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反思)
鲁班学艺-西藏高考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黯然”等词
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
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
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感受毛主席平凡人的情感世界和伟人
的博大胸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现在请随老师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吧!(课
件出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资
料,播放录像)
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
呢?
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主席深爱的长子——毛岸
英。毛主席惊闻毛岸英牺牲的消
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青山处处埋忠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
的词语。
2.出示生字,纠音:“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
成zhù。
3.提出不懂的词语,结合预习在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同时结合词语特点运用
多种方法理解。
4.学生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读通读顺,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错误。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
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
席获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回国安葬的抉择过程。
)
6.结合搜集的资料简要谈谈抗美援朝战争和对毛岸英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
作铺垫。
三、感悟“悲痛”,领略慈父情怀
1.师:默读课文第4—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
文中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
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
,联
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
2.交流句式:
这句(段)话通过对人物( )的描写,让我从中体会到毛主席(
),
他是一位( )的人。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继点评引导。
出示句子一: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
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
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出示句子二: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
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他
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
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出示句子三:“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
喃着。
(1)课件出示补充资料,请学生读资料,说说从这份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
(补充资料:毛岸英生平及
照片)
师:幼年丧母,岸英的童年历经磨难,与父亲聚少离多;想起岸英曲折的童
年,想起父
子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心中有愧……
(2)“这次怎么会……”请学生尝试补充省略号省掉的内容。
4.学法小结:
刚
才,我们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切地体会到了毛
主席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
。课文读到这儿,你对毛主席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呢?
(毛主席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丧子之痛
,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让我们
感受了一个慈父的情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的慈父的情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品味“抉择”,讴歌伟人胸襟
1.明晓:两份电报,两种选择。
2.毛主席想
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主席的这种
愿望?交流以后出示:“儿子活着不能相见
,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从主席的心理
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毛主席能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学生交流)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感
悟主席博大的胸怀。)
4.反复读这两句话,感受毛主席思想斗争的激烈。
5.重点交流: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
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
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
见了?主席
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踌躇”是什么意思?毛主席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什么还会“踌躇”?
6.出示句子:毛
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
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课堂练笔: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
( ),他(
),他( ),他( ),无言的泪水打湿了他的枕巾。
7.尽管心如刀绞,尽管有太多的不
舍,第二天早上,秘书还是看到放在毛主
席枕头上的记录稿。读第10自然段。
(1)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
忠骨: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
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师小结诗意:
岸英已把整个身心都献
给了祖国,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呢!(青山
到处都埋葬着忠诚的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皮把
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家乡呢?)
(2)领悟诗句中的情感,有感情地引读。
三、小结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对毛主席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他以国家的大局
为重,强忍悲痛,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表现了
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毛主席用他强大的意志力
告诉我们:他是平凡的,更是伟
大的!)
[教学板书]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主席痛苦
伟大抉择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
,比如:
我在课前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录像,并讲解时代背景,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
代。出
示毛岸英的照片以及他的生平,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
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
痛心情。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文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
神态和
心理描写,我觉得我在这块的处理比较好,首先让学生找到这样的句子,
初步感受到了主席的情感,接着
体会作者展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学生就更容易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