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课
白头翁图片-没车没房黄金剩女版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
长 城
【教材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篇幅
短小,但是
写法上却很有特点,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说明性文章。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
然
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自然段,具体介
绍长城,突出长城的“
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
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
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
的地位,赞美了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还配有两
幅图片,一幅是气
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的世界遗产”。本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打开中国的世界遗
产之
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
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编者编选本篇课文的意
图有二,其一是使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
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
,学习作者
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这篇课文对后续几篇课文的学习有指引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
重难点是了解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
的方法。这与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中的“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
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
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我们确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但对于
中年级的学生来说,
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达情意方面<
br>的作用,进行读写迁移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目标
和语言目标等方
面要从学生的情况出发,恰当地选择语言训练的角度。在学生自主
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的体
会和感受。同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生
理特点,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图片
,声音等手段,缩小
与文本的距离,把学生心目中遥远的长城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主动<
br>学习并加工的心理倾向。
基于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
们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文本是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关注段的教学,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展开联想、读
写结合等。既让学生对文本有了一个整体上的全面地把握,又从细节入手,潜移默
化地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即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联想
的手法,从而读中学写,最
后利用精心设计的作业纸,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最直
接的反馈,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手段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3.学会从文字中想象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对长城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配合教学的课件。
2.学生作业纸。
请按要求修改下面的短文,把它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南昌有一座著名的大桥,叫“八一大桥”。它全长三千多米,(加“打比方”)
像
在赣江上。八一大桥桥面宽阔,(加“作比
较”)
。桥下八个桥墩,支撑着桥体。大桥真是雄伟壮观。我站
在大桥上,(加“联想”)
。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一)(出示书中长城全图)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另一处的世界遗产。
这是哪儿?
(二)学生和老师一起写“长城”这两个字。
1.提示笔顺:“长”字先写第一笔是撇。 <
br>2.部首释义:城的部首是提土旁,说明城的意思和土有关。在这里,城就是指
城墙。长城就是长
长的城墙。
(三)读题。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全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同学们翻开
书,
读读课文,找找这句话,遇到生僻的词语多读几遍。
(学生读书,师巡视指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找到哪一句?
2.生反馈:这样气魄雄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句中哪几个词令你为之一振?随机指导:“气魄雄伟”等词。
(二)分段感知、理关键词。
1.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长城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几位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
同学边听边想。
2.一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长城的什么?。能用一个词来表示吗?(生用
一词概括,如:
万里)你还关注到了哪个词?(如:蜿蜒)
3.一生读第二自然段。这是在写长城——(生用一词概括,如:高大坚固)
4.一生读第三
自然段。你会用哪几个词来概括?(如:智慧创造)长城就是劳
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5.师总结:课文就是从蜿蜒万里、高大坚固、智慧创造三个方面来写长城气魄
雄伟,是个伟大奇迹
。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把一段文字读成一个词,四年级需
要有这样读书的本领。
6.作者是怎样写长城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
三、品读课文,学习方法。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了长城气魄雄伟?
(生读书,师巡视指导,随后师生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2.学习本段第一句话,了解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这句话中,作者把长城比作了什么?这种说明方法我们学过,叫做——(生:
打比方)。
(2)回顾《爬山虎的脚》一文(课件出示: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
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句话中,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很相
似。
(3)再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
蜒盘旋。)长城和长龙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4)这样打比方,既生动又形象,让我们感受了长城的气魄雄伟
(5)理解这句话中的生词
“崇山峻岭”。这个成词很有特点。他们都含有山字,
崇山峻岭就是指高的山,险的山,陡的山(出示:
长城鸟瞰图)
(6)引导学生体会:长城就像一条长龙,这条长龙遇到高高的山峰,它会——
(奋力直冲山顶),当山势向左,长城也——(向左拐),山势向右回转——(长
城也向右转。)这条长
龙遇到陡峭的山壁——(它会冲上去),这条长龙遇到了倾
斜的山坡——(它也会越过去),这条长龙遇
到了荒无人烟的平原——(它会匍匐
前进)。
(7)小结:长城就像长龙在崇
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学生从文字中想象出了具
体的情境,感受到了长城气魄雄伟。自己再读这句话,感
受感受。
3.学习本段第二句话,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课件出示句子:从东头
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裕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句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生:列数字
)。一万三千多里有多远,
就是——(生:从东头的山海关西头的嘉裕关。)
(2)老师运用
课件演示:山海关到嘉裕关之间长城慢慢延伸,路经的省市区域
变化颜色,让学生深入体会从东头河北的
山海关到西头甘肃的嘉裕关,这段长城行
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
等十一个省市的156
个县域,足有一万三千多里。
(3)小结:从数字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长城气魄雄伟。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句子中有些生僻词。
2.老师出示一幅长城的简略示意图,请学
生试着在上面标出词语的正确位置,
并介绍它们的作用。
3.学生思考从哪读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作者又是如何表达的?(老师相机指
导。)
4.学习本段第三句话,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回顾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课件出示: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
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地
球作比较,写出它
的大。
(2)再用课件出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
,五六匹马
可以并行。思考这句话是怎样作比较的。
5.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两米多高的垛子修在哪?城墙有多高?城墙修在哪?八达
岭有多高?
6.小结:作者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气魄雄伟。
齐读一、二自然段,读出
长城的雄伟气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生合作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长城上联想到什么。
2.学习联想的写法。 <
br>(1)运用课件分层显示,让学生体会到:站在长城上,作者想到的是什么?单
看条石,作者想到
的是什么?
(2)体会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由看到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人和事,这种写法叫联想。
四、迁移运用,学生练笔。
1.总结:从这篇说明性文章中我们学到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
较的说明方法,
还学到了在文章中加入联想的写法。学了这么多,让我们来用一用。
2.让学生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来完成作业纸上的练习。
3.反馈评讲学生的修改作业。
五、板书设计。
气魄雄伟
伟大奇迹
长 城
蜿蜒万里
高大坚固
智慧创造
说明性文章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联想(相关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