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别妄想泡我
791次浏览
2020年12月06日 03: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dnf怎么赚钱-烤鸡翅的腌制方法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俞云焕)



《笔算除法》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选择热爱自然 、保
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
法的开篇情境,旨在使学生感
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
生的问题意识,渗透环保教
育。
(2)例1,教学一位数除
两位数的 笔算除法。结合口算
的思路,借助小棒图教学除的
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3)通过小 棒图呈现平
均分的过程,对应着分步呈现
竖式计算的过程,并给出每一
步书写的数据及 计算结果的
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
理,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
法。
教学建议
(1)利用主题图,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植树造林的情境,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可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自由地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能力。
(2)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
首先,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 问题,并说一说口算的思路。然后,提供操作用的小棒,让
每个学生经历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堆的过 程。之后,在汇报时教师应使用投影和板书,
将分小棒的过程与书写笔算竖式的过程结合起来,以便使学 生明确每一次计算结果的含义。
例如,当学生说“先将4捆平均分成2堆,每堆2捆”时,结合分的过程 ,教师在竖式的十
位商2,并说明这个“2”的含义是“40中有2个二十”;再在被除数下面写4,说 明这个 “4”
1 5



表明“分掉了4个十”;将 2写在横线下面,说明“还剩2个一”。当学生说“再将2根平均
分成2堆,每堆1根”时,教师在竖式 的个位商1,表明“2中有2个一”等。在得到完整
的竖式后,要告诉学生这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中间过 程中的一些0可省略不写。
编写意图
(1)例2,以解答主题图
中涉及的另一个数 学问题“四
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为背景,教学 “52÷2”的笔
算除法及验 算。解决的问题是:
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
应该怎么办?
(2)例2的编排与 例1
大体相同,也是分步呈现竖式
计算的过程,并配以平均分小
棒的直观操作过程图, 帮助学
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每一步的算
理。与例1不同的是,竖式右
边标注的不再是每一 步计算所
书写的数据的含义,而是具体
的计算的方法,体现了从理解
算理到掌握算法的 自然过渡。
突出了52÷2的第二步计算要
解决的问题:当余下1个十后应该怎么办?
(3)教材通过提出“计算是否正确”的问题,引出验算的需求。右边的学生从解决问
题的角度提供了 验算的思路;小精灵则根据参与验算的具体数据给出了验算的一般方法:
“用商和除数相乘”看计算结果是否与被除数相同。
(4)“做一做”安排的是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本练习。
教学建议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要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首先,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
2 5



的含义,充分理解算理。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 次计算的结果都是怎么得到的,
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最后,要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 本方法:先用一位
数去除十位上的数,然后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这个方法,不需要 学生
记忆,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得到,并在具体的演算笔算除法的过程中逐
步熟练掌握。
(2)自主探索验算的方法。
在二年级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等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时,学生已经有
了对自己的解答进行检验的经验。在上一小节法,即用商和除数相 乘,看计算结果是否等于
被除数。
编写意图
(1)例3是修订教材新增加的例题,目的是减小教学的坡度。教材创设
了整理照片的情境,教学一位数除三位
数(商三位数 )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2)这里呈现不完整的竖式计算
过程,只给出第一步的计算方法,余 下
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完成。但给定了方框
帮助学生找到正确书写的位置,让学生
利用已 经掌握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
方法的尝试完成。
(3)教材让小精灵聪聪提出验算
的 要求,并用虚方框提供了书写验算的
地方。体现了对培养学生验算习惯的重
视。
(4 )“做一做”的4道题都是例3
的巩固练习。前两题与例题相同,竖式给定了方框体现了对学生的“扶” ,后两题没有了提
示,体现了对学生的“放”。
教学建议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例3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
3 5



知识和活动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总结计算方法。如 果学生探索有困难,可提供学
具供学生操作探索。
(2)加强说理训练。
加强学生 的说理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算法,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自主
性、灵活性和准确性。例如 ,在教学例3时,应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及
结果书写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还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与一位数除
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对比,尝试总结此类题目的算法。
(3)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教材提示了验算,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验算,并可通 过交流展示和比较各种验算
方法,但应突出利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逐步使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编写意图
(1)例4延续例3的情境,
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
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2)教材分三步呈现了竖
式计算的完整过程,重点解决笔
算中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 商
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
位数的问题。在每一步的下面给
出了需要思考的关键 问题或要
求,让学生思考回答,以便帮助
学生突破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
算难点。
(3)由教师提出验算的要
求,并通过不完整的乘法竖式,
提示了验算的方法。 (4)最后呈现学生小组讨
论的场景,提示应组织学生讨论
交流,经历归纳出“除数是一位 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5)“做一做”的4道题是例3和例4的混合练习,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 5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思考关键问题。
突出256÷6的笔算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以下问题。①256÷6是用6去除几?
②当2 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③25个十除6,商应写在哪位上?以上三个
问题如果学生已解 决了,则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难点突破后,应
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256÷6 ,在理解算理的同时,进一步形成笔算除法的一般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总结算法。
教材没有给出计算法则的文本,而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呈现计算的要点,目的是提示教
师应放手 让学生自己梳理和归纳。让他们结合具体计算,通过讨论,明白竖式计算需要遵循
的一般步骤和要点。应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可结合学生的汇报用板书给出计算
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 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
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 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
比除数小。
5 5

政治思想汇报-体育明星故事


乌迪尔攻略-婚宴菜谱


潇潇暮雨子规啼-w995主题


美容护肤品-地理试卷


韶关学院怎么样-英语短作文


荷花池塘-小学教学论文网


cf击杀图标修改器-整改通知书格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简介-老人节是几月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