提出了用以描述原
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电负性概念,并且提出了定量衡 量原子电负性的计
算公式。
共振论:鲍林提出的共振论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化学理论之一。 也是
有机化学结构基本理论之一。

五: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今称门捷列夫周期律。1869
年2月 ,门捷 列夫编制了一份包括当时已知的全部63种元素的周期表(表1)。
同年3月,他委托N.A.缅舒特金 在俄国化学会上宣读了题为《元素的属性与原
子量的关系》的论文,阐述了元素周期律的要点:①按照原 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
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②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③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单质的发现,例如,预料应有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
75之间的元素。④ 已知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后,有时可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1871年门捷列夫又发表了《化学元素 周期性的依赖关系》论文,对化学元
素周期律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还重新修订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表2 ) ,把1869
年竖排的表格改为横列,突出了元素族和周期的规律性;划分了主族和副族,使之基本上具备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形式。

六:舍勒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 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
有深入的研究。
舍勒正式发现氧气可以定在1773年以前,比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氧气要
早一年。他制取氧 气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有:
(1)加热氧化汞(Hg0);
(2)加热硝石(KNO3);
(3)加热高锰酸钾 (KMnO4);
(4)加热碳酸银(AgCO3)、碳酸汞(HgCO3)的混合物。
舍勒把这些实验结果, 整理成一本书,书名叫《火与空气》,此书书稿1775
年底送给出版家斯威德鲁斯,但一直到1777 年才出版,书稿在出版社压了两年。


书稿不能按时出版,对此舍勒十分不快。舍勒发现氧 的优先权,正如他所担心的
那样,真的因出版商的耽误而被人夺去了,但人们仍承认他是氧的独立发现人 。
舍勒还对空气的成分进行过出色研究,为此他做过许多杰出的实验。

七:波义耳
推翻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波义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对这些传
统的元素观产生了怀疑。他指出:这些传统的元素,实际未必就是真正的元素。
固为许多物质,比如黄 金就不含这些“元素”,也不能从黄金中分解出硫、汞、
盐等任何一种元素。恰恰相反,这些元素中的盐 却可被分解。那么,什么是元素?
波义耳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 例如黄金,
虽然可以同其它金属一起制成合金,或溶解于王水之中而隐蔽起来,但是仍可设
法恢 复其原形,重新得到黄金。水银也是如此。 至于自然界元素的数目,波
义耳认为:作为万物之源的 元素,将不会是亚里士多德的“四种”也不会是医药
化学家所说的三种,而一定会有许多种。现在看来, 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实质上与
单质的概念差不多,元素的定义应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现
在这种科学认识是波义耳之后,又经三百多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才清楚的。

八:李比希
李比希在吉森最早的工作是研究黑森和巴伐利亚的矿泉水以及使用它
们来 制盐。他很快就认识到当时的分析技术太慢、太不精确。
通过多年的实践他不断地改善了分析仪器。 尤其他于1831年发明的五
球瓶以及其它改善大大地加快和简化了分析动植物组织中所包含的基本化< br>学元素的过程。此后他、他的助手和学生研究了上百植物、植物组织、动
物器官和产物的组成,并 发表了他们的结果。由于在他们之前没有人能够
这样精确地、随时可以重复地进行这样的分析,他们实际 上奠定了有机化
学的基础。
1832年他与他的朋友弗里德里希·维勒一起提出了根理论来 解释为什
么碳、氢和氧三种元素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化合物。他还与弗里德里希·维
勒一起发现了 同分异构体。
从1846年至1849年他与他的英国学生在他的私人实验室里研制可溶
的 磷肥料。他们研制的产品过磷酸钙今天依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磷肥料。
这些肥料在19世纪后半页巨大 地提高了收成和食品供应状况。
通过他的研究、他的创新的新教学方法,尤其是试验教学、以及通过
他在化学、药学、生理学和农业方面的著作李比希举世闻名,他在吉森的
实验室成为各国化学家 的圣地。
1852年他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在他家里患霍乱,他发明了浓缩肉汁来拯
救获得这 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的方法。一开始只有慕尼黑的一些药店卖浓
缩肉汁。但后来有人从李比希手中买来了 生产浓缩肉汁的许可并开始在乌
拉圭大批生产浓缩肉汁并向全世界推销。一开始他们打算将浓缩肉汁当作


穷人食品卖,但是由于其成本比较高、营养丰富,因此后来成为调味品的
主要成 分。
此外他还发明了银镜子来取代当时常用的对健康有害的水银镜子。不
过一开始由于成本 问题他的银镜子竞争不过水银镜子。一直到1886年水银
镜子因其毒性被禁止后银镜子才开始普及开来 。
当时的婴儿唯一的食品是母奶。假如母亲因健康或其它原因没有奶的
话婴儿往往被饿死。 李比希在长期研究后发明了一种被他成为“婴儿汤”
的产品并在报纸上为它作广告。这是今天的幼婴食品 的前身。
李比希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可以取代烤面包时使用的容易变坏
的酵母的方法 ,他与他的美国学生通过实验发明了今天被称为发粉的产品。

九:贝采里乌斯是当时最著名 的分析化学家之一。他在测定原子量时,
把许多新的分析方法、新试剂和新仪器设备引进分析化学中来, 使定量分
析的精确度空前提高。他对各种分析操作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与改进。
同时在矿物研究中,他还发现过一些新元素。例如1803年发现铈; 1817
年发现了硒; 1828年发现钍。另外还发现了硅、钫、钽、锗等等。
贝采里乌斯还是开创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杰出 化学家。1814年贝采里
乌斯通过精确的实验证实,有机物也遵守定组成定律。这就开始了对有机物的深入研究。他最早引用了“有机化学”概念。但由于当时科学条件限
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 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即
只能从有机物制造有机物。这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似乎有机 物均属“有生
机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并只有在一种非物质的“生命力”的作用下
才能形成 ,而不能在实验室里用化学方法合成。

十: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在自然科学上 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继承和发展了留基伯的
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原子是非常小的 ,不但肉眼
看不出来,就是用显微镜也看不出来。那么在两千年前,原子论是怎么提
出来的呢? 其实上古时代的原子论不是科学理论,它只是一种哲学的推测。
留基伯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著 名学者,他首先提出物质构成的
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
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
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 着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
出宇宙空 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
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 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
合和分离。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 原子的下落运动中,
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
发 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


排列上的不同造成 的。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
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
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 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
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 合体,
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
地球外面的原 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 他认为原始人在残酷而奇
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只有臆造出神来解释一
切的未知。其实,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
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 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
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 br>德谟克利特发展了留基伯的学说,他的原子论后来又被伊壁鸠鲁和克
莱修所继承,再后来被道尔顿 所发展,从而形成了近代的科学原子论。但
是,他在继承留基伯的原子说时,也延续了留基伯原子不可分 的思想,从
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爱上张无忌-地球之盐


瑶柱的做法-空间图片链接


讨论组名字-鼠标右键菜单设置


四川高考分数-简单家常菜谱大全


儿童保健-急切地


中国感恩节是几月几号-一坟不烧二纸


评课材料-个人专利


fuqin-天若有情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