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处分的拼音-浙江省高考分数线
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
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
流、合作的意识,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
理。
教法:谈话法、启发诱导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两个
过程:
一、复习口答:
1. 90里有(
)个十
2. 52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40里有( )个十
4. 73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
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
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2. 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
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
主题图)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
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 生看图提出问题。
4.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
黑板上,并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解决我们提
出的问题。(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
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5. 思考:这两个问题应该如何列式解答?
6.
学生思考后回答: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
平均每班植树多
少棵?”的算式是:52÷2。
师:42÷2=?它可不象上面的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
的除法难一些。你会计
算吗?现在请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
1. 探索解决“42÷2”的方法。
2.
师生交流过程。
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
请每
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
3.
课件演示用小棒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
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
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
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4.
讨论笔算过程。
同学们出现了这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5.
你们都这样认为,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一算“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52
÷2。
6. 师指着第二种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7. 在明确正确列竖式
后,师应指着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余下来的1问,这个1怎么来的?
表示多少?指商个位上6,这个6
怎么得来的?
8. 通过52÷2的计算,想一想,笔算除法的竖式到底哪一种比较好呢?看看
老师是怎样来
列竖式计算42÷2、52÷2的。演算后让学生明白,第2种方法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
演算
过程。
9. 谁愿意把老师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听?
10.
比较52÷2和42÷2的计算方法上的异同。
师小结: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
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如果还
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算。
四、实践与应用
1.
做一做第1题,学生完成后反馈。师提问:在做这些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2÷2= 63÷3= 48÷3=
3.
想一想:
48人打乒乓球,如果都参加单打,可以分成几组?如果都参加双打,可以分成几组?
五、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42÷2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