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该怎么上
认识人民币-非主流qq图像
小学数学复习课该怎么上
1. 复习课体裁的形式
有关复习课采用哪一种体
裁组织教学需要根据复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
点来确定的,有些知识点的内容适应于安排情境串的形式
,有些内容则适应题材
变式的形成,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条件来确定的。 <
br>如有关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复习的内容是“东、南、西、北”四个方
向,按照一般的复习流
程,首先,交流四个方向如何确定,它与我们生活的习惯
动作有什么联系?然后,出示有关四个方向的材
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材料上具
体建筑物之间的方向与位置;最后,安排一些习题进行练习与评析。但浙
江省永
康市人民小学的胡老师,她在设计这一节复习课时,则采用情境的故事安排复习
的内容。
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⑴学生课前设计画动物园的小建筑;⑵交流设计
图中组合成一个动物园的大情境;
⑶学生叙述各设计图中建筑物的方向;⑷创设
游客游园的活动,复习四个方面与简单的路线图。在这一节
课上,从设计材料的
呈现,到材料的运用即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情境,而且也出自于学生的参与研究,因此,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其投入的积极性是相当的高。类似这样的设计,不
仅在空间与图形领域
的内容可以安排,同时,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领域可以
安排。如一年级下学生在学习“百以内数的认
识与加减法”时,教材安排的“我
和小树一起长”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情境材料。如果教师在上
课时将这
一材料配合一定的过渡性语言连接,学生不仅可以复习百以内数的认识,还可以
复习相
关的加减法。
当然,复习采用情境不是唯一的,有时将一个材料通过不同的问题解决,也
会
起到有效的复习作用。如北京海淀区二里沟小学的吴老师,她在设计长方体与
正方体的复习课时,没有安
排具体的情境,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牛奶盒作
为体裁,通过提出解决牛奶盒中的各种问题来帮助学
生进行复习。教学的主要环
节如下:⑴讨论牛奶盒的特点,复习长方体的基本特征;⑵制作一个牛奶盒需
要
多少纸板与包装4盒牛奶需要的纸板,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⑶计算牛奶盒
内所装的牛奶
,复习体积(容积)的计算;⑷叙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综合复习
各种相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所以说,在复习课上采用什么是需要具体的内容来确定的,而不是统一的。
即使同样的内容,不
同的老师也可以设计用不同的体裁开展复习。
2.复习课如何梳理知识
从
新课与复习课两者进行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解这一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
生认识其本质特点,而后者则是
梳理这一知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即知识间
的逻辑关系。因此,复习课的目标制定上,教师需要有十
分清晰的教学目标指向。
至于具体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如何帮助他们构建认知的网络,这也需要根据
复习的年段与内容来确定的。
如四年级在学习小数的除法后,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就有两个
方面的目标需
要考虑:一是众多的小数除法计算题计算方法思路的整理;二是各种计算中常见
错
误的提示。根据这一目标的确定,这一节复习课可以安排三个主要环节:⑴出
示一组小数除法的计算题,
如23.4÷3 、23.4÷0.3 、24÷48、 24÷0.48等题
目,学生在练习后师生进
行核对;⑵对题目进行分类,根据除数的特点,这些题
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另一
类除数是小数的除法;⑶讨论
两类题目的联系,从而得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仍然按整数的计算方法进
行计
算,而除法是小数的需要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然后再进行计算(见下图);⑷
讨论除数转
化中的常见错误,罗列各种具体的实例,师生共同说一说形成错误的
原因。
这样安排复习课
,它是针对某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设计的,当然,随着学
生的年龄增长,到了高年级后,需要系统地整理
与复习,那么也可以通过知识点
之间的联系图的形成安排复习。如对数的认识,学生到了六年级后,基本
学完了
整数、小数与分数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数的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一边
复习,一
边逐步呈现数的发展图,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人类对数的认识的过程以及
这些数之间的互相联系。又如学生
在学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也可以通
过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逐步呈现出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梯形以及圆面积公式逻辑推导的过程图。同样,对于问题解决的内容,教师也可<
br>以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如哪些问题适合运用列表的策
略,哪些问题适合
作图进行解答,哪些问题需要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解答等。所
以说,复习课上的学生网络知识构建并不是
一定要呈现网络图,它是与复习内容
的范围大小、复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关的。
问题3:复习课怎样设计习题
对于复习课上的具体题目设计,确实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
问题。正如这
位教师提出的,安排一些学生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学生上课时会产生厌恶
的
情感,所以说,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复习,习题的
设计是十分地关键。 <
/p>
一般地说,习题的设计要考虑趣味性,即学生感到有趣。如辽源市福镇路小
学的于
老师,她在组织学生复习计算时,除了安排一些计算外,为了提高学生做
枯燥计算的兴趣,她将计算的答
案与问题结合起来。在计算一组题之前巧妙地设
计了4个小问题: ⑴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⑵我
们学校共有多少位老
师?⑶我们二年组共有多少名学生?⑷我们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这几道题一
出示,学生们楞住了,这样的问题谁会知道呀,正在学生为难之际,她出示了4
组计算题,告诉他们把
每组的结果连起来就分别是这4道题的答案。由于有了这
样一个外面因素的影响,同样的计算,学生参与
的积极性却大不一样。
在复习课上,除了考虑趣味性,更应考虑思维的发展性,这是数学学科的本<
br>质所决定的。如在两步计算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2+3×4,2×6-4。
这类题目本
身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考评学生法则掌握的情况。那么,
在复习的时候,能不能将这类题进行
变式,如提供给学生四个数:2、3、4、6,
让他们自己组成一个算式进行计算。这样,原来被动的学
生就会呈现出开放的状
态。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给出的条件中再增加一个条件,即根<
br>据这四个数,要计算结果是规定的数。这样对发展学生思维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在复习
课上,也应注意学生纠错的习题安排。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总有一些常犯的错误,因此,在帮助学
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如其
分安排一些学生重点练习的题目,包括学生已经做过的练习。对学生
来说,并不
是做了题后,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有些题目需要经常地练习,才能逐步形成一
定的
技能。不然,很可能将复习课演变成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学生收获空空洞洞
的现象.
4.复习课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没有统
一的学习方式,
这主要根据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也没有学习方式高级与低级
之分。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复习时,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使他们
能成为复习课上的主动参
与成员,而不是仅凭教师安排的被动学习者。
如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的宋老师设计的《五年级上整
理与复习(三)》这
一节,把分数的加减法与组合图形两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己整理与复习,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从已经整理的教学实
录中可以看到,每个
小组的学生根据他们自己喜爱的程度,通过小动物的形象,
将这两个单元所学内容的联系用十分简单的方
式表示出来,同时,又整理出每个
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方面。由于学生有了自己整理的过程,因此在正式的
教学时学
生充分讨论的效率会大幅度地提高。更为重要地是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们自
觉内化所学的知识、自主发现知识间互相联系的能力都远远超过教师手把手的复
习。
当然,这个班级的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教师长期培养的结
果。所以说,对学
生整理与复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在期中与期末时期进行实施,
它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地渗透类似的
方法。如一节课结束后,能让每个学生
简单地写一写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一个知识点结束后,让他们
整理一下有几
种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一个单元结束后,全班每个学生能用概括
地
用语言交流主要所学的内容。只有长期地将这种渗透潜伏在平时的教学中,那
么到了期中、期末、或者学
段结束时,学生才有能力与同伴合作自主地开展对所
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5.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为学生今后终身的发展打好基础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它也涉及到各种方
面,仅从复习课这一角度分析,学生有三个方面的科学态度与习惯需要教师的关
注与培养。
一是会经常概括所学的内容。即这一阶段学些什么?它们与前面所学的知识
有
什么联系?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
二天就会见分晓,正好上
述所讲的,它需要教师长期的渗透与培养。
二是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对每个成长中的学
生来说,由于他们
各种能力的局限性,所以在概括知识时可以会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
虽然教师的复习时可以帮助他们概括,以求得合理与完善,但同伴间的一种经常
性的交流,能从交流的
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时并不是教师能完成
的,他需要依靠学生间的交流才能得以充实。
三是会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如果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学所习题的内容,
那么他们就应该具
备认识题型结构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常说的学生内化过程中的
重要一环。对学生来说,能够根据所学的内
容出好题,他们需要认识每道不同形
式题的本质特点与联系,这样学生在出题的过程就会进一步去区分不
同题型的差
异,所以说,在课堂上,教师能把一些出题权交给学生,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
习的
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进一步整理与复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