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毕业班复习辅导
宽带连接设置-曾咏熙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辅导——句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
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
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
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
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1、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
分说的是
“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
“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
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
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
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
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
然
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2、句式
有的句子可
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
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
语句更简洁,
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
“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
强调突出劳动创
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
爷
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
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
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
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
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3、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⑴ 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
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
如,太阳象个红球,
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
为、变为
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⑵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
震得山冈也动了。
⑶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
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
、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
他演奏。
⑷ 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的一些句子或词组
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
同志在困难
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⑸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
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
要改变原句的
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
br>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
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
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
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
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
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
一年中最
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
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
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
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
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
一种。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
改变
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
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
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
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
出
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5、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
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
了解句
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名
称
符号 说明 举例
句
号
表示一句话说
。
完之后的停
顿。
表示一句话中
间的停顿。
表示句子中并
、
列的词或词组
之间的停顿。
表示一句话中
;
并列的分句之
间的停顿。
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
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
号
,
顿
号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
徙的候鸟。
分
号
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
最高的统治者。
冒
号
:
用来提示下文
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
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
问
?
表示一个疑问
号
句完了之后的
停顿。
表示一句有强
么?
叹
号
!
烈感情的话完
了之后的停
顿。
1、引用对话
或文章里一段
文字。
2、表示反面
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
文!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
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
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
“傻子”。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
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引
号
“”
或否定意思的
词语。
3、表示特定
的称谓,或需
要着重指出的
部分。
书
名
《 》
表示书籍、文
章、报刊、文
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号
件、影片等名
称。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1、表示底下
是解释部分或
说明部分。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
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
—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
脱它的皮。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
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
齐声轻
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
人,我们——爱——自己的——祖
国。”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
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
心你的脚……”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
破
折——
号
2、表示意思
的递进或转
折。
3、表示声音
的延续。
1、表示重复
省
词语或列举的
略……
省略。
号
2、表示说话
未完或余意示
尽。
3、表示声音
断断续续。
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
凶,真叫人害怕。”
修辞复习指导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
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
、形
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
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
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
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
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
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
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
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
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
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
问中有答。
【建议】
1、紧密结合阅读训练,认识常用的的修辞手法。
2、结合作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开展相关的摘抄、品评佳句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