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别妄想泡我
842次浏览
2020年12月04日 03: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型投资项目-前任3插曲

2020年12月4日发(作者:庞籍)


第五单元 面积
一、单元教学内容:教材P60-75
二、单元教学设想: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 手
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
作,掌握相关 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 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
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 在在的直接经验,
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机械的学习往往 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
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
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
概念的描述或符 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
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 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
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 形状;二是指导
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
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 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
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 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 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
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 如很多计算面
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也 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 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平方米,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


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 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 面
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
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 位换算。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五、单元教学难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
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课时安排:8课时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1)

1、理解面积的意义。
课时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
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重难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
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
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 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
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
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
生的疑问。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
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练习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
米的一个 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
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重难

教学
重点: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2)

课时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
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







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


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
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
面积单位)
同学们有了 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
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 前面演示,
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
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
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
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63页做一做。
2、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重难

教学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重点:
会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难点:
在实践中发现并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

课时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
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
二、探究新知
教学第66页例4.
1、出示例4,请同学们读题后说一说,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厘米吗?
可以用 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
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 厘米。
2、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







面积平方厘米

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宽”呢?
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
什么关系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3、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及到正方形面积公式。
给你一个长方形要你求出它的面积,你会吗?
测量书上第3小题两幅图,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 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
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
公式。
4、练习:完成P67 上面的做一做
三、作业设计
1、P68 1
做在书上。
2、P68 2
说说“半个场地”是什么意思。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
板书
设计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0×21=630(平方厘米)





教学
反思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重难

教学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重点:
会正确并灵活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难点:
会估算给定长方形的面积,并灵活地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

课时
1、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2、能结合面积公式估计长方形的面积。


一、复习
长方形的面积和这个长方形的什么有关?正方形呢?
请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写出来,同位互换检查。
二、探究新知
1、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1)我们身边的很多常见物品,比如我们都有的数学书,它的封面也是一个长方形,你如何知道它的面积呢?同位互相说
说。
(2)先不用任何工具,请你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封面面积有
多大?
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怎样估







计?(辅导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或借助熟悉的物品,如手指
一扎大约10厘米来估计)

(3)面积大约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长和
宽的积)
( 4)下面我们就动手实际测量一下,注意测量时要认真、方
法要规范。测量完毕后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2、计算数学书的面积
通过我们认真的测量我们知道了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
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那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
厘米?
想一想:这里有了测量结果,为什么问题还是问“面积大约是
多少”?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
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3、给大家出个难题,现在假设 没有尺给你测量,你怎么估计
课桌的面积?(提示:和刚才一样还是要借助我们熟悉的东西)
学生说说想法后进行操作,汇报结果。
4、练习:完成P67 下面的做一做
5、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作业设计
1、P68 3
读题理解题意,说说玻璃的面积和桌面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2、P68 4
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和宽再计算面积。
3、P68 5
学生没有正方形手帕,可 以用纸手帕来代替并测量,可先让学
生说说手帕的形状,再试着测量需要的条件。
4、P69 6
先用已有经验估计长和宽,再用尺测量后计算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
长方形面积=长×宽
板书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学

反思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重难

教学
重点:
会正确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难点:
灵活地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
课时
1、能用长方形的面积来求它的长或宽。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
请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写出来。
说说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正方形呢?
二、练习
1、已知面积求长或宽
(1)有一个长方形铁皮面积是63平方分米,长 是9分米,求它
的宽是多少?它的周长又是多少?
读题找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请学生汇报。
(2)请你仿照上题出一道求长的问题?汇报并解答。
2、求正方形面积
(1)有一个正方形木板,边长是15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分







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读题,说说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解
决,请学生汇报。
(2)一个正方形土地周长是36米,求它的面积?
引导学生读题,说说用周长能不能直接求面积,该怎么算?
3、完成P69 8
要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它的边长应该是什么?剩下的部分是什
么形状,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4、完成P69 10
黑板上出示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要求从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 br>宽4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剪法?请你在纸上画一画草图。学
生汇报后黑板上呈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让学生分别求面积和周
长,最后把结果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幅图的面积和周长的变化。
(1)三幅图剩下的面积相等,都是76平方厘米。
(2)第一幅图的周长和原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仍是40厘米;第
二幅图的周长比原正方形多了两个4厘米,是48厘米;第三幅
图周长比 原正方形多了两个6厘米,是52厘米。


三、作业设计
1、P69 7
读题理解题意,结合课上的练习来解决。
2、P69 9
读题理解题意,结合课上的练习来解决。
3、一块长方形绿地,宽24米,长是宽的2倍,这 块绿地的面积
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种4棵松树,绿化队应该准备多少棵松
树就够了?
4、一个长方形,它的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8平方厘米,正
好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的长方形面积 是多少?
5、想一想:在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去
一个边长为5厘米 的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剩下部分的
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8、10-6=4(厘米)
6×4=24(平方厘米)

板书
设计
10、(1)10×10-6×4=100-24=76(平方厘米)
10×4=40(厘米)
(2)10×10-6×4=100-24=76(平方厘米)
10×4+4×2=48(厘米)
(3)10×10-6×4=100-24=76(平方厘米)
10×4+6×2=52(厘米)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时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2、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重难

教学
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课件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 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
单位?面积单位进率又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
容。
教师板书课题,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
板书。
二、探究新知
1、面积单位进率:学习教材第70页例6
(1)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
多少?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 10个1厘米,也就是10厘米,前
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 br>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
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
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 积单位间的进率,并
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
率是10时, 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1)8平方米=( )平方厘米。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5平方米=( )平方分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 br>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
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 位换算成大单位)
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4、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
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探讨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
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
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5、练习:P71 做一做 2
三、作业设计
1、P73 1
学生独立解决,请学生汇报过程。
2、P73 2
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决。
3、填一填:
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
分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1=1(平方分米)
板书
设计
10×10=1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学
反思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重难

教学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课时
2、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重点:
会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难点:
能正确描述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方法。

课件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面积单位换算
60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说说换算的思考过程。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
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 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
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
铺多少块地 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2、练习:P72 做一做
三、作业设计
1、P73 4
学生独立解决,请学生汇报过程。
2、P74 5
学生独立解决,汇报并纠错。
3、P74 6
明确题目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该怎么解决。
4、P74 7
明确要刷的墙壁面积应该是总面积减掉黑板面积。
5、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 。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
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约多少块地砖?

解决问题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板书
1800÷9=200(块)
设计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学
反思












洪桥小学备课稿
课题

解决问题练习课

课时
1、能正确运用面积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

教学
2、能用画图思考的方法理解长方形同面积而不同周长问题的规律。

重点:
正确运用面积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同面积而不同周长问题的规律。
课件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回顾所学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知识?
二、练习
1、完成P74 9
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
平方分米。
2、完成P74 8
200×6=1200(米) 1200×8=9600(平方米)
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让学生明白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 积公式解
决问题。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
长×宽就是洒水的 面积。
3、完成P75 10
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拼的结果,根据图形进行计算它们的周长 和
面积,并进行对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完成P75 11
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


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
长(厘米)

16

8

4


通过画图填表格引导学生发现:
(1)有三种情况。(只要想哪两个数相乘是16就可以了)
(2)面积一定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和宽
相等成为正方形时,周长最短。
三、作业设计
1、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
板四 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2、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
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3、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
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
面积是多少?
4、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 形。如果用这根
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
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
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 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解决问题练习课
板书
设计
宽(厘米)

1

2

4

面积
(平方厘米)

16

16

16

周长
(厘米)
34

20

16

8、200×6=1200(米) 1200×8=9600(平方米)
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11、
长(厘米)

16

8

4

宽(厘米)

1

2

4

面积
(平方厘米)

16

16

16

周长
(厘米)

34

20

16

面积一定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成为正方形时,
周长最短。

妈妈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非常有哲理的话


有关龙的成语-头像酷


3个月宝宝早教-最后一页


玉洁冰清的意思-非主流个性日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怦怦直跳


女的网名-敬酒顺序


那些年钢琴伴奏-感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