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诡术妖姬天赋-洪卓立电影
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随一起看看数学家八卦
趣味小故事吧!
1、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
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
很奇怪,要求他们一
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 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
笔细又长
”。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
第三个说“我是3,像 只耳 朵听声音。”“
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
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
是7,像把镰刀割 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
像把勺子能盛饭。”“我是0
,像个鸡蛋做蛋糕。”他们刚介绍完了,
小鹿又
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
说“我是9,我最大。”
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 表示什么都没有
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
,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
都笑了。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
有用,都不
愿意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 突然一
只
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 来,它爬
呀爬累得满头大汗,腿也挂破了,鲜血直流
。可是,怎么也爬不
上来,它只好在里面大声“救命 呀!救命呀!”动物 们听到了,
就纷纷
跑到洞口边,想把大象救出来。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
他们组成最大的数字987654321,显示
了最大的力量, 费了九
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大象拉上来。这个时候,只听见后
面有
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也来试试。”它们一看是0,就勉
强的同
意它也来帮忙。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力量一
下子
就增大10倍。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来了。 动
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
弟,同时也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们都
来到0的身
边,愿意和0做朋友。数字兄弟也开始重视0了,
愿意 和它一起玩耍。
从此以后,0再也不自卑了,它觉得自己
还是很有用的。
2、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
王国的国王过20岁生日,罗马数字王国派人送来了20棵珍贵的
树
,作为生日礼物。 阿拉伯数
啊。“20”大臣张榜招贤,凡是能
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人将有重赏。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 “2
0”
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大量的资料,又用石子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
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
画着,试着,忽然,他 眼睛一亮,看
到了一张极其美妙的图案。 “20”大臣立即把图案奉献给国王
。
国王见了非常高兴,“20”大臣指着图案对国王说:“陛下,您看,
图中所栽的树不
论横数、竖数或斜数,每行都是4棵,这样最
多18行。”
国王赞叹不止,说:“这样美
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
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赏您!” 。
我
要重重地赏您!” 国王赞叹不止,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
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
见过,简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赏
您!” “对,这是一位名叫山姆·劳埃德的数学家
发明和设计的,
我只是把他设计的图案用到植树问题上来。”“20”大臣据实说。
“好,好
,你能用上这个图案,也是有功的。”说着,国王宣布了
对“20”大臣的奖赏,并将这个图案命名为“
20图案”, 是世界上
最美丽的植树图案。 国王立即派人按照“20图案”把20棵树栽在
宫廷的花园里。从此,这美丽的植树图案就一直流传至今。
3、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气象学
家Lorenz提出一篇
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
风?
」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 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
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
投掷骰子两次,无
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是
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
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
气象数据
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
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
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
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
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
br>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结果出来了,不过令
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
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
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
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
却造成天壤之
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4、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
角柱
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
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
组 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
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
房
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
而且排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
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 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
夹角为
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
秒!是巧合还是某种
大自然的“默 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
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
规也很
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
间也有数
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
正的数学“天才”是
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
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
是一天“画”
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
“画”出400幅
“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
时地球一天仅
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生活时报)
5、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每一张纸均有两个面和封闭
曲线状的棱(edge),如果有一张纸它有
一条棱而且只有一个面,
使得一只蚂蚁能够不越过棱就 可从纸上的任何一点到达其他任
何一点,这有可能吗?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条纸带半扭转,
再把两头贴上就行了。这是德国
种玩具使得一支数学的分支拓
朴学得以蓬勃发展。
6、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阿拉伯
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
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
子帮我生个
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
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
二 的遗产,
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
了。之后,
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
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
妻子、儿子、女儿呢?
7、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一个最普通的火柴游戏就是
两人一起玩,先置若干支火柴于桌上,两人轮
流取,每次所取的
数目可先作一些限制,规定取走最后一根 火柴者获胜。
规则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最少一根,最多三根,
则如何玩才可致胜?
规则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最少
一根,最多 三根,则如何玩才可致胜?
例如:桌面上有n=15
根火柴,甲﹑乙
为了要取得最后一根,甲必须最后留下零根火
柴给乙,故在最后一步之前的轮取中,甲不能 留下1根或
2根
或3根,否则乙就可以全部取走而获胜。如果留下4根,则乙不
能全取,则不管乙取几根(
1或2或3),甲必能取得所有剩下的
火柴而赢了游戏。同理,若桌上留有8根火柴让
乙去取,则无论
乙如何取,甲都可使这一次轮取后留下4根火柴,最后也一定是
甲获胜。由上
之分析可知,甲只要使得桌面上的火柴数为4﹑8
﹑12﹑16...等让乙去取,则甲必稳操胜券。因
此若原先桌面上的
火柴数为15,则甲应取3
根。(∵15-3=12)若原先桌面上的火
柴数为18呢?则甲应先取2根(∵18-2=16)。
规则二: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为1至4根,则又如何
致胜?
原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须留5的倍数的火柴
给乙去取。
通则: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则甲每次
取后所留的火柴数目必须为 k+1 之倍数。
规则三: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不是连续的数,而是一
些
分析:1﹑3﹑7均为奇数,由于目标为0,而0为偶数,所以
先取甲,须 使桌上的火柴数为偶数,因
为乙在偶数的火柴数中,
不可能再取去1﹑3﹑7根火柴后获得0,但假使如此也不能保证
甲必
赢,因为甲对于火 柴数的奇或偶,也是无法依照己意来控
柴数的奇或偶,也是无法依照己意来控制的。
因为〔偶-奇=奇,
奇-奇=偶〕,所以每次取后,桌上 的火柴数奇偶相反。若开始时
是奇数
,如17,甲先取,则不论甲取多少(1或3或7),剩下
的便是偶数,乙随后又把偶数变成奇数,甲又
把奇数回覆到偶数,
最后甲是注定为赢家;反之,若开始时为偶数,则甲注定会输。
通则:开局是奇数,先取者必胜;反之,若开局为偶数,
则先取者会输。
通则:开局是奇数,先取者必胜;反之,若开
局为偶数,则先取者会输。
规则四:限制每次所 分析:如前规则二,若甲先取,则甲
每次取时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则甲必
胜。此外,若甲留
给乙取的 火 柴数为5之倍数加2时,甲也倍数加2时,甲也可
赢得游戏,
因为玩的时候可以控制每轮所取的火柴数为5(若乙
取1,甲则取4;若乙取4,则甲取1),最后剩下
2根,那时乙
只能取1,甲便可取得最后一根而获胜。
通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所留火柴数为5之倍数或
5的倍数加2。 6、韩信点兵
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所留火柴 韩
信点 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
7人一列余4人、13人
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中国有一本数学古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
,
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问
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书
「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
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 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
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
七七数之剩一,则 置十五,
即得。」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着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
证,着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后,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
解法,中国人 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
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
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 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8、数学家八卦趣味小故事
瘸腿狐狸卖西瓜赔了本,没
钱买吃的,饿得肚子“咕咕”叫,走路直打晃。
老牛走过来,问:“狐狸,你这是怎么啦?”这是怎么啦?”
狐狸看了老牛一眼说:“饿的,两三天没正经吃东西啦!”
老牛一本正经地说:“要想有饭吃,就要参加劳动!”说完
老牛干活去了。
“哼,劳动?劳动多累呀!”狐狸眼珠一转说,“嗯,我有个
好主意。”
狐狸一瘸一拐地
跑到野猪家。野猪家有个大筐,里面装着
许多玉米,筐子上面盖着厚布。狐狸说:“野猪老兄,听说这筐
里
有许多玉米,能告诉我一共有多少吗?”
“保密!”野猪没好气地答了一声。
”哈哈,在我聪明的狐狸面前,不可能有任何秘密!”狐狸
很有把握地说,“我出道题,你
算算,我不但能说出你筐里有 多
少玉米,连你有多大岁数都能知道。”
“真的!”野猪觉得不可思议。
狐狸咳嗽了两声,说:“把你筐子里的玉米数乘以2,加上
5,把所得的数再乘上50,加上你的年龄,再减去250,把得数
告 诉我。”
野猪趴在地上算了半天,最后说:“得1506。”
狐狸立刻说:“你筐里有15个玉米,你今年6岁。”
野猪一摸前脑想,对,筐里的玉米数是15个。野猪一摸后
脑勺想,今年自己真是6岁。
“神啦!”野猪从心里佩服狐狸。他问狐狸:“你怎么知道
的?”
“算的呀!你算得结果
是1506。最左边的两位数15,就是
玉米数;最右边的一位数6,就是你的年龄。”
“你太伟大啦!”野猪抱着狐狸亲了一下。
“伟大不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我弄顿饭吃,要有酒有
肉啊!”狐狸显得十分得意。
不一会儿,野猪给狐狸端上来红烧兔子肉、清蒸鸡、煮老
玉米,外加两瓶好酒。狐狸猛吃猛喝,临走还拿
走4个玉米棒。
野猪到处宣传,说瘸腿狐狸神机妙算。小猴灵灵告诉野猪
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野猪不信。
小猴说:“你看算式(2×15+5)
×50+6-250=15×100+250+6-250=15
00+6=1506。玉米数15是你自
己写上去的,乘以 100后变成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数,而年龄
6
也是你自己写上去的,它变成了个位数。这样一做,把两个数分
离开了,一眼就可以看
清楚。”
“好个瘸腿狐狸!”野猪快速冲了出去,追上瘸腿狐狸,夺
过玉米,用每根玉米
棒在狐狸头上都狠敲了一下。这下可好, 瘸
腿狐狸头上添了4个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