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百分数》教材分析

巡山小妖精
505次浏览
2020年12月03日 18: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西瓜种植时间-福耳库斯

2020年12月3日发(作者:秦玉琴)



《认识百分数》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 学内容主要是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百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互相改写,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教材的基 本结构如下:
例1 百分数的意义 练习十九 (P98~101)
例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相改写 练习二十 (P102~104)
例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相改写
例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练习二十一 (P105~108)
例5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整理和练习 (P109~112)
实践与综合应用:算出它们的普及率 (P113)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例1引 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材可以分为三个
层次:第一层,结合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 习的情境,给出了三个分数,
并提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的问题。第二层,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 br>考比较三个比率的大小。同时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用分母是
100的分数来表示”。 第三层,通过交流三个比率的含义,引导学生概括百
分数的意义,并说明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同时介绍百分数的读
法和写法。教学时要充分用好例题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正确感知百分数
的 意义。要突出百分数的本质属性,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不要用描述 特征的方式给百分数下定义。如:分母
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教材还在“试一试”和练 习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
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如:“试一试”的填空,练一练的看图 写数等都有利
于促进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再如练习十九第3题突出了百分数
只表示两 个数比率,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突出了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
和区别;第4题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写出 两个数量的比,沟通了百分数和
比的联系等。

1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材在学生理解了百分 数的意义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
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相改写方法。教材安排了 两个例题,先
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相改写,再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互相改写。
例2主要教学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相改写。教材通过学校田径队员练习
仰卧起坐的情境,引起学生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相 改写的心理需要。教学
时,要先通过交流明确“谁完成得多”就是要比较1.15和110%的大小,再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寻求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策略,并通过交流明确比较
1.15和110%的 大小,可以先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也
可以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
“试一试”安排了两个问题,第⑴问,先让学生分别把0.3或0.248
改写成百分数, 再通过比较发现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后,百分号前面的数
是原来小数的100倍。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交 流把已有的方法上升为一个
更便于操作的程序。即: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并通过类推得出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的方法。第⑵问,通过让学生把百分数直
接改写成小数,验证把百分 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教学时,不但要通过交
流引导学生自主地概括百分数与小数互相改写的方法,还要 让学生弄清其
中的道理。
例3主要教学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探
索改写方法的过程。把 改 写成百分数,学生可能想到两种方法:一种方法
是先把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另一种方法是 先应用分数的基
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出现这样的情
况, 不要急于作出评价,而要让学生继续用自己的方法把 改写成百分数。
学生会发现不能把 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只能先把 改写成小数,再
改写成百分数,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最基本的改写 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
计算中遇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在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
小数。这样,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地获得数学结论
的过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数 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
“试一试”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其中的三个问题包括了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的三种情况:第1小题是可以

2



直接把百分数改写成最简分数;第2小题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后,要约分;< br>第3小题的百分号前面是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还要把分子、
分母同时乘10。在 例题和“试一试”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讨
论和交流,自主归纳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把百分 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
3、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百分数 实际应用主要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教学百分数的一 般应用,即求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例5教学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
应用的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如:求出勤率、合格率等。虽然两者都是求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的实际问题 ,但后者往往应用于一些特定的场
合,且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例4主要 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其和求一
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和 解题思路相一致。因此,教
材在提出问题后,没有作任何提示,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设,列出了两种可能:一种是先求出李芳跑的路程是
王红的几分之几,再化成百 分数;一种是先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再改写
成百分数。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要用4÷5计算。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道题是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用李芳跑的
路 程除以王红跑的路程就是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二是要通过
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用小数表示计 算结果,再改写成百分数比较简便。
“试一试”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中遇到除不 尽
的情况。教学时要让学生想一想除不尽时,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再次
提醒学生注意:遇到 除不尽时,一般情况下,得数要保留三位小数,也就
是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例5提供了 学校田径队一周中晨练的出勤情况统计,先通过求出周一
的出勤率,使学生理解出勤率的含义,再要求学 生根据题中信息,分别求
出另外两天的出勤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类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出勤率的含义,使学生明确出勤率就是出勤人
数占田径队总人数的百分之 几,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需要说明的是:以
往的教材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都是要求学生用公式计算的 ,这样做增加

3



了学习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学 生的负担。教材对此所做的改进,
突出了问题的本质,简化了解题的步骤,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教材还在练习中,通过收视率、入学率、普及率、合格率、覆
盖率、近似率等日常生活、 生产中经常接触的百分率问题,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体会百分率应用的广泛性。
4、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
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本单元的最后,教材安排了实践活动:算出它们的普及率。首先通过
1999~2003年全国 电话普及率、1998~2002年全国城市每百户家庭电脑的
拥有量等两组数据,引导学生体会通过调 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
据的基本方法,体会利用样本数据分析整体情况的统计思想。接着组织学
生以“本班同学家庭中电话、电脑的普及率”为主题,开展调查活动,使
学生经历“设计调查方 案—收集整理数据—算出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的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发展统计意识。教学 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⑴ 要结合班级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调查项目。教学时,可以根
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本班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调查项
目,如: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 调查电视机、洗衣机的普及率等。⑵ 要精
心设计好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积累统计
活动的经验,培养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数据的
收集和整理 ,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统计活
动。⑶ 要组织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恰当地 分析。可以对电话、电脑普及率
的高低进行一些比较,分析其原因。但不宜用本班级学生家庭的电脑、电
话普及率去推断本地区电话、电脑的普及水平。因为,用一个班级的学生
家庭为样本所得到的调 查结论去推断一个地区的总体水平,不符合抽样调
查的基本原则,所得到的推断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不 利于培养学生严谨
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 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
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



2、使 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
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 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 意识,进
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

每天保持好心态的说说-养羊前景


网速慢是什么原因-医药市场分析


弹跳训练-骤然的近义词


听过很多流行歌-qq中毒怎么办


中秋佳节图片-是的英文


狗年祝福-联机查找防病毒程序


自费出国留学费用-drop7


大学生涯规划格式-美丽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