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濂诚实-放了自己歌词
浅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江苏省 盱眙县 河桥中学 马文洋
【内容摘要】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
就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
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
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
,人类文明的传递
着。
【关键词】
生活教育 实事求是
相互尊重 客观规律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人生和
国
家、民族、教育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以他的生命书写着他
的生活教育的追求,他以
他的生命书写着他对国家、民族的挚爱,
并以他的全部热血浇铸他的人生理想--教育救国,教育强国。
陶行知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求真”、“学做真
人”。他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
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认为,培养人才不看形式而
要看实际的真本领。他称“教人
求真”的教师,才是第一流的教育家,这需要具备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教师教人求真,
首先就应当教人奋不顾身地追
求真理,不做“伪君子”,伪君子为名
利所动,会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人格,“演出千百之伪状”,而真人
则
求真知识,说真话,实事求是地办事,就可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
能淫,威武不能屈,美人
不能动,学生学习就是要追求真理做真人,
不追求虚名,而要学习为国家为社会工作的真本领。
他还指出,人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更好地生活。这
真是道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论是给予
学生的教育,还是我们对自
己的有意识的自我生活状态的调整,都离不了生活这个生存的
世界
和检验的尺度。我们作为教师创设给学生的教学的状态和自己自我状
态的调整,也都必须是
以是否合乎现行生活,是否适应现在世界为检
验的标准的。同时,亦不能忘记了教育的前瞻性,然而即使
是这前瞻
性也是以现在做比较观察才得出的。
一、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
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
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
会是
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
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
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
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
推动大
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
学习的内容,让更多
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
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
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
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
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
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
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
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
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
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
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
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
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
拆除
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二、“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许多的文字和演讲中说到这样的话:好的生活就
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
就是坏的教育;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
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谚语,却也道出了
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播的是瓜的种,收获的自然是瓜;种的是豆的
苗,
长出的也总逃不了是豆。环境对人的塑造也是一样的,而和人最最密
切相关的生活的环境,
对人的性格、习惯、认识的塑造更离不了近
朱赤,近墨黑。的法则。教师要使学生尊重身边的同学,首先
得创
设一个相互尊重的班集体;教师想使学生个个热爱学习,必得创设一
个爱学习的氛围;家长
盼望自己的孩子积极上进,首先得让孩子感觉
到家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家。
我想,这
里的生活二字不妨理解为环境,这环境是学生生
在其间、长在其间的环境,而这环境中的一切美好、丑陋
、卑鄙、高
尚都是生长其中的孩子们成长的养料,师法的榜样。因此,塑造一个
怎样的孩子,就
去创设一个怎样的环境吧。让那无声的细雨,滋润
着孩子的心灵,产生出和细雨的颜色一样的心灵来!
三、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
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
是教,教学做只是
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
学。他用
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
教。在陶行知看来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
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
样做便傅
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
是学。教与学都以
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
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
学的做
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
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
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
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
,
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
获。
创
新教育需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是陶行
知身体力行予以倡导的新的教学法,他主张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
子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
系说,做便是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
实学”。“教学做合一”正确
地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其基本精神是手脑并用,学用结合。只有
“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
即“劳力上劳心”,才有可能进行
创造和发明。
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应做到:(1)把发展学生能
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变严格守纪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
索的课堂气氛,采用启发式、讨论
式的教法;(2)鼓励创造性的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中
发
掘自己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造能力;(3)重视学法指导,加强学
生学习自控能力的培养
;(4)重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
秋度过的,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
与共,与共产党
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
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让我们沉下自己的心来,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将教育当作自己毕
生的事业来奉献我们
不再年轻的青春吧!在教育的路上以人生检验教
育,以生活调整教育,以教育改善生活,以教育改造人生
。不断思索,
不断探究,不断理想,不断实践,这些不断的过程,正是教育向前的
过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永远行走在教育的路
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创造出更灿烂
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