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ipo过会是什么意思-合肥大蜀山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
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
数学实践活
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
的初步
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
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
本相同;又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
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
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
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
发展数感,
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
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
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
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
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
单位,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
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
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
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
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
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
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
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
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
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
均数的意义和实际
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
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
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
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
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
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
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
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
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
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
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
(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
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
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
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
图
,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
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
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
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
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
24
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
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
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
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
br>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
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
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
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
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
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
经验与体验、体
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
性
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小学阶段计算
教学的分量比
较重,但是它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计算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
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形成科学的世
界观打下基础。本册实验教材有两个单元
的计算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标准》规定这些内容是第一学
段学生要学习的最为复杂的计算知识,
所用时间也比较多,大约占本册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19课时)
。这册教材的编排与三年级
上册一样,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内容编排的
顺序、例题的
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因此仍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精心
设
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
学
,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9个);(2)让学生在自主
探索中获
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
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
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
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和体会估算的作用,等等。还要指出的是,这一册教材更突
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
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
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
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
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形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起
良好的
数感;而且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教
学的每一例题都有现实的问题情境,大都展示了多种计算方法;在“整理和复习”中则更为
明确地设计
为: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展示不同的计算
方法的适用范围,等等。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传统的
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
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实验
教材关于空间与图
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这些内容不仅
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
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
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
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
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
东、南、西、北等
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
的知
识。又如,教学简单的路线图时,教材呈现了在某一街区“学生问路”的情境,让学生应用
所学知识从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在这些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一方面
获得了丰富的有关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
解。“面积”的编排,与
传统教学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
成过程。例如,面积单位的教学,教材
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
列“矛盾冲突”: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
──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
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
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
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
大小,要用
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
br>较合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
位的
教学。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
为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
,逐步形成统
计观念。
在前几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
示统计的结果,学习了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初
步经历
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建立统计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册中,教材一
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
数的概念以
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
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
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
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
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
─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的销售量进行
统计,让学生了解一种新的条形统计
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下一步的进货
计划,让学生经历“运
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例2──让学生通过对
所提供的
某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习另一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同时学习分析统计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
的作用。
在练习中也注意安排了有关“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习题(第41页第3题、第45
页第4题)。这样的
安排为达到使学生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的教学目
标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义务
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
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
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前几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我们已经比较
详细地阐述过本套实验教材,以《标准》的理念为
依据,在解决问题方面采取的措施,在此不再赘述。本
册实验教材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部
分教学内容,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同时在“解决问题”
和“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实践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
题策略的
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
的计算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在这里教材安排了
需要应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的实际
问题,并呈现了不同的算法。在相应的练习中,教材设计了
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如体育锻炼、货物装车
、公园购票、集体租船、收集数据等等,有的
题目中还蕴涵多种解决问题的信息。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使
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思
维习惯,并且为使学
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提供了有效而丰富的资源。“
数学广
角”的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接触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用数学
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制作年历”和“设计校
园”两个数
学实践活动,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
手实践解决问题,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逻辑推理
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
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
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
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
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
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
想的教学。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
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例
如,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学生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开始运用集合的思
想方法了。
等量代换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同时这些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
br>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
学思想
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同时使他们逐步形
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
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
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
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
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
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
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
意结合教学内安排了许多体
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
魅力,这些都
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
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
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内容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
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
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第一单元的
主题图──鸟瞰天安门广场;第7、11页的练习题
──在中国地图上确定“五岳”和自己家
乡的位置;第4单元的主题图──展示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国庆
节、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
等);第9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情况,等等。
为教师结合教学
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
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
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
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
望。本册教材安排了6处“你知道吗?”、2处“生活
中的数学”、2个“数学游戏”。介绍了
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丈量土地面积的单
位──亩,以及除号的出现
史、小数的发展史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励他们扩充
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
潜移默化的作用。
(3)增加自主探索、设计与制作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进行设计
与制作的活动
。例如,数学实践活动提高了设计制作的难度,“位置与方位”的例2,让学
生自己完成校园示意图,第
75页的“数学游戏”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图案;“年、月、日”
的教学加强了探索性等等。让学生有
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
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
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在前几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其中
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
板、卷尺和测绳等,仍可以继续使用。这里再介绍几种,供参考。
1.指南针
教学位置与方向时使用。可以自制,也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简易的指南针作为
教具。
2.年历卡 教学年、月、日时使用。可收集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年历片制成。可对收集来
的年
历片进行一定的加工,以便符合教学所用。如可盖住每日日期,只留下12个月份和每
周星期几的名称,
每日是星期几则留给学生填写,最后由学生自己制成当年的年历片。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教
学24时计时法时使用。目前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设计的学具
中,一般都包含有这一钟面模型。也可指导学
生自制。在一张硬纸片上画两个同心圆,剪下
后在内圆中标出刻度制成钟面,再分别剪出时针、分针和秒
针钉在钟面上;在外圆中从1
时开始对准每一整时按顺序写上13,14,„24。教学时,让学生拨动
表针,表示出指定的
时刻,理解24时计时法。
4.面积单位卡片 教学面积时使用。可用硬
纸片自制。用不同颜色的硬纸片,剪开,制成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卡片各若干张。1平方厘
米的正方形卡片可多一些。可在
一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卡片上画上格子,制成如教科书第82页插图形式。
5.简易天平 教学数学广角时使用。可参照下页图来制作。做法是:
用一块长
方形的木板作底。在木板的中间竖着钉上一根木片,在木
片上端安上一根能活动的横木条,在横木条的两
端各挂上一个相同
的铁盘。可以用大小相同的若干个小立方体代替砝码,作为判断天
平两边的重
量是否相等的标准。在两边的铁盘中放上同样数量的砝码看天平是否平衡。
6.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
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把
教科书第42页的“矿泉水瓶”插图画在
硬纸板上,制成可剪下进行操作的教具或学具。又
如将教科书第114页思考题图复印多份,发给学生,
让学生试着剪一剪、拼一拼。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
程内容参考教学时
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
教学内
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一、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
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
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
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材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
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
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
、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
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
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有研究证明三、四年
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
南、西、北等)依赖于他们在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①所以,教材
把有关东、南、
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在本册,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
方
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和他
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联系的。最初,应当根据
儿童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
,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
例如说,上面是北方、右面是东方等等。②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
生已有的上、下、前、后、
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
方向的技能。
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三年级儿童(8~9岁)正处在由具体
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
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
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
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
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
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
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
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
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
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
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
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
生在观察、操作、
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2.这部
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2~12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第1~4题及
练习二的第1~6
题。
───────
①参见“儿童空间定向的发展”—《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苏】A.M.列乌申娜
曹
筱宁 成有信 朴永馨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1月第1版。
②参见“空间知觉的发展”—《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朱智贤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1版。
(第2~12页)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
例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
1
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
例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
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
例
向(东、南、西
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
4
体所在的方向。
例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
1.主题图。
教科书第2页,呈现了首都北京天安门广
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
应的平面示
意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目的是从
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体验在生活<
br>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说
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可适时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天安
门广场内,并用已有的方位知识(前、后、
左、右)描
述天安门广场内各建筑物(国
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
位置关系。由于前后、左
右等方位概念所
具有的相对性,学生观察的方向不同,描
述也会不同,教师可抓住此矛盾,引出
本
单元内容的学习。
到本单元内容学习结束后,还可以再让学
生观察这幅主题图,并
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对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体
会所学知识的作用和
价值。
2.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1。
教科书呈现了学
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
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
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
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把学生
带到操场
上,让学生说一说,早晨太阳在什么方向。“早晨,太阳在东方(从东方升起)”这
句话学生十分熟悉,
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前、后、左、右
的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
起联系,帮助学生认识这四个方向。让学生面向东站好,
告诉学生他们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再让学生伸开
两臂,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
南。最后,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说出校园内的四个方
向各有什么建筑物,使学生进
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
置。
(2)例1的“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指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知道东、
西是两个相对的方向,南、北是
两个相对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先让一组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指东、西两个方向的同
学背
对着背,指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着背。再让学生们小组内合作指方向,体会东与
西相对、南与北相
对。
3.例2。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的活
动情境,让学生在图上表示
各建筑物的
位置关系,并通过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
各种记录方式,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在教学例1时,已经让学生观察了校园
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
么建筑物。在教学
本例题时,只要求学生绘制出四个方向
的主要建筑物就可以了,但需注意提醒
学生要标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另外,教师对绘制校园示意图的方法不必做统一要求,可
以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绘制校园示意图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有的学生可能将每一个建筑
物
的所在方向都标明,有的学生可能只标出一个方向;有的学生可能将东边的建筑物画在纸
的上部,有的学
生也可能将北边的建筑物画在纸的上部。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
在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自的
记录方式,比较各种方式并说一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再
告诉学生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的,并引导学生按绘制地图通常所用的方式
绘制示意图。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在某一街区“学生问路”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
br>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时,既可以利用此图也可以让本班同学进行实地演
习。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可以先给
定一个方向,让学生辨认其余三个方向,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
置,再让学生提出不同
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呈现了某一街区的
地图,帮助学生巩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
余三个方向及描述行走路线的知识。(对于某一建筑物的具
体位置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叙
述,并体会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概念的相对性。例如:书店在小兰家的西
面,书店在邮局的
东面,邮局在书店西面,邮局在小红家的东面等。)
5.有关练习一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等方
向。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
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
适当指导,可指出一个方向让学
生辨认其他方向,再让学生结合教室里的实景说一说。
第2题
,是实际应用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
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绘制出自己房
间的平面示意图,再在小组内说一
说。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同桌学生合作完成,由一名学生说,
另一名学生绘制出平面示意图。
第
3题,是让学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练习时,既
可以利用此图也
可以让本班同学进行实地演习。
第4题,是让学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练习。通过呈现我国“五岳”的
分布图,帮助学生巩
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的知识。教师出示地图后可先让学生找一找首
都北京
的位置,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五座名山
的地理位置,再填空。
“你知道吗?”,一方面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同时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
相关资料,然后在班中进行交流。在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让
学生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6.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4。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四个方向
的活动情境。目的是在
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北、东南、
西北、西
南等四个方向。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首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出
新知识的学习。把学生
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教学楼、图书馆、大门和体育馆
分别在操
场的什么方向,复习已经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着,再组织学生讨论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在学生思考之后,可提供指南针帮助辨认东北、东南、西北、
西南这四个方向。最后,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说出校园内的这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
筑物
。还可以让学生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
语描述建筑物所在
的位置。
(2)例4的“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方位知识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的活动情境。目的是使学
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识。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说一说,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班
中进行交流。
7.例5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5。
教科书
呈现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
方向,能用这些词语
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时,既可以利用此图也可以让本班同学进行实地演
习。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可以先给
定一个方向,让学生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说一说动物园内各场馆的位
置。再让学生提出不同
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例5的“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图,使学生会看
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体会
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时,可以先让
学生说一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再说一说从动物园到火车站的
行车路线,使学生体会两者之间
的相同和不同。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从任意一站
出发到另外一站的行车路线。教师也可以利用
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公共汽车行车路线图
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有关练习二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第2题和第5题都是实际应用的题目
,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八个方位的知识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的意识。练习第1题时,
可以让学生先调查自己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再在课堂上让学生标出来
。第2题可以让学生
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第5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和
交流,
也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上学的路线图,标出重要的建筑物,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第3
题,是让学生辨认建筑物在十字路口的什么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练习时,既可
以利用此图也可以
让学生进行实地演习,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第4题,是让学生在地图上辨
认方向的练习。通过呈现我国几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
分布图,帮助学生巩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
认其余七个方向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保护人类
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
,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再在小组
内分别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对于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
第6题,是让学生巩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及描述行走的路线的知识。练习
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说明
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
年段 内容
二年级下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
学期 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年级下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期
四年级上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期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
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
思维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编排结构如下表:
本单元的编排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本套教
材涉及的计算内容,不论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一般按照“先口算──再估算──
再笔算”的顺序进行
编排。这是因为:(1)口算是最常用、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
算方式(估算、笔算)中的一种
最基本的运算。因此,先学口算就成为十分自然的顺序了。
(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
过程。因此,把估算和笔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
是顺理成章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这样一个规律进行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
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
乘一位数”
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
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
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真实
、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例如,教
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是一幅喜气洋洋
的运输蔬菜图。要知道不同型号的车辆每次运的苹
果箱数,就必须用除法来计算。又如,第22页例3是
整理相片的情境,第31页例7是乘车
参观的情境,两个情境虽然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解决的
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这样,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通过解决这些
具体问题,使
学生认识除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
1)在口算和笔算的编排中,融入估算。
如教科书第16页的例2、第22页的例3,通过口算和估算、
笔算和估算的同步教学,使不
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解决同
一个问题时可选
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到估算在解题中的优势和不足。(2)加大练习的分量,注
重培
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本单元的七个练习中,有五个练习安排了估算。这些内容从生活的不同
角度,提供丰富的估算素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
估算习惯,进
而形成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知识点比较多,
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
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主动获取所学知识。本单元的具体编排见下表。
口算除法
课
题
例1
内容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例2 除法估算
例1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
整除)
基本的笔算除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
例2
法 整除)
例3
除法的验算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除法估算
例4 用乘法验算除法
例5 有关0的除法
有关0的除法 例6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
例7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
5.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本单元创设的多维度的问题情境,除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外,还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
种文化。如,教科书第28页例3,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
僧师徒展开情节,
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素材,教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这样
既提高
学习的积极性,又感受数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又如,教科书第15页的“你知道吗?”,介绍了“除号”的产生。文字虽然不多,但它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数学符号都是随着生产、生
活、数学
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符号化的思想,同时认识今天的数学
是无数先人用数学智慧
创造出来的。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
是避免学生
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
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
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
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
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
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
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
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
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
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
结合一定
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的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
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
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
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
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
语地、轻声地说
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小组(或与同桌)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
话
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
同
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同时学会用简
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
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
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远不能满足广大城乡
师生的需要。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
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人的
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
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
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
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
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有
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
意义。(2)将估算、
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
机地将估
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3)适<
br>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
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
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
=(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 )
=60。又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
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
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既掌握
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口算除法
(第13~18页)
教材说明
本小节主要教学用一位数除
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
数的口算及相应的估算,共安排两个例题
。例1含3个小题,分别教学用一位数除整十、整
百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例2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除法估算。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的内容蕴含其中,十分自然地
导
出例1、例2要解决的四个问题。例1教学口算,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表内除法、一个
因
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经验来自己推导出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例2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估算,它的一
般算法是: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的数来计算。由于学生的已有
经验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教
材提供了几个学生的不同思考方法。
教学建议
1.用主题图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整
体入手,把握整幅图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顺序
(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逐一理清每个小情境的意思,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在选择问题情境时,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或师生
手中丰富
的教学素材,从不同的生活视角选取适当的素材。
3.应尽可能提供启发性强、操作
简便的活动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教学口算除法
例1中的“60÷3”时,提供的材料可以是简
易的彩色塑料小棒6捆(每捆10根),也可以
是6包彩色圆片(每包10个)等等。
4.本小节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以运输蔬菜为素材,为口算除法提供现实背景。图中显
示了四个小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用
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建议:
(1)可动态呈现主题图中的小情境。如,先出示四组要运输的
蔬菜、瓜果,让学生看看都是
什么;然后显示各组的箱数;接着分别显示各情境中的车辆、
车主以及他们的对话。再引导学生根据各小
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由此引出本小节中
的口算除法。
(2)也可以采用“先整体、再
部分”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整幅图的意思,然
后再观察每一个小情境图,逐个提出相关问题
。
(3)启发问题意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可自己轻声说,或对同桌说),使大多
数学生能根据图中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4)也可根据当地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背景。
2.例1。
编写意图: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由
主题图引出的三个除法式题(60÷3、600÷3、240÷3)的
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
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
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
识迁
移到口算除法,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做一做”的第2题,是相关联的四组口算题。当被除数扩大10倍时,商也扩大10
倍,渗透函数思想
。使学生明白,在进行口算时,应根据题目的条件灵活进行计算。
教学建议:
(1)例1的
三道小题(60÷3,600÷3,240÷3)中,重点放在第(1)、(3)题。第(2)
题可由第
(1)题类推出来。第(1)题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为了帮助抽象思维水平略低
的学生理解算理,应
提供操作材料(如小棒),使他们在活动中弄清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时,应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
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果,以体现算法多样化。当每个学
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算出结果以后,应开展交流
活动。先在小组内(或同桌)交流,每个人都
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然后组织几种不同算法的学生在全班
交流。
第(3)题可引导学生在独立口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2)应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口算时间,使每个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
(3)应组织好合作交流活动。特别是小组内的(或同桌的)交流活动。一定要让每个学生
有说话的机会
,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能落在实处。
(4)学生完成“做一做”第2题后,应引导
学生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找出其中的
运算规律。
(5)第15页下面的“你知道吗?
”,应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感受数学符号的产生过程和数
学家的智慧。同时,鼓励学生查阅课外资料,或
利用网上资源,查找一些有关除法的史料,
并在班上学习交流,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收集
、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3.例2及“做一做”第1题。
编写意图:
(1)例2教学估算,由主题图中运送茄子的情境引出。教材给出了两个学生的不同解答策
略,使学生明
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2)“做一做”第1题,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练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
br>(1)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估算,再进行交流。教师尽量把不同的策略展现出来,让
学生通
过讨论体会到:(1)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策略不同,
估算的结果也会
不同。如把124看作120,124÷3的估算结果是40;如果124先分成120
+4,先算12
0÷3=40,再算4÷3,最后结果是41。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只是一个更精
确些。(2)在解决
具体问题时,估算、精确计算可以配合使用。如上面第二种策略,既用到
了估算,又进行了精确计算。
(2)除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用估算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三年
级
学生去春游,4个班共需饮料196瓶,平均每班大约需饮料多少瓶?”使学生体会估算的
意义和作用,
形成估算意识。
4.关于练习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题是本单元基
本的口算练习。除了进行课本上的这些练习外,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
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
的练习(如利用卡片、游戏进行练习等),达到应有的
口算水平。
第3、4、8*题是估算练习。第5、6题是利用口算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7题是综
合练习题,是需经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练习时,应注意两点:(1)
学生是否有条理地分析
题意并解答。(2)计算过程中,涉及口算的内容,能否正确用口算求
出结果。
(第19页~37页)
教材说明
本小节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为3个层次:
(1)基本的笔算除法
。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共
编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
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
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
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例3
是一位数除三位数,主要教学: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
,要看前两位的问题。②将
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
(2)除法的验算。教材
通过例4,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用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
数的除法)。
(3)有关0
的除法。共安排三个例题:例5,教学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例6、例
7,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
除法尽管教材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
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
,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
理的演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
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
法的算理,同时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2.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
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
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培
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学时,
应使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笔算的
习惯:每当笔算一道题前,先估一估它的大致结果,然后再来笔算。 3.加强例题间的联系。本单元有七个例题,以例1、例2为重点,在学好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基础
上,学习例3,即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此基础上,再解决笔算除法中的难点,
即商的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
4.本小节可用10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例1。
编写意图:
(1)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
造林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
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
问题意识。
(2)让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43÷2的算理,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竖式写法。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
环境、热爱劳动的教育,另
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例1的教学过程。
①引导学生利用“40÷2=20”的旧知来学习“42÷2”的新知。
②提供操作活动的材
料,让每个学生经历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堆的过程。③将分小棒的
过程与笔算竖式结合起来。如,当
学生说“先将4捆平均分成2堆,每堆2捆”时,结合分
的过程,在竖式的十位上商2:;当学生说“再
将2根平均分成2堆,每堆1根”时,
引导学生在竖式的个位上商1:
一些0可省略不写。
2.例2。
。然后告诉学生竖式的简便写法,弄清中间过程中的
编写意图:
(1)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
背景,教
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 (2)用直观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当余下1个十
后应该
怎么办:
(3)学会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初步形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主题图中提供的情境资源,让学生在解决植树问题
的过程中学习笔算除法的
知识。
(2)尊重学生间的思维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5
2÷2的笔算算理。教学时,既
突出用直观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又满足不需借助直观,
只用口算就能得出
结果的学生的需求。如,有学生这样想:40÷2=20,12÷2=6,20+6=
26,也应该鼓励。
这个过程和直观操作的程序是一致的,只是脱离了直观,应用已有的口算经验来解决
它。
(3)应注意使学生形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然后
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这个方法,不需要学生记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体验得出的
,并在做笔算除法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
3.关于练习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练习。学生作业时,除引导他们用笔算除法的基
本方法进行
计算外,还应提醒他们看清题中数据,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第2题是判断题。针对学生笔算时容
易造成的疏忽、马虎等问题,出示典型错例供学生判断
和纠正。教师还可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补充一
些典型错例,让学生研讨,在纠正错误的
学习中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第3、4题
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第3题具有多个教育教学功能:
(1)激发学生的问题
意识;(2)巩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3)将计算与几何图形有机联
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各种知识的
交融,感受图形变换的美和奇。第4题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
题,解决第二问需要的其中一个信息,要到从
第一问的答案中找寻。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为解决需用两次计算的实际问题
做准备。
4.例3。
编写意图:
(1)主要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
位数的除法。教材以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
÷6,然后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
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
使学生体现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 <
br>(2)笔算中重点解决,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
题。笔
算过程没全写出,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
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
合并,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因此商的首位应在十位上。
教学建议:
(1)根据当地条件,
创设238÷6的计算背景。除教材上提供的整理相片这一素材外,还有
诸多的儿童生活内容,如在礼堂
摆桌子、排队做操、购食物、100米赛跑等等,都可作为238
÷6的素材。
(2)把估算
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238÷6时,首先可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估算技能,
估出大致结果,然后
用笔算求出准确商,将两次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
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
的正确性。
(3)突出238÷6的笔算过程的教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以下问题:
①,先用6去除几?
②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
③23个十除以6,商应写在哪位上?
以上三个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了,则一位数除三位数
的笔算除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难点
突破以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在理解算理的同时,进一步
形成笔算
除法的一般思路。
(4)例3后面的想一想,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来解答,使学
生感受同一问题有不同的
解题策略,而这些策略之间,是有优劣之分的。如,学生解法有:①利用例3中
已算出的结
果:24×2>39>24;②利用乘法计算:24×6=144(24页只能插144张照
片,144<236
<144×2),所以,一本相册不够,2本可以。以上解法中直接用例3的结果来
解答就比较
简单,而用乘法算出结果后再来解答就不如直接用例3的结果来得容易。
5.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判断商的位数的练习。这是笔
算除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先观察最高位
上的数,看看是否“大于”除数(也就是看百位上的数
除以除数,够不够商1个百)。
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并形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做笔算除法,先观
察最高位上的数,用
它与除数比大小。练习采用涂色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便于及时反馈
和集体
对正。
第2、5题,是笔算练习。第2题采用连线的方式呈现。第5题要求学生先判断
商的位数,
再计算。两题都要求学生工整的写出笔算竖式,会根据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第4题,是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中只安排了8道小题,教师还可补充一些。练习时应注意让
人人参与
,既关注运算的正确性,运算算理的表述,又关注运算的速度。大约用1分钟完成。
第3、6题,是利
用笔算除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6题提供了多个信息,让学生根据题
中信息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以
此启迪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知识、万以内
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应启
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如,先求出三种水果的总重量,然后用总重量与货车的载重量
(1
吨)比较;也可以将货车载重量逐一减去三种水果的重量,进行解答。
第8题的第(1)题,学生一般
会用逐一尝试的方法,即用114分别除以9和6,用125分
别除以8和5,由能否得出整数商来判断
李老师买哪种玩具。也可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观察
题中数据特点,应用基本的乘、除法口
算作出判断。如,用125元去买文具,则文具的单价
一定是5元,而不是8元,否则不能得到整数件文
具。因此,能判断李老师买的文具是钢笔。
这样练习,则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
生的智慧和潜能。
6.例4。
编写意图:
(1)以计算100可购多少本练习本为背景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2)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法验算除法,帮助学生了解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建议:
(1)为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教学时可模拟主题图提供的素材
,创设师
生合作购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br>还可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2
)如何验算100÷7=14„„2、100÷5=20?首先,应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在
自主
探索的基础上,得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如,可能有的学生会用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有
的会根据乘除法之
间的关系验算。这些验算方法都应该肯定。其次,组织好交流活动,让学
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
(3)验算有余数除法,应让学生弄清楚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当验算
100÷7=14„„2时,才能对用7×4的积再加上2的和等于100的道理完全理解,因而不
会忘
记加上余数2。
7.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题都是笔算除
法的练习,但侧重点不同。第1题侧重除法的验算,第3题侧重:①
渗透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为学习相关知识做准备;②渗透集合思想。
第2、4、6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第2题,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前面已练习过这类问题,可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
<
br>第4题,有多种方法,如:(1)389÷9=43„„2,每辆车坐43人,还剩2人,让这2人
坐其中一辆车,这样就有一辆车坐45人,其余8辆车每辆坐43人,所以租9辆车够了。(2)
先算
9辆车能坐多少人,45×9=405,能坐405人,405>389,所以租9辆车够了。
第5题
,是前面学过的加、减、乘、除的笔算练习。目的是在巩固笔算除法时,带着复习学
过的四则运算知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6题,将估算和笔算用于解决同一个问题之中。突出引导学生根据
数据特点,灵活应用估
算方法,正确判断出每箱水果的轻重。如,假定每箱水果重30千克,4箱草莓重
30×4=120
千克,120<128,说明草莓每箱比30千克略重一些;6箱杏重30×6=18
0千克,180>144,
说明每箱杏不足30千克;5箱水蜜桃重30×5=150千克,150<1
71,说明每箱水蜜桃比
30千克重一些。由此可判断每箱杏最轻。
第7*题,是有关倍数含
义的实际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数量关系是:成人人数
(2个儿童人数)+儿童人数=456
,求得儿童人数=456÷3,即152人。
8.例5。
编写意图: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以生动有趣
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
事为背景,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教学建议: <
br>(1)将四幅图制成课件,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①4个西瓜,
师徒4
人,平均每人吃几个?②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人
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
样用算式表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较深刻领会其
中的含意。
也可利用
教学挂图(或直接用教材的图),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然后
派1~2名学生在全班
讲这四幅图的意思,并引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根据上述故事,适时对学生进行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3)可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9.例6。
编写意图:
(1)以两位学生的家庭用电量为素材,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现信息和要
求的问题,以此引出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2)第(1)题教学商的中间有0的
除法,说明在除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
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
要在这一位上写0。这个0起着占位的作用,
不能不写。第(2)题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建议: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调查活动。请每个学生调查自己家
里3个月(或6个月)的
用电量。学生调查的数据中,如有类似309÷3、420÷3的问题,则可以
学生的数据作为本
例的素材,否则用例6的素材进行教学。
(2)放手让学生自主笔算309
÷3和420÷3。根据学生笔算情况,把正确的与错误的、竖
式简便的和不简便的进行对照,让学生在
对比中理解:①当商的十位或个位上为0时,这个
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②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
零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
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得出竖式的简便写法。
(3)书写竖式时,注意对齐各个数位,使竖式正确、工整、美观。
10.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3题,均为笔算除法的练习
。各题练习的重点有所不同。第1题是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练习;第2题是所学的笔算除法的练习;
第3题是判断题,针对学生笔算中易犯的
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以
上内容可采用一题一评的练习方法。即每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题后,就进行对正、评价。教
师应了解学生计
算的熟悉程度以及犯错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纠正错误。
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运输工具大致的运行速
度。如,知道大型客机每小时约飞行900千米
,小轿车每小时约行90千米等。
11.例7。
编写意图:
(1)以学生参观天文馆、克隆鼠展览为背景,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
(2)第(1)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
上商0。第
(2)题,教学有余数的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建议:
(1)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
学习方式。先让每个学生自己试算832÷4、562÷4。然后让
学生解说试算的过程,突出在竖式:
方框中填0的理由。使多数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
/p>
应在这一位写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
(2)例题后面的做一做应让每个学生独立地、全部地练习,使之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第32页的“数学游戏”应利用数学活动时间让学生开展活动,以提高计算的兴趣。
12.关于练习八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1)第1、2题,是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练习。两题呈现的形式不同。第1题是直接笔
算,第2题以改错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在改正他人
的错误中强化“用0占位”的意识,进一
步提高笔算除法的运算技能。
(2)第3、4、6题
,是直接应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计算时,可提示学
生先估一估大致的结果。判断出商
的位数,然后再用笔算求出准确值。
(3)第7、8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练
习。第7题具有一定的开放
性,它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的方法将几种不同的买票方案进行比较,得出合算的
结果。学生的
买票方案基本上是以下两种:
①将师生分为成人与学生两组,分别进行购票:
10×3+5×50=280(元)
②将师生合为一个团体,以团体名义购票:
6×(50+3)=318(元)
学生不难从以上两种购票方案中找到合算的结果。但这题不
能到此为止,应充分挖掘其智力
因素。可向学生发问:“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别购票是合算的?又在什么
情况下以团体的方
式购票合算?”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在更深的层面上思考,能激发那些对数学有特别
爱好
的学生的兴趣。
第8*题,将本单元学习的口算、笔算除法的内容融于同一个情境中,以
统计图的方式呈现。
使学生不但练习了口算和笔算,而且学会解读图意,学会看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体会统
计图形象、直观的作用。
(第35~37页)
1.第1、2、3题。
编写意图:
(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
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
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
度。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行解答第1、2、3题,然后反思以下问题:①在解答以上问题的
过程中,你
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计算?②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225的过程。
(2)课前让学生试着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自主探索归纳、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2.关于练习九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综合了笔算除法的几个要点,学
生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笔算准确值等
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
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第2题,是估算练习,答案不止一个。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示题意,将习题放在几
何图形中,
一方面加大了问题的空间和密度,另一方面使学生练习时不感到乏味。
第4、5题
,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4题可采用竞赛或计时的方式进行,让学
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中提
高计算能力。第5题应提醒学生看清题意,注意带小括号算式的运
算顺序。
第3、6题,是计
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第3题可引导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再提出一些数学
问题进行解答。如,买一本《童
话故事》的钱可以买几本《小猕猴》?买2本《童话故事》
的钱比买1本《少年百科》还多吗?第(2)
问“10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是个开放题。
答案有多个。
(1)若只买一种书,则有:98元(1本《少年百科》)
48×2=96(2本《童话故事》)
4×25=100(25本《小猕猴》)
(2)若买两种书,则有:
4×13+48=100(13本《小猕猴》和1本《童话故事》)
4+48×2=100(1本《小猕猴》和2本《童话故事》)
第6题,是需用两步计算才能
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
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待作业
完成后,应让学生对自己的列式作出解释,培养
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课题一: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
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③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
算式:124÷3≈、223÷4≈、100÷3≈、
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
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
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
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
可运1箱,每人大约
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
br>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
的差异
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 约行55千米。
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
它更接近
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
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
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在解决问题①中,能将100
估成120吗?为什么?b.在解决问题②中,将182估成160
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
白:在问题①中,
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②中,已知灾民1
82人,
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过困难期。
(4)估算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
:把260看成
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面对脱离了
具体背景的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
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
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灵活解
题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辆车够。 6辆车够。
四、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日记的内容是:
(1)举出2个生活中应用估算的例子。
(2)除法估算一般的方法是什么?举2个例子说明。
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
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
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
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
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
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
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
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
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
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13
页知识结构图)。对着结
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
出示教科书第35页第1~3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
直接写在书上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3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2)
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口算,第2题用估算,第3题
用笔算。)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请学生当小老师,由小老师点名让3~6名学生
上台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利用实
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
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
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
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
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
意义。
教材说明
在
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
复式统计表)和
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
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
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
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
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
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
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
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
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
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
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
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
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二
年级下册已
经认识了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在本单元出现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横向条形<
br>统计图以及一格表示10个、100个或更多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
推进
行学习。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
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
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
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
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
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
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
本的数据分
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1.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38~41页)
教材说明
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
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
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
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
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
寻找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到此为止,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
。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数据的表示方式,以及条形统计图的作用,都有了一
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折线统
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练习十中的习题除了让学生根据
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外,还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第1~4题
中都有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寻找信息,提出问题
并加以解决的要求。
教学建议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
,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
开放性。
2.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不同的统计图都有其使用条件,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统计图。例如,如果要描述一组
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就应选用条形统计
图,如果要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应该
选用折线统计图,如果要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就应
该选用圆形统计图。同样,在
条形统计图中,一格是表示1个单位还是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
,起始格和其他格
表示的单位量是否一致,都是根据数据的具体大小而定的,这一点,要让学生在自主探
索的
过程中有所体会。
3.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和前几册教材的要
求相同,我们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只要学生能根据统计表
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就可以了,
教学中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
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本例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
泉水上周的销售量进行统计,让学生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
完成统计图,再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
的进货计划,体现了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在
这里,出现了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由于这种条形统计图在
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有必要让
学生认识。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
面安排的需要,才
把横轴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在这个统计图中,仍然采
用学
生已经学过的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式,教材上提供了品牌A的条形作为范例,让学生涂
出
其他品牌的条形。学生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
教学时,可以直接出示教材
上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空白),让学生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
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的横轴表示什
么,纵轴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
识,通过小组讨论,自行完成统计图。
也可
以在教学横向条形统计图之前,先提供一个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
完成统计图,然后
提出问题“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
这样的统计图?”让学生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横向条形统
计图。此时,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是很开放的
,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把纵向条形统计图进行
90度旋转,得到的横向统计图横轴与纵轴的方向始终与规
范的统计图不一致(其实,这些
“统计图”也同样反映这些数据的状况,只是不够规范而
已)。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教师再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
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
应该
少进些?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
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例2。
本例通过一个复式统计表提供了某
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条
形统计图。在这儿,教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条形统
计图。以前学生所见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
的轴上,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单位都是相同的。但在这两个条形
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
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
每格表示1厘米,
而第二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28千克,其他每格表示2千克。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
情形
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
体重的
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
代表的单位量较小(
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
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
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
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
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
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
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
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统计表思考: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
示多少个
单位比较合适?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很开放,如一格表示1个单位、2个单位、5个
单位、10个单位、2
0个单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个典型的空白统计图,让不同小组的学
生实际画一画,并比较这些统计图
。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
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
,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
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这样,学生就产生了
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再出示教
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出这个统计图和以前见过的有
什么不同,用折线
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再让学生
按照
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完成统计图以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在什么情形下
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
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
少个单位,然后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完成该统计图。
然
后,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可以发现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胖,比较
两名学生身高、
体重相差多少。再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把学生的身
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
,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
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加强锻炼)
。开始时,学生可能是用数值进行比较的,教师可
以让学生继续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
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
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
观地比较。
3.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各种
动物奔跑的最高时速和鸵鸟的最高时速进行数值的比
较,再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直观地看出哪几种动
物比鸵鸟跑得快,哪几种跑得比它慢,
谁跑第一,谁跑第二。第三小题是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加以
解决,例如,学生可以求
出任意两种动物的速度之差。
第2题,是根据学校图书馆上周的借阅
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并进行决策,使学生进一
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3题,首
先让学生通过李明和王鹏的游泳成绩来确定纵轴上除起始格以外每格代表多少个
单位。因为李明的成绩是
130秒,其条形长度除了起始格(90秒),还包括上方的4格,所
以每格代表10秒。也可以观察到
李明和王鹏两人的游泳成绩相差20秒,两个条形相差2
格,所以每格代表10秒。在此基础上,再确定
纵轴上每格的数值和其他学生的游泳成绩。
第4题,让学生利用前五年的统计结果预测未来两年内这个
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从图上可
以直观地看出这个县前五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变化趋势,学生可以根据这
种变化趋势进行估
计,也可以通过计算任意两年数量的差额(即该年度家庭电脑的增加量)进行估计。
第5题,是一个开放题,鼓励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
信息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
在生活中的实际应
用。
(第42~45页)
教材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
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
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
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
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
数据的一般情况,
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
的情
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
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
一个“虚拟”的数,是
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
得4块,
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
br>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
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
着重教学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着重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
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
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练习十一中安排了一些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的题目,如第1、2、
3题,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统
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以前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
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而对平
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
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
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
况,也可以作为不
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
10
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2.应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由于平均数不是一
个“真实”的值,所以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
解平均数的含义。
3.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本例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使学生明确平均
数量不是指每
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
集到多少个。教材用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在这个
统计
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小明比小亮多收集4个,假如把小红的
矿泉水瓶给小兰1
个,把小明的矿泉水瓶给小亮2个,四个人的数量就相同了,即13个。
教材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使学生
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
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
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由此,总结出求平均
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教学
时,教师可以先指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常遇到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
和平均高度等问题
,再让学生说一说平时在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然
后出示例1的情境,先用统计表
给出四个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让学生思考怎样求这四
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使学生
理解:要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就
是指如果每人收集的数量一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然后出
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
讨论、探索,想办法在统计图上把四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变成同样多,这
个数量就是四人收
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
接下来,可以启发学生想:这个平均数量是每
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吗?为什
么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而有的比这个数量少?
怎样直接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
数?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它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的实际
数量,而是“相
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知识基础
,
所以很容易列出算式。
2.例2。
本例通过求两支篮
球队的平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
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
,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
组数据进行对比,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
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
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
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
身高进行比较。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
数的方法,更重要
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
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
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
平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学生在例1已经
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通过计
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
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
平均数是反映一组
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3.关于练习十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
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
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
常值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
补充完整,最后计算
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平均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了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
最低温度等概念以后,再让学生
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
度。学生记录气温
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
的多
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
作用,挖掘数据背
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
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
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
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
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
均每天骑
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
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
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说明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的小学
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
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
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
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
并在实际生活中
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
们
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
关
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年、月都是较大
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
此教材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
切联系的素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
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同时还可以培养
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利
用年历和月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
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
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每个月有多少天,教
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场景,
互相猜
猜生日是哪一天。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
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
的。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渗透着时间和时刻不同含
义的教学
内容。
本单元结构如下:
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知道24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
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
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
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
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
奥成功等日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
月历。练习十二中让学生制作月历,小组猜生日活动等等。教学
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这些
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
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
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
br>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
系更加
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
学思考的过程。因此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
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
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
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
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
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
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
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
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
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
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
钟面和直观演示,从出
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得出经
过的时间。
4.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46~55页)
1.年、月、日的认识。
教材首先提供了几幅有意义的日子的图片:
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
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
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
环境
的意识。
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几幅图制成投影片,一张一张给
学生出示,先让
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呈现的是什么情
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通过学生举手发言、老
师
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有意义的事件。然后教师
根据每幅图提出问题,比如:“你们知道北京申奥成
功
是哪一年的7月13日?”,“植树节在每一年的几月12
日?”等等。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说
一说还知道哪些有意
义的日子,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这样组织教学
一方面是从低年级儿
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也是联系学生
的生活
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
现生活中的年、月、日,把数学的学习置于实际生活的背
景之下,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同
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1)例1。
这部分教材先安排了比较直观
的年历,并利用年历组织
学生
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目
的地观察年历,并回答问题。
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
,知道
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
31天(习惯上称大月),哪几个
月是30天(习
惯上称小月)以
及二月有多少天,并且探讨一
年有多少天(这里只是针对教
材出示的年
历,不考虑平年和
闰年,这里不强调算法)。教材
这样设计一方面是注意结合学
生的生
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
实际情境中,体会年、月、日
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注重知
识的
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
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
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借助
于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
像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
事件联系在一起。“做一做”中让学
生从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父母的生日是
几月几日,用彩笔在年历里圈出来,后面的“做一
做”让学生观察今年的年历回答问题。让
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
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片出示年历,让学生学着看年历,教师加以引导。如果条件允
许
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年历,或者教师准备一些。这里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独
立
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如“一
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
等,让学生边观察、边思
考,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于“一年有多少天?”,教师不必过
多的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计
算,也可以直接由生活经验说出这里一年有365天,
让学生初步感受年、月、日的关系。在学生熟悉了
年历之后,可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
有趣的活动。如“做一做”中提出的:“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你能用彩笔把它圈出来吗?”等等。这里教师还可以设计其他相关的活动,加
强学生对年、
月、日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怎样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的问题
,让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交
流。教师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出用拳头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在左手
拳头上从一月数到
七月,再从八月数到十二月。数八月时,要注意告诉学生再从数一月的地方数起。尽量
让每
个学生都学会数,并学会记大月的歌诀。第48页下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2)例2。
教材这里分别给出了2004年和2005年
的二月月历,让学生通过
观察,发现二
月的天数并不都是一样的,然后说明:
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
/p>
的那一年叫闰年。然后让学生探讨闰年全年有多少天。接下来的“做一做”,教材给出了<
br>1993~2004年各年的二月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
二月有29天,其他的二月有28天,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方法。教材在下面的底注
中介绍了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通常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
数的通常是闰年,但是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教材还在51页
的“你知道吗?”中介绍了为什么
有平年、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些知
识只宜作为常识给学生介绍。
教师可
以将例2和下面的“做一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二月是不是每年都
是28天?”让学生
带着问题来观察2004年和2005年的二月月历,找出2004年的二月是
29天,2005年的二
月是28天。接下来学生再观察“做一做”中1993~2004年二月的月历,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
内互相交流都发现了什么,对有困难的教师可以适当的加以引导,让
每个小组说一说观察的结果。有的学
生可能会说:“我观察到最后一行的二月都是29天。”
还有的说:“我发现每4年中二月是28天的有
3年,二月是29天的只有一年。”对学生的发
言,只要是有道理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然后在总结学
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说明:二月有
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并简要的介绍闰年
的判断方法。在此基础
上让学生计算闰年全年的天数,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然
后再讨论
哪种计算方法简便以及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3)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要让学生自己多想一想,实在想不出老师再给些提示。
第5题,可由教师告诉学生明年1月1日是星期几,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制作月历。
第7题,是
一个猜生日的游戏,可以安排小组活动,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日提出一个线索,
比如:“我的生日比国
庆节晚一天。”“我和党的生日是同一天。”等等,其他的学生来推算他
的生日。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社
会知识和重大节假日的日期。
2.24时计时法。
关于24时计时法,教材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
使学生认识到1日
=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二是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一步
熟悉24
时计时法,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1)主题图。
教材展现了学生日常
生活中非常熟悉的
场景:妈妈带着女儿去百货商场,当看
到商场门口的牌子上的“营业时间:9
:
00~21:00”时,小女孩禁不住想:“21:
00是几时?”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
的问题,从而就引出了对24时计时法的
探讨。妈妈帮小女孩解答了这个疑惑:
“晚上
9时才关门。”接下来,教材通过
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介绍了在1日的时间
里,时针正好走两圈,
说明1日有24
小时(教材还在54页的“你知道吗?”中向学生介绍了一日的来历),因此我们经常采
用
24时计时法。下面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让学生去观察钟面上外圈的数的含义以及钟面外圈
的
数和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
时,就是把原来
的时数加上12,即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12。后面的“做
一做”是一道连线题,这里
出示了小男孩一天中的三个场景:睡觉、在学校午餐和放学回家
路上,下面有三个用24
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让学生把它们一一对应连起来,进一步来熟
悉24时计时法。
教学时,
针对图中小女孩提出的问题:“21:00是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并说
明自己的理由,学
生的回答可能会五花八门,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
过这种计时方法”,使学生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时
再来引导学生探讨24时计时法,教师可以用
钟面作为直观教具,给学生演示:1日(天)
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12时(0时)开始到中午12
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
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0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
是24小时,也就是1日
=24时。我们把这种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亲自
动手操作一下,
直观感受一下一天有24小时。然后针对钟面提出问题:“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
的数
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
到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
差都是12。
并结合钟面说明上午9时用9时表示,晚上9时用21时表示。再让学生探讨“下
午5时用24时计时法
表示是几时”,学生自己思考后交流,有的学生可能根据钟面上5时所
对的外圈的数17得出,下午5时
就是17时;有的也可能根据内外圈的数的关系,用5+12
=17得出结果。教师最后着重说明,把下
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
来的时数加上12,即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所指的时刻分
别加上12。接下来让学生看着钟面熟
悉24时计时法。可以让一个学生拨动表针,其他学生说出时刻,
也可以老师说时刻学生来
拨表针,完成第53页的“做一做”时,教师可以对图片的内容稍加说明。
(2)例3。
例3通过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
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材密切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解决坐火车从北京
到石家庄要多长时间的情境,引出知道
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来求经过时间的问
题。由于这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计时法,
这里首先出示了
这两个时刻对应的钟面
图。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数出经过时间,
还可以通过观察钟面下的线段图来理
解。 在这里着重让学生观察钟面和线段图,
把两个时刻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刻,初
步理解时间
和时刻的意义,口算出经过
的时间。由于这里出现的时刻都不是整
时,都含有复名数,列式计算
比较困难,
所以不要求列式,只要学生能直接从线
段图中口算出经过的时间就行了。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先独立探索,然后小组交流。交流时学生会出现疑
惑:这两个时
刻的计时法不一样,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可以借助钟面教具,让学生根据题
意同时在两个钟面上都拨出
出发时刻,让学生说出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然后采用演
示的方法在第2个钟面上从出发时刻开始
,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让学生直观观察并口算得
出经过的时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两个钟面上分别拨
出出发和到达时刻,拨的时候要注意
两种计时法的不同。然后让学生思考:从北京到石家庄要花多长时间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在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让学生观察线段图,并结
合钟面口算出结果。有条
件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感受经过的时间。
(3)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化,让学生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
第2题要求写出每次取信的时刻。把上一次取信的时间加上4小时,就得到下一次取信的时
刻。
第4题第(1)题是把晚上的营业时间转化为普通计时法的时刻,第(2)题要求计算一天的
营
业时间,可以先分别算出中午和晚上的营业时间。第(3)题是开放题,学生可以提出“中
午营业了多长
时间”“中午和晚上哪一段营业时间长”等等。
第5题的第(1)题的解法是:先分别算出第一、二天
各睡了多长时间,再求一共睡了多长
时间。第一天晚上9时(即24时计时法的21时)到12时(即2
4时),睡了24-21=3(时),
第二天睡了6小时。所以,一共睡了9小时。第(2)题中的14
:30是活动开始的时刻,1
小时20分是活动进行的时间。用开始的时刻加上1小时20分,就是活动
结束的时刻即15
时50分。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钟面模型加以直观演示。
第6题,是联系
实际的题目。这是火车时刻表,由于项目多,较难看懂,教师可以给予一定
的指导,借助钟面模型和画线
段图来解答。运行时间分别是:9小时7分,14小时,13小
时35分。
第7题,是已知开
始时刻和球赛经过的时间,求结束的时刻。先要把经过时间155分改写成
2时35分。再用19时30
分加上2时35分,等于22时零5分,即球赛结束的时刻是22时
零5分。
(第56~57页)
教材说明
教材在学生学习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安
排了制作年历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
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
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从活动的进程来看,教材中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调查。
由
于现实生活中的年历多种多样,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它们,安排学生在制作年历以前交
流年历的式样是
必要的。教材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不同种类的年历,分别是整本年历、
单张年历、台历、书历。这四
种类型的年历只是一个线索,实际教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展示。
通过
这一部分活动,可以继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交流
借鉴、资源共享的
合作意识。
2.讨论与制作。
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年历的制作活动。教材
中以单张年历为例,展示了一
种制作方法。首先要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然后确定整体布局的形式──
每行4个月、排
3行,最后用颜色区别出休息日。接下来的小组制作部分,将制作方法具体到每一个月以
及
学生所知道的重要的节日。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年月日,同时在合作中
获
得成功的愉悦。
教材中提供的年历制作方法仅是一个范例,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
,制
作出多种样式的年历。
3.展示与交流。
在制作完成之后,教材安排了小组间
的年历展示和交流。在教材中,仅仅展示了月历和整张
年历两种形式的年历,并明确告诉学生用月历合成
年历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
班的制作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发现不同小组制
作的年历的优点,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
借鉴,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
交流的习惯。
4.运用。
最后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制作的年历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的
提出,可以使学生更深一
步地思考和体验年历(以及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列出了两种应
用,了解时
间与记录事件,这两种应用也只是一个线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积极地<
br>去发现和体验年历的其他应用。
在上述制作活动的四个部分中,制作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在
制作过程中,从年具体到月
再具体到日,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年
月日”的有关
知识,而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这个实践活动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事先进行一些准备,例如,观察一下家里的年历,收集一
些自己见到
过的年历等等。教学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全班学生思考:“你都见到过哪
些年历?”在学生回答的
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年历实物展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拿
出所搜集的年历。通过观察让学生熟悉
年历的一般结构。同时请学生思考,这些年历都是怎
么做的?并加以简单的总结。
3.接着,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你们会自己做一个年历吗?制作一个年历应有哪些步骤?然
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
行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如何制作年历。小组讨论
后,教师可请每一个小组发表本组讨论
的结果,最后面对全体学生做一个总体的总结;同时
各小组也可以根据小组间交流的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
,修改本组的制作方案;也可以不进行
全班的总结,让各小组间自己交流,教师只通过对个别小组进行指
导的方式对每个小组的制
作方案进行指导。
4.在小组制作年历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各个
小组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
进行分工合作,如教材上展示的“谁设计花边”“谁写每一月份
的日期”“谁标重要节日”等
等。制作年历固然是活动的本身,但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
会交流才是更重
要的。因此,在制作活动完成之后应进行制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展示中,学生既可以
体
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欣赏、借鉴别人的优点,培养承认他人、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5.
制作年历最终是为了使用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
验年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进行,如教材上所举
的“你们的年历还能做什么”,
引起学生的讨论与思考。除书上提到的两个方面应用外,还
可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应用,训练学生思维
的发散性。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
乘积不
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
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
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
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
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
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本
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
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
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
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
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
解决
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
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
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
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
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
学生运用所学的计
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
算的
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
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计
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以往的计算教学
过多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
数学,害怕数学。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
的。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
活实例和问题情境。例如,口算内容中邮递员送信、
送报纸的情境、笔算内容中妈妈买书的情境„„教学
时,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或结合当地的
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
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
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
问题融于一
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
br>题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
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
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
时也设计了自主
探索、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
计
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方
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
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主动探
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
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
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学生
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将有效地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
内容。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
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
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
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数学
活动,让学生
学会估算的方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估算意识和能力需要逐步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
、
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
结
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另外,教学中
要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成
共同提高的目标。更要鼓励
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知道什么时
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样,
可以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的
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4.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
1.口算乘法
(第58~62页)
教材说明
本节包括“口算”“估算”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
数和估
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范围。本节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一个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及实践练习等活动,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
数的口算方
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第一部分,口算。例1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
纸?”“要送多少封信?”
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
”,让学生经
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
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
估算。例2用“有350个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的问题情境引出估算,让学
生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估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解决另一个实际问题“一页有多
少个字?”让学生再次经历估算的过
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
数来计算的,把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
十数的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估算方法。同时,教材把估算设置在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体会
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建议
1.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
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
参与、主动探索,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教学时,利用教材提供
的素材设置生活情境,引
出计算问题。之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口算、估算的方法。学生可以运用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口
算、估算技能寻找出计算方法。例如,300×30可以由3×3=9→300×3=900
,推出300
×30=9000;还可以由300×10=3000推出300×30=3000×3„
„教师尽力给学生提供思
考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切实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
到新的计算
方法,发现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探索、讨<
br>论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同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新的
教育理念。
2.重视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能力
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
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
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首先,要重视
口算和估算方法的教学,让
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为口算与估算
技能的形成打
好基础。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好练习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例
,
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
相
关的技能。同时,适当组织生动有趣的口算、估算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口算和估
算方法,提高学
生的计算能力。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为发
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
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3.本节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
算方法。教材呈现一幅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境图,
把乘法口算的教学置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图下面先出现解决“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的实际问题,并显
示出
学生自主探讨的计算方法。接着,提出“要送多少封信?”的问题。
教学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例1情
境图,并给学生描述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故事,吸引学
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
提出问题。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全班同
学解决,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关于口算
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算”,再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
本组的口算方法。对学
生想出的口算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例1之后的“做一做”中编排8道口算题。前
6道题,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后两道题,
是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意在让学
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技能,
学习新技能。
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前6道题。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口算方法。注意引导学生
总结、发现:先用十位上的数或百位上的
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两个0或三个0,
进而掌握快捷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索成功的
快乐。
接着,让学生独立口算24×10、12×200两题。在学生独立口算的基础上,交流口算方
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口算方法和算理。例如,由24×1=24→24×10=240,12×2=2
4→12
×200=2400„„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凸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例2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2,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
材呈现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解决“有350个同学来听
课,能坐下吗?”的问题。情境图下面呈现不同的
估算方法:①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
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②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
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
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教学时,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根据情境图
中的信息,解决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在列出22
×18(或18×22)之后,请学生完成估算。此时,
既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估算方法,也允许
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估算。最后,组织学生交流,
加深学生对估算过程的了
解。
例2之后的“做一做”,呈现一幅两个小朋友在估算“一页大约
有多少个字?”的情境图,
用于及时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从
情境图中收集信息,独立运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之后,组织学生交
流。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
的,在“说”的活动中取长补短,加深对估算过程的理
解,有效地完成“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的教学目标。同时,
也让学生在“说”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3.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题,是口算练习,用于巩固口算方
法。课前根据班内学生数,适当补充口算题丰富
第1、2题的内容,并仿照教材,把第2题及其补充内容
制成香蕉卡片。教学时,在学生独
立完成第1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选择两、三题,与
同桌说说口算方法,促使学生牢固掌
握口算方法。在完成第1题的基础上,利用课前准备的香蕉卡片,组
织“摘香蕉”游戏,激
发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的兴趣。游戏时,可以分小组活动,谁算对了卡片上的题,就
把香蕉摘
下来。最后,比一比哪组摘得多。这样,既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练习,又使学生在传递收获的喜悦中关注本组的成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3题,用于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呈
现给学生买邮票的情境画面,以文字叙述提出要解
决的问题。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买20枚8角的邮票
和30枚6角的邮票”,解决“一共要
付多少钱?”的问题,不仅需要运用乘法口算、加法口算,还需要
变换人民币的单位。教学
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注意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引导、帮助,
使全体学生
都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
br>交流中,了解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阔思路,体验成功。
第4题,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提出问题
。呈现给学生邮递员骑车送信、送报纸的情境画面,并
由小精灵聪聪提出问题。画面下面,以文字叙述提
出新的问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小精灵聪聪提出的问题,并交流、评议。接着,让学生解决第2
个问题。这里,可以鼓励学
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智慧、长才干。 第7题,用统计表呈现三种动物运动的速度,以图文结合形式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统计表
中提供的
信息,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交流,互
相检查解决问题的结果
,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了解更多知识的同时,掌握估算方法。
第8题,练习估算。教材以图文结合形式
呈现给学生估算问题。练习时,让学生弄清楚题意,
根据文字和图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然后估算出结
果。在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给学生提
供“解释估算过程”的机会,促使教学目标达成。
第9
题,练习口算乘法。教材以夺红旗的形式呈现练习题,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练习时,
用夺红旗的游戏出
现,可以分组展开比赛,先做完,又全对的组为优胜。夺红旗游戏赋予小
组争优胜的意义,促使学生精神
专注地参与练习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第11题,是用乘法口算解决的问题。教材以文字叙
述给学生提供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和问题,
还用情境图呈现不同的信息和问题,内容丰富。练习时,提醒学
生:认真看题,弄清要解决
哪几个问题,找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先
叙述(描述)
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信息,再说解决方法和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
物的习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3~67页)
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
学生掌握基
本的乘法笔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
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学
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
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
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
对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本节教材分“不进位”
“进位”两个层次编排。一共编排了两
个例题,两个练习。
第一层次:不进位的乘法。例1用
解决妈妈给小红买一套书“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
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小红这样算”
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接着,通过“做一做
”,让学生经历笔算两位数的
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第二层次:进位的乘法。例2设置下
围棋的具体情境,引出“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的问题,让学生通过19×19的笔算过程,了
解进位的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加深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理解,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本节的两个练习,练习十五是不进位乘法的练习,练习十六是进位乘法的练习。在这两个
练
习中,以不同形式呈现基本的笔算练习内容,如皮鞋图算式、南瓜图算式,蜜蜂采花蜜等,
为
组织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提供了素材。这两个练习中,配置了含有情境图的练习题,以加
深学生对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乘法在实际中应用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建议
1.为学生探索新知识准备条件。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
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两位数乘
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
乘法和加法三个竖
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教学时,要注意安排两项复习内容:第一,笔算两位数乘一
位数;
第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数的规律,为学生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条件。有效
的复习,将
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适时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笔算是关于
“如何做”的知识,特别应注重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
算过程与算理的
理解。本节笔算乘法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让学生亲历学习计算
方
法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相互评价。
学
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培
养合作意识。接
着,让学生结合竖式讨论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道理。学生在
讨论交流中解决笔算遇到的新
问题,探讨运算规则。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
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
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3.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
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比如,只把相
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
或出现相加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
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才会形成
一定的学习习惯。教学中,
时时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处处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完成计算,并关注学
生在计算过程
中的情感与兴趣,就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良
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本节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教学不进位的乘
法。教材呈现一幅妈妈给小红买书的情境图,并引出解决“一共要付
多少钱?”问题的算式:24×12
,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入具体情境之中。
图下面,呈现不同的方法。并由小精灵明明询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
生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再请学生独立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算法。然后,各组向全班展示本组
的算法。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及时对正确算法给予肯定,
保护、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引导
学生说清楚计算过程,给学生体会各种算法
的繁简程度与特点的机会。教学中,对于用竖式计算,学生在
完成后发生困难时,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再用哪一位上的数乘24?乘得的数是多少?写在哪儿?共同
解决怎
样算的问题。如果有学生或有的组顺利完成了竖式计算,就请他(他们)向全班同学交流计
算的过程,解释为什么把用十位上的数乘得的24的个位对准因数的十位。有效发挥教师的
引导作用,
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例1之后的“做一做”给学生提供了8道题,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
注意突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因为,笔算是计算的通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
算的基础。组织练习活
动时,教师可以提出:“第二行4道题,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让学
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经历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时,注意
保持室内安静,为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计算创造良好的环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第1题,在学生完成第1题
计算后,请学生参与评价,组织自我检查或相互检查。对全算对
的学生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关注计算结果
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和能力。
关于第2题的练习,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基本
素材,设计成为小动物找(选)鞋子的游戏。
计算对了,就是找到(选好)了鞋子。这样,既可以增加练
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在计算游戏
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第3、4题,是情境题。教材选择学校生
活的实际事例,呈现给学生具体情境。第3题,由
学校买来14筒羽毛球的事例,提出“一共有多少个?
”的问题。第4题,由小朋友折纸鹤
布置教室的事例,提出“一共需要折多少只?”的问题。练习时,可
以让学生先说题意,再
独立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
算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
3.例2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2,教学进位的乘法。教材呈现给学
生下围棋的情境图:有两个小朋友下围棋,运用旁边
小朋友思考的方式显示“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的问题,由小精灵聪聪告诉大家“围
棋的棋盘面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并显示算式:19×
19=__________。
接着,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
br>教学时,可以由了解学生会不会下围棋,是否喜欢下围棋的话题,引出例2,呈现情境图。
以此吸
引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果本班学生对围棋有所了解,尽可能请学生提出
有关的计算问题。
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当列出19×19的算式后,鼓励
学
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得数。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交头接耳讨论计算方法。
学生完成计算
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或几个小伙伴)的计算方法。教师和学生
一起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参
与对不同方法的评议。评议时,注意强化不同方法的计算过程,
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
对于用竖式计算的评议,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
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
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例2之后的“做一做”中编排了4道题。这4道题,
既有不连续进位的,也有连续进位的。
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时
,可以先出示前两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计算后,同桌互相交流,重点说一说,
怎样处理进位的问
题。并且,要相互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注意,请计算错的学生说出错在
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计算时需
要注意些什么。从另一角度关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
的学习习惯。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
成后两道题。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乘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促进
学生掌握乘法的笔算方法。
4.练习十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进位乘法的基本练习。用于巩固进位乘
法的笔算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提醒学生:每一步计算都要细心。算完后,组内互相检
查,推选出最好的在全班展示,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示时,选两题让学生说出笔算过程,以
加深学生对笔算方
法的理解。
第2题,混合练习题。用于熟悉笔算乘法的各种情况,巩固笔算
方法。教师可参照教材的设
计,课前把题目制成南瓜卡片(每张卡片上一道题),供课堂上练习用。教学
时,组织收南
瓜游戏,算对的就收获这个南瓜。游戏时,还可以比一比哪位同学(或哪一组)收的南瓜多
,
增加活动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3、4、7、8题,是
情境题。教材呈现给学生具体事例的情境,配以文字给学生提供信息
数据,提出实际问题。教学时,放手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题意、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乘法在生活
中的应用。
第5题,练习乘法笔算。练习时,让学生
独立完成。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换检查,集体订正。
请有错题的学生改正错题,使学生明白:计算时一定
要认真、细心。
第6题,采花蜜。是巩固笔算乘法的练习。呈现给学生小蜜蜂在忙忙碌碌采蜜的画面,
每只
蜜蜂身上写有数,每朵花上有算式。开始练习时,描述一定的情节,邀请学生帮助蜜蜂找到
采蜜的花。教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同时注意适时表扬。
比如,根据学
生做题的情况亲切地告诉大家:两分钟时间过去了,×××、×××同学已经
帮助4只蜜蜂找到了采蜜的
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帮助小蜜蜂的热情,使每个学生实现
帮助每只蜜蜂找到采蜜花朵的心愿。让全
班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助人的快乐。
(第68~69页)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
习”,主要是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
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同时,安排了解决实
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紧密联
系,增强应用意识。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关于教科书第68页整理和复习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别出心裁地呈现给学生“哥伦布
竖鸡蛋”的小故事,并明确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约有
多少字?”接着,教材运用小朋友对话的形式,展
示不同的方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关注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重视口算和估
算能力的发展,是当前计算教学
改革的突破口。教材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都体现了改革
的理念。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前,把哥伦布竖鸡蛋的
故事制作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在呈现给学生“哥伦
布竖鸡蛋”文章的同时,配以亲切的声
音讲述这个生动的小故事,并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
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问题提出后,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寻找
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学生讨论,使全体学
生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这样,可以促成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或
几个小伙伴)
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再次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接着,借助学生展示方法中的估算、口算、笔算,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
先适当出一
些(2、3道)估算、口算、笔算式题,让学生完成计算,再讨论总结计算方法,
提升学生对乘法计算方
法的掌握水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总
结成法则,只要求表达的意思正确。
2.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口算练习,用于练习整十、整百数乘整
十数的口算。练习时,可以用“比一比谁算
得全对”的形式,让全体同学精神专注地口算。表扬算得全对
的学生。接着,引导学生再现
口算规律: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
添写0,两个因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几个0,从而提高口算能力。
第2题,笔算
练习。用于巩固笔算方法。练习时,教师描述企鹅跳冰块嬉戏的情境,增加学
生的兴趣。请学生先计算,
再用连线的方式表示每只小企鹅选择的冰块。可以提醒学生:“因
数比较小的,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帮助小
企鹅选择冰块。”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灵活选择算法的
意识和习惯。
第3、4题,解决问题。教
材呈现给学生具体情境,以对话提供信息数据和问题。练习时,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好让学生根据事
例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再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这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去观察事物、
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使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课题一: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
百数(每位
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把练习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补充相
关的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题,如:32×20、13×300。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请学生提出问题。 <
br>(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
的问题
,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300×10 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
3×3=9→300×3=900→300×30=9000
300×10×3=9000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
的方式给学生以表
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
30天
,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42×10→42个10→420;
42×10→40×10+2×10→420„„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三、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中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结合订正过程,有意识地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结合“做一做”中的口算,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开始做题前,提出:看哪一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全做对。
完成后,集体订正。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小红旗一面。
3.解决实际问题。 <
br>练习十四第3、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教师注
意巡视
,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香蕉”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就
把香
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在学习活动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
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
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
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
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
生做
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
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
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
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
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
的面
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
1平方米、1平方
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
2.使学
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
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
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
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
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
,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
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
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
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面积概念,是本
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
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
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
际大小的观念。这对学生巩固面积的
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
面积的估测能力,都有
重要意义。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
察、用手
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
初步形成面
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
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
取的措施,一是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是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
的长度单位之
间的辨析。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
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
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
,以及在部分习题
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
教学建议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
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
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
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
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
质性联系。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仍就面积单位的学习来说,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学
生理解概念。一是初
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三是
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
观教
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
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
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
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
容,如有条件制
作多媒体课件,当然好。但也有些内容,如认识面积单位,与其使用多媒体,不如使用常
规
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
象
的形成。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
,而且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
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
直观
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
容的这些特点,组
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
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
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元的教材
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
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
米。”“估计课本封面的
面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
练习,都要
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长、宽(或边长)计算出面积。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
br>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本单元的内容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第70~76页)
这部分内容从整体上看,其顺序是:认识面积→引入面积单位→长度单位
与相应面积单位的
比较。分开来看:(1)面积概念,包括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
的大小两方面;(2)面
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
积单位;(3)
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分米、1米与1平方米的比较。
1.主题图。
这是一幅教室场景图,图中提供了许多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信
息。如:墙上的黑板和
电视机屏幕,它们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加以区别。教室内,同学们都在进行操作活
动,有的
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课本与练习本封面的大小,有的在长方形上摆圆片或三角形,有的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大拇指的指甲上比大小,有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课桌面的面
积。另有
两个同学正在布置墙报。这样,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
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
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加以理解。
2.面积的概念。
面积的概念可以从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
引入。前者可以
从主题图中找到观察比较的对象,如比较黑板和电视机屏幕哪个大,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
本
的提示,比较数学课本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从中还能比较自然地引出两种直接比较物体表
面
或平面封闭图形大小的方法,一是观察比较,二是重叠比较。一般来说,当物体表面或平
面图形大小差异
明显时,可以观察比较;当大小相差不大难以观察得出结论,而物体又便于
叠合时,则可以采用重叠的方
法比较大小。
此外,还有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某种统一的图形作为标准,在被比较的平面部分内进行
拼
摆,数一数,各有几个这样的图形。课本第71页上的两个长方形就可以借助间接比较的方
法
,来比较其大小。这一安排,为引入面积单位作了铺垫。
教学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入面积的概念。
看一看,黑板和屏幕,哪个大?
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大?
猜一猜,两个长方形,哪个大?
在此
基础上,引入关于面积概念的描述。然后让学生用“面积”,说一说上面前两项比较的
结果。还可以再让
学生看看周围的物体,举例比一比,某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如比较黑板面
与课桌面、课桌面与椅子面的大
小。
3.面积单位。
为了让学生理解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材由第70页比较两个长方
形面积的大小创设问
题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首先,这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其次
,由于
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难以比较出大小。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
较的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由此让学生自行选择测量标准进行比较,可能学生
会选择不同
的标准:不同的图形(如圆片、正方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如大小
不同的正方形);形状、
大小相同的图形(如同一种正方形)等。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
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标
准的图形,形状不同不行,大小不同也不行。从而得出: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
位来测量。”进一步再让学生思考,用什么
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对此,学生一般会从便于拼
摆、测量的角度,选择正方形。
这当然是合理的,也符合现实规定。但教师应当明白,将面积单位定义为
何种形状、尺寸的
图形,纯属人为规定。根据需要,选用其他形状,比如正三角形,也是可以的。 接下去,教材介绍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活动:
“哪个手
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试一试,1平
方米的正方形能站下
几个同学?”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做一做”的第1题,画出了一个长、宽为整厘米
的长方形,要求学生先估测,再实测它的
面积。
第2题,要求学生估计教室的面积。
两题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巩固常用面积单位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面积大小的估测能
力。
教学时,可以依据教材提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也可以在提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
任务
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在学
生汇报各种比较方
法的过程中,酌情引导,使学生明确,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具
有较大的局限性;采用划格子、
摆图形的方法测量面积,需要用统一的图形作为面积单位。
介绍常用面积单位时,除了教材安排的活动
外,也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其他感知活动。如用
纸折出1平方分米大小的一块;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内
试一试能摆下多少本练习本等等。
4.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材通
过例1,引导学生将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分米进行对比,以促进相
关概念的精确分化。
其中1厘米与1平方厘米课本已经画出图形,让学生看图比较,1分米
与1平方分米则要求学生自己画出
图形,再进行比较。至于1米与1平方米的对比,安排在
“做一做”中。
“做一做”的第1题
,指导学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有多长。小组同学合作,伸开双臂表
示1平方米。”通过这一活动,使
学生切实感受两种单位的区别。
第2题,要求学生以平方分米作单位,先估计再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第3题,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观念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依据头脑中的表
象找
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使这些面
积单位和常见实物
的某一个面建立起联系,可以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教学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学了哪些长度
单位、哪些面积单位。然后再看图、画图或比
划相应的长度与面积单位,进行对比。除了强调两种单位的
区别,也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
联系。如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等。区分了两种单位的含义、
图形之后,还可以
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加以区别,即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使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
使用
面积单位。
教科书第75页上的数学游戏,旨在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意的
机会。要求有
两点,一是设计的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二是给该图案命名,即该图案应具有实际意义
。
5.练习十八中部分习题的说明。
前两题是为巩固面积、面积单位的概念设置的,后两题
是为区分长度与面积、长度单位与面
积单位而设置的。
第1题,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去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第2题,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第3题,各图形的面积可以用计数面积
单位个数的方法得出,各图形的周长则可以用计数外
围一周上有多少条1厘米的线段得出。通过练习使学
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
一定相等。
第4题,是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提示,选择、再现适当的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第77~81页)
这里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例
3是长方形面积计
算的应用。
1.例2。
例2的设计思路是:实验→猜想→验证→概括。
具体地说,第(1)小题先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通过画方格或摆面积单位,采用计数或计算
的方法得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
厘米。从中形成猜想,进而想到:
“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
第(2)小题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并填表。
然后,启发学生在一系列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即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
法。
“做一
做”画出了两个长方形,要求学生先量长和宽,再计算面积。学生通过测量会发现第
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
相等,这就很容易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
方形,然后自己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
积。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寻找测量办法,或同一小组采用想到
的不同办法测量。例如
画方格,摆面积单位,利用“面积计”(画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透明塑料片或玻璃
片)等。
可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也可以数出一行有几个、有几行,用乘法算出所含的
p>
平方厘米数。通过交流,形成共识,用乘法计算比一一计数更简便。从而得出猜想,长方形<
br>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积。然后让学生看课本,思考聪聪提出的问题,并
用1平
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拼出不同的长方形,一边操作一边填表。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让学
生非常自信地概括出
结论,把它填在课本上。
第78页上面的“做一做”,应该让学生自己测量长和宽,并把解答过程写在
课本上。在这过
程中,学生会发现,右面的长方形实际上是一个正方形,由此寻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例3。
例3是一道实际问题,直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能解决。
配合例3的“做一做”,是求课本封面的面积。要求学生先估测,再计算。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的审题和解答,然后交流解答过程和答案。
这里的“做一做
”可以让学生先独立估计封面的面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最后通过测量和计算,看谁
估计的比较准确。
3.关于练习十九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十九共安排了11
道题,以源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为主。前4题为基本练习,后7题有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
习,以及稍有变化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
究练习。
第1题与“做一做”类似。要
求学生先估计黑板的面积,然后再派代表测量它的长和宽,各
自独立计算面积,与自己的估计结果做比较
。
第4题的练习内容与第1题类似,只是估计和计算面积的物体是手帕,应当让学生独立完成。
为此,课前应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条手帕。
第5题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估计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再测量与计算。
第6题和第
9题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现实情境,进一步将长方形、正方
形的周长计算与面积计算
加以对比。
第10题,让学生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相等的不同长方形,算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旨
在启发学生看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宽相等时,周
长最
短。这一结论对小学生来说,只能是一个猜想。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们的猜想是正确
的,以后运用高中
数学的基础知识就能加以证明。
第11题比较灵活。可以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动手剪一剪,再计算,也可
以看图计算。三种不
同剪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按课本的插图,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
形周长
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可以启发学生看图思考,后两种情况,剩下部分
的周长比原正方形增加了哪几段?(下图中粗实线表示周长增加部分。)
(第82~87页)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
础上,探究常用面
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例4。
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
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
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呢?
例4引导学生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至于1平
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做一做”安排了三道填空题,让学生应用所学进率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时可
以先让学生回顾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由此引出课题。出示例4后,可以让学生
看图自己进行推算: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学生一般都能口算出结果,可以让他们把推算过程填写在课本上。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引导学生仿照课本,自己写出推算过程。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常用长度间的进率与相应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对比:
10 10
米←→ 分米←→ 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100
让学生找出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做一做”的填空题可以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一般来说,换算
面积单位的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哪个大。由于学生还没学过用
100乘、除,所以只要求学
生口头推算。如要求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可以这样
想:因为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平方
厘米,8个平方分米就有8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
800平方厘米。又如要求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可以这样想:因为每100平方
厘米是1平方分米,300里面有3个100,就是3平方
分米。
2.公顷、平方千米。
这部分内容原来在四、五年级教学。由于市制单位已经废除,
土地面积大大简化,只有平方
米、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有规律,所以提前
进行教学。
教材首先通过插图,让学生感受体育场的广阔面积。以此感性认识为基础,说明测量土地面
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然后介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具体规定。考虑到学生
尚未
学习100×100、1000×1000等计算,所以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要求
学生
推算。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材还采用“生活中的数学”的
形式告
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教学时可以先复习常用的面积单位,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实际大小。
然后让学生看
课本的插图,想像要测量体育场或更大的场地的面积用平方米做单位太小了,
需要引进更大的面积单位。
为了使学生具体了解1公顷有多大,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
米
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
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如果有条件,可以再量
出边长是1
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看一看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
3.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二十共安排了9道题。其中前两题是配
合新学内容的练习,第3题是长方形、正方形面
积计算的巩固练习。从第4题开始是本单元的内容和相关
知识的综合练习,或综合运用练习。
第1题是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练习,都只涉及两个相邻面积单位之
间的变换。具体的说,包
括两种情况,即把较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名数,或者相反。如发现学
生对某一种
情况的改写掌握的不够好,教师可针对性地补充几题。
第2题的题材内容可能部分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可酌情做些介绍。
第3题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独立完成填表。
第4题为常用长度单位和常用面积单位的混合练习。
第5~7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分析思考,做出解
答。
第8题以是非判断的形式进行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其中第(4)小题的陈述是对的,其他
的都
是错的,可以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第9题应提醒学生先想像,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
生,也可以让他们用长方
形学具拼一拼,再做解答。
第87页的“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自
己阅读。感兴趣的同学,教师也可以指导他们进一
步收集有关资料,加以筛选,面向全班作简单介绍。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
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
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
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
的?(板书课题的前半
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
分别是7×2
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
br>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
比前面出示
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
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
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
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
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
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 br>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
分内容 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 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
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 情境,让学生在熟
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 的每
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 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
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 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
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 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
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 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
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 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
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 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
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 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 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
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 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 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 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
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 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
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认识小数
(第88~94页)
1.小数的认识与读法。
教科书第88页上面的插
图画了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其单价。图下留空的
表格,让学生填写每种单价的具体含义
。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和“小数点”。
然后由聪聪提出两个问题:你会读小数吗?你还在哪里见
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
数,并尝试读出。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可布置学
生跟随家长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标价。教学时,
可让学生看图试着说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学生可能读作
几元几角几分,也可能采用小数的读
法。教师可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其他同学跟着学习小数的读法。
引入小数并指出小数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2.例1。
例1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我们知道,小数
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
之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
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
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
义。
“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
的小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报出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然后提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该怎
样表示?接下去可让学生看书或组织讨论。先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怎
样用
分数表示,还可以写成什么;然后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
数表示,怎样用
小数表示。最后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1题如有学生写成7角=
70100元,也是对的。这里可以不要求学生化简。
3.例2。
例2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
数,
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学生一般都有参加跳高运动的经历,因此都知
道表示跳高成绩的
小数越大,成绩就越好。例题下面的插图提示了几种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
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
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另一种是化成厘米来比较,还有一
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
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
填写。
“做一做”让学生看图比较两组小数的大
小。图中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涂色
部分表示小数。
教学时,可
以先让学生说说各自跳高的成绩。然后给出例题,并提出排名次的要求。要使学
生明确名次先后与米数大
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
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
除了课本插图提示的几种方法之外,学生还很容易想
到,直接看到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
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教师可以出示
皮尺,让学生找出四个成绩在皮尺上的位置,以此验证直接比较的
结果是否正确。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正方形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
看图
在空格里填上关系符号。
4.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练习看图写小数和分数,旨在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第2题,是读小数的练习,题目的内容富有知识性,且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第3~5题都是比
较小数的大小。其中第3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大小。第4题是以元为
单位的小数和以米、分米为单位
的小数比大小。第5题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成绩分别比较得
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的名次。练
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
数越大,名次就越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秒数越小,成绩就
越好。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就
很容易搞错。
第6题,要求学生到商店了解指定商品的价钱,
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旨在促进学生注
意观察生活中的小数。
第7题,要求学生动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
第9、10题都是比较小数大
小的综合练习,区别在于第10题要求学生先提出问题再作比较。
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
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第95~98页)
这部分内容通过两道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例3和例4。
教材中的插图画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有许多小朋友正在挑选文具。图中标出了8种文具的价
格。例3
和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来自于这幅插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
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
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
较直接的帮助。
例3和例
4的解答中各提示了两种算法,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做一做”的后
两个问
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2)问“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有多种选择。
第(3)问“你还能
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看图发挥的空间较大。
该页上“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
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这里既出现了
小数,又用到了上一单元刚学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教
学前可以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竖式计算,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课题中
来。教学时,除了
采用课本的例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并自己提出问题。再
从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
减法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
出答案。例如,把0.8元改写成8角,把0
.6元改写成6角,相加以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
的小数。当然也可以用小数直接计算。学生不用竖式直
接口算出答案也是可以的。
教师可以请用竖式计算的同学,把竖式写在黑板上,一般有两种情况。然后
教师在小数竖式
的上面写上“元、角”,以便学生看清相同单位的数上下对齐,便于加减,并感悟其中的
算
理。以例4的算式为例,学生可以从两方面解释计算过程。一是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
减去
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二是
联系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元 角
1.2 1 元2 角
-0.6
- 6 角
0.6 6 角
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最后,联系复习题与例题,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
同数位上的数
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
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时,学生除了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之外,还可能
提出两步、三
步计算的问题。教师可以不作限制,这里,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大多有能力完成。
2.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问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以让学生口算,直接写出得数。也应允许学生列竖式计算。
第2题的第(2)小题
,可以估算,或者口算,也允许让学生列竖式计算,算出得数再作比
较,得出10元钱不够的结论。
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数据再计算。
第4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计算。
第5题,有必要让学生读题后通过复述题意,搞清1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或10站
以内都只要
1元。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学生还没学小数乘法,这里可用连加计
算,由于数据比较简单
,可能有学生会列出算式1+0.5×2,并口算出结果,应当给予表扬
和鼓励。
第6题,将条形统计图与小数加减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
思考题,要求学生用
指定的数字按要求写数。答案是(1)0.567,0.576,0.657,0.675,0.756,
0.765。(2)7.056,7.065,7.506,7.560,7.605,7.650。练习时,
不必要求每个同学都把答
案写全,学生能写出几个都应加以肯定。
课题: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元,
文具盒 18元, 圆珠笔 3.50元,
铅笔 0.20元, 橡 皮 0.15元, 日记本
3元。
(在磁性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书包45元
圆珠笔3.50元
文具盒18元 铅笔0.20元
日记本3元
橡皮0.15元
左边这组数45、18、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
做小数。(拿走
磁性黑板上的三个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
题:
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文具标价的三个小数。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分
3. 5 0 3元5角
0. 2 0 2角
0. 1
5 1角5分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
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
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
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
成0.01
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5.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此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补充练习。(也可做机动练习用)
(1)填单位名称。
8.64元=8(
)6( )4( )
2.83米=2( )8( )3( )
(2)填适当的数。
0.23米=( )( )米=( )厘米
0.76元=( )( )元=( )角(
)分
3.91米=( )米( )厘米=( )厘米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
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
的加
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
算解决问题;运用
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
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
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
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能力创造
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
活中有许多数学
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
理
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
学
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
知识在生活中的
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的1
6道习题,反
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
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
出„
„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让学生运用数学
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
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
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
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一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
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练习中的习题,有的情
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
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
解决问题。例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
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算出每摞
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
习题使学生通过自
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
探索
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
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
,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
了。教学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
式,让学生主
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
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
解决问题
的方法。教师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
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
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
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99~105页)
1.例1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
材
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
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3个方阵
一共有多少人?”的问
题。接着,显示
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
方法、结果。
教学时,根据教
材提供的素材用录像或
幻灯片为学生创设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
操表演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而后,
只显示与例1一致的表演场面,由小精
灵明明提出问题,或请学生根据录像或
幻灯片呈现的过程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请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允许学生交流意见,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解决问题后,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加深
学生对
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例1之后的“做一做”,安排了一个情境题。教材呈现一
位阿姨正在摆放整盘鸡蛋的画面,
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
教学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
成。请学生从情境中找到要求解决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所
需要的信息数据,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进而列式算出结果。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
解决方法。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特别注意
,请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学生,说一说解决问
题的过程,第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在交
流中熟悉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过程,获得
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
2.例2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2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
材呈现了团体操表演的画面,并显示出
“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
画面下面,一位小朋友提出“每个小圈
有多少人?”两位小朋友在交流解决问
题的方法。教材的
呈现方式,意在让学
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的
方法,解决问题。
例2的
教学活动过程与例1相仿。这里
可以更放手些,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
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学
时用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呈现团体操表演的画面,指出:团体操表
演是运动会上的又一项内容。突出例1
、例2的连续性,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
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例2之后的“做一做”,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情境题。教材呈现给学生装杯子的具体情境,用
对话
的方式显示怎样装,用文字显示出“共有960个杯子”的信息及“能装多少箱?”的问
题。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分
析相关的信息
数据,确定第一步解决什么问题。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对于先解决“一箱装多少个杯子”的策略
,应给予充分肯定,保
护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8题,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
题。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多次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积累用乘法解决
实际问题的经验。
第10、14~16题,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用乘
法和除法两
步计算来解决。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注意适时组织交流。通过交<
br>流,让学生清楚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进一步熟悉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
程,提
升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
第2、9题,是运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注意
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数
学信息,分析数学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决问
题的步骤方法,
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比
较
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第11题
,是用除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
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
的训练。同时,借助习题中啄木鸟、青蛙吃害虫的事例,请学生参与
“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
害虫吗?”问题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保护益鸟
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12题,解
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两种规格的牙刷,请学生解决的
问题是“买哪一种便宜?”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用两步计算时,
点拨:想一想,怎样判断哪种牙刷便宜
呢?使学生选用比较单价的方式获得答案。
第13题,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
一幅小学生在租船游湖的美丽画
面。请学生解决7个小朋友“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的问题。
教学时,要让学生
独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说一说”逐步
培养
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此外,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阔学
生的思维空间。例如,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他
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请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
解决实际问题新的机会,增加解决问
题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
题,只要留心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和提
出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
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
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解决简单问题
教师亲切谈话: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一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
友做3朵花,8个小组
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
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
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
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
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
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
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
,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
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
种。例如,
①5×6×8 ②5×6×(5+3) ③5×6×7+5×6
④5×6×7+30 ⑤30×8 ⑥30×5+30×3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
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
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3、4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哪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
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总结
1.请学生说一说收获和体会。
2.教师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
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
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同学都越
来越聪明、能干。
(第106~107页)
教材说明
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
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
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
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
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
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
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
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1.调查本学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
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教材中通过画出整
个校园的直观图来表现学生所收集的本学校的所有信息
,为下面重新设计新校园打下了基
础。比较信息是比较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新校园提供
了更全面的信息,通
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讨论学校应添设
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动,教材展示了小组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教材的讨论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
一是根据学生自己或教师的日常需要,二是与其他学校相
比较。教材中具体举了四个例子,如操场应该扩
大、操场旁边应有一个厕所,应该给老师准
备一个车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台等。当然,教材中提到的仅
是一些范例,实际讨论不必限
制在这些方面,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与设计。
这个讨论交流过
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设计新校园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新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综合调查和分析的
结果,以及本
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
──场地面积的大小,添设
项目的形状和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在教材
的例子中对此进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
的乒乓球台是否能够放得下的问题外,还会有其他
的问题,如足球场上或操场上的铺草皮、羽毛球场、为
低年级开设游戏区等问题。
4.“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
的数学实践活动经
验,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还
有一
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本实践活动
中体现为设计新校园后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他
组设计的优缺
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使每个
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
教学建议
1.这个实践活动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可要
求学生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可以先请学生就自己熟悉的
校园画出简易平面图,同时以调查的形式写出
其他学校都有什么,也可以用平面图的形式画
出其他学校的校园平面草图,使学生了解不论是用文字写出
还是用草图画出,都是记录调查
结果的一种形式。不过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张平
面图,让学生体会
什么是平面图,让学生有规可循。
3.由于本实践活动可能
会涉及实地的测量,建议教学活动采取室内课堂教学和室外教学相
结合的形式。其中“讨论学校应添设什
么”可以用室内课堂教学的形式,“设计新校园部分”
采用室外教学的形式。室内教学部分的讨论可以以
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认为我们的校园应该添设什么”引导各个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完后,可以让每个
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教师可以鼓励性的评价,并对全体的意见
予以总结;也
可以直接让各个小组讨论,教师只对每个小组的计划予以个别指导,小组讨论完成以后,让
各个小组自己进行交流,教师不统一进行全班的交流。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
的每
个成员在给定的白纸上总结出本组的最后计划,要求每个小组分好记录、测量、监督(负
责总体计划的调
整、测量)的人员,然后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的考察,看本组的计划是否
能够实行,如果不能实行应该
怎样进行调整。在室外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检查每个
小组是否分工明确,同时监督学生是否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本组的计划,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指
导作用。实地考察结束后,请学生回到室内课堂上,要求
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进行讨论,
制定出设计新校园的最后计划,并画出设计的新校园的平面图。 <
br>4.设计活动完成之后,请每个小组将本组的设计平面图挂到黑板上进行展示与交流,请学
生自己
进行评价,比如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新校园图,找出每幅新校园图的优点等等,最后
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
价,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材说明
和前几册教材
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
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
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
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
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
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
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
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
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
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
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
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
求出两个小
组的总人数。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
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
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
,b=c,那么
a=c。
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
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建议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
中容易理解
的题材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
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
以了,教学时老师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
等量代换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2.本单元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108~111页)
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
计表可以看
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
br>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
观地表
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
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出两个课外小组各有多少人,再说出三(1)班共有多
少人
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在求总人数时,学生既可以直接点数,也可以进行计算。让学
生通过讨论发现:
统计表中的前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所以是重复
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
次。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这两个课
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
触过这种直观图,所以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空
白图,让学生在不同位置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也可以利用
多媒体软件先分别出示两个课外
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集合圈进行合并。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图
中不同位置所表示
的不同意义,如中间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同学,左侧是只参加语文小组而不参
加数
学小组的学生,右侧是只参加数学小组而不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最后,再让学生列式求出
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共有多少人。
2.例2。
本例利用天
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
准备。当天平平衡时,左
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所以,从第一个图中可以看出,一个西瓜重
4千克,从第二个图中可以看出,四个
苹果重1千克,让学生思考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
样重。在这里还不能直接运用等量代换,需要学生首
先考虑: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
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引导学生想出如果第二个图
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
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一
个西瓜和16个
苹果同样重。
下面的“做一做”,利用三种小动物在跷跷板上保持平衡的情境
进一步巩固等量代换思想的
具体应用。
教学本例之前,首先应该向学生说明:在本例中,我们
假设每个西瓜同样重,每个苹果同样
重。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前两个图并思考: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
样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教
师可以进
行适当的提示:从第一个图中知道一个西瓜重4千克,如果能知道多少个苹果也重4千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教学时,如果学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软件等教学
辅助手段,用
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用圆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块代表砝码,用三角形片代表苹果,
通过摆学具,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做下面的“做一做”时,要求2头牛
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
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
3.关于练习二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建议。
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不同属性“
会游泳的”和“会飞的”把它们进行分类,学
生在分类的时候,可能不能一下子把既能游泳又能飞的放到
中间位置,要引导学生明确两个
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2题,可以
引导学生先把两天进的货中重复的部分找出来,然后直接点数,或用加减法进
行计算。
第3题,如果学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等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解
决了
问题以后,再尝试抽象地推导一下。
第4题,是等量代换思想的一种变式练习。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
鸭谁重比较困难,可以转
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比较。
第5题,是比较抽象
的等量代换练习,实际上是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直观表示法。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
□+□+□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
□=60,而△=□+□+□,所以△等于1
80。第2小题,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
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
得到2×(○+△+□)=200,所
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
□的值。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集合】 在数学中,集合(也简称集)是指某一类事物组成的整
体。构成集合的各个事物
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例如,“东风小学的全体学生”可以构成一个集合。东风
小学的每一
名学生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有以下几个属性:
(1)集合是指
某一类事物的全体,而不是指其中任何个别事物。上面例子所说的集合,就
是指全部东风小学学生构成的
一个整体。
(2)一个集合必须有其确定的范围。也就是说,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指定的集合必须能够判
定。上面例子所说的集合就有其确定的范围。
(3)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
事物归入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这个集合中
的一个元素。
(4)集合只与组成它的元素有关,而与其元素的顺序无关。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的表示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把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放在一个大括号里面。例如:
0,2,4,6,8表示自然数中前五个偶数的集合。
△,□,○,☆表示这四个几何图形所组成的集合。
描述法是把一个集合里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放在一个大括号里。例如:
{自然数中前五个偶数}就表示{0,2,4,6,8}这个集合。
{2和3的公倍数}就表示{6,12,18,24,„}这个集合。
在数学中,还常常用韦
恩图(韦恩是英国的一个逻辑学家)来表示集合,即用一条封闭曲线
把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圈起来表示这
个集合。这种表示法比较直观、形象,便于初学者接受。
例如:
两只鸭的集合
5个三角形的集合 5的倍数的集合
为了研究集合时方便,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P、
Q„„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
母a、b、c、x、y„„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a是集合
A中的一个元素,我们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反之,如果a不是集
合A中的元
素,我们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注意:a和{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只有一个元素a。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有限集与无限集】
集合可以按照其所含元素个数的多少分成有限集和无限集两大类。
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例如,下面三个集合是有限集。
A={10的全部约数},
B={一张方格纸上的所有方格},
C={全中国的小学生}。
我们把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例如,下面三个集合是无限集。
N={全体自然数},
P={所有的偶数},
Q={0到1之间所有的分数}。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空集】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例如,下面两个集合都是空集。
A={所有大于1的真分数},
B={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的交点}。
数学中规定:空集属于有限集。空集用符号
注意:和{0}不同。
表示。
是
空集,它不含有任何元素,它的
基数是0。{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它只含有一个元素是
数0,它的基数是1。
如果用韦恩图来表示,空集可以表示如右。
空集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子集】 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
集合
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AB(或BA),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如果A不是B的子集,可以记作
AB(或BA),
读作“A不包含于B”(或B不包含A)。
例如:A={全体整数},
B={全体奇数},
C={全体偶数},
BA,CA,BC,CB。
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自身的子集。这是因为任何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它自身。
数学中还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交集】
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共同的元素组成的集
合,叫做A和B的交集,记作A∩B。
例如,A={a,b,c,d},
B={c,d,e,f},
A∩B={c,d}。
也可以用韦恩图表示如右(阴影部分表示交集)。
当集合A和集合B
都不是空集时,如果它们没有共同的
元素,或者说它们的交集是空集(A∩B=
说A与B是不相
交集。
例如,{a,b,c}∩{e,f}=。
),我们就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并集】 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的元素合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叫做A和B的并集,记作A
∪B
。注意,A、B中如果有共同的元素,在A∪B中只列
举一次。
例如,A={a,b,c,d},
B={c,d,e,f},
A∪B={a,b,c,d,e,f}。
也可以用韦恩图表示如右(阴影部分表示并集)。
如果A、B是不相交集,这两个集合所有的元素合并在一
起就是它们的并集。
例如,{a,b,c}∪{e,f}={a,b,c,e,f}。
所以,从集合的观点来看,
非负整数加法的运算,就是求两个不相交集的并集的基数。其中,
两个不相交集的基数都叫做加数,它们
的并集的基数叫做这两个加数的和。
【集合】 【集合的表示法】 【有限集与无限集】 【空集】
【子集】 【交集】 【并集】
【差集与补集】
【差集与补集】 有两个集合A、B,如果
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
集合,那么C就叫做A与B的差集,记作A-B(或A\
B)。
例如,A={a,b,c,d},
B={c,d,e,f},
C=A-B={a,b}。
也可以用韦恩图表示如右(阴影部分表示差集)。
特殊情况,如果集合B是集合I的子集,我们把I看作全
集,那么I与B的差集I-B,叫做B在I中
的补集,记作
。
例如,I={1,2,3,4,5},
B={1,2,3},
=I-B={4,5}。
也可以用韦恩图表示如右(阴影部分表示补集)。
从集合的观点来看,非负整数的减法运算,就是已知两个不相交集的并集的基数,以及其中
一个
集合的基数,求另一个集合的基数。也可以看作是求集合I与它的子集B的差集的基数。
(第112~120页)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
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
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
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
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
内容。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
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
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复习的重
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册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主
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
复
习。可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
,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如第112页的第1题,既复习了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
、东或西)辨认其余
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另
外,也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第112~113页的第2、4
题
,第2题设计了估算和笔算3个家庭平均每月用电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
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如第113页的第5题,既复习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
分析的结
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同时
渗透了环保教育。 <
br>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如第114页的第7、8题,既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了
估
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
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
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115页的
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
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1.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复习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
容要重点复习,教师应
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
基础上解
决问题;其他内容的复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内容要重点复习,使学生都能够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有机动时间,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对第一学段
(前六册教材)的内容按照数与计算、空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适当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全面完
成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2.复习位置与方向时,结合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八
个方向词语说一
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
一
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单的路线图。教师可以在图上加几条
公
共汽车路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绘制简单的地图,让学
生描述。 3.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
什么问
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还应注意通过一定
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计
算熟练。
4.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习口算,结合第4题复
习估算和笔算。
教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再通过练习二十五中的有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
的
练习,使全体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5.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
5题中的数据,对近年来该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变
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办法减少
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
想教育。
6.复习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
时间单位和有关知识,可借助表格进行系统
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培养学
生的估计能力。
7.复习面积时,结合第114页第7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
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第114页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估计,再合作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让估计得比较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让估计得不够准确的学生说一
说误差出
现在什么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测量的能力。
8.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除了结合第11
5页的第9、10题外,还可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
理解小数的基本含义,体会到小数与分母是10和10
0的分数的联系。
9.复习解决问题时,可结合第115页的第11、12题,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目
中的数量关
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注意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
br>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10.关于练习二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先让学生估算,再用笔算。有
的学生可能估算的结果与笔算的答案不同,如把58
看成60,11看成10,估算结果是600,答案
是不能一次送走这批人;实际情况是58×11
=638,一次能送走这批人。上面的估算方法按照一般
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得出了相
反的答案。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选择比较合
适的估算策略,才能解
决问题。上面的估算方法问题出在:1辆车能坐58人,如果把11看成10,等
于少运了58
人,58相对于620人来说误差较大。因此,估算时计算60×11=660比较合适。
因为把58
看成60,1辆车多运2人,10辆车才多运20人,误差相对较小。这样就能得出“一次能
送
走这些人”的正确答案。
第5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对人均消费粮食的变化趋势有一个
判断。在此教师应引导学
生理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供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所以人均消费粮食
越来越少。
第9、13题,教师注意结合题目进行环保教育。
练习二十五最后的思考题,渗
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学段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
用到这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下。
由题中的条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所以2杯水+440=600,2杯水=600-440,得出1杯水=80克。
空瓶=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