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用书
爱情最经典的一句话-视觉设计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四年级上册
目 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溶 解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第2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第3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第4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第5课 溶解的快与慢
第6课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第7课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声 音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 听听声音
第2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第3课 声音的变化
第4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第5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第6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第7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天 气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
第2课 天气日历
第3课 温度与气温
第4课 风向和风速
第5课 降水量的测量
第6课 云的观测
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我们的身体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第1课
身体的结构
第2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
第3课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第4课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第5课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第6课
口腔里的变化
第7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四、教学案例
五、参考资料
使用说明
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
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
级共8册。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
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和提供了
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
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
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
主要材料清单
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
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
的地位和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
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
向。
背景和目标
这是分课时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
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所
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
教科书说明
用图文对
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
问题给出必要
的答案或说明。
教学建议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评价建议
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课时安排建议
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3、4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
教学活动,5、6年级为8
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
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
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
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
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
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
法来解决:
(一)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
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
们的天气观察”等;
(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
(
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
有意义
的。如“小杆秤的制造”“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等。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
时是适
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
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目标分别从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
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
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
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
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
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
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
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
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四、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
修订后的教科书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
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些工
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
教师也可以
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
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
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
生
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
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
的交叉部分。
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
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
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
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
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
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
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主题)作出联
想,记录下他
们已经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
柱状图(条形图
)是在坐标图上用填充的方式,完成的数据表达,
表现为条形图,一般由两组数据组成例如时间和影长、
时间和温度等。
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差异。
记录不仅仅可以用文字,科学图画也是
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
法。它比普通的图画倾注
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为了真实地记录,学生必须仔细地观察,记下每个小的特
点
和线条。使用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评价他
们的观察、
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修订后的教科书共32个
单元,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
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
的相关内容。教科书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两大主线并行发展的方式建立了
自己的整体结构。
书中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库,是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该单元的科学概念、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和
发展
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供学生阅读。
三
年
级
上学期
植物
动物
我们周围的材料
水和空气
溶解
下学期
植物的生长
动物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物体的变化
磁铁
电路
新的生命
食物
岩石和矿物
沉和浮
时间
热和燃烧
地球的运动
微小世界
我们身边的物质
宇宙
环境和我们
四
年
级
声音
天气
我们的身体
生物与环境
五
年
级
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运动和力
工具和机械
六
年
级
形状与结构
能量
生物的多样性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
科书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
学习已
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
养的至
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
逐渐养
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以下
几点可
供参考: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
单元都有
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
,才能做
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
验中获得
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
书中有多处涉及了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
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索尺的音高变化”
“观察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脏的工作”,
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实验,可
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
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
用文字
、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
象,在
“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
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
有些甚至是实
验过程的描述,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等等。
这种描述能
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
形成正确的解释。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
所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
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
律。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
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科学
探究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
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
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
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
(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
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
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
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
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
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
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
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
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
认识。
主要材料清单
“溶解”单元
过滤器材: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
气体溶解器材:带有橡皮帽的注射器;
蒸发器材: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其他器材:放大镜、搅拌棒。
“声音”单元
发声器材:大小不同的音叉和铁钉、锣、鼓、钢尺;
传声器材:铝箔(能折叠成1米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尼龙绳。
“天气”单元
测温器材:温度计;
制作雨量器器材:高于15厘米的直筒透明杯子。
“我们的身体”单元
模型:人体结构模型、人体骨骼模型、心脏模型;
其他器材:哑铃、吸耳球、大约1米长的塑料管。溶解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溶 解
一、单元概述
溶解
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
有一定认
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一部分
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
不能准
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
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
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
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
的一系列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
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
吗?等。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整个单元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4课,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
为溶剂,观察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
的变化,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形成关于“溶解
”的描述性概念。
第二部分为第5~6课,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影
响溶解的快慢,一
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第三部分为第7课,引导学生对
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
际的观察活动,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
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本单元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完
成既定的观察研究活动的同时,思考、提出一些新的可研究的问题,
以使对溶解的研究逐步深入并扩展开
去。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
来。
●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
br>搅动等因素有关。
●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 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
●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
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
●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认识到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必要性。
●
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背景和目标
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地化掉,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
掉。一些学生也听说过“溶
解”一词,但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本单元第1课,通过观察、比较食盐、
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
发现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并期望通过过
滤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
征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概念
●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1个透明的玻
璃杯、盛有水的水槽、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1根筷子、1根搅
拌棒、3张滤纸、1个漏
斗、3个烧杯、1个方座支架。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
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要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
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粉在水中
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教科书又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观察、
比较食盐、沙和面粉能否用过滤的
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
观察和实验的技能。
第一部分: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教科书提了两组问题。第一组:怎样描述食盐在水
中的状态呢?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呢?引导学
生对这两种常见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第
二组: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
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
有溶解?”引导学生关注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
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为了使实验现象对比明显,这里
要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
第二部分: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沙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不同是
明显的,面粉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
沙还是食盐呢?引导学生近一步进
行观察和比较。
用过滤的方法,分别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教科书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
学生通过过滤
实验发现只有食盐无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沙和面粉都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认识判断物
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一个新方法——过滤。
教科书最后的交流,指向溶解的科学
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
点。
(四)教学建议
1.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
为了使对比更加明显,建议使
用淘洗干净的沙粒。对于食盐和沙能否溶解于水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
知道答案。这项活动的重点是要引
导学生对变化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要提醒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
验和观察。这里共有四个问题,怎
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了哪些现
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有溶解”?引导学生关
注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观察之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充分的描述,描述和观察可以相互促进。
2.观察比较面粉、盐和沙在水里的变化
面粉在水里的情况显然不同于食盐和
沙在水里的情况。面粉这个材料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
到底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可以
先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告诉学生两种观察方
法,一是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
可以发现水中的面粉颗粒,但不能够看到水中的食盐颗粒。二是
静置后观察。可以发现沙和面粉都会沉降
到水底,而食盐不会。这两种观察方法指向溶液的两个特点——
(1)溶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2
)溶液的稳定性。观察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描述与讨论。
接下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种新的观察
方法——通过过滤观察面粉、食盐是否溶解于水。这里的过滤
实验,学生是第一次操作,教师要做适当的
讲解演示,特别是折装滤纸的方法要做示范。往漏斗中倒入液
体时,要十分小心,让学生注意不要将液体
溅到漏斗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应
该要求学生明白并一定做到。
上
述两个活动结束之后,应组织学生及时整理和归纳:我们对溶解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现
在有哪
些方法可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第2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一)背景和目标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
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
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
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
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
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
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科学概念
●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
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四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高锰酸钾、1个药匙、20
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
沙。
教师准备:溶解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
的溶解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溶解的直观认识过程。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分两
步,第一步是把几颗高锰
酸钾轻轻放入水杯中,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这一环节可让学生观察到高
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
水中去的。第二步是搅拌以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注
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
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降。记录表中的内容提示
学生重点观察溶解过程中
的这些特点。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
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进一
步观察比较高锰酸钾、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情况,并且完成相关的观察记录表,是对溶解现
象观察的
梳理和总结。至此,学生应该能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
(四)教学建议
1.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先让学生说一说,糖和盐可能
是怎么溶解到水中去的。学生的描述是他们的初始想法,他们肯定非常
想亲眼看一看物质是如何分散到水
中成为溶液的。教师出示并介绍高锰酸钾,教师的取放演示一定要规范。
学生初次接触化
学药品,要让学生先对高锰酸钾进行观察和描述。实验之前,先观察相关材料,应成为一
个习惯。观察高
锰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静观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
二步是搅拌以后
,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要引导学生借助溶解过程记录表对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描述,这
些语言描述会越
来越接近溶解的本质特征。这里让学生想象食盐在水里的溶解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
把刚刚建立的认
识进行迁移。
2.观察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学生分别观察了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
水中的变化情况,接着比较它们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
同。这是引导学生对先前的观察和描述进行整理和
概括。这里要充分发挥溶解记录表的作用,对不同物质
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客观、细致的比较分析,从中概
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
分离出来。使学生掌握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的基本方
法,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
第3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背景和目标
提到溶解,学生总是
先想到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
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
解在水中。这一课选用了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液体——胶水、洗发液、
醋、酒精和食用油,
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
于水,并进一步深化
溶解的概念。
科学概念
●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两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瓶胶水、1瓶洗发液、1
根筷子、1个小匙、1小瓶醋、1小
瓶酒精、1小瓶食用油、3只装水的试管、1个试管架。
教师准备: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
教科书提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胶水和洗
发液溶解的过程。第一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
下沉的?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液一开始是沉入水
底,并蜷缩在杯底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
扩散的?学生可以清晰地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
缓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
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行比较。第三个问题是搅拌
之后,它们溶解了吗?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
成稳定的水溶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第二部分: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教科书选用家中常见的三种液体作为研究材料
,让学生经历预测——验证的研究过程。先让学生预测
这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然后把它们分别和水
加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再让学生观察描述这三
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学生会发现,醋和酒精
能与水很好地混合在一起,它们能溶解于水,而食用油
则浮在水面上,不能溶解于水。
最后的“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是对几种液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整理。
(四)教学建议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一样溶解
于水。学生列举出几种液
体后,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胶水或洗
发液在水里的溶解情况。
指导学生观察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时,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问
题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胶水和洗发液是
怎么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它们在水中是怎样
扩散的,使实验过程有明确的观察点。同
样,观察后,要让学生描述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让学生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第一次使用试<
br>管振荡的方法,教师要做好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醋和酒精如何扩散,充分描述醋和酒精在水中的溶解过<
br>程。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的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学生会发现,加入少量洗涤剂后,
食用油也被溶解了,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一些液体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在别的液体中。
第4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背景和目标
一些固体、液
体和气体能溶解于水,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本课中,学生将探究在
相同条件下食盐和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本课还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
力。学生对气体能
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期望通过这项研究,使学生认识到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
能从水中析出,并
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科学概念
●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各装30毫升水、1根筷子、20克食盐分6小份、20克
小苏打分6小份、汽水1瓶、开瓶器1个、注射器1只附橡皮帽。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和小苏打是
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而且比较相似。在两个装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把食盐和小
苏打一份一份地分别
加入并搅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教科书用文字和插图对如何把食盐和小
苏打分成等分,如何
加入食盐和小苏打,什么时候进行记录作了提示。实验是用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的多
少来比较这两种物质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
第二部分: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为了便于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
解现象,教科书选择了对汽水中的气体进行观察。打开汽水瓶时,汽水
中有气泡冒出,对这一点,学生是
有生活经验的。使用注射器装汽水,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推拉注射器的
活塞,观察汽水中气泡的变化。可
以清晰地观察到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课文中的小资料,与生活相联系,说明水中的动物、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四)教学建议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这是一个比较
简单的对比实验。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强调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两杯水必须一样多,
每次分别加入两
个水杯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要同时用筷子进行搅拌。而且,实验的过程尽可能科
学规范,比如要
等第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再
溶解了,再进行
记录比较。对比实验的条件和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
2.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应选
用含气体量多的汽水。在开启之前,摇晃汽水瓶,观察里面的气泡,问学生:“这些气体是什么?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用注射器吸出13管汽水,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推拉活塞,让学生仔细观察注射
器里气泡的变化,认同气体确实可以溶解于水,并初步了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大小有关。
第5课 溶解的快与慢
(一)背景和目标
可溶性固体物质
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
温度,以及液体是否
被搅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
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
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
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
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
手,到学生自行设计
“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
主要因素。在此基础
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
——证实”的科学探
究过程。
科学概念
●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
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
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1个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方糖、溶
解快与慢记录表。
教师准备:方糖溶解快慢的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
这部分选择前几课多次用到的食盐作
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
慢的因素。首先探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
响。对比实验的方法是教科书教给的:把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
多的水中,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观察
它们溶解的快慢。然后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的
结果对比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很容易从实
验中观察到: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
溶解得快。教科书强调热水为60摄氏度
,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两组实验强调只改变一个条件,为第二部
分的实验设计提供示范。
第二部分: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这部分实际上是模仿着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学生会自
然地想到要加快方糖的溶解可以使用搅
拌和热水的方法,可能还有学生会想到把方糖碾碎。重要的是考虑
怎样控制这些因素,让每一组实验只改
变一个条件。教科书还强调了如何选材、用多少水、如何计时、如
何记录等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科学、
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最后的吃糖块比赛,具有很强的趣
味性,但同样强调了活动的规范性。
(四)教学建议
1.研究哪一个溶解得快
首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溶解。学生会比较自然地谈到搅拌,再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搅拌能加快溶解?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讨论教科书中的实验设计强调了什么,什么条件改变了,什么条件没改变,为什么只改变一个条件。让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意义有初步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严格地按教科书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对比实验的过程,教师应加强指导,使实验尽可能的科学、规范,甚至要注意到指导学生如何投放食盐,如何进行计时等。第二组实验,分别使用冷、热水,<
br>如果使用的是原来的两个杯子,要强调把杯子里的溶液倒掉、洗干净,使用热水需强调安全。
2.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引导学生仿照前一组实验的活动设计自行去探究,先
引导学生想出一些可能加快方糖溶解的办法,再
一一验证这些方法是否真的能加快方糖的溶解。教科书中
有一些提示实验注意点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回
顾前一组实验的注意点,结合教科书中的问题提示,让学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合作,改正和完善设
计方案。在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纠
正,形成各小组的最后研究方案。然后按设计方
案严格进行操作。如果时间不够,每个小组可以只研究一
个对溶解快慢产生影响的条件。
第6课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背景和目标
这一课其实是研究常温下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在第4课学生已经发现食盐
在水里的溶解不是无限的,
那么,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这一课中,学生将根据问题制订简单
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100
毫升水能溶解几克盐”这一问题的自主研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
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溶
解度”“饱和溶液”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
●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过程与方法
●
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严格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1个装100毫升水的烧杯、1根筷子、1个药匙、1张记录纸、1架天平、1袋精盐。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的开头创设了提出这个问题的情境:不断地加盐,不断地溶
解,不可能吧?并很自然地提出了“一
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科书
呈现了几个学生为一组,讨论如何开展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活动场面。希望学生像
图中的学生
一样对如何来研究展开充分地讨论。一杯水是多大的一杯水?水中溶解了多少食盐,怎样进行
称量和记录
?这些问题是学生们会涉及的、也是必须讨论的。
教科书中给出了一个不完整的研究计划的范例,以指
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和可进行研究的问
题,并指导他们围绕研究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教科书以插图的形式对关键的步骤作了提示:图中
呈放着四堆等量的食盐,提示学生要每次投入等量的
食盐,等溶解完了第一勺再放第二勺,溶解完了第二
勺再放第三勺……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然后
统计或算出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
教科书还提示学生关注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大多数小组溶解了多
少克食盐?是怎么做的?溶解得最
多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溶解得最少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都是怎
么做的?如果仔细分析产生不同
研究结果的原因,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观察注意到溶液的“饱和”和“未饱
和”状态。这或许是学生在研究
过程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科书要求学生讨论如何回答“一
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期望通过前面的研究,意识到只有
确定了一杯水的量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
答案,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最后,教科书提示把课堂上制成的盐水收集起来,以供下节课继续研究时使用。
(四)教学建议
1.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
教师可创设问题情景:把一小匙食盐
倒入水里,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几下,
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地
加盐,盐能不断地溶解吗?在操作过程中自然提出这一问题。从
节约时间考虑,每一次放的盐要多一些。
2.讨论如何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会发现这么一个看
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着手进行研究,必须把它转化
成可操作、可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参
考教科书插图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解决:(1)一杯水是多少水?
(2)如何加放食盐?(3)如何
进行称量和记录?这几个问题。对照教科书中的研究计划,讨论并制定本
小组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经交
流、改进、确认后,准备所需的相关材料。
3.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探究性实验
可以让学生先猜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然后提示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进行实事求<
br>是的记录。实验结束,引导学生交流研究结果,溶解得最多的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溶解得最少的组溶解<
br>了多少克食盐?大多数组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如果学生都是按规范操作的,各组的结果应该非常接近,学<
br>生就有可能注意到溶液的“饱和”状态,甚至可能形成“溶解度”的前概念。
第7课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一)背景和目标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
程。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如
果学生们一直收集、保存着前几节课使用后的
浓盐水,他们也许该发现新的问题了。随着水分的蒸发,少
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这些食盐是从盐水里
分离出来的吗?食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这是一个很值
得研究的问题。
科学概念
●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杯浓盐水、1杯清水、1根筷子、1个蒸发皿、1块石棉网、1个三脚架、1盏酒精灯、
1盒火柴、1
个放大镜。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教科
书插图中首先出现了一杯底部有少量食盐的浓盐水,这或许是前几节课留下的浓盐水,水分减少
后形成的
。教科书要求给浓盐水的液面做记号,是为了便于观察浓盐水中水分的变化。然后往杯中一点一
点地加清
水,并不断搅拌,使原来沉在杯底的食盐溶解。照这样不断地加入清水的话,就可以不断地溶解
更多的食
盐。
然后,进行逆向思考:如果把这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水分蒸发而减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
的
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呢?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地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
全
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呢?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第二部分: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
教科书介绍了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浓盐水的方
法。因为是学生第一次自己使用酒精灯,教科书对酒
精灯的火焰分层、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熄灭酒精灯的
方法作了详细说明,强调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还通
过卡通人物提示了酒精在灯外燃烧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要求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
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的观察活动,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食盐晶体飞溅出来,造成烫伤。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食盐颗粒进
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白色颗粒的形状与盐近
似,且也溶解于水,说明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可能就是食
盐,也说明了原来盐的水溶液中的食盐并没有随
水分一起蒸发掉。
最后,教科书简要介绍了海水晒盐的方法。
(四)教学建议
1.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最好能把前一节课的浓盐水收集起来,放在窗
台上,经过几天的水分蒸发,杯底会有一些析出的食盐,
很自然地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先让学生讨论:
怎样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学生根据前几节课的
研究会想到增加杯子里的水。加清水时要注意一
点一点地加,并不停搅拌,使杯子里的浓盐水接近于饱和
状态。结合窗台上的浓盐水因水分蒸发有食盐析
出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杯中的水分因蒸发减少,
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么样?如果杯子里的水分
全部蒸发掉,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么样?
2.指导学生作加热蒸发皿中的浓盐水实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使
用酒精灯,教师要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酒精灯的构造。点火与灭火的
方法,可以让几位学生试着
操作一下,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特别要强调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待蒸发皿稍微冷却,不烫手
后,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比较白色颗粒与食盐是否
一样。组织学生讨论:蒸发皿中
的白色颗粒是食盐颗粒吗?
经蒸发皿加热蒸发得到的食盐,在颗粒形状和颜色上都会与原食盐颗粒有所
不同,教学中无须回避。
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溶解于水,会大大增强这个问题的说服力。这里,教师应
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解释。
四、评价建议
1.在这一单元里,学
生们将会比较多地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而描述的内容体现了观察的水平和思
考的成果。因此,适宜对
学生在描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步进行即时评价,可以关注学生的下列情况。
(1)学生是否善于提出
一个个新的、有意义的问题,乐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一系列的观察研究
活动,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
的体验。
(2)描述的内容是否针对正在研究的主题,描述的水准是否符合四年级学生的水平。
(3)学生能否在小组或班级交流自己的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2.本单元
学生将学习两种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技能,一是过滤,二是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浓盐水直
至析出食盐。
可通过教师观察检查给予评价。
3.本单元有较多的记录表,从记录的内容可以反映学生是否建立了溶
解的概念,是否认识物质在水中
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等,通过查看记录表可以评价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
五、教学案例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校 任洪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并倒入一小勺盐。)
教师:把少量食盐倒入水中,轻轻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溶解。
(搅拌,直至盐完全溶解。)
教师:再放入一勺食盐,搅拌后会怎么样?
学生:也会溶解。
教师:那老师不断地一勺一勺往水杯里加食盐,同时用筷子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
学生:不会。
学生:到一定时候,盐就不溶解了。
教师:现在我们要研究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了,你想是什么问题?
学生:这杯水里最多能够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不错!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板书课题)
教师:我们各小组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的话,应该统一些什么?
学生:各个小组的杯子里的水要一样多。
学生:大家都用筷子来搅拌,或者大家都不搅拌。
学生:盐应该是一样的。
教师:我们先来确定一下,一杯水究竟有多少吧?咱们给它定个量,50毫升,怎么样?
学生:好的。
教师:现在,我们其实是研究5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会儿倒水时注意烧杯上的刻度。
教师:你估计50毫升水大概能够溶解多少食盐?
学生:20克。
学生:30克。
学生:50克。
学生:50克不可能,最多40克。
教师:各组商量一下,把你们
小组想的大约能溶解食盐的克数记录下来,等会儿,实验结果出来,看看哪
个组猜得最接近,好吗?
学生:好。
教师:我给大家准备了同一种的食盐——精盐,那么加盐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这
个实验怎么做?各小组
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计划?
学生:我们决定先往杯子里倒50毫升的水,再一勺一勺地加食盐,然后搅拌,看能够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一勺一勺地加食盐,要注意什么?
学生:每一勺尽量要一样多。
教师:怎么让它一样多?
学生:用勺子装盐的时候,用塑料尺抹一下,每一勺都变成平平的一勺了。就基本上一样多了。
教师:不错!那么最后怎么知道到底加进去几克盐了呢?
学生:用天平称一下一勺盐有几克,再算一算加了几勺盐,乘一乘就算出来了。
教师:非常好!关于加盐,别的小组还有什么方法?
学生:我们先用天平称一克盐,放在一张
小纸片上,然后,一克一克地称出来,每一克放一张小纸片上,
再一包一包地倒在杯子里搅拌。
教师: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老师建议每一包装2克盐,可以节约时间。
教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前一勺盐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可以加后一勺盐?
学生:应该等前一勺盐溶解了再加。
教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学生:不然的话,可能前面一勺盐溶解不完,又加了后一勺,这样就算不清楚了。
教师:很好,这一点很重要!
教师:那么,要是加了7勺盐,第7勺盐没有完全溶尽,那怎么算呢?
学生:第7勺算一半。
学生:看第7勺溶解了多少,估计一下。
教师:不错!请大家明确实验的要求,先看清上面的实验提示,然后开始动手。
(实验提示:
1.请各小组明确分工,注意合作。2.严格按照刚才的设计进行实验。3.别忘了及时记录。4.
实验
结束,整理好材料,准备汇报。)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怎么样?
学生:大约15克。
学生:大约16克。
学生:我们小组50毫升水最多能够溶解16克精盐。
学生:……
教师:同学们注意了吗?最多的小组溶解了多少克?最少的小组溶解了多少克?
学生:最多16克,最少13克。
教师:比较一下,和你们原来的猜测接近吗?
学生:接近(不太接近)。
学生:各组做出来的数字差不多的。
教师:不错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板书: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教师:现在我们能够回答一杯水能够溶解多少食盐了吗?
学生:能。
学生:一杯50毫升的水大约能够溶解16克精盐。
(教师举起一杯食盐溶液)
教师:这个杯子的杯底还有一些食盐没有溶解,我们想让这些食盐也溶解,有哪些办法?
学生:拼命搅拌。
学生:刚才已经搅拌过了,不行的。
学生:加进去一点水。
学生;用火烧,加热。
教师:再提一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让溶解了的食盐再出来?我们下节课要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下课了,我们还可以用别的物质做刚才的实验吗?
学生:可以用糖,白糖。
教师:大家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着做这个实验吧。下课。
六、参考资料
溶 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
以分子、离子或原子状态)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均匀而稳定的体系称
为溶液。例如,当食盐溶解于水
时,微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氯化钠晶体表面,扩散到水分子之间,就
形成食盐水溶液。将上述溶液放
在密封容器里,只要温度、压强不变,那么无论放置多久,食盐都不会析
出。
砂糖溶于水时,
砂糖分子均匀扩散到水中成为液态溶液。铜和金熔融在一起,两种金属原子互相混合
而成为固态溶液——
合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气态溶液(常称为“气体混合物”)。只要
是高度分散体系都
可称为溶液。
通常人们所说的溶液,一般只是指液态。用水为溶剂的溶液称为“水溶液”;碘酒是碘溶
解在酒精中
的溶液,称为“酒精溶液”。
根据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大致可分为浓溶液和稀
溶液。根据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等于或小于该温
度(和压强)下的溶解度,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静置片刻后,悬
浮在水里的固体小颗粒逐渐下沉。
如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混浊的液体,就是一种悬浊液。 <
br>食用油或煤油与水混合后,用力振荡,得到的是乳状浑浊的液体,这种液体是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
混合物,叫做乳浊液。静置片刻后,悬浮在水里的小液滴逐渐上浮,分离成两层,上层是食用油或煤油,
下层是水。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于浊液。
浊液和溶液不同,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浊液
中的物质颗粒远大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分散得不均
匀,而且不稳定。
溶
质
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例如,食盐水溶液中的食盐,碘酒中的碘等都是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如食
盐、砂糖等),也可以是液体(如酒精)或气体(如二氧化碳)。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气体
是
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如汽油和苯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
一
种叫溶质。但当一种液体和水互相溶解时,不管水的量是多还是少,通常都把水作为溶剂。
溶 剂
溶剂又称“溶媒”,指溶液中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应用最广泛的溶剂。
乙醇(酒精)、丙酮、
汽油和苯等是最常用的有机溶剂。
溶 解
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例如,食盐、
糖等
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整个溶解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过程,即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
过程;另一是化学
过程,如溶剂为水,即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的过程。因此,
在溶解过程中常伴有热量、体积及颜色的改变。例如,烧碱(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放
出大量的热使溶液
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白色
无水硫酸铜溶解于
水形成蓝色溶液等。
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同一
溶剂里,溶解能力各不相同,
这种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是衡量某物质在某溶剂里溶解性大
小的尺度。通常以在一定温度
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溶解平衡(即饱和溶液)时所溶解的克数来
表示该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
的溶解度。例如,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即100克水能溶解
大约36克食盐)。 <
/p>
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一般说来,物质有倾向于溶解在与它
本身结构
和性质相似的溶剂里的规律——“相似相溶规律”。例如,氢气和水结构不相似,氢气在水里的
溶解度很
小;氨气和水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所以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里(这里还有其他因素)。 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物质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大。压强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多大影响,一般可以忽略。
在一定的压强下,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
强的增大而升高,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也就
是说,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在一定
范围内成正比。
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未溶解的溶质跟已溶解的溶质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的溶液。
在温度和压强不
变时,往饱和溶液里再加入原溶质,溶质不再继续溶解,即溶质溶解的量已达到最多的量
。当温度或压强
改变时,物质的溶解度也改变,因此饱和溶液一定要注明温度和压强(对固体溶解度,压
强影响微小可忽
略)。由于各种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
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溶质还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和饱和溶液相对的一个概念。 将饱和溶液(其中没有固体溶质)升高温度或者添加溶剂,都将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不
饱和溶液里继续加入溶质,或将不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的溶剂,或者降低不饱和溶液的温度,都有可能使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海盐的生产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
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
扬水,吸引海水灌地,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
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
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
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是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
有的季节都能晒盐。
声 音
一、单元概述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
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
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
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儿童怎么能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
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
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
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
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
音”这一单元共7课时,是为四年级
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
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
在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
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在第1课,学生将用不同型号的音叉制造出声音,并讨论他们听到的声音的异
同;在第2课,当学生们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
的理解;第3课和第4课,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
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
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
可以建立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第5课,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
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在第
6课,学生通过一个耳鼓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
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第7课,突出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在这一单元,学生不仅能找到他
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随着学
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
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
加强。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
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解释
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
● 按照教科书的步骤和要求做各种声音的实验。
●
运用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 将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
比较和讨论不同声音的音高和音量,通过描写和画图交流结果。
● 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 通过阅读获得关于声音、听力和声带的更多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 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听听声音
(一)背景和目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很熟悉的东西
。但学生有没有真正思考
过关于声音的问题呢?有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
么能听到声音呢?为了
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认识情况和引发学生关于声音问题的思考,教科书设计了“听
听周围的声音”的活动。
在这一课,每一组学生将用两种不同型号的音叉(或大小不同的铁钉)做实验,
两种音叉(或铁钉)会产
生明显不同的音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声音的不同,并
进行真实的描述。这一课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讨论他们已有的声音知识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
生将产生更多关于声音的
问题,为后面几课对声音问题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在这一课中,通过“听听声
音”和“听听音叉发出的
声音”学生将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二)教学准备
课前打开教室的门窗,以便上课时学生能够听到教室外面的声音。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科学笔记本。
为每个活动小组准备大小两个音叉或大小不同的铁钉(事先固定在纸制的鸡蛋盛放盒上)。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敲击音叉(铁钉)——我听到的”记录单。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使用音叉的建议”的阅读材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倾听周围的声音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倾听各
种各样的声音,寻找这些声音是什
么物体发出来的,然后交流听到过的其他声音,并描述这些声音的不同
。学生对声音的经验是各不相同的。
而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有千差万别的
。教科书不要求学生记住各种声音的
特点和不同,也不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声音。教科书
的目的是要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各种
声音,体验到声音的多样性,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从而
思考更多的关于声音的问题,为本单
元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第二部分: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音叉是一种带柄的“U”形的金属装置,它是用来调试乐器和
测试音高的。不同的音叉可以发出不同
音高的声音。在音叉上刻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音调,数字说明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本单元用到
的音叉的音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音叉比另一个大,大的产生
的音调低,小的产生的音调高。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先用同样的力量分别敲击大音叉和小音叉,并描述听
到的声音。然后,选取一个音
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描述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把对听到的
声音的描述记录在表格中。
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和用不同的力度来敲
击同一个音叉,感受发出
的声音的高、低、强、弱不同,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如果学校没有
大小不同的音叉,可以用大小不同的铁钉来做这个实验。在用铁钉做实验时,可将铁钉
像教科书上那样架
放起来,发出的声音会更清脆,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四)教学建议
1.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师首先应交代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始研究关于声音
的问题,在研究声音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
保持教室的安静。
可以让学生先倾听周围发出的声
音,接着让学生交流听到了什么声音,描述听到的声音的不同,并说
说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来的。
在聆听了周围物体发出的声音后,让学生交流听到过的其他声音。
然后,教师可小结并提出进一步的问
题:“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
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
考哪些问题?”并将学生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提出声音
的问题,并不是我们要在这堂课上来回答
这些问题,而是了解学生关注声音的哪些内容,为本单元后面对
声音的各个问题的研究活动做好铺垫。
2.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教师可以出示一个音叉,并向学生介绍音叉是一种发声的仪器,它由
一个带柄的U形金属叉、一个起
到放大音量的木盒和一个橡胶锤组成。使用时把金属叉插在木盒上面的凹
槽内,然后用橡胶锤敲击,就会
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随后,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和
“敲击音叉——我听到的”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内的各项要
求来敲击音叉,并填写他们对听到的声音的
描述。
学生开始实验操作前,教师仍然要强调保持教室的安静和应将耳朵靠近音叉去听声音。学生对听
到的
声音可能不会进行描述。教师在巡视时可引导学生从听到的声音的不同来描述。在区分不同声音的过
程中,
感受到声音的高、低、强、弱。
最后,学生描述并进行交流。
如果使用大小
不同的铁钉来进行上面的实验,可参考上面的步骤来进行。也可将铁钉悬挂起来敲击,
效果一样。
第2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背景和目标
当一个物体
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当我
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音叉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振
动幅度太小,频
率太高以至于很难看到。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
科学概念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
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
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
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准备
为每一组准备:1面鼓或1个锣、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和1个装有
水(占水槽深度的23)
的水槽。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使物体发出声音
声音到底是怎么发出来的,可能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课
的教学活动就从“使物体发出声音”
开始。
活动时可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使这个物体
发出声音,再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当我们用不同
方式将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并不都发出声音。在这些
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
会发出声音?”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些物体在我们
没有敲击或拨动时没有发出声音,当敲击或拨动后
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二是即使我们对这些物体用
了力,被挤压、弯曲、拉伸时,它们为什么不发出
声音?当学生观察到物体被敲击和拨动后能发出声音,
他们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解释为:“物体受到力
的作用”。这显然不是声音产生原因的科学解释。因此
教科书用一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虽然发生了变形但
并不发出声音的实例,来造成学生们的
认识冲突。当他们进一步将注意力关注到不同的受力方式物体的状
态不同时,将逐渐进入到研究物体振动
的活动中。
第二部分:观察发声物体
在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已经对研究发声物体的特点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找到其中的奥秘。而
“观察发声物体”的活动正是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发声时和
不发声时的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
共同特征。
教科书首先安排了用击打过的音叉轻
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并引导学生讨论变化产生的
原因。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
动才使水面产生波纹的。
接下来,教科书安排了一个对比观察活动:木板上拴着两根皮筋。拨动一根皮
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
根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让学生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在
对比观察的基础上,引
导学生交流他们的想法。思考皮筋的振动和发出声音有什么关系。
通过
上面的活动,学生会发现,物体在发声时是振动的,从而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这个
声音产生
的原因有深入地理解。
(四)教学建议
1.使物体发出声音
在“听听
声音”一课中,学生已经建立了“物体会发出声音”的概念。在本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和学
生们一起来回
忆这个概念。
接着教师提出活动的任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鼓(或锣)、钢尺和皮筋发出声音?学
生尝试着让
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学生进行短暂的活动后,交流他们使上面三种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接着
教师提出本
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在他们已有经验基础上作
出的。学生们
的解释可能会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和“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当
然,这样的解
释并没有探究到声音产生的本质。此段教学中,教师不能刻意让学生去观察物体的振动现象
,而是要让学
生通过概括,将自己的解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
的”和“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这样的说法似乎能解释三种产
生声音的原因。然而当教师提出“用
力按压锣鼓、弯曲钢尺、拉伸皮筋,物体同样也受了力,也会产生运
动,却并没有发出声音的事实时,先
前学生形成的认识就不能解释了。教学中,要刻意让学生充分讨论和
质疑,产生强烈的认识冲突,从而引
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观察发声物体
把握了学生的认识冲突,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
题:“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到底有什么区别?”“发声
时,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接下来开始“观察
发声物体”的活动。
在水槽里盛约23的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并
引导学生讨论变化
产生的原因。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使水面产生波纹的。教师可以对振
动进行解释。
接下来观察: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根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
不发出声音。
让学生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他们的
想法。思考皮
筋的振动和发出声音有什么关系。学生同样会发现是由于皮筋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形成这样的认识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请学生利用皮筋来设
计
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此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学生就建立起来了。
接下来,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做下面的活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
官,猜猜它在哪儿
。
第3课 声音的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在第1课“听
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
当我们观察一个
发声物体时,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音叉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振动幅度太小频率
太高以至于很难
看到。这一课的活动将为学生们提供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
们熟悉的钢尺,
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
粗细不同的琴弦
、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
的描述,将对声
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科学概念
●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
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
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
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 按教科书要求使物
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
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
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
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
录单”、1
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
不同的3
根铁管、1把六弦琴。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拨动钢尺,让学生听听尺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尺子的振动状态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将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尺子振动的幅度描述出来。在反复的观察和描述中,<
br>学生将声音的强弱(大小)与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大),振动<
br>幅度小声音弱(小)的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把声音高低的变化
和物体振动的频率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难点。这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进行。第一个层
次,通过反复敲击四个
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并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听到的声音,让学
生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
。第二个层次,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描述声音高低的变化;
观察松紧不同的橡皮筋
的振动状况有什么不同,并同发出的声音联系起来,初步建立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越高,频率越慢
声音越低的概念。事实上,“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橡皮筋越松声音越低”只是一种
表面现象的描述,并
不是对音高本质的认识。第三个层次,学生分别敲击长短不同的三个铁钉、粗细不同
的三根钢管、粗细相
同长短不同的三根铁管和拨动六弦琴上粗细不同的琴弦是一组体验性实验,目的是感
受物体的长短、粗细
对音高的影响,并将音高与振动频率联系起来,丰富学生对音高的认识。这组实验可
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安排,不必全做。
(四)教学建议
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引导学生回忆在第1课里听到的大小不同的音叉(或铁钉)发出的声音,可以作为这节课的开始。 接下来的做法可以是,提示学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观察一些物体的振动,要求大家要细心观察,仔
细倾听。
出示一把钢尺(或塑料尺),问学生,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提醒学生拨动尺子时要避免尺子和
桌面撞
击。
提出本课利用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的要求:
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
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
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记
录下
来。
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并能
准确
地进行描述。
学生开始实验活动,仔细倾听和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现象与小组
内的同学交流,并记录下
来。
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揭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
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教师展示4个装有不同
水量的杯子,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引导学生对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
子时声音的高低进行预测:
如果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它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
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
学生在声音记录单上记录他们的预测。
教师讲解实验方法: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
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
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
每个小组领取一组(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开始实验。
与全班同学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3.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着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提问学生: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
发出声音吗?在接下来的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
: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
把橡皮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
松橡皮筋,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
声音有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各小组与全班同学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4.听听更多的物体音高的不同
听听长短、
粗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活动目的是拓展学生对音高的认识。由于课堂时
间有限,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课后观察或在课堂上由教师演示,学生倾听,并对听到的不同声音进行对比。
第4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在第1课和第2课,
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
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
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探索可以改变振动长度
的物体——尺子的声音。
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要将尺子与桌子边
缘成垂直放置,然后用力
弹压尺子。为了观察振动和声音的变化,学生可以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
已经了解到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
变化。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观
察发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声音的高
低发生变化,这涉及到音高的
本质的探索。
尺子可以发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由尺子在桌子外的部分振动发出的,另一种是
由尺子拍打
桌子发出的。在让学生初学探索之后,要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伸出桌面的那部分尺子的振动
上去。
学生将会发现,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他们还将观察到,改变
这部
分尺子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科学概念
●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
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
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把钢尺或塑料尺、1本厚的硬皮书、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
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
单、1张“我们的观察柱形图”表格。
(三)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第32页下面的文字是引导学生对“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声音的音高有什么变化”进行探究的基本步骤。上面的图展示了实验操作的方法。
教科书第33页上面是实验的记录单,其中音
高的变化顺序一栏可以填写数字序号。下面的“我们的
观察柱形图”是用来帮助学生对上面的实验数据进
行整理,便于学生分析数据,得出规律的。
(四)教学建议
上课
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音叉和钉子的型号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声音的?并与学生一起复习前几课
听到的声
音,对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进行描述。
接下来教师出示一把尺子,提问学生,我们是如何让它发出声
音的?然后教师提出本课研究的核心问
题:“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
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1.预测
发给每个小组“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记
录单,完成表中当尺子分别伸出桌面4厘米、
8厘米、12厘米、16厘米时,音高(高、较高、较低、
低)和对应的尺子发声时振动的快慢(快、较快、
较慢、慢)的预测,并让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2.实验并记录数据
教师交代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要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
行实验,并能够清楚地听到
声音的变化和观察到尺子振动频率的变化,还要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要
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
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将尺子的
一部分露出桌边,用一本厚
的硬皮书压放在桌子上的那部分尺子上,再用力压住书,然后拨动尺子,使其
发出声音。虽然使尺子发出
声音在前两课学生做过多次,但这一细节仍然是本课实验活动的关键,教师有
必要进行强调。因为只有这
样,学生研究的对象才可能是问题的本质。
学生实验时,教师要注
意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状况,并适时地给予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如何
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观察到
的音高和振动的频率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3.整理数据
学生实验操作完毕后,可发给每个小
组“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由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
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
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各小组还要对柱状图进行
讨论,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
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
4.总结、交流和拓展
各小组对发现的规律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在课后用同样的方法,探究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关系。
第5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一)背景和目标
当一根针落到地上、当我们朗读课文、当一
架飞机急速划过长空,就会将声音一波一波地发送出去,
就像一块石头被扔进池塘引起的波纹一样,我们
把这称为声波。我们看不见声波,但是我们的耳朵可以探
测到它们,我们的大脑能将它们加工成声音。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碰到物体时,它们会使物体振动。尽管声音能够穿过各种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但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
br>米(每小时约1224千米)。声音传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在短距离内,声音对发出者与接受者来说似乎
是
同时发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雷雨天,
我
们经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
物质。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他们逐
渐理解这一现象。
科学概念
●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
同物体中
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音叉(敲击小锤)、一个水槽(里面装有12的水)、每两个人一个土电话。
为每组准
备:一个音叉(敲击小锤)、1米长的铝箔条、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每个小组一张“声音在
不同物
体中传播的记录表”,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振动物体与波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
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本课通过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
他们逐渐理解这一现象。
音叉的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学生已经在第2课中观察到了。本课再次让学生
观察这一实验,重点是
要让学生观察到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通过观察和与同学的交流,应
让学生认识到:水面的
波动是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体振动发
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
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向四周传播”。
通过在玩“土电话”过程
中思考“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学生能感受到声音在棉线
中传播的过程,初步形成对声
波的认识。
第二部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学生以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等作为声音的传播媒介,让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它们传到
耳朵中,来感受不同的物质可以传播声音,并比
较不同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学生采取用同样的力量
敲击音叉,在另一端感受声音的大小,来区分不
同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教科书通过放置在玻璃罩内的闹钟,和月球
上两个人难以直接对话资料
的介绍,让学生对声音依靠空气传播有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
1.振动与声波
首先和学生回忆在第2课中,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
的波动的。再指出,我们今天再来观察这个实验,
看一看振动的音叉究竟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提醒学
生,把音叉放到水面上的时候,应等到水面平静之
后;另外要轻轻敲击音叉,同时轻轻地用敲击后的音叉
去接触水面。
在学生按要求实验,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
描述语言进
行指导,使学生的描述更加准确,能描述出水面波动的细微变化。
在拿出“土电话
”,指导学生玩“土电话”的方法时,需特别强调,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
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然后组织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讨论结束
后,教师可以小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
生振动,就这
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现
在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出示的几个物体上: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提问学生,你
们认为
声音通过哪一种物体传播的效果最好,为什么?说说你们假设的理由。并把学生的预测记录在“声
音在不
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上。
这时,向学生介绍怎样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方法是必要的:一个
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
动音叉的柄,使音叉与物体接触或把物体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
物体的另一端靠紧耳朵,并
使物体绷紧。拿音叉的同学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须仔细
地听,并随后把实验中听到
的情况记录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上。
在实验时要让学生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穿过所有的材料你们都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
你们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在交流各组的实验发现时,要让学生说
说,声音是怎样在这些物质中传播的,并对这些物质传播声音
能力的不同作简单的解释。
实验材料不一定拘泥于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但要使用不同质地的材料。 最后,教师可以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装置,让小闹钟发出声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内。先让
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简要地画出传播路线图:闹铃→空气→玻璃→空气→
耳朵。接下来,教师打开抽气机,学生倾听声音的变化。当学生将听到的情况作汇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
思考声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当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
会有什么变化,你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事实吗?
第6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背景和目标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
播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碰到物体就会引起物体的震动。我们耳朵中的鼓膜
就是接收声音振动的“探测
器”。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
动。在这节课,学生要用一
块很薄的橡胶皮,包住一个塑料杯口制作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橡胶皮的振
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
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从实验中,学生可以得出距离的远近是如何影响耳朵
振动的剧烈程度的结论,共
同讨论他们的探索结果。通过阅读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观察结果,从而提高
他们对于听力和人类耳朵的
理解。
科学概念
●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
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
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
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
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
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为全班同学准备:一张大的“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
为
每组学生准备:一张“耳的结构”图片或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
1
根橡皮筋、一个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盐或细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耳的结构和功能
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或耳的模型,
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
上让学生对人耳各部分的功能进行推测。如果让学生观察能够拆装的耳
的模型,学生将对耳的结构有更加
形象的认识。从学生推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我们是怎样听
到声音的”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
通过观察和推测,学生对人耳的某些结构,如耳廓、鼓膜等的作用还不
能形成清晰的认识,这样,就很自
然地引入了下面的活动。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这一活动将探索耳朵的重要部位——鼓膜的作用。指导学生在一个杯子口上覆盖一块绷紧的薄橡胶或气球皮,并用皮筋绑紧,来制成一个“鼓膜模型”。为了便于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可以在气球皮上撒上少量的盐、细沙或纸屑。
用音叉或其他发声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有
什么现象,比较气球皮的
振动有什么不同;在距离“鼓膜模型”远近不同的地方敲击音叉或其他发声物体
,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
么不同。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发声产生的振动传播到
气球皮时,会使气球皮产生振动,当声音
的大小和远近不同时,气球皮的振动也不相同。从而推测出人耳
鼓膜的作用: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外
耳传到鼓膜,鼓膜会产生不同的振动。此活动是利用模型对科学
问题做出解释的典型实例。
这张照片和下面的文字是引导学生先用耳来听物体发出的声音,再把手放到
耳后听同样的声音,然后
将听到的声音变化进行对比,体会耳廓的作用。
(四)教学建议
1.耳的结构
教学时,首先以“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引出关于耳朵的话题。
接着教师可以出示“
耳的结构”的挂图或模型,指出我们要想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就要先
知道我们的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利用挂图或模型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
随后可以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
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可以为每
个小组提供一张“耳的结构”的图
片或模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耳的结构”图片或模型讨论外耳、中
耳、内耳的主要功能。教师要重点
提问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观点,
以引出后面对鼓膜的深入探索。当
然,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较广,如果确实有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已经
对鼓膜的作用有了了解,教师可以
提出,你们是否真切地感受过鼓膜是怎样振动的,来引导学生对鼓膜的
进一步探索。
2.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教师指出,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但我们可以利用(教师出
示制作“鼓膜模型”的材料)这
些材料,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
在讲解制作方法时,应提示学生,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
在指导学生观察声音是怎样使气球皮振动的时候,为了观察方便,可先在气球皮上放少量的细沙或盐。<
br>提醒学生,在气球皮的前方敲击音叉或其他发声物时,要仔细观察气球皮以及上面的细沙(盐)有什么变<
br>化。
接下来指导学生,让音叉(或其他发声物)与气球皮的距离保持不变,用不同的力使音叉(
或其他发
声物)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在距离“鼓膜模型”远近不同的地
方用相同
的力敲击音叉(或其他发声物),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在各小组汇报观察
的发现之后,教师可以小结: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
时,它就会产生振
动。
3.了解耳廓的作用
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能持续发出声音的物体。这个物体发出的声音不
宜过大,以学生刚好能听得到为宜,
如音乐贺卡。先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大小,再让学生将手放到耳后,感
受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把两手同
时放到耳后效果会更佳。这时还可以举出一些动物耳朵的例子,以加
强学生对耳廓作用的了解。
4.总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让学生回答上课开始时提出的本
课核心问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对于耳蜗、耳神经等的作用,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以便使学
生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形成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
第7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一)背景和目标
很多人喜欢长时间使用耳塞听声音很高、很强的音乐,但并没有
意识到这正在对他的听力产生伤害。
在听力伤害中,绝大多数是由于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对鼓膜或耳内的其
他组织持续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
下降的。因此,保护听力就是避免我们的耳朵受到过强或过高声音的
侵害。避免我们受到噪声侵害的根本
方法就是控制噪声。从前一课中,学生了解了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
音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通过“鼓膜模
型”的活动,认识到鼓膜是非常薄的一层膜,是很脆弱的,这对于提
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将起到很大的
作用。
科学概念
● 过高或过强的
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
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
●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本单元资料库中的《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阅读材料。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塑料罐或空易拉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等。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远离噪声
在课堂上,噪声及其对听力
的危害是不能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的。只能通过学生们对以前听到的噪声的
描述,来认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
。音乐是不是就对我们的听力没有危害呢?也是不能让学生去听过高或过
强的音乐或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
乐来体会的。所以,学生对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来自于阅读或经验的积累。
单元后的资料库为学生提供的
《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一文可供学生在学习时阅读。
第二部分:控制物体发声
这个活动主
要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发声罐”,并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领会“我们可以采
取一些办法控制
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让学生选择不同材料和方法减轻“发声罐”声音的过程中,去思考
声音是怎样被控
制的,这些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积累控制声音
的经验,有助于
对减少噪声方法的理解。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多思考,采用多种方法展开探究,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
在前面的阅读和减轻“发声罐”发出声音的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和如何通过控制声源和阻碍声音传播的办法来减小声音。这就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减少噪声的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方法提供了依据。轻声细语和嗓音洪亮应该运用于不同场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轻声细语和嗓音洪亮的优缺点和应该适应什么场所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在电影院、医院等场所中如何控制我们的说话声音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以免对周围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教学建议
1.远离噪声
在上课开始时,关闭
声音,播放一段有情节和对话的短片,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看后让学生谈谈对短
片内容的理解。带着声音
再次播放短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感受声音的重要。
然后,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比如钢琴曲)
,让学生说说听的过程中的感受。再提问学生有没有听到
过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的声音,谈谈听到这
些声音时的感受。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资料库中《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一文。阅读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怎样保护听力?就如何使用耳塞等进
行讨
论。
2.控制物体发声
首先,教师可以在塑料罐或易拉罐里放入几粒黄豆,做成一个“发声
罐”。摇晃“发声罐”让学生感
受发出的声音。告诉学生,每个小组都要做一个这样的“发声罐”(出示
制作“发声罐”的材料和其他材
料,如棉花、毛巾、废报纸等),并想办法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
。先让学生充分思考用什么办法
可以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然后通过操作检验自己的想法。在交
流的基础上,师生将各种方法进
行归纳,总结出几种使“发声罐”声音变轻的主要做法,再通过比较这些
方法的相同和不同,归纳出这些
方法从本质上看可分为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两种方式。
然
后,教师可以出示几幅生活中减少噪声方法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方法是怎样减少噪声的道理进行
分析。
布置学生课后对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进行调查,使学生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的事物。
最
后,引导学生对轻声细语和嗓音洪亮的优缺点和应该适应什么场所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在电影院、
医院
等场所中如何控制说话声音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形成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注意控制自己声音的意
识。
四、评价建议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
评价就没有教学。在科学课程中,评价是伴随教
学活动发生的, 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既
要评价结果,也要评价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既
要关注学生已经获得了什么,又要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发展
。
(一)本单元的评价策略分为以下三类
1.单元前和单元后评价
教
授“声音”单元时可以在第一课上课时提问学生:“关于声音你们都知道什么?”或“关于声音你
们都想
知道哪些问题?”并把学生的回答记录在一张大的图画纸上。这是一种头脑风暴活动,这样的活动
将为教
师提供关于“声音”这一主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想要知道什么的信息。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教师再
问学生同样的问题,也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记录在一张大图画纸上,这样就为教师提供了两套
可以比
较的信息,表明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将两张记录同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讨论一下他
们两次
的回答有什么不同,觉得哪个回答更好些。学生将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自己对“声音”问题认识的进
步。
2.同步评价(随堂评价)
同步评价(随堂评价)应贯穿于“声音”单元的每一课,同学评价
都是伴随着教学内容自然而然进行
的,是和教学活动连为一体的。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同步评价(随堂评价
)将为评价学生提供丰富的档案资
料。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依据。如学生的发言、谈话、记录单等。其中
“声音”单元的最后一课就是挑战
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内容,为评价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
3.附加评价
附加评价是在单元结束后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本单元的附加评价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给学生一根橡皮筋,让他分别发出大、小、高、低都不同的声音。
(2)制作小乐器。
(3)拿一种弦乐器,让学生观察琴弦,判断哪根琴弦的声音高,哪根琴弦的声音低,怎样能使琴弦发出更高或更低的声音。
在附加评价里,学生可以用材料来解决问题、做实验或分析和组织数据。
在选择附加评价时,应考虑
对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行评价,例如怎样表达他们的知识、技能等。
(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形式
在“声音”单元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的观察记录、
学生学习的成果和口头交流基础之上的。
所有这些证据结合起来可以给教师一个每个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
发展过程的全面的描述。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到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情况。随时收集学生这方
面的信息,并及时进行评定,是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形式。
2.学生
的活动成果表明了学生向单元目标的进步。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种书面材料:包括
书面观察、图画、图表、表格和图解的记录单。它们提供了每个学生收集、记录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证据。教师对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果给予评定,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另一重要形式。
学生的
书面工作成果应该折叠起来放在一起,在单元结束时用来证明学习成果。当学生回过头来对照
以前的认识
时,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可能写的或画的并未达到评价的目标,但
他们的经验
确实有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
3.口头交流。学生在班上和在个别时间里和教师进行的正式和非正
式的谈话——是了解学生当前学习
状况的一个特别有用的方法。这个单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分享和讨论他
们自己想法、观察和观点的机会,
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机会。教师可以从这一过
程中收集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
给予适当的评定。
4.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互评价的机会,
特别是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机会。可以分项目设计小组同
学间互相评价的表格,也可以采取口头评价
的方式。
上面的成绩评定适宜采取等级评价的方式。
五、参考资料
声 学
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作用等问题的
学科。根据研究的方法、对象和
频率范围的不同,它与许多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很多独特的边缘
学科,例如大气声学、水声学、
电声学、生物声学、心理声学、语言声学、建筑声学、环境声学、几何声
学、物理声学、生理声学、分子
声学、声能学、超声学、次声学、微观声学、音乐声学、振动与波动声学
、噪声控制学等。随着近代工业
发展起来的声学,是古典声学、电子技术和各种工业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它还在随着工业的发展而继续发
展。
音
即“律音”。具有单一基频的声
音。纯律音(或纯音)具有近似于单一的谐振波形。这种律音可由音
叉产生。乐器则产生复杂的律音,它
可以分解成一个基频以及一些较高频率的泛音。参见“音品”。
声 源
一
个向周围媒质辐射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例如: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
笛子等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锣、鼓等膜乐器是靠板或膜的振动发声;唱歌或说话是靠咽喉声带
的振动
发声。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着,所以把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
能振动
发声,都可视为声源。
声 波
弹性媒质中,各质点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
声波”。它是一种机械波。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在20
赫兹与20 000赫兹之间的声波能引起人
的听觉,故又称可听声波,频率在10-4赫兹~20赫兹的机械波称为
次声波,频率在2×104赫兹
~2×108赫兹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一般不能引起人的听觉。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
频率在20赫兹~20 000赫兹的声振动与这个频率外的声振动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
此,广义的声
波包含次声波与超声波在内。是否能引起人的听觉,不完全由机械波的频率决定,还与声强
有关。声波在
固体中以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传播,但在液体和气体中,则只能以纵波的形式传播。
声
速
又称音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它与介质的密度、弹性系数以及介质所处的状态有关。0
°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31.45米秒,温度每升高1 °C,声速约增加0.6米秒。
声波的反射
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波反射回来,称为“声波的反射”
。北京天坛公园的
回音壁、山谷中的回声、雷鸣,以及建筑物内的交混回响都是声波反射现象所造成的不
同情况。
回 声
当声波投射到与声源有一定距离的面积较大的障碍物上时
,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要反射
回来。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和反射回来的声的时
间间隔超过110秒,他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
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如果声速已知,当测得声
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
射面到声源之间的距离。利用这个道理,已设计成水声测
位仪,用以测量海水的深度。回声是山谷中或大
厅中常有的现象,夏天响雷轰轰不绝,也是雷声经天空密
云层多次反射的回声。广义讲,凡有这种性质的
其他信号,都属回声。例如,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利
用回声制造的回声探测仪、水声定向器、超声波
探伤仪等,可以利用声波探测鱼群或用地面上爆炸声波的
反射用以探测地下的油矿等。
交混回响
声源停止作用后,声音的延续现象称为“
交混回响”。在各种建筑物中,声波要经过墙壁、天花板等
多次反射和吸收。混响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反射
声波的材料对声波的吸收有关。如果每次只吸收很少一部分
声能,则混响时间长,使声音前后重迭辨别不
清感到声音模糊。如果混响时间过短,虽然对声音分辨很清
楚,但使人听起来枯涩、单调
,有沉寂枯燥的感觉,使音乐演奏的效果很不理想,影响对演奏的欣赏。一
般来说,适当的时间是在1~
2秒之间,使混响强度降低60分贝。各种物质的吸声性质用吸声系数来表示,
吸声系数即吸收的声能在
入射波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软而多孔的物质吸声系数大,而坚硬平滑的物质吸
声的系数就小。所以,交
混回响时间的长短,是建筑物重要的声学性质。例如,北京首都剧场的交混回响
时间,满座时是1.36
秒,空座时是3.3秒。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交混回响时间,满座时是1.6秒,空座时
是3秒。
声波的干涉
声波的干涉是指在同一区域中,两列频率相同的持续声波相遇而叠加的
现象,它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
发生,而不是常见的现象。可用音叉演示声波的干涉。音叉的两个叉股是两
个相同的波源,当音叉发声时,
辐射出的两列波发生干涉,若使音叉绕叉柄的纵轴旋转或音叉不动,我们
环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周,会
听到音叉的声音忽强忽弱。这是因为当音叉产生的两列波发生干涉时,会
出现相间的加强区和减弱区。在
加强区,空气的振动加强,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强;在减弱区,空气的振动
减弱,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弱。
声波的衍射
声波在通常情况下,有的表现为直线传
播,有的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由于声波的波长约在0.017米到
17米之间,它跟一般室内的障碍物以
及门窗等物的尺寸相接近,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与声波波长差
不多的障碍物时,声波就会绕过障碍
物传到它的背后去,即发生衍射现象。
共 鸣
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
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
象称作“共鸣”。许多乐器应用
振动体和空气柱的共鸣,来增强乐器发出的声音。使两个共鸣箱相对放置
(箱口相对),然后敲击一共鸣
箱上的音叉,过一段时间后,以手握住被敲击的音叉,使其停止振动,此
时可听到另一个未被敲击的共鸣
箱发出声音,从而证实共鸣的产生。由于二共鸣箱之一发生振动,附近空
气向周围传播,另一共鸣箱和音
叉即发生共鸣,故也能发出声音。当两个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其中一个
是另一个作为声源的固有频率的
整数倍时,就会发生共鸣。音叉下面所附的音匣起着使声音加强的作用。
弦乐器如小提琴、琵琶、二胡等
的琴身或琴筒,也都具有音匣的作用。从前,所建戏台,往往在舞台下面
放置几口大缸,同样是利用共鸣
作用使台上演员和乐器发出的声音产生洪亮而圆润的效果。
空气柱的共鸣
向细玻
璃管的一端吹气或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管口处,可以听到管内空气发出声音。这就是说,管内
空气柱由于
自身的振动而成为一个发声体。若将一玻璃管的下端与盛有水的漏斗用皮管连通,把一个频率
为v的振动
着的音叉放近管口,上下移动漏斗,用以改变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在某一长度处能听到声音最
大,这是因
为管中的空气柱在音叉产生的连续正弦声压的振动作用下,发生了受迫振动,当音叉振动频率
恰好与空气
柱的固有振动频率重合时,就会发生共振。慢慢调节,使管内水平面继续下降,还可在其他几
个适当的空
气柱长度,听到声音的强度达到最大值。管内空气柱的这种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叫
做声的共鸣
。利用气柱共鸣可以方便地测定声波的波长,从而可推算出声速。
音 叉
一种声学仪器,用钢制成形如字母U,但是做得细而长,下端的柄插在一端开口的空木箱上,用以增
加发
音强度。音叉的振动频率一定,则其音调高低一定,且其振动为棒的振动,所发之声极清朗。故常用
它作
为测定音调的标准。用橡皮锤轻敲音叉之上端,则其两叉股左右振动而发声。音叉声音之高低,视其
叉股
之长短厚薄而定。股臂长而薄者振动缓而音低;股臂短而厚者振动急而音高。音叉的振动通常不易产
生泛
振动,偶尔产生泛振动。亦因棒之阻抗大而即时消减,因此音叉容易产生基振动。音叉振动时,亦有
干涉
的现象产生,其两叉股的振动,系同时向内或向外。若两叉股同时向内振动,其间成稠密状,因为音
叉的
两叉股振动的振幅和波长或频率均相等,产生干涉,则无声。这时可将振动音叉,放在耳边, 徐徐
转动
,而找到无声区域的位置。音叉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其音的频率不变,振动的振幅和温度都不容易使
频率
改变。音叉的频率有高达每秒9万周者。通常音叉都用钢或弹性钢制成。因音叉尺寸不大,发声的输
出很
少传入空气中,又因其振动方式,只有极少量的纵波成分沿叉柄振动,故此振动系统的阻滞极少。用
音叉
木柄与共鸣器相连,可增加声音输出,且因共鸣器与音叉的泛音并不相同,故只有基音产生共鸣。音
叉的用途很多,在调乐器时,音叉被用作音调标准。
音 调
声
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频率的高低。当声波的强度增加,亦会使同
一频率
的声波有音调较高之感。通常乐器所发出的声波均非单音或纯音,而有其波形的复杂性,故音调的
高低,
实际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在于乐音有一定的频率,而噪声的频率是经常在变
化的,
它使人们有音调快速变化之感。在音调上有基音与泛音之别。泛音即其振动频率为基音的整数倍,
有第一
泛音,第二泛音等。在波动中,周期与频率成反比,所以泛音周期比主周期短,它们的比例也是整
数倍。
男子发音,其频率约在90赫兹~140赫兹之间,其音较低。妇女发音的频率约在270赫兹~550
赫兹
之间,其音较高。人耳器官所能感受音波频率的范围因人而异,一般人的听觉范围在50赫兹~15
000赫兹,
听觉灵敏的可由20赫兹~20 000赫兹。人类口腔发声大约是100赫兹~8
000赫兹。各种乐器的频率范围是
40赫兹~14 000赫兹,扬声器的频率是40赫兹~8
000赫兹。如声音由张紧的弦发出,则弦越细、越短、张
得越紧,音调便越高;反之音调就低。
响 度
又称音量。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弱,它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
觉量。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声音接
收处的波幅。就同一声源来说,波幅传播的愈远,响度愈小;当传播距离
一定时,声源振幅愈大,响度愈
大。响度的大小与声强密切相关,但响度随声强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
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当声
音的频率、声波的波形改变时,人对响度大小的感觉也将发生变化。
音 品
声音的品质叫音品,也称“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它由泛音的
多少、泛音的频率和振幅所决定。
不同的乐器在基本振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区分其各自的特色
,就是因为它的音色不同。例如合
奏的二胡、月琴、琵琶,由于音色不同,人们的听觉可以分辨出各种乐
器。
声音的三要素
音色、音调、响度是声音的三个主要属性,故称它们是声音的三要素。
基
音
在复音中,频率最低的声音叫做“基音”。乐音的音调是由基音的频率决定的。例如100赫兹的钢
琴
声,除发出频率是100赫兹的声音外,还同时发出许多较弱的不同频率的声音,100赫兹的纯音叫
钢琴的
基音。
泛 音
频率为基音的整数倍或大于一的非整数倍的
其余纯音称作“泛音”。等于基音频率整数倍之声音又称
为谐音。作简谐振动的发声体,发出的是非常单
纯的纯音。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是由若干个频率和振幅
都不同的纯音所组成的复音,其中频率最低的纯
音称基音,还有频率是基音整数倍的泛音。乐音的音品就
是由泛音的多少及其频率和振幅决定的。
声 压
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的压强叫“声压”。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空气中
任一点附近质点由于声波作用,
时而疏松,时而紧密,因而压强也相应地忽强、忽弱变化。当空气中有声
波传播时,该点的压强与没有声
音到达时的压强之差叫做该点的声压。声压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声
压的大小和传声介质中质点在声
波作用下振动速度、介质的密度以及声波的传播速度有关。树叶被微风吹
动的响声声压约为0.01帕;在
房中大声说话的声压约为0.1帕。
声
强
声波传播的能流密度。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声音能量。由于声音的强弱
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若声源的振幅大,单位时间内传出去的能量就大,因而声波也就较强。声强与声音传
播的距离有关,跟响度有关,但响度随声强的增加并不呈线性关系,两者是有区别的。声
强是客观存在的
事实,它是声音强弱的物理量,不受人耳功能的影响。但响度却与人的感觉有关,声波引
起耳膜振动时会
因人而异,对同一声强的声波反应不同,耳感灵敏者觉得响度大,而耳感差的就觉得响度
小。对不同频率
的声波,耳感亦不相同。凡能引起正常听觉的声波,对声强有一定范围的要求,对于每个
给定的频率,要
引起听觉,其声强也有两个极值。若根据正常听觉的实验结果,以频率为横坐标,以声强
为纵坐标,将各
种频率的声强上下限坐标连起来,低于下限的声强,不能引起听觉。凡超过上限的声强,
使人耳有痛感。
故上限曲线叫痛觉阈,下限曲线叫可闻阈,两曲线间的区域即为听觉范围。因此凡能引起
人听觉的声波,
除对频率要求在20赫兹~20
000赫兹外,还要求声强范围在10-12瓦米2~1瓦米2。由此可见声强变化范
围是很大的。
声强级
声强的量度。单位为贝尔,用Bel表示,这个单位在实用上太大,故常用
贝尔的110,即分贝(用dB
表示)作为单位,最轻声就是0。通常在谈话时的声强级为60
dB~70 dB。
乐 器
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一般
是按发音特点来分类的。管乐器:它的发声是靠空气柱
的振动而取得效果,这类器具有笙、管、笛、箫等
;弦乐器:靠弦的振动而发声,如小提琴、二胡、马头
琴等;打击乐器:利用打击发声的,如鼓、锣、铃
、钹、钗等,弹拨乐器:如月琴、琵琶等。
乐 音
由声源按周期性振动而
产生的有规则的声音。它的波形图线是周期性的曲线。乐器按规律发声才产生
乐音,否则即产生噪声。乐
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品,它们各自反映乐音的特性。
噪 声
噪声
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的总称。它是由声源作无规则的、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或是由不同
强度和不
同频率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例如,车辆的发动机、喇叭声,工地或工厂的各种
机器的响
声,婴儿啼哭以及喧哗声,凡是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是目前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污水、
废气和噪
声)之一,噪声没有污染物,又不会累积,它污染的面积大,其能量最后完全转化为热能而转移。
因此,
控制噪声是环境保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人体对噪声的承受能力一般为50分贝。国际上规定90
dB为听力保护的最高限度。随着噪声声压增
大,对人体危害程度也相应加剧,轻者使人心情烦躁,影响
人的工作情绪,降低劳动效率;重者造成听觉
疲劳甚至受到严重损害。随着城乡工业和交通以及人口的剧
增,各种噪声充斥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特别
是城市中由于场地限制,不少居民楼建筑在闹市区或厂区附
近。嘈杂的人声、汽车的轰鸣声和机器的震动,
毫不留情地闯进我们的住宅,使我们程度不同地失去了以
往的安宁的休息环境。不要说在家中看书读报没
有兴趣,有时还影响到正常的睡眠。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
中,人们会产生厌恶心理和痛苦不安的情绪。特
别要提醒的是,居室的噪声除了来自外部还有来自居室内
部的。这种不受欢迎的“声音”来自居室的卫生
间和家用电器设备以及人为制造的争吵、斥骂、哭闹等。
调查表明,一些城市居民的听觉比农村居民的听
觉反应已不同程度地降低。由于长期受噪声强烈袭扰,许
多成年人精神紧张、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导致
手脚颤动、动作失调,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等
多种疾病。孕妇和儿童受害更为严重。而且,长
期受到噪声袭扰会导致居室建筑本身出现墙壁裂纹、灰顶
下落及室内设备寿命缩短等现象。为有效地防止
和减轻噪声污染对家庭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可采取多种方
式和措施:①在进行居室装饰时,尽可能采用吸
声隔音材料,以降低室内声音的混响时间;②地面布置地
毯,既增强室内保温作用,又可减轻行走和小孩
玩闹时的声响,还有利于邻居的团结互助;③在门窗装置
上安排吸声效果较好的厚重窗帘式隔帷;④在冰
箱、洗衣机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安装垫片,减轻工作时的机
器震动污染;⑤有条件的可安装两层玻璃窗,即
做成隔音窗的形式;条件有限的,也要用密封条或橡胶海
绵把窗户缝及门缝等处尽可能压紧;⑥居室设计
合理,各种功能搭配得当,不要人为地制造各种噪声污染
源。
超声波
声波频率高于20 000赫兹,超过一般正常人听觉所能接收到的
频率上限,不能引起耳感的声波。其频
率通常在2×104赫兹~5×108赫兹范围之间。它具有与声
波一样的传播速度。因为超声波的频率高,波长
短,所以它具有这样一些特性:由于它在
液体和固体中的衰减比在空气中衰减得慢,因而穿透力大;超声
波的定向性强,一般声波的波长长,在其
传播过程中,极易发生衍射现象,而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就不易
发生衍射现象,会像光波一样沿直线传播
;当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产生反射,若遇到界面时则将产生折射
现象;超声波的功率很大,能量容易集中
,对物质能产生强大作用,可用来焊接、切削、钻孔、清洗机件
等;在工业上被用来探伤、测厚、测定弹
性模量等无损检测,以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等;在医学上可用
做临床探测,如用“B超”测肝、胆、脾
、肾等病灶,或用来杀菌、治疗、诊断等;在航海、渔业方面,
可用来导航、探测鱼群、测量海深等,超
声波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次声波
又称亚声波。是低于20赫兹又不能引
起人的听觉的声波。它传播的速度和声波相同。在很多自然现
象中,如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过
程都会有次声波产生。人为的次声源亦在核爆炸、喷气式飞机
飞行时,以及行驶的车船、压缩机运转时发
生。凡晕车、晕船,也都是受车、船运行时次声波的影响。利
用次声波亦可监视和检测大气变化。科学研
究表明,噪声污染对人的心理、生理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
进行居室装饰中,切莫忽视对室内外噪声污
染的防范和治理。
天 气
一、单元概述
天气可以被
定义为“关于热或冷、潮湿或干燥、平静或风暴、晴朗或多云等方面的大气层的状态。”
天气的变化是大
气层变化的结果,而驱动全球天气变化的动力是来自太阳的能量。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年级
的学生已经注意到天气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每天需要穿什么衣
服去上学;明天的春游会不会下雨;今天
上学需不需要拿雨伞……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
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
的描述。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孩子们每天穿什么衣服
常常是由家长替他们选择的,他们甚至不
用去关心天气。当问到学生“今天天气怎么样”时,他们往往回
答为:挺好、下雨了、寒冷、太阳很高、
阳光灿烂、树叶都落了、小鸟越来越少了等,基本上不能区分天
气特征与季节以及其他自然事物的特征。
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
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
家
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
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课和第2课。学生将了解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这四个方面来描述天气;
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他们将真实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天气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的数据。
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在这一课,
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
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
据。
他们在本单元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将有助于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
观
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
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
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
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科书。有条件的学
校,可以建立学校的气象观测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
利的条件。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 用感官观察天气。
●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
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用简单工具测量风速、风向;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 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
意识到天气是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
(一)背景和目标
天气几乎每天都
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
的生活经验、每天的
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当问及他们“今天
天气怎么样?”的时
候,他们往往会回答:“鲜花都盛开了”“树叶都绿了”“秋天要来了”等。他们往往
不能根据天气来判
断每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随着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
待着他们能更加关
心天气、准确地观察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知识
●
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过程与方法
●
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一张大图画纸,上面写有:“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张大的中国地图,上面贴有某一天天气预报的各种天气符号。
为每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一张大的教科书第44页的用于对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归类的表格。
一张大的教科书第45页的“关于天气的网状图”。
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科学记录本、笔。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
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的各种天气符号和
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了
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
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
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
象。
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今天天气怎么样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了解到可以从云量、降
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了。
接下来把学生带到室外,教师引导学生从上面几个方
面对当天的天气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或句
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
,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在了解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
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你
们觉得今天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
在学生描述当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
描述天
气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
并把改
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四)教学建议
1.单元前评价
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上面写有“今天天气怎么样”的大图画纸,在上
面写上日期和地点。教
师指着上面的问题提问学生:如果有人问你们“今天天气怎么样?”你们准备怎么
回答呢?然后,教师将
学生对当天天气的描述一一记录在大图画纸上。学生的回答将帮助教师了解他们对
天气的初始认识,这也
是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单元前评价”。将“单元前评价”和最后一课的“单元后
评价”结合起来,可以
了解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后,对天气的理解有了哪些变化和进步。
2.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本特征
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和我们的
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
变化呢?出示“城市天气预报图”,提问学
生: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
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
说出他们的理解。教师将学生的认识和相应的符号、文字进行
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并提
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
围。然后可以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相应的其他天气符号。
接下来,教师可以给每组发天气符号,
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些天气符号分类。当学生得出分类结果后,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大的“对我们知道的
天气现象归类”表格,指定一个小组把分类情况粘在横格中,
全班对分类结果进行讨论,形成按云量、降
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的统一认识。
3.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观察前要让
学生明确:要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观察天气,要在科学记录
本上写上当天的
日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需要给每组发一个气温计用来测量室外的
气温。由于学生
刚刚开始对天气的观察,教师应对学生如何观察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进行初
步的指导,引导
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如:看天空中的云量、看看是否有雨、降雨量是大还是
小,通过周围的树枝、国旗等来判断风向和风速。
回到教室后,先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观察记录。然后,
从“对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归类”表格中挑选出
最能表示当天的云量、降雨量、风速和风向的符号。 <
br>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5页上的提示,教师对记录方法进行指导后要求学生:你们能根据提示对“今天天气怎么样”的记录进行改进吗?学生改进自己的“今天天气怎么样”的记录后进行交流。
最
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关于天气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
这样
我们就能了解这段时间里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情况了。
第2课 天气日历
(一)背景和目标
太阳的光和热透过大气层,引起了空气温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使空气
产生运动——形成风。从
海洋和河流吹来的风,伴随着潮湿的空气,又促进了云和降雨的形成……就这样
,天气每天都发生着一系
列的变化。气象学家的工作就是运用感官和借助仪器时刻观察天气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将帮助气象学家
分析和判断天气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今后几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像
气象学家那样去观察和记
录每天的天气。“天气日历”为学生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使他们可以参与一
段较长时期的天气观察、
记录和分析数据活动。
科学概念
●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 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
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
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二)教学准备
一张分类画有天气符号的大纸。
为每个学生准备几张用来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
一张天气日历。
一张气温柱形图表。
每组一支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纸、笔。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识别一些天气符号
上一堂课学生已经认识
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
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
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
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
卡”来完成观察记录,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
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
,是为了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呼应。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
的大小,也是和后面“怎样
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第二部分:制作天气日历
活动完成后,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回到教室后,教师出示“天气日历”,引导学生
在天
气日历上记录当天的天气(见教科书建议)。
讨论今后的天气日历应怎样记录?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小组,每
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
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
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制订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
,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
到的天气现象先向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四)教学建议
1.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上课时,教师可
以首先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两周前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吗?”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
显的天气现象发生,
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然后,教师让学生描述当天的天气怎么样。再讨论:我
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
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教师这时向
学生介绍天气日历并
指出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告诉他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
气,并将观察到的天
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接下来,出示分类画有天气符号的大纸。告诉学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
可以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
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向
学生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
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符号和上节课天气预报里的符号一样吗,学生会发现
今天的天气符号上添加了许多文
字说明。
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照着大纸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
天气记录卡。因为在今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学
生就要用自己制作的这样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
记录每天他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可以小组分工,
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
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当天的日期。
2.制作天气日历
可以由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首
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
过程中
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气
温最合
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回到教室后,教师
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
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
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学生把小卡片贴在“天气日历”相应的日期栏内。
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
映今天的降雨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学生
把小卡片贴在“天气日历”相应的日
期栏内。
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风向?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
学生把
小卡片贴在“天气日历”相应的日期栏内。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当天的气温。
告诉学生,从今
天开始,每天都要把天气现象像这样记录下来。然后讨论怎样分配每天的记录任务,
根据学生的讨论明确
分配任务的方案。统一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观察天气。
第3课 温度与气温
(一)背景和目标
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并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学生每天测量到的气温,
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
记录数据。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
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室
内和室外的温度。在本课将进一步巩固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
不断变化。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科学概念
●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掌握了用温度计测量温
度,在第1课和第2课中,学生已经开始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本课中,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
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
计来测量气温,
同时将测量的结
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
性,有必要在下列几
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
的温度往往是整十
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2.测量时,要把
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
与温度计的
液面保持水平。
在学生复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之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开始对室
内外哪个温度
更能反映当地气温的研究。
教室内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
我们怎样知道外面的温度比室内高还是低呢?
怎样测量室内外的温度?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做好记录?
学生开始测量教室内外的气温。当
测量教室外的温度时,可以让不同小组(同学)选择教室外的不同
地点来测量,要保证有的小组测量的是
教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
第二部分:气温的测量
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
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
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
期——温度表”上。
通过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的“温度填充图”来分析每天选择一致的时间来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四)教学建议
上课时,首先提醒学生:我们这堂课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但温度计是一
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
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温度计破
碎了,一定要告诉老师
来处理。
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首先,发给每个小组或每个人一支温度计。让学生分别指出温度计上水结冰时的温度(0
°C)和水
沸腾时的温度(100 °C)的刻度分别在哪里?再指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时,温度
计的温度可能在
什么位置。再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指出18 °C、25
°C,让学生们认识温度计刻度的含义。
然后,可以让学生用手握住温度计的液泡,待温度计的液柱不
再上升时,读出这时的温度。提问学生:
这时测量的是什么的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温度计的小液泡虽然敏
感,在测量温度时,也需要有一个变化的
过程,这个过程要在1分钟以上。
2.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今天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是
否相同?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是怎
么知道的?
然后,发给学生(每组或每人)一张“室内外温度记录表”开始室内外温度的测量。
测量室内
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
内外温度
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
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
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
少误差。如:操作过程中,如果某个温度计测得的气温和大多数温度计测得的气温
有较大的差距,有可能
是这个温度计不准确,需要更换温度计重测。
测量室外温度。带学生到
室外,每组(每个人)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
点。
回到教室,让
学生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思考:哪一个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以下问
题对学生的思考有
帮助。
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
哪儿的温度高(或低)?
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明确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气温的测量
首先,可以比较每个组(学生)刚才测得的室外不同地点的气温是否相同。讨
论测量气温应选择室外
的什么地点。
然后,讨论刚才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哪个
小组(同学)测得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天的气温,并将这个气
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
表”上。
接下来开始一天中温度变化情况的研究。
可以先将各个小组收集的前一天的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
傍晚的气温填进“温度填充图”。
再组织学生对温度填充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下面的问题将有
利于指导学生分析。
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最后,对于每天选择什么时间测量气温进行讨论。下面的问题
将帮助学生开展讨论。
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
测量?
我们在完成“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时,每天
测量气温的时间是不是应该一致?
第4课 风向和风速
(一)背景和目标
放风筝的时候我们
能感受到风的大小和风往哪个方向刮,这与气象学上的风速和风向类似。风速和风
向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
征。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而风速仪可以测量风行进的速度——风速。“蒲福风力等级”将风速从
0~12
划分为十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一定的风速范围和对应的烟、树木、旗的变化描述。“蒲福风力
等级”对
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本课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
的三个等
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科学概念
●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
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
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
心。
(二)教学准备
为全班准备:一张大图画纸、一张风向图。
各小组或每
个学生自己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
根带橡皮的铅
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