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评课稿
钢琴曲谱下载-会怎么读
2015年送课下乡评课稿
听《多位数乘一位数》有感
龙溪小学:田艳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发言,请让我先说谢谢。首先,感谢县教研室给予的这
个平台,能够再一次听到了尹专家的课,让我们在迷雾中寻找成功之路;其次,
感谢尹专家在百忙之中肯
为我镇的数学教学传经送宝,指点迷津;最后,谢谢我
的同仁能静下心来,与我一起分享我的听课感想,
如有反思不到的地方,请大家
提出批评指正。
今天尹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一课,是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的第62页的
教
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接触笔算乘法的第三课时,学习好本
课,为后继学习多位数乘两位数易记多位
数除法服务。本节课中,尹老师以从学
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买书要花多少元
”的解决为主
线,以明确算理为突破口,以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思考、体验、学会表达为目标,
通
过有效的、多样的评价,让计算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
以往觉得枯燥无味的计算教
学焕发出了活力。整节课的教学,从而实现了掌握并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
计算;能够选择恰当的策略
进行乘法估算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在经历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了
学
生思维、计算、表达能力的发展。纵观整节课,尹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慢下来,
静听花开的
声音,他的朴实大气的教学风格和挖掘教材深度的理念,深深地震撼
着我;听了这节课,觉得感触颇深,
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
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重视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课
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
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
情境。”在本节课中,尹老师没有用花哨和脱离学生熟悉的生
活的情境引入,而
是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和买书)和已有的知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出
发,利用买油炸粑花多少钱复习乘法的意义,利用“一本书7元,6本多少元”
引导学生在复习计算中
体验计算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启发思考竖
式计算进位时怎么写的,这样用原有知识推动新
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取得事半
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如何探究,形
成迁移
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深挖教材的深度。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数学课
程标准》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
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
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
数学知识,主动
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
欲。如:尹老师在教学29×7时,先让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教师在学生中
收集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并板书在黑板上,最后让板书的学生说
说是怎么计算
的,教师引导学生在该生的竖式中强调计算的步骤,最后又引导学生说说计
算的
步骤,强调7去乘十位上的2时等于14要加十位上的进位6才能写出十位上的
0和百位上
的2。又如:挖掘教材的深度把两位数延伸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当学生知道了本班学生买书所要多
少钱时,要延伸到全校学生买书要花多少钱,
全校学生183人,这样就从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拓展到
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个
例题的教学方法都是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全班交流、最后归纳方法。都是引导<
br>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板书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
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
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
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
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体验活
动,把现行
提出的“三教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孩子们在课中学会思考、学会体验、
学
会表达,从而实现预设的目标。
三、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在举一反三中形成技能。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
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所
言:“如果一节课没有
让学生静悄悄地完成练习的时间,我就很怀疑这节课的实效性。”结合这两点,<
br>要想在课堂中给不同的学生发不同的玩具,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玩得轻松愉快,
做练习就是一个重
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让学
生更快地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在这节课中,尹老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
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
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全课,积累经验。
我国一代宗师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
手段,“达到”是
过程,“不需要教”是目的。总结全课,不仅是对整节课的教学
内容整理再现,更重要的是对解决本节课
有关问题所运用的学习方法进行整理归
纳,久而久之,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的方法解
决新的问题。
有了众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本节课中,尹老师
在
课结束就用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认为在计算中什么地方最重要”
让孩子们在总结中知道了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怎么计算的,要注意什么,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
当然,每一堂课并不是100%的完美,听了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计算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将估算与检
验、改错结合起来。可不可以在计算29×7时之前可以让学生先
估一估再计算,学生笔算后再提醒学生
用估算检查一下笔算的结果;或者教学精
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
与估算结果对比,
判断计算是否正确等。长此以往,不但增强了学生估算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估算
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
计算结果的习惯,体会
估算的价值。。
2、板书进位的写法能否改在横线的下方。
我们现在的教材编排在乘法笔算
教学时,都把进的几写在了横线的上方,这
种写法会给学生在计算时造成几种错误:一是忘记加进上来的
数,二是加进位时
加错(因为这里既要算乘法,又要算加法)因为在书写竖式时,第二行
写的数是
因数,而进的几也写在因数的下方,三是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一个因数。后两种
错误特
别是后面的多位数乘两位数时容易犯的错。当然,不用做记录是最好的,
但我们的学生好比一簇簇鲜花,
总有早开的和晚开的,这种模型的计算对于后进
生还是有必要的。所以,为了竖式算理的更直观更具有说
服力,可不可以把进的
几写在下方相应的位置写成最小号的字(相当于做记号),然后第二次乘的积加<
br>作的记号再写答案,学生及不会弄错了。(如举例56x6)
总之,本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因
为这节课理念新,过程实,内容挖掘深,
效果好。以上感想只是我的个人之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尹老
师、张老师以及
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