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桔灯冰心-恶搞头像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计
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内容:人教版9册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部分
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主
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
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
面积。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
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阅读质疑。
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
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
下来。
1厘米
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地面积公式及推
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质疑,主要问题有:
(1)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2)不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一个通用公式?
(3)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
(4)转化成的这些图形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析: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
里老师打破了
学生等待老师提问的常规,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主题,
通过阅读提出问题
,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二、点拨激思
1.数方格的问题
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可以解答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
积。
老师接着问:有一个很大的三角形池塘,你来用数方格求它
的面积。
学生小声笑了起来。为什么笑?老师问到。学生说数方格太
麻烦了,池塘也不好划分方格。
嗯,看来数方格求面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
究三角形的面积。
(析:一
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
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
的生长点,
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
2.转化的问题
你想把三角形
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会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行吗?这时学生会有两种答案,有的
说行,
有的说不行,为什么不行?老师追问,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必
须转化成学过的,可以
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这些图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利用转化成这些图形来解决
下面的几个问题。
(
析:这里把“新”问题转化成了“老”问题来解决,有效
地把学法指导融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更
广阔、更真实的
自主空间,无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三、探索解疑分页标题#e#
学生操作,讨论,汇报。
1.转化的图形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了平
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
形沿高剪下拼成了
正方形、长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形沿中位线对折,两边也折转
化成了2层的
长方形。
2. 解决转化前后图形间的关系
(1)大小的关系
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跟
三角形关系是S =
S÷2。一个三角形转化成的图形跟三角形关系
是S =S
(2)底和高的关系
拼割前后各部分有什么关系?(指底和高)能推导出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吗?
生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三
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它是由两个三角形拼成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师:思路真清晰,为什么÷2,谁还想说。
(学生依次讲拼成的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情况)
(3)公式推导
师;同学们真了
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推出了三角形的
面积公式,那谁能给大家说说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生:底×高÷2
师:如果我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
示三角形的高,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S=a×h÷2
(4)推导拓展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你能通过一个三角形的转化来推导
它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1:我
是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拼成
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高
是三角
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
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
积是底×高÷2。
学生2:我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上面对折下来,然后剪开,
把它补在
一边,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
底,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也能推出三角形的
面积是底×高
÷2。
生3:我是把一个三角形沿着两边的重点对折,然后
又把底
边的重点这样对折,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底是三角
形底的一半,宽是三角形
高的一半,再乘以2,也可以推出三角
形的面积是底×高÷2
师:这个方法怎样,谁来评价一下。学生评价,太棒了。
生4:我还有一种办法。把一个长方形沿
对角线折叠,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长方形是两个三角形拼成的,所以,三
角形的面积是
底×高÷2
(析:把探究的权利充分的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合,利用
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折、移、拼、剪,得到了不同的图形,虽
然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但达到了同一
目的,
得到了正确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中学生
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
思维个性得到了发挥。)分页标题#e#
归纳小结
出示学习材料2,学生阅读后谈
感想。体会祖国的古代科学
家得了不起,2000多年前就推导出了这个公式。今天同学们通过
自己的研究也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说明同学们也很
聪明,相信将来你们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发
现,到那时你们的名字
也将载如史册,大家有信心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
角形的面积,你们学到了
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回去继续反思整理,写出你们的反思报
告。
(析: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
么方法学,学后
有什么感想,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我还有
什么疑问?打算怎么办?,把课后反思纳入到学习的系统
连续的
过程中。)
总析:本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的培养”。
老师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即以“提出问题”,“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当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新的问
题接着出现,学生始终处于“
愤”和“悱”及对问题的探究中,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
2.重视研究问题的过程。
这节课以思维训练代替了重复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
维
为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转化,然后通过观察、操作、
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推导出
公式,没有通过太多的练习却获得
了超常规的解题能力。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个过
程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