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雷雨》

温柔似野鬼°
772次浏览
2020年12月06日 10: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售货员-油炸大虾的做法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邢安民)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雷雨》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
雷雨前后

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2、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重点体会雷雨前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
点。

教学流程

(课前班长领读相关雨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 渔歌
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刚才同学们背了很多关于雨的古诗。特别是最后一首,(出示
古诗)老师很喜欢,想 请同学们再读一次,不过这次老师有个要求,
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下雨的景象,好吗?
(出示课件)看一看,刚才同学们想象到的是不是这样的景象呢?

请位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古诗引入,让学生 看雷雨的动画演示,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
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 、雷雨
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们能不能给刚才这段动画起个题目呢?

你为什么要起“雷雨”这个题目呢?

板书课题《雷雨》齐读课题。

3、大家都见过雷雨,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

夏天下雷雨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时,描述的语言比较苍白,使学生在接下去的课 文阅读
中与自己对雷雨的表达形成对比,能够感受到课文语言描述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观察想象

1、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有位小朋友亲眼目睹了一场
雷雨,并

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
吗?好,接下

来我们就学习他的文章。翻开书18课,听老师读课文,听准字音。

师范读课文。想读吗?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3、同桌检查(认为自己读得好的读给同桌听或者觉得的不好的请
教同桌。)

[同桌实行合作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乐意去阅读。]


4 、(课件出示)有位小朋友读了课文后给课文画了三幅插图,请
大家想一想:这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 候的景色呢?每幅图各有什
么不同?能够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1)指名说,归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比较一下每幅图各有什么不同?

随机学习生字:乌云:压(动作理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树枝:乱摆谁能给“乱”组个词语或说句话?

*:垂垂—睡(我好想睡觉啊,连眼皮都垂下来了。)

彩虹:挂虹——红

[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各幅图,找出各种景物在雷
雨前、中、后不同阶段 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
小树、蝉、*、雷、雨、闪电有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 生用观察对比
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

4、你看,这雷雨前(中、后)的景色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课
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分别是写雷雨前(中 、后)的景色的呢?赶紧默读
课文,找一找。

板书:1-34-78(初步渗透“段”的概念。)

看板书小结。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雷雨前的景色。(课件出示图
片)

三、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1、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就会发生很多
变化。

瞧, 书上都写着呢!赶快拿起书看课文,谁愿意把1-3自然段描写
雷雨前的景色这部分读给大家听一听?< br>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字音都读准
了。)(2)自由练读。

(3)齐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 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
文本内容,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2.读出感情。

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可怕、紧张、难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板书:乌云压

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a.让学生评评,他读出这种感受了吗?

b.师评:“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正向我
们压下来,大地一下 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师将教室灯关了(出 示乌云图):现在满天都是乌云,而且越来
越黑,越来越低,一直向你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这句话的朗读指导是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 际和动作演示感受
“压”,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感受,利用老师的语言渲染影响学
生的感受 ,引导学生朗读。]

(2)是呀,雷雨之前,乌云密布,天色昏暗,天气是又闷又热。
不止小朋友感到难受、害怕,就连树上的叶子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极了,大家都无精打采的。

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板书:树枝乱摆

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做动作。

大家一起做动作,读。

(4)看到这令人害怕的情况,(出示句子)“一只*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板书:*垂逃

是啊,*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播放蛛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你
看,这只*可害怕了, 赶紧拉一条丝,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指名学生读。

[学生对“垂“字的理解有困难,用文字解释也 比较复杂,所以采
用多媒体直观手段,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是怎样垂下来快速逃走的。
这儿让 学生来扮演角色朗读,学生很感兴趣,能够进入角色带着自己
的见解朗读句子。]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害怕?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板书:越来越

指导朗读:你的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呢?

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那电闪雷鸣的时刻吧!(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
的动画)


[因为多媒体课件已将雷雨前闪电、雷声持续变亮、变响的过程生
动地体 现在学生眼前,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越来越”的意思是一
次比一次强。]

齐读(读出气势)

3.说话训练。

雷雨前的天气又闷又热,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压得人
透不过气

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
一次响,多可怕的气氛呀。

快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句式:快要下雨了,——

(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

[这里不但是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拓展。激发
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让你有 惊喜,课外
积累多的学生说出了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
蚁忙着搬家等现 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即时评价,肯定其合理性,
能够让其他学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现象,懂得平时要去 观察,去发现。]

4.是啊,大家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就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了。

(出示1-3段)满天的乌云——齐读

5.小结:课文写得多生动多形象啊。只要同学 们认真观察,也能写
出关于天气变化的好文章来呢!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课文 的第一段,也就是雷雨前的景象。那么,
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 学习。

接下来是我们的写字时间。


四、书写指导

今天,我们要写的都是今天刚学的生字。出示:压、垂、乱、彩虹

你觉得哪个最难写?

师范写:垂(注意笔顺,观察“—”的变化)

生练写,师巡视。

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乌云压

雷雨前(图):树枝乱摆……越来越……

*垂逃

18、雷雨雷雨中(图):

雷雨后(图):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 位老兄脾气大,爱发
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谁知道他是谁?
(雷雨 )

1、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共同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
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要漏字不要填字。遇到不理解的
字能够请教你小组内的同学。

(2)画出生字、标段落序号。

2、检查生字、词

(1)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2)小老师带读词 语。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
师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几个生词。

(3)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
好方法记住它们。

(4)书写一个生字:

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5)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遍。)


三、理解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学得可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
吧!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 要下雨了》还记得下雨前大自
然是什么样的吗?(很热、闷、燕子飞的很低、刮起大风、天气昏
暗……)

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3段,边
读边思考雷雨前有什么特点?

1、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天色昏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
后,有什么感受?(同 桌交流)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乌云图) 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有什
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

(2)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
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br>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风大: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你
害怕吗?)

(2)这个阵大风刮得*怎么样了呢?它为什么要逃,不呆在树上了?

“*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风太大了,*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
垂下来,逃走了。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可怕呢?

(3)“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句子比较:闪电亮,雷声响。闪电越来 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有什么不同?(“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水准和雷声响的水准是随着
时间 而增大的,)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是啊,要下雨了

2.感受4-6自然段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2)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情境呢?课文中是怎
样描写雨中景象的呢? 谁来读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雨中的情景:开始雨下得特别急,特别大, 后来雨越下越大,
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师:说的真好,那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觉体会读出来吗?。出示
“逐步地”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雷声和雨声慢慢地,一点一点变小的过
程就叫 逐步地)。谁来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给“逐步地”换个位置,
但意思不变?(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大 家试着添加“逐步地”一词,
能够放中间,也能够放在后面、前面,谁来读?

①小树长高了。②天气冷了。③爸爸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④我懂
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大家表现的可真棒!掌声表扬。

(下面我们一起读读4.5.6自 然段,再次感受一下电闪雷鸣的雨景。
“哗、哗、哗、”读得要重,停顿短一点,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 ,
“逐步地,逐步地”表明雷声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
得稍慢一些。)

3.感受雨后美景

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天空乌云密 布,电闪雷鸣,
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哗,可这会儿呢?雨很快就停了。

(1)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到课文的7、8自然段
去看看雨后的景象吧。

(2)读完了,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美丽的景色。生
闭眼。师范读7、8。 好了,能够睁开眼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

(3)生自由说。

(4)(播放雨后动画)。

(5)配乐读 。同学们,雷雨过后的景色可真美,我们一起把雷雨
后这么美丽的景色读一读。(出示7、8段,音乐)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使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
图描绘出来 。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


四、知识拓展

雷雨天在夏季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那在雷雨天我们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呢?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鱼虫,大自然就
是一副多彩多姿的画卷。它会向你 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
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为你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走进< br>大自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相信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发现更多的秘密。

课后作业:留心观察这个周的天气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五、作业设计

1.爱诵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实行课文录音。

2.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水粉画一画雨过天晴的美
景。

3.爱写作的你,不妨模仿《雷雨》,认真地观察家乡的天气,学写
一篇观察日记。

好想你吉他谱-祈福图片


十月围城台词-关于母爱的古诗


1977年属什么-小黄鼬的故事


记账表格-爱情可以有


网络与生活-七夕节礼物


愚人节表白-人物简介


管理创新-浪漫血液


教师节散文-去除眼下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