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黄金分析师论文-性爱知识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
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展开
教学的。体现了数学学科循序渐进的特点。学好本节课,对
学生进一步学习“一
位数除三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本节课的特殊性,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愉悦的氛围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
法的算理,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用
竖式计算的方法,充分理解笔算除法的合理程
序。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8-9岁,心理发展仍然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他
们认识事
物的特点是需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游戏,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明白事物,把握事理。
学生
有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担指向、
方法不够明确;学生有较强
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角度
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学生有较强的
小组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有
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
初步概括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以及课件展示,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
位数”的笔算方
法的形成过程。体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应用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学具】
小棒、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每年的植树节,全
国许多部门和
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2、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
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
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3、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
棵?)
4、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5、大家一起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呢?
(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
÷2=,求“四年级平均每班
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
6、为什么这样列呢?(因为求的是三年级两个班平均植树的棵树)
7、你会计算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
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
(一)例一的学习
1、现在请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
,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可以利用桌子上的
学具。现在开始。
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
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
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
形成的方法。
2、小组A:我们小组,用口算得出结果的。
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
生: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
师:真不错。
小组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
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
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
两份,再把
剩余的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捆合在一起。
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
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
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他方法的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
小组C:我们小组用的是笔算。
小组D:我们小组也用的是笔算。
让学生把竖式板演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同意么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
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
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
决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
3、讨论笔算过程。
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竖式写出来好吗?先写被除数42,然后呢
?对,是除
号。在呢?是除数2。我们刚刚分小棒先分的是整梱的4梱小棒,所以2先除十
位上
的4,等于2,写在十位上。为什么呢?(因为这个2代表20)2乘以20
等于?对,也就是刚刚先分
走的4梱小棒,40-40没有了,整梱的分完了,然后
怎么样?(分剩下的两根小棒)所以我们把这个
2怎么办?对,把这个2落下来,
然后呢?再让这个2去除以2,等于?写在?(个位上)。1乘以2等
于?2-2=?(0)
请同学们注意,刚刚2乘以20等于的这个零和40-40等于零的这两个零,因
为
我们计算没有完成所以就不写了。
4、那么42÷2=21(棵)(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21棵。
5、现在请同学们一起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下面两道题。
36÷3=
48÷2=
(设计意图:形成性练习)
(二)例二的学习
1、刚刚我们已经一起解决了一道题,那52÷2你们会计算么?
2、出示自学指导
(1)动手分一分5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小组交流竖式计算52÷2
想一想:十位除后余l该怎么办?
(3)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4)三分钟后汇报
3、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位女生,你能向同
学们介
绍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吗?
(分小棒,学生边说教师边课件展示分法,52÷2也
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
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
捆;再
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
分得26
根,所以 52÷2=26)
4、哪组同学能用竖式的方法计算?学生汇报。
5、他说的对吗?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同样先写被除数52,然后除以除数2,然后
呢?对,被除数上的5除以2,我们
都知道被除数上的表示5个十,5个十平均分成2分,每份最多能分
2个十,也
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2乘以20等于?写在?5减4得?1,表示
十
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l捆,就把剩下的1
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接
着呢?把被除教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
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写在?
商的个位,再用除数2去乘6,
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
下面。12
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
6、那么52÷2=26(棵)(板书) 也就是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26棵。
7、同学们一起来看看,52÷2和42÷2的竖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42÷2,十位上的4正好分完了,52÷2,十位上的数没分完)
8、你是不是说,42÷2商2
后,十位上没有余数,而52÷2商2后,十位上还
有余数?那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
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
还有余数,如果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
算。
9、好,现在大家一起来试试这两道题。
36÷2=
65÷5=
三、巩固练习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让我们登上智
慧岛。验
证一下自己的智慧吧。
1、课件展示第一题:智慧岛上的小兔想要过河,需要大家的
帮助。大家快
帮帮它过河吧。(68÷2、39÷3、84÷4)
2、过了河,小兔想和大家
比一比登山,看谁最先登上山顶。(课件展示登
山图)我们分两组。左边一排从左边登山,右边这排从右
边登。(左边:26÷2、
84÷6、75÷3、右边:66÷6、56÷4、95÷5,山顶:91÷
7)
3、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方法了。智慧岛上的小动物们可没法跟
你们比啊。(
课件出示:)看!这是它们做的计算题。你能当一次小法官,判断一
下它们做的是否正确吗?并帮助它们
把错的改正过来。
4、智慧岛上住着祖孙二人。他们听说你们已经学习了笔算除法。也想考考
你们,你们接受挑战吗?(课件展示)(小孙:我今年5岁;爷爷:我今年65
岁,(1)今年爷爷的年
龄是小孙子的多少倍?(2)明年爷爷的年龄是小孙子的
多少倍?
(以上的习题都是课件以动
画的形式出现,引起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竞比
意识是我的又一个出发点。在紧锣密鼓中,在学生的兴趣盎
然中,新课的学习和
练习都已完成)。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笔
算的方法。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42÷2=21(棵)
52÷2=26(棵)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