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玛丽莲梦兔
971次浏览
2020年12月06日 10: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华北电力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近期新闻热点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山崎丰)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小蝌蚪
找妈妈》

一、说教材
本课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三幅图:第一
幅画的是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阿姨。第二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
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 认做妈妈。第三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找到了青
蛙妈妈。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 述。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技能方面:学会本课13个 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
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 物的心情和朗读
语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和观察图画,让学生掌握 小蝌蚪变成青
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价值观:体会小蝌蚪急切找到妈妈的心情,享受家庭的温暖。懂得
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教学重难点: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课中,
人物角色 多,语言生动有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
是通过朗读,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 ,自然而然,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准相应的语
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对这课的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长过程的学生不
多,因此 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充分感知课文,利用课件吸引学生。
同时,本课篇幅较长,需要指导 学生的朗读,特别是让后进生朗读好课文,是一
个很重要的部分。

三、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完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再现
课堂上通过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故事
2.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分角色朗读,达到深层体验。
3.迁移训练。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迁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必不可
少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用一则谜底是青蛙的 谜语导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头饰,让学生形象
地感知两者的差异;然后请学生提问,看看有什么 问题要问它们。这样,充分调
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朗读看图,整体感知,识字
1.让学生准备读文:先说说遇到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再自 由地读一读课文。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不读。
2.通过看动画,听范读课文并思考:小蝌蚪都去问了谁?最后找到妈妈没
有?
3、学生再读,标出自然段和生字。
同桌互读,正音。
4、指名接读课文,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正音。教读长句。
5、自主识字。
(1)小组内自主识字,比方法,比识字量。
(2)检查自学。注意巩固翘舌音和后鼻音,交流好的方法,多表扬爱动脑
筋的同学。
(3)用生字组词。
(三)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抓小蝌蚪的样子和“快活”理解。感受体会,读好小蝌蚪水
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
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在仔细看图后抓住小蝌蚪的变化和相近的句 式,从
扶到放让学生学着自学。在朗读练习中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
方式进行 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
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 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在表演中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3 .第六自然段的学习中选择了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播放,使学生通
过真切可感的情境,了解青蛙捕 捉害虫的本领和可怕的害虫形态以及少先队员打
着红旗保护青蛙的活动,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 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4.让生利用课件和板画小结青蛙的生长过程。全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升
华感情。
(四)指导写字。
“两”字注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点的方向。“两、宽”两字都要注意上下
两部分大小比例恰当。其余八字交给学生自学。最后比赛。
(五).总结全文。
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全过程。
(六).布置作业.选择性作业:
(1)续编小青蛙遇到妈妈后的故事。
(2)查资料,小青蛙消灭害虫的资料。
(3)写一句保护青蛙的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长成青蛙


2、《我是什么》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是什
么》,

【说教材】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 br>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整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
述方式,并结合谜 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
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弊。文中 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
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这样更增加了文章 的趣味性。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3 个字。知道汽、云、雨、雹子、
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3字。知道水的形态变化及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说学情】
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和一定的阅读
技巧,并能自主识字 、感情朗读。因此我主要引导学生说识字方法,多鼓励,激
发他们的自主识字与朗读兴趣。

【说教法】
我考虑到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 直观演示法。
是为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
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 鼓励欣赏法。
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 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
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 心。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 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
了他们的兴趣。所以一开始我就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然后从孙
悟空、会七十二变这个话题引出“有个朋友也会变,想知道 他是谁吗?谜底就在
第2课《我是什么》这篇课文里。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 然后将最感兴趣的自 然段多读几遍,再全班交流,之后我又随机指导认
读生字、新词,指导书写三个生字。
这 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
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 我初步设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向小组的 别的同学提问。但是,提问的
学生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在书上。
2、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然后进行小组交
流活动。
这时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仔细地读每一句话,精心地设计问题。在自主
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 益,完善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4. 当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问答时,我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三种教法,对 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如:利用直观演示法
理解关联词“一……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区别“落 下来、打下来、
飘下来”,理解“暴躁”等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温和”说
一句话。并将鼓励欣赏法贯穿始终,如:你听得真仔细;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
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中,从始至终我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充分体现了小组
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 。
四、总结全文: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五、布置作业
出示三项作业,学生任选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 的,此选择性作业涉及到“说”、“写”、“收集”
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睡、跑、跳↖ ↗汽
?→云
利与弊 ↙ ↘雨、雹子、雪

节约水源,注意环保


3、《 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植物妈妈
有办法》

一、说教材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空行为标志,全诗共五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
观察的思路展开。由 于采用了一系列比较、比喻的方法,所以显得生动形象,具
体感人。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 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
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 多知识。
诗中把植物当做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1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围绕课题,质疑识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说学情
二年 级学生在前两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对汉字的构字
特点也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够自 己独立地预习生字。

三、说教学方法
课标指出:“语文要以人为本,培养学 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
作探究精神。”为体现这些新的理念,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教学
时,我采用自主、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手段上,根据教材内容,充分
利用 直观、生动的教学课件,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的动画图像展示在
学生面前,使学生直观主动地 去认识实物,理解内容,促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 习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
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激发 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
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 ,力求取得最好
的教学效果 。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跟上课改的步伐,我采用


了七步教学: 创设情境、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巩固、
总结。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亲切的说:“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
家带来了许多植物 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这些植物朋友给大家出了一些难
题,说是要大家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才肯出来 和我们见面,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
难题吗?(激将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此时我 出示本课
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我觉得预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
对新知 识的学习很有帮助。
然后,播放课件录相: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植物动态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植物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揭示课题: 画面里都是了不起的植物妈 妈,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
课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四)交流汇报:
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
养合作探究意识。
然后汇报学习成果,在汇报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点拨:
教师提问:植物妈妈是不 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让学生回答后懂得:我们不
应该粗心,应该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细心的孩子,才 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为了拓展知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五)指导朗读,学习背诵课文。
(六)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连线 。
2、配乐朗读课文。
(七)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 子的奥秘。我希望你们大家要做
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将来能够揭开更多 的大自
然的未解之谜。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风
苍耳:带刺的铠甲 动物挂
豌豆:豆荚 太阳晒


识字
1、《场景歌》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 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
篇识字课《场景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场景歌》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旨让
同学们在认识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员活动这些场景中认识数量词并在生活
中运用。课文以简单词组组成的儿歌形式呈现,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背诵,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征。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流利朗读、背诵课
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教学难点则是引导学 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
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目标: < br>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会写6个词语,正确朗读课
文,背诵课文,学习 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字,学习使用数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
词的不同表达

教学重难点:学习并积累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在前两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对汉字的构字
特点也有一定的认识 ,基本能够自己独立地预习生字。所以识字可放手让学生自
学。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数量词的使用不 太准确,所以要拓展一些

三、说教法:
在教法上,识字放手让学生自学,使用数 量词采用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学生
读书,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既促成学生有 效理解课
文内容,又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第一步,检测一类字的认读情况。
第二步,检测二类字记写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检测题来测试学生上节课学习任务的完 成情况,以更
好的开展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阅读感悟。
第 一步,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小节?并在老师提示下分解读


课文,这样既检 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又使学生对课文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
第二步,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都写了些 什么地方的场景?分别写了哪些景
物?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阅读的归纳总结能力。
第三步,三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让学生认识数量词并举例说几个这样的
词语。这样学生对数 量词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四步,练习运用,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生活中的数量词。此设 计巩固了
数量词知识有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运用能力。
三.拓展积累。
出示一首同学们熟悉的量词歌加深学生对数量词的认识,也加强孩子们的阅
读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场景歌》。
2、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1、场景歌
一只( ) 一片( ) 一艘( ) 一条( )
一方( ) 一块( ) 一行( ) 一座( )
一道( ) 一孔( ) 一丛( ) 一群( )
一面( ) 一把( ) 一队( ) 一片( )
〔板书以简洁明了为主,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本节
课的 知识,以加深记忆。〕














2、《树之歌》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
篇识字课《树之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识字课,在教学上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其中《树之歌》
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11种树
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 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
大, 榕树的茁壮和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
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 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
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 的树木以及香溢满园的桂
花树。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归类识字 等方法认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壮”两个
生字,运用形声字自主识字。
2.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树木,探
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11种树木的基本特点

二、说学情
1.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积累,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
反复的读书体会中, 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运用生活实际识
字,列举相关联的词语等方法总结识字规律, 学会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过形声字,但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和自主识字意
识差一些。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的特点归类识字,并鼓励 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三、说教法:
1.讲授法
学生对树木种类了解不多,对树木的习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师丰富
资料。
2. 讨论法
细品儿歌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树木习性来找树木图片。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认识哪些树 木呢?(生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多认识几种树木,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板书课题《树之歌 》。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呢?用笔把他们圈出来, 读一
读吧!(松柏不是一种树,是两种树。各自的名字是松树和柏树。)
指生说。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这些树的名字吧。课件出示: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树 柏树 木棉 白桦 银杏 水杉 金桂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么?)开火车读
2、集中识字。
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你有什么发
现?
杨、榕、梧桐、枫、松、柏、桦、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师:还学过哪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生回答)
师:木字旁一般与树木相关。再观察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呢?
师:他们是形声字。左 边表意表示他们都是树木,右边表音提示了读音。形
声字可以让我们快速识字。你来猜猜这是什么树:
榆树 橡树 楠树 棕树 石榴 椿树 柠檬树
(三)细品儿歌
师: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的树木插图,他们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就在儿
歌里。请仔细读读儿歌,画 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1.师:看看第一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特点?
生回答:杨树很高。
榕树枝干比较粗壮。(有时候一棵大的榕树远远看去就像一片小树林)
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掌这个字我们怎么记住它呢?)
……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2.师:看看第二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会变红。
松树、柏树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不发生变化。(绿装也就是绿衣服,所以
装这个字下面是一个衣 字,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师:为什么松柏树终年长青。
普通的树木在气候不适宜的时候( 譬如寒冷,干燥),因为叶子面积较大,表面
没有蜡质的薄膜,而导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 冬季会变黄,落叶。
而松树,冬青,柏树等,由于叶子要么尖细,要么表面有蜡质层,水分不易散失,< br>所以在严酷的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常青。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3. 看看第三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木棉树喜欢温暖,生活在我国的南方。
桦树比较喜欢严寒,生活在我国的北方边疆。(耐、守、疆如何识记?)
欣赏木棉树和桦树,观察图片,看看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4、 看看第四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师: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
因为科学家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
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 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
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 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
师:出示图片欣赏银杏、水杉和桂花树。
(四)朗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孩子们,我们更详细的了解了这些树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吧!(齐读,
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再次朗读。)
(五)指导书写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
(六)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树之歌

榆树( ),槐树( ),
柳树树枝像( )。
石榴开花( ),
桂树开花十里香,
桑树结果( )。
冬青四季( ),
棕树( )在南方,
橡树( )守边疆。

课下,我们可以去校园里认认学校里的树木,上网搜集他们的资料。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树
高 壮 像手掌 红 绿
木棉 桦树 银杏水杉 金桂
暖 寒 活化石 香




3.《拍手歌》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
篇识字课《拍手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识字3》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
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
读音押韵,节奏感强, 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
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 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
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 的情感
熏陶。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 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
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 陶。

教学重点:
会认10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领悟人与动物互相依存,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说学生
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着自然的感情,通过本课学习,
让学生更加热 爱动物,保护动物。
三、说教法:
1.创设情境导入: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 过展示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通过句式,在动物里,我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锻炼 学生的
表达能边。
2.读文,初认生字。在这个环节,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 良好、宽松的
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会识字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
情 。
3.图文结合,巩固生字。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动物的喜爱,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朗读儿歌、巩固全文。本节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了解拍手歌节奏感强,
押韵的特 点,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
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 由飞翔,有的在地
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
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5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
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 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件,看图片,认识动物。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
的名字吧!
3.出示生字,识记生字“孔、雀、灵、鹂、锦、鹰”。
(1)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三)出示课件“谁能帮帮我”,学习生字“丛、牢、嬉、护”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3.组词说话练习。
导语:你们帮了 老师,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一定有很多朋友,是吧?那
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四)巩固生字
1.找朋友游戏。
(1)教师示范。
(2)做游戏。
导语:孩子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
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2.课件出示“我会猜”。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 女孩喜欢做游戏──嬉。火烧
的山倒了──灵。 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们一样聪明,也非常喜欢动物,
他根据大自 然中动物的特点编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
读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导语:是啊,大家说得 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
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可爱的 大熊猫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动
物,并编了一首保护动物的小儿歌。
(六)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介绍认识稀有动物

(七)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3、 拍手歌
我们要保护动物


4《田家四季歌》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
篇识字课《田家四季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 明。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 幅季节图。
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
为 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
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 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
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 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
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 爱
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
文课程培养学 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
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 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 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
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 br>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
刚起步,理解能力 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
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
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 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
3.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说教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
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以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2、“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 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
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自己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 式来
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
会到诗歌的 语言美,节奏美。
4、“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


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听歌曲 ”激发学生兴趣。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对四季
的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 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
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个 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老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如:
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 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
欢它?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 ?赛一赛。小组赛
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
苦?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
笑盈盈?体会感悟田 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
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
习能力。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 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
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 br>助。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 独立正确书写。我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既直观又能激发
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田家四季生活的 乐趣,而且对
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 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 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
性的统一。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 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季节词及几个重点词语来板书,在于帮
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


4、田家四季歌






4、《曹冲称象》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4课 《曹冲称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曹冲称象》二年 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曹冲
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 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
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 深刻启迪。

二、 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 词语能力。但曹冲称
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
解。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

三、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 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
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
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五、说教法
1.图文结合法。
借助多媒体,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说话。此外,在学习 重点
段时,通过演示图,让学生能根据提示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自读提示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 计了两处自学提示,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不知不觉中
学到读书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 思维。在本课中应用了多
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如,看图想象说话、按要求回答问题、重点句的朗读、逻辑
思考表达、用词造句等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学生复习巩固生字词以及量词的使用,夯实基础知识。教师书写课题,学生
齐读课题。浏览课文,回 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导入文本。(此环节用时4分
钟)
(二)接着明确学习目标

先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就好像行驶在大海里的一条船,知道自
己的方向。
(三)第三环节,精读感悟。
(1)出示大象的图片,请孩子们迅速找出文中描写大象样子的 句子。通过多
媒体图片的直观比较,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使学生明确,大象的确又高又大呀!
增加了称重的难度。再通过提问,引出句子“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屏幕上出示两个句子, 一个没有“到底”一词,一个有“到底”一词,让学生
通过自读和评价读,体会有“到底”这个词更能说 明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再顺水推舟,让学生用“到底”一词说句子,以读促悟,以说促悟。
(2)下一步出示自学提示
学法,被喻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 有目的的自
主学习。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默读或小声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官员们
想的 办法,用横线画出曹冲想的办法,在读一读,评一评官员们的做法。预设学
生会从麻烦、浪费树木、曹操 听了直摇头等方面说出官员们的做法不可行,体会
曹操的不满意。孩子们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分角色朗读, 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
读好人物语气。读曹冲的话,要读的自信,胸有成竹。官员在讨论称象的办法时 ,
要读好对话中的问句。其中“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
大秤呢?”这 句话既是问句,又是长句,先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在读出反问的语
气,语调上扬。


(3)小组讨论。接下来是小组任务。讨论
曹冲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结合课 后第一题,将曹冲想出的办法与官员的办
法作比较,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给予 学生质疑的时间
和空间:对这个办法,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如果不能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
导: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划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通过学生
提问或是回答问题,让称 象的办法逻辑关系更加清晰。结合动画PPT,完成课后
第2题,给内容排序,在借助词句说说称象的过 程。
这一环节,通过有感情朗读、做比较、质疑、以及结合PPT动画、课后题和
借助词句等 多种方法,再让孩子们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和
难点。
(4)在曹冲称象 的这一部分叙述后,问一问孩子们,佩服曹冲吗?为什么?
引出“他才七岁”这个句子,运用比较读,说 句子等方法,体会“才”字的作用,
突出了曹冲的年龄之小。
(四)总结全文:
精 读课文结束后,让孩子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我们要学习曹冲
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
(五)拓展阅读
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本堂课的拓展内容是《司马光砸缸 》,
让学生了解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而加深对善于观察、乐于思考这些品质
的深化!
(六)布置作业:把曹冲称象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官员们(有的„„有的„„也有的„„)
曹冲(把„„再把„„然后„„)
板书的设计以官员和曹冲解决称象办法的对比,直观的显 现出曹冲的睿
智。学生还可以根据板书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这样设计板书突出重点,思路清
晰 ,易于分析记忆。


5、《玲玲的画》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 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
5课《玲玲的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

一、说教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玲玲的画》这篇 文章主要讲
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得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 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
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 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
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低年级的孩子情绪容易被调动 ,受到情感的熏陶,注意朗
读的指导‘

二、说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说学情
二年级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但他们有效注意
的时间不长,因此教学设计中形式要多样 。 他们具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
力,他们大部分能处理生活中一些小事,对文中爸爸富有哲理的话 理解不会太
困难,重点在于理解了这些道理,再把它用去指导生活中的类似的事。

五、说教法

(一)随文识字,积累语言


随文识字是新 教材的一种重要的识字形式,它是以课文为生字的载体,利
用课文情境识字。教学识字时结合具体的词、 句,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去理解、
感触和体会字义。课文教学结束后我还安排了书写的指导。这样将识字过 程分
解,减小坡度,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识字教学也在随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
的完成。
(二)抓住对话,读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 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保证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抓住玲玲和爸爸的对话,采
用自读 、范读、互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玲玲情感的变化,感受爸爸的话中 蕴含的道理。

(三)抓住拓展,联系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 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 意识,多方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生活中,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否 像玲玲一样动脑筋思考,
将坏事变成好事呢?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自由交流,
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 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
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 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
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2、.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3、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 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请你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大意。
(三)品读赏读,深入领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玲玲开始对自己的画满意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端详怎么理解?有感情读句子。
(2)爸爸催她睡觉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玲玲心情如何?


她为什么急得直哭?
体会玲玲心情的变化,练习读一至三自然段。
(3)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
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4)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5)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
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 话要读出
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
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1、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
2、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
3 、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总结全文
分角色朗读全文,让学生 回顾整体。教师小结激励学生遇到难题要动脑筋,
想办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五、板书

5玲玲的画
坏事变好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肯动脑


6、《一封信》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6课 《一封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封信》是部编版课 本第2册第三单元第3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
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 内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
启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篇课文,结合课后题,学生重点 讨论“露
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二、说学情
(1) 识字方面: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识字方法。并且,从二年
级开始,我也一 直在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因此,在识字环节,很多宇都能
够请小老师来讲解,给子学生更多的发挥 时间。我会重点总结多音字。
(2)写字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等。
(3)理解课文:有了前两篇课文做基础,学生已经懂得对比看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封、削”等17个生字,并知道3< br>个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指导正确书写“今、写”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更喜欢哪封信,理由是什么
3、通过两封信的对比,体会出信中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写字。
难点:多音字读音和组词,“写”的笔顺。

五、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和点拨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可以
系统的传播知识,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
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呢? 今天啊,也有一位小朋友在写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指名分段读
3、集中识字:小老师带读;质疑;生生互相解决
4、总结多音字
5、游戏巩固生字认读:


6、把生字送回课文里,再读一读,有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出来。
7、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今(最后一笔)写(笔顺)圆(部首)笔(竖弯
钩)
(三)精读课文
1、妈妈为什么和露西重新写了一封信?
2、读课文,画出两封信的内容
3、课件出示两封信的内容: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交流,你更喜欢哪封信?为什么?
(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圈画重点句子, 锻炼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 代替
学生的阅读实践。)
(四)总结全文
教师就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直接表现 主题,学生学完了这节课应领悟什
么样的哲理,从这篇课文中真正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延 伸,拓展练习。从学生的真情实感出发,家里的亲人如果不在
家,想给自己的家人说点什么?应该怎样说 才能让在外的家人放心自己,学习了
这一课,自己是不是变得坚强、自信、乐观了。

板书设计:









































7、《妈妈睡了》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6课 《一封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 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 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
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 br>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
妈的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二、设计思路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 创
设情境 读文识字 引导探究 引导表达 引导拓展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 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


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
不能马上集中到 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
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 以课一开始,让孩子们和着音乐唱大
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由于每个人 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
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 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
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 给大家?”这
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
生 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 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
还很长的头发。”
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 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
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 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
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 妈的情感
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 的
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
板书《妈妈睡 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
肯定知 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依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 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
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5、学生练读题目。
“那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老师配以舒缓优美的《 摇篮曲》
朗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
投入 。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
的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
3、在读文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加深印象。
4、教师检查学困生的读文情况,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5、教师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2—3名学生)对于全读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6、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教师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的地
方画出来。”
2、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以便交流时提出。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
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
生能学会让他们自读课文 ,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4、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 过程中,学生选择
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
不到。看出来的加上 自己的理解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5、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 妈妈干了好多活,
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时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
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
6、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 难度,是“深沉”
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对于“呼吸
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
吸均匀”是什么样的 ,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这样做的目的是:通
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 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
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强化个性
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
7、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以抓住“明
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8、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
点。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处理这个问题,我准 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
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在教师的引导< br>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
想好了一个故事, 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三)小结,生读文升华情感。
师:睡梦 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
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 ,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
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师 ;我们的妈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天天操劳着,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
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 带着这种深沉的爱再读一读这篇课文。
四、拓展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 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
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此思想的 指导下我所布置
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如:
“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象文中的小作者一样也来写一写
自己的妈妈。”
或者 “小作者写了自己的妈妈,你想写谁呢?课下认真观察,把他写下来
吧!” 这种实践性 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消
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 与实践的热情。





















8、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一)《登鹳雀楼》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
元第8课 《古诗二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说教材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 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
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
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资料书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对作者和鹳雀楼教师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
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这样可以
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
古诗”的方法。 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
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 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
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 ,所以被人们称为
“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
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 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
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 诗记录下自己的所
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
读读课题。
4、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
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 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
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 。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
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
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
登上楼阁时看到了?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
想,再说一说。
交流:(1)指名说。点拨:靠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
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 个字啊?“尽”就是“完”了。那“白日”是什么
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多美 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
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
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 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
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 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
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
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 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 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
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 的
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 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
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 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 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
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老
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
试着说 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
了。)
4、诗人 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
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 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
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 贴:登高才能望
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
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 ?(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 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
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 ,
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
人王之涣了, 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谁
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
气之大最重要的 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
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 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
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 就会鼓励他,
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采访罗高扬:当你跳绳比赛中取得年级第一的时候,我们同学们也可以这
样对你说—谁来说?
△采访戴铭君:虽然你钢琴已经考过5级,但老师还想对你说,你猜,说什
么?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
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成年后,曾做
过官,但被人诬 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
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 ,不幸得病去世。但性格豪爽,他的诗
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 凉州词》最为
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诗—《凉州词》。这首诗又写了什么
呢 ,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好吗?
3、 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 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
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 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
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
话.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想 登高才能望远 (简笔画)



第2课时:(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学生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 生对
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望庐山瀑布》是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吟
诵)这 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无限热爱.教学对象是四年级 学生,他们已学过不少古诗,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
古诗的方法.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培
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我 确立
了以下教学目标:
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会本课生字,培养自学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 说教法及教学手段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能学得快活,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
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采用创设情境——质疑释疑——品味吟诵——迁移拓展
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制作了有
关课件,把瀑布的影视文件,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 难懂的词句
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 学方法,学生可采取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采
用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讨论 交流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读,即读诗
中的重点词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 的全过程;想想自
己悟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问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独到见解.
学生始终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积累
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 的朗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 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
四步进行.(念四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感受形态美
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运用 多媒体,可以创造悦
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教学伊始,就播放录像,学生亲眼目
睹了庐山那俊秀的面容,庐山瀑布那宏伟的气势,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回忆并声情
并茂的朗诵曾学 过的叶圣陶先生的诗歌:瀑布.(吟诵)学生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已有的对瀑布的情 感体验.
看完录象,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积累的情感体验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 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必将争先发言.教师趁势话锋一转: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瀑
布幽美轻灵,有如一位行 吟诗人的咏唱,而唐代大诗人李白眼中的瀑布是怎样一
番情景呢 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
第二步:质疑释疑,感悟语言美
关于 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
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 ,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陈献章先
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
长进.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 髓.我设计


了以下环节:
1,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古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 自学题后,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学,让学生静下心来,写写画画,动手查查
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 量.
2,自学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你学懂了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说自己对字词句的理解,
也可以说自己对诗情的感悟.
交流汇报过程中,不要强求答案统一,要相信学生,尊敬学生,关爱学生,肯定学生
的思想成果,真正 做到以人为本,以发展,创新为本,就像杨再随教授所说的那
样:要尊重具体的人的差异及其丰富性,珍 视人的独特的感悟,独特的体验,独特
的理解.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在学生 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学习小组优势,组内成员合作解决疑难,组
内解决不了的,再在班上提出 ,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解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加
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估计这些词 句学生理解会有些困难.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用生不用升
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用疑不用像为什么是紫烟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
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
如:为了帮助悟懂生的妙用,教师出示一组词语:
生火 生炉子
升旗 升起 < br>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两组词语,小组讨论两个字意义上的异同,从而发现生实际
上包含了先产生再升 起的意思.
帮助学生理解疑可引导学生回忆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让学生自己悟出.
理解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日出时的云彩颜色来
理解,悟出那是香炉 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
这样,通过词语的比较,温习旧知,让学 生自读,自悟,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学习能
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步:品味吟诵,欣赏意境美.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 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
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分别是:1紧< br>扣词句品意境., 2想象漫游品意境
1,紧扣词句品意境
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学生
各抒己见,教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精湛的语言艺术,指导反复诵
读,欣赏意境美.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 生品味下列字词:
生:先产生再升起,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升起的紫烟为瀑布设置了雄奇< br>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挂:瀑布本是流动的,作者却巧妙地将动态定格, 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
中的瀑布的美丽壮观.同时,也只有大自然能挂起如此气势磅礴的瀑布, 其中不正
隐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由衷赞美吗
飞,落: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而下.


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
礴的气势.
2.想象漫游品意境
在学生品味了古诗的语言美后,教师出示瀑布的影象,引导学生对照录象 ,结合自
己所有的情感体验,积累的语言材料,用自己的话描绘眼前的瀑布.
接着创设情境( 配图,配乐):此时,如果你来到了庐山脚下遥看瀑布,当你看到气
势磅礴的瀑布从天而降,你有什么感 想 想说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
感,发展个性.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更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是学生在理解诗句,进入意境后的再创造.这是人与景的交融,人与诗的交融, 更
创造了人与人的交融.
通过以上读书,感悟,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学生读好古诗已不是 难题.建筑是
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在学生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表
演读等多形式朗读后,我把音乐引进课堂,(课件:读背,音乐,图片)让学生和着音
乐,或读,或背 ,使学生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净化,朗读训练也将水到
渠成..
第四步:迁移拓展,感悟积累.
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 材,以课堂教学为主
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 br>伸,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
美国华特有句名言:知识是宝库,实践是钥匙,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农民耕而不
播种. 学生 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课堂最后,我把新编语文教
学大纲规定的小学生课外必读古诗 词中的部分古诗纳入课堂,如:课件示,李白的
《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秋浦歌》,
《望天门山》等,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选学自己喜欢的古诗,可 个人自学,
可小组合作学,可读,可画,可写,学懂多少是多少,强调自我感悟,个性发展.学习
后集中交流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这样,以课堂为载体,以有限拓无限,会给语
文教学不断注入生机 和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相机板书下列内容,以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语言艺术,给学生
提 供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图建立一个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课堂结构,建立 起师生
的平等,感悟的课堂,对话与实践的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成长,自我完
善,在 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9、《黄山奇石》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9课 《黄山奇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这节《黄山奇石》课例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 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七个
方面的内容是:【说教材】【说理念】【说学情】【说目标】【说策略】【 说教
学】【说效果】
【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 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
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概括地描写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 落,它不仅具体形象地介绍了文中四幅
插图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 了黄山奇石数
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课时重点解决2——5自然段。
【说理念】
1、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 br>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理论,就本课而言,“黄山 奇石”的“奇”是全
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学中王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文本的阅读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课语
文学习内容,让学生 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
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2、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发展试验,使识字、阅读、作文做到了三位一体。
对语文来说,要最 终落实到“读”和“写”。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
丰富的跨越式资源,这些资源内容丰富,而 且与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有关,深
具实效性和科学性。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 趣,培养学
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大大增加,而且还为学生的打写创


作积淀了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最后还
生成了属于自 己的语文学习成果。这也充分体现了跨越式教学试验中“以生为本”
的教学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
【说学情】
《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 得活灵
活现。但据调查,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的奇石, 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又结合二年级的学生能独立阅读一
定数目的篇章,较熟练掌握网上阅 读、网上打写、网上浏览等信息技能;能根据
学习的要求进行品词、品句,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 ,本课时的重点是对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

【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复习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4)熟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时, 同学们还要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
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信息素养方面
通过阅读网络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在网络中模仿、创编的能力。
【说策略】
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 的认知
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2)创新学习策略
创新学 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从单一的、一刀
切的“封闭式”教学转变到了多 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把课堂教学
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引入课堂。
【说教学】
在黄山奇石的教学活动中,王老师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 学理念,注意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品味词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 尚
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
验,只有通过 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
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 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
分重要的。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象是模 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王老师注意从词句的比较中入手,让学生理解 想象的内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想象的方法,王老师把句子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
天 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与句子2“就说仙桃石吧,它在


山顶的石盘 上。”两句话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
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 落”两个字。于是王老师抓住这两个词,让
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 仙桃石不会飞,这块像 桃子似的巨石在山
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
了,寓予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富有情趣。就这样, 王老师从品味词句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理想像的含义。
二、引导观察、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
化为大脑的内部 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
看图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 握想象思维的方法,例如: “猴子观
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石头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 彩,王老师让
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与小组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细
读 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写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
境。
王老 师让学生结合看书上的插图,自己在小组内交流脑海里想象到的景象。她对
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随组式 巡视和倾听。在王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
们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 了。”有的说:“这只猴
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小
组的讨论交流显得扎实有效。这时,王老师又抓住时机,让学生将自己把看到、
想到的情景进行 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
想象思维。
三、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重点学习2——5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维 中语言表达
的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
地理 位置等等。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王老师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让学生
先了解更多有关黄山奇石的文 章资料,然后再让学生大胆地对黄山的其它岩石展
开丰富的想象,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等 岩石进行再造想象,续编
新内容。
学生在大量阅读了相关的黄山奇石的其他文章后,脑子里的 文字素材大大增加,
王老师就让学生从她提供的黄山奇石图片中,找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打写创作。就这样,学生把这节课对语文的学习感悟最终生成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使创
造性思维与信息化技 术有效地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体现了开放
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课堂学习,使 学生在阅读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了
自身的语文素养。

王老师还认为,现代课堂教学 ,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只要我们平常在语文
教学中,能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相信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广阔性 会
得到有效的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说效果】
这节课总体 给人的感觉是:落实目标扎实,教学环节清晰,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 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和
发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处处能体现王老师为培 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设计。
这节《黄山奇石》课例,充分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王老师在实施 过程中,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阅读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
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 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在学生
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0、
《日月潭》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0课 《日月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 》是自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
潭的风光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中
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 月潭名称的来历;语
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内容。根据学生已有 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我将教学本课的教学主旨确定为:
图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词句激想象。本课教学 时间是本课安排为第四课时,该课
时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1.巩固生字词,理解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风光秀丽。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这 篇课文篇幅短小,有三个自然段,词语丰富,文字优美,语言清新。在充分了


解课文与学 生的特点后,围绕本课的三维目标,设计出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教
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 图文悟情、理解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这
样,既能巩固学生语文知识点,又能拓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点,从而提升学生
整体的语文素养。
三、说学生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训练, 在生字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像赵子毅,
张平平,刘彦鹏三位同学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的能力。他们 能够自己拼读音节,
说结构,找出偏旁部首和数笔画等。张弛,赵玲,王瑞能够说说字的结构,找出偏旁部首。因此六年级,我对本班学生制定的目标是:能力强的同学能够正确朗
读课文。能力一般的 能够朗读句子。能力差的同学能够跟读句子。经过开学两个
月的训练,同学们普遍都有了提高。张弛同学 就有最明显的进步。他从最初的不
认识字,不会写字。到后来会写字,会认字,不会读书。现在已经能够 正确的朗
读篇幅短小的课文。如本册书的第四课《祖国》,是一首儿歌,他已经能够正确
朗读。 因此在每堂课,用一半的时间用来读书,反反复复地读书,已经看见了效
果。同学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 性都得到了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课前让学生欣赏 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
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
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
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图文并茂,品读课文
1、复习词语,为读书做好准备
卡片出示词语:日月潭 ,台湾省,大湖,圆圆的,弯弯的,碧绿,大玉盘,明珠,
茂密,树林,倒映,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2、出示课文,品词品句
出示课文,学生齐读
老师一边指学生一边读。这是帮助学 生知道如何去读书。因为有的同学手里拿着
书,眼睛不看字,注意力不集中。这是训练学生集中精神做事 的良好行为习惯。
齐读后出示第一句话: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指名读,多找几个学生读一读。然后提问,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会回答说,知道日月潭在
我国的台湾省。 < br>出示第2段,指名读一读。师提问:谁能够告诉同学们它的名字为什么叫“日月
潭”呢?多叫几个 同学读一读这句话“日月潭里有一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
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 亮,叫月潭。”使学生知道知道“日
月潭”名字的来历。在这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找出小岛,找出 日潭和月潭。
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师问:日月潭的风景美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出示句子 :两潭湖水相连,像碧
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这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日月潭< br>的美丽。
出示第三句话,学生读一读。
先让学生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句子。
再让学生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如“湖光山色”,“茂密”等
师:日月潭风景美丽,有很多游人 去游览,他们照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日月潭美丽的风光。
出示图片,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齐读最后一段“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师:日月潭很美丽,台湾省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欣赏其它
地方的美景。
五、拓展情境,爱国教育
课文学完了,你觉得日月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里要求学生用自 己的话说一
说。让学生将学习本文后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形 成初步的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在学生个个都说“日月潭真是个好地方”,
个个都想“到台湾去” 时,老师再动情地讲述: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
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 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
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从而增强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六、课前预设
这是一篇描写景的文章,文字优美,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可是智障学生直观形
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此在课上准备了许多直观形象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学生
有直观印象,帮 助他们观察思考,交流体验。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觉
得日月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是检查 学生词语积累的情况,和运用词语的能
力,以及正确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将课上学到的知 识运用起来,
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使语文课真正发挥它听说读写的作用。










































11、《葡萄沟》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
第11课 《葡萄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浙教版九年 制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也
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 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
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第一自然段)。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
种在梯田里的葡萄 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
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 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
段)。三、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四、葡萄
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新课标指出:“阅 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 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
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 。珍视学生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并将第一课时的学习
目标 设计如下: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
意思。 2、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并能自我
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 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节。
二、说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2、准确领
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 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两点是教
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三、说教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 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
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 本任务的基本途
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
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 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 当是自主发
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
感 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 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
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 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一板块: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 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
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呢?聪明的学生理解葡萄沟是 一个地名,
因为课题中的“沟”,我们常说“山沟沟”“水沟”就表示地名。
2、葡萄沟在哪里呢?课件出示语句: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学生一:(葡萄沟在新 疆。)学生二:(葡萄沟在吐鲁番。)学生三:(葡萄沟
在新疆吐鲁番。)说的都没错,哪位同学说的让 大家听了更明白?
3、(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是呀,第三位同学讲的更明白,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
有个地方叫--( 葡萄沟),你能在地图上帮我们找找葡萄沟吗?指名学生找,可
是根本找不到。
4、教师乘机设疑: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是什么值
得一写呢? < br>(从读“葡萄”的音到猜“葡萄沟”是个地名再到说“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最后到地图上找“葡 萄沟”设计紧凑有实效,学生渐渐走近了葡萄沟。最后教师
的乘机设疑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积极 性。)
二、教学第二板块: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
(学生带着“那么一个小小的地 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是什么值得一写
呢?”这个问题走进文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又通过检 查生字新词、选自己想
读的小节朗读,学生从一开始的“走近葡萄沟”到了“走进了葡萄沟”。)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
3、过渡: 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
一节?(第二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喜欢去读的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学生最会全身心投
入的。)
三、教学第三板块: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节吧,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
解体会畅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 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
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 ?(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
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 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
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2、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
欢的季节,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电影再停下来,好
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
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 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
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 季
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 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
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 。你能做一个枝叶向
四面展开的样子吗?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 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
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 叶子,
用手做一做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
“茂密” 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 (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
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
新疆的小朋友 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3) 朗读指导。闭上眼睛,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 怎么样?(好!)
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
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指名读
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出凉爽的感觉吗?
同桌准备——指名读
站在这茂密的树下,你想到了什么?那茂密的预示着什么吗?现在树叶 茂密,以
后呢?是啊,秋季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的。那么这一个个凉棚呢?这叶子、这凉
棚,带 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怎么才能 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
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 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我
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 源,虽幽必显。让
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
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 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
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 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


喜欢秋季啊?)
(1)唉呀,有几种颜 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
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 、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
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
的阻隔,亲眼目 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
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 什么不同(教
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两幅直 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
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
比较:
{葡萄一串一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 多,而且水灵灵的,再
看看,像什么呀? (一个个玛瑙)(一颗颗宝石)(一颗颗珍珠)(一颗颗明< br>珠)、、、、、、、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
五光十色,让学生 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
(准:一定;最甜;吃个够)
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
训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
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 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
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 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
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四、教学第四板块: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同时理解构段方式
1、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 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老师和大家分句子读第两节,再 一次赞美赞美那里的
葡萄,那里的老乡,怎么样?
2、读后理解第二节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构段
(1)、分句读。第一句老师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四句女生读。
(2)、大家发现没有,你们读的这些句子里面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能找
出来吗?
(3)、小结:课文第二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第一节有个句子也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哪一句?
3、学习第一节
(1)、找到的读一读。指名读,问:你为什么把“最”读的很突出?再指名读。
(2)、朗读第一节。


五、教学第五板块:在迁移训练中模仿葡萄沟的写法。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并
让学生自主选择 一题来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
习能力。
1、我们家乡—象山出产的水果可多了,五月有 ,六月
有 ,七八月有 、 、 ,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
喜爱的 成熟了。
2、家乡的桔子种在山坡上、田野里。
阳春三
月, ,
夏天, ,
秋高气爽的时候, 。要是这
时候您到我的家乡——象山来,




12、《坐井观天》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2课 《坐井观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 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
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 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
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 的
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
学习向知识的 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 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
下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
话”、“无边无际”等词的 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
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
索的能 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
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 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
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 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
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 深化
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 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
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 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
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 面,
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 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
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
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 会学”,二
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
境界 。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
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
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 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
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 疑
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 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
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 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
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动画演示小鸟 漫游各地后,让学
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
布置学习课后续写 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
为主线”的教学 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
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 起,说自己
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 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
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 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
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 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
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 课文;(2)通过卷纸
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 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
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 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
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13、《寒号鸟》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3课 《寒号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寒号鸟》本文讲了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在冬天里 ,喜鹊勤劳能住在温暖
的窝里,而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夜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br>做事要勤劳,而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于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根据以上内容和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定为: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读以及观察图河课件来理解课文。
3、体会寒号鸟得过且过的最后下场,懂得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本课的重点、难点,我确定为: 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
鸟却冻死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根据本科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寒号鸟河喜鹊头饰,住处简笔
画等。
在教学过程上,我这样设计:
(一)谈话导入,回忆课文
根据一年级课文《树和喜 鹊》引出新邻居寒号鸟,并介绍寒号鸟是鼠类的一
种,因为怕冷日夜不停地号叫而称寒号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我的范读引出学生的思考:喜鹊和寒号鸟分别住哪?为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简笔画画出出处:山脚下的牙缝中住着寒
号鸟,对面大杨 树上住着喜鹊。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描写季节的句子。(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通过对词语:躺在、打哆嗦、伸伸懒腰、得过且过这些词语,进一步理


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读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
4、体会寒号鸟回答喜鹊态度,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5、从喜鹊的两次劝告与寒号鸟的态度来感知懒惰不会有好的结果。
(四)小结课文,总结填空
在《寒号鸟》这首歌中出示两组填空:喜鹊————,能住在————的窝
里。
寒号鸟———,————在————的夜里。
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体会懂得的道理。
(五)拓展练笔,新编故事
在《劳动最光荣》这首欢快的儿歌中思考:寒号鸟怎么做不会死,新编故事,
对课文理解更深一步。
五、在学法和教法上,我是按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图片观察法来
体会寒号鸟的处 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法来体会文中感情。
以上是我对《寒号鸟》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谢谢大家!


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4课 《我要的是葫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 br>《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主要写
了种葫芦的人不懂 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
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 个都落了。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
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2.说学情
二年级的孩子乐于观察生活,喜欢体验生活。他们喜欢甜甜的苹果、香香的桃子,但是孩子们对于葫芦比较陌生。通过观看葫芦生长的视频和动画片<<葫芦兄
弟>>,孩子们对于葫 芦建立了一些感性认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了许
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 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
那多数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 ,在课堂上
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
悟语 言。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
的内 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
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 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
达较为模糊。
3. 说目标
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本课“葫、芦、藤”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能在趣味性的朗读中感受整棵葫芦的美以及一个个葫芦的可爱,初步感受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4、说重点:
教学的重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5、说难点
难点是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设计理念
如何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呢?我主要根据以下理念设计教学:
1、上 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语文课是教孩子们学语用文的课程。因此,我将紧紧
围绕学语言、用语言的这个核心 展开教学。
2、上孩子们需要的语文课。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在哪里会遇到困难,我
就在哪里着力指导他们。本节课,我将在理解三种句式上,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
三、说教学方法
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情景创设法。
2、教师示范法。
四、说学习方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
确定运用:
1、角色扮演法。
2、联想记忆法。
3、自主尝试法。
五、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的内容短小,蕴含的哲理浅显。基于以上思考,我对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一)1、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问题 ,因此教学时
我以此为突破口 ,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
原因:因为他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
(二)、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
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力求学生通
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 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我上的这节课来
谈一谈。
1、环节一:我是这样设计导入 语的:小朋友,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
友,快看!(然后点击葫芦图片课件)然后让学生跟葫芦 打招呼。
这一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叫葫芦名字的过程中指导他们读准
葫芦的音,引导他们知道葫芦的“芦”是读轻声的,这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
功的快乐,接着老师告诉 学生“葫”“ 芦”这两个字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让
学生识记字形,知道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表义,下面表声。
在学习完“葫”“ 芦”这两个生字后,揭示课题。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篇有
关葫芦的的课文 。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有实效。
2、环节二: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流利,把生 字读准。在学生自学课文后,
老师检查读的情况,指名读、男生女生读、全班齐读。
3、环节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我是以一副葫芦图片来引入课文第一段 的学习的,让学生通过读,勾画小
葫芦是怎么样子的,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书长的 是什么
样?请你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把它画下来。于是学生在课文中找找画
画句子, 在学生找完句子后,我让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指名让学生读出关于小葫


芦可爱的句子。学 生找出句子后,我课件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 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再回到以上的句子中进行朗读指导。由于这些句子中的词语都是 学生较好理解的
词句,于是我没有抓住“细长” 、“长满”、“雪白”等词语来一一讲解,我
通过让学生反复地来体会出小葫芦的可爱,有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直到读
出小葫芦的可爱为止。
在引导朗读时,我设计了许多的激励语,如: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
小葫芦的可爱, 读出你喜爱;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
吗?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小葫芦的 确很可爱,咱们再来读读,把心中的喜
爱读出来。通过激励性的话语,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在反复的练 读过程中读出
了小葫芦的可爱。接着巧妙地抛出问题。
(2)结合课文第二幅插图,让学 生质疑。我是这样设计过渡语的:是呀!这么
可爱的小葫芦怎能不让人喜爱呢?可是就是这么可爱的小葫 芦却慢慢地变黄了,
一个一个都落了。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观察图说说看到变黄、落地的小葫芦心里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难受、惋惜的感受朗读句子:小葫芦慢慢地变
黄了,一个一个都落 了。
4、环节四:学习第一段知道小葫芦的可爱,再来学习最后一段为什么可爱的小
葫芦 会落了。然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小葫芦会落”的问题来学习中间两个自然
段,找出小葫芦落的原因。
我是这样设计过渡语的:长得这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
了呢?请小朋友 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小葫芦为什
么会落呢?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第二、三 段,找小葫芦落的原因。
接着老师指名学生汇报小葫芦落下的原因,学生找出句子后,老师出示句 子:有
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让学生观察这两句话,把它们变成陈述句。
接着让 学生通过读来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有分组读、男生女生读、齐读。通过
一读再读,使学生在品读中感悟 ,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想法,以读悟文,
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 “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 的
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的解决水到渠成。


附板书设计:叶子上长蚜虫 他不治

邻居劝
他 他也不治


























15、《大禹治水》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5课 《大禹治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
一、说教材
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
《大禹治水》 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
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 服了洪水的故事。把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放
在二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我想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其人、 其事,更重要的
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
的精神品质。
教材中大禹治水的经过是教学的重点,文中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仅以“三过家门
而不入”的故事补充表现大禹的奉献精神,对此,我抓住教材这一“空白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寻 找想象训练点,在想象感悟中走进人物世界,丰富内心
感受。然而,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营,如 果仅靠文本内容,我想这是不
够丰富的想象,因此,课前我指导学生搜集一些大禹治水时,人们流传的一 些故
事,帮助学生认识大禹,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
体课件也是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有助于渲染场景,激发学生的感情。
二.说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结合本单元“感悟英雄人物的伟大”的训练重点,< br>我拟定了认知、智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
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第二小节,了解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三.说教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研 究,我发现本课在写作上很有特点。除了首尾段对比,突出


重点之外,数量词的运用对突 出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明显。因此,
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数量词,借助多 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
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 的
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
上的升华。
四.说过程
1、标题入手,质疑问难,激发阅读兴趣
点生读并思考:大禹治理的 是怎样的一场洪水?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这里我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重点抓住“滔滔 、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等词来体会。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隐含着文章的主旨。紧接下来板书课题《大 禹
治水》,介绍大禹的名字并解题,此处的“治水”治的是洪水,也就是疏通水道,
消除水患的 意思。
叶圣陶说过:“学语文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此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如果
此时你 置身其中有什么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会课
文内容,谈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 口语表达能力。 当学生真正领悟到了洪水给
人们带来的苦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感情,为 大禹敢于下决心治理
洪水作下情感铺垫。
2、解读数量词,切入合理想象,感受大禹精神 < br>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 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
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让学生想象大禹 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老
师适时引导,“假如大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 怎么办?”
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
验、 情感体验。圈出数量词“九条、九座” ,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
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 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
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亚里斯多德也曾指出:“想象力是发
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 分挖掘教材因素,
寻求训练点,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
创造性。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
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 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空
白”,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像感人的语言、精 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等,然后
把自己的理解与想像表达出来。这段内容的教学,主要抓住关键词语,来 看一串
数字: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
一看。禹 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这里我先和学生一起算了
一笔账,一年365天,13 年 ,四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 ,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
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
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他的妻子或家人,你又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他的邻居,13 年没见他回
过家, 你又 会怎么想?假如你是大禹,初次路过家门时会想些什么?第二次,
第三次呢?十多年来都不曾见过自己的 儿子,大禹是狠心的父亲吗?一连串的追
问,典型场景的渲染,关键时候老师的引导,一次次拨动学生的 心弦,使学生成


功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 展开想
象的翅膀,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
动情、 达理。
五、总结延伸 激发感情 升华感情
课文第四小节写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 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
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这段的教学,我抓 住关键
词“代代相传”。首先、我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中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轻
舟漫游, 反映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情景的插图,同时再次与压题画洪水泛滥图形成
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进一 步认识到大禹的功劳。这时,启发学生说说,
大家对大禹会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最后,老师总结:“像 大禹这样,一心为人
民办好事,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从几千年前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你
愿意把这治水英雄的 故事传下去吗?回家把这个故事告诉给父母听,或者弟弟妹
妹听。如此激情,大禹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高大形象就此已经深深地印在孩
子们的脑中。
六、作业设置 留疑感悟
课文学完 了,我留下疑问为什么课文开头叫禹,课文最后又叫大禹呢?从标题入
手从标题结束本课,同时也作为本 课的作业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数量词的捕捉联系了学生的三次想象。第一次是在大
禹决心治水时,第二次是在大禹治水过程中,第三次是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三
次想象一脉相承,不仅 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
且促使学生加深了对大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受到一次爱他人、爱人民生命财
产的高尚道德品质教育。
板书设计:







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



洪洪水



3、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
























16、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6课 《朱德的扁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 在1928年,红军初建时期,在国民党竭力“围剿”的特
定环境下,广大红军战士在毛泽东、朱德的领 导下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粉碎敌人的阴谋而到茅坪去挑粮食的故事。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却通 过人物的
行动和心理,真实的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场面。课文不
仅让我 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而且通过细
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革命战士 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2、 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
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 养尊敬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挑粮食路途遥远、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

2、第3自然段是全文教 学的重点。要从中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
质和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说教法和学法

一、想象拓展,发展学生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 多元的。”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
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内心,从吸收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 言,发展学生的
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首先在教学过 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
去对比,加强对当时革命状况的了解, 从而引发对革命事业崇敬之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学生置身 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
使得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与,参与其中的艰辛,参与其中的心理< br>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激
发学生对革命领导 人的尊敬与热爱。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 ,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
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 。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
是依然坚持要去。另一个重点就是“扁担”,始终抓住“扁担”,从战士的 “藏”,
到朱德的“做”,并且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
突破 。
第二自然段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挑粮食路途艰难。通过让学生进
行角色转换 ,体会去挑粮食的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因为路途艰辛。这样学
生已经体会到了挑粮食是一件很辛苦 的事情,接着再联系他们平时爬山时的感
受:自己空身爬都很累,担上粮食就更艰难了。通过引导学生主 动思维,情感体
验使这个难点很好的解决了。

本课的重点段是第三自然段,这个自 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
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更有效。通 过让学生了解双方
的行为意图,从每个角色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体会到战
士对朱德的敬爱,以及朱德同志的精神,这样有了换位思考的答案,比教师填鸭
式的说教要好多了。

之后出示这句话: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
了怎么办?

指导朗读,体会其中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心。


课后要求学 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 这堂课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知识。这
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17、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
单元第17课 《难忘的泼水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本 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
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 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
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 总理和
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 ,人们敲起了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
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周总理的到来。周总理 身着傣族服装,
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起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
水祝福。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了字里行间,作者在人
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 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
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 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
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基于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的幸福和欢乐。
3、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 分析,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很学习方法,基于这样的一 种教学理念,我把识字教学这个重
点设计为自主探究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 。对阅读
教学的处理,大纲要求,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所以对教学目标中的两个难点
的突破 我是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分组读、领读、对读、挑战读、表
演读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 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


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 ,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
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因为学生对泼水节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课 前我要求学生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泼水节的情趣和欢乐,感受作者
表 达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21·cn·jy·com
根据以上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影片,问学生你知道 这是
个什么节日吗?学生很自然地会说是泼水节。老师进一步引导泼水节是傣族的传
统节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呢?引
出第二个环节21·世纪*教育网
(二)范读课文。(课件)师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接着说:如
果自己读一遍课 文你一定知道的会更多。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2、标记自然段。
四、认识生字
老师先过渡: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一群生字宝宝羡慕极了,急着要跟
大家交朋友呢!(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21*cnjy*com
1、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的方法。
2、不会的提出来,同学帮他想办法记住。
3、识字游戏:制作字卡,凤凰花的形状,认识了就奖励他。(目的是激发
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再读课文
过渡语:认识了生字宝宝,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读,
师生评价)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 br>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2、播放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指导朗读感悟。
七、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 。
(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自读第三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一: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句子二:人们在地上洒 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
龙船驶国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
抓住“鲜红的地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铺地毯,从而
感悟傣族人民用撒花瓣 这种独特的迎客方式及当时的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


热闹与喜庆。
句子三: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一词,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在这个环节中要边引导学生感悟 边知道朗读,把傣族人民的
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总理的心情读出来。可以采用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形 式
反复训练。2·1·c·n·j·y
八、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4、5段。(2)
思考:周总理是怎样跟傣 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画出有关的句子。【来源:21·世
纪·教育·网】
2、交流合作成果: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边感悟边知道朗读。
句子一: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
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
(1)观察课文插图:周总理穿着什么样的傣族服装?通过着装感悟周总理
的平易近人。
(2)抓住笑容满面一词来感悟周总理的饿亲切、和蔼。
(3)想象:这时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句子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
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象脚鼓什么样?(上网查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感悟周总理同傣族人民心连心。
句子三:周总理一手端着 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
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 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www-2-1-cnjy-com
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感悟这句话: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周总理热爱傣
族人民。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傣族人民爱总理。
3、练习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
4、交际互动:师演总理,生演傣族人民,互相祝福:再 现情景,感悟周总理很
傣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5、之后课件再次演示泼水的场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九、学习6、7、8段。
过渡: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教师用夸张而富有感情的语调进一步调动
学生的情绪)然后说,谁能把 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继而进行朗读指导训
练:可以采用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读,挑战读,齐读 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
出1961年的泼水节的幸福、快乐和难忘之情。21教育网
十、小结升华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让
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遍课文吧!2-1-c-n-j-y
十一、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十二、作业


课外搜集少数民族的节 日和民间习俗并写下来。最后两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
拓展课外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说明;知道写12个字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本课需要2课时讲完,所以写
字教学部分我会 分别放在每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训练,12个字中最难写的
是:恩、寿、凤、凰四个字,它们分别是 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的重
点比画是凤凰二字的部首,要作为重点来指导。【来源:21cn j**m】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泼水祝福
寓意说明:
1、两颗心相连,表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揭示总理爱人民,人民爱
总理的主题。
2、“泼水祝福”则抓住了课文的描写重点,对主题的表现就是通过这个细
节描写来揭示的。


18课 《古诗二首》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
单元
第18课 《古诗二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夜宿山寺
一、说教材
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
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 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教学
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 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此诗的教学目的是:
1.训练 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
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 br>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
物。教师随学生回 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
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 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
“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 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
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 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
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 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 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
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 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
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
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
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 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
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
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
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 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
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 特的
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 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
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 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
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 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 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
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 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
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敕勒歌
一、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 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
爽的风格,境界开阔,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反映了敕勒族人 民的生
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 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
法。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 本诗。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古诗教学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认识本课生字,
会写本课生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概括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语言美和诗
意境的美。
教学难点是: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之情。
五、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设计思路,教法上我采取了激趣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以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主,对收集的有效教学资源进行重构,与学科教学
完美整合。


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古
诗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
我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体性与参与性,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共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
首先我与学生谈话,谁去过大草原啊?那里的景色是什么 样的呢?学生或去
或没去过,描述的一定不够丰满。我顺势接着说: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
让她带领我们去欣赏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吧。
卡通形象小导游带领大家欣赏了大草原美丽壮阔 的景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 心
潮澎湃,这时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我顺势接着说: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共同来学
习一首描写草 原风光的诗歌《敕勒歌》。同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这部分我采取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步】媒体演示——解诗题,知诗人;
《敕 勒歌》是从少数民族语言译过的,“敕勒”一词对学生来说极为生涩,
教师用语言描述很难解释清楚,因 此我
影音并用解诗题(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本诗题目。
图文并茂知诗人(课件)接着看图面,听老师讲故事,了解关于作者的传说。
【第二步】反复读文——明诗意,品诗味;
(首先)趣味讲解明诗意(课件)
我放 手让学生以自主学习,自由读文,结合注释学认本课生字,初步了解诗
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接着我用课件 出示全诗,让学生提出疑问,对重点词语进行
简要讲解。
学生理解了生字生词,自己对本 诗会有一定的理解,我及时的让学生把自己
的理解说出来。为让学生对本诗的诗意有准确的理解,我又请 出小导游,为学生
讲诗意。这时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辅导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主动学习,自主探研。
(接着)朗读指导品诗味(课件)
为让学生更准备的感受 到本诗的“味道”,我从网上下载了朗读示范录音,
反复播放几次,让学生通过跟读、自由练读、齐读的 方式,力争读出本诗特有的
“诗味”,读出感情。教师及时鼓励学生,为学生播放古诗新唱《敕勒歌》, 进
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步】赏析诗文——入诗境,感诗情;
《新课 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首诗有着平
仄相对的音律美、质朴豪迈的语言美 、开阔恢弘的意境美,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的良好素材。但运用多媒体把诗句表现的意境过早的呈现在学 生面前,我觉得那
是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的潜力。为此,我在这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主,让
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诗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语文素养。
对话文本入诗境(课件)
让学生一边看着本诗的文本,一边听配乐朗诵,一边展开想象,然后把脑 海
中大草原的美景讲给大家。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讨论感诗情(课件)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表达的情感,我让学生展开这样的讨论:(1、可 以
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2、“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
你怎样的感觉 ?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通过以上讨论并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探究 ,在层层探究中赏
美、悟美、创造了美,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为使学生从诗中 体会到的情感得到巩固和升华,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极具艺
术感染力的《敕勒歌》赏析短片,激发学生热 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四步】重读诗文——背诗句,学诗法。
通 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对本诗的理解更加深入,朗读也会更有情感,因此我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再诵读这首古 诗,并力争背诵,同时思考:这首诗中,有静态
的描写也有动态的描写,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讨论后,教师总结提炼本诗写作方法和特色。(课件)
恢宏:川 山 天 四野 →静
细腻:风吹 草低 见牛羊 →动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抒发情感(课件)
这一环节共有两部分:一是分享交流收集的描写草原的诗句;二是欣赏现代
诗歌,然后将《 敕勒歌》改成一段描写草原景色的小作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 情感熏陶。同时训练写作能力,学习写
作方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统一。
第四环节: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后的感受,交流收获。最后教师总结:我们虽然 不是当年
的战士,不是敕勒族人,但我们今天也深深被敕勒川的美好所打动。老师相信如
果你有 机会去草原,不用别人提起,站在草原上,草原的辽阔一定会让你想起这
首诗的!让们来聆听一下,现代 人作曲的《敕勒歌》吧!




































19、《雾在哪里》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
单元
第19课 《雾在哪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说教材】
本单元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吸 引学生关注科学,拓展视野。本文是一篇拟人的
科学短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 茂地向学生展示了雾的
变化。全文共十段,重点内容是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能< br>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第二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体会“甚
至”在语境中的 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说教法】
这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趣味性 于一体的科学小短文。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
兴趣,引导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了解相关科学常识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
的四种教法:
1、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 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
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图文并用 教学法。这节课,我准备了大雾的图片,视听结合,诱发学生的情
感,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通过点评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
羡慕,体会成功 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4、以读代讲法: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次朗 读、小组比赛读、男女对读等多
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悟理。
5、小组全合作学习法。
【说学法】
低年级的学生对水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但是 用简短、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却有一
定难度。所以在第二课时,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并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根据各段特点,品读方法各有不同:第一段用孩 子的口吻,引导学生读出雾的调
皮淘气。在观看图片时,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描绘雾的样子 ,结合
相关谚语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科学现象的习惯;第二段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
确性,同 时为他们拓展雾的形态,如水、露、霜、冰。在朗读时抓住雨、雪、雹
子落到地面的不同动作,让学生用 手比划它们落下的样子,边做动作边体会语言
的准确与形象;第三段文字很优美,通过教师范读、为学生 创设情境,结合板书、
和着优美的朗朗读书声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背诵;第二段到第五段的教学方法是< br>一样的,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同时让男女生分别扮演朗读,在对
比朗读中体会雾的 情景。
【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说说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复习导入
由于是第二课时,首先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为调动学生的兴趣,
我用猜字迷形式导入新课,屏幕上出现富有童趣的字谜。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首先学习第一部分,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欣赏大雾
图片,看图说话是第一段 的训练重点。出示许多形态各异的大雾图片,引导学生
运用学过的好词好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启 发学生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
能力。
2、接下来第二部分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找到雾的情景形态。在
此基础上展示“水、露、霜、冰”的图片,增强雾淘气的感性认识。
第 二段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我采用填空造句的方式突破这一教学重
点。先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句 子,让学生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无
论 还是 都 ”,体会雾的不同感觉。
学生在亲自动脑动手后,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准确、形象,培养语感。
3、第三部分语言优美。教师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入雾气的情境中去,在想象理解
的基础上借助板书、和着 优美的旋律指导背诵第三段。学完前第二到第九段后结
合板书小结: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教师适时小结,有助于学生
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4、文章最后给学生想 象的空间。这一段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说话,联系生活实际
雾去哪里啦?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想一想雾 到底是有多淘气。分别描述雾做
过哪些事情,然后用填空式说明雾把三样东西藏起来,发现原来雾每把一 样东西
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 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
养了学生 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除了这些,在生活中雾是怎么形
成的,让学生去思考回答。教师帮 助学生归纳: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会有雾,生产
劳动雾也存在!由此让学生知道雾的情景,也认识了雾的形 成,对于雾有了一定
的了解。
三、拓展延伸
雾是怎么形成的?“雾”是一种自然现 象。它是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
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
【说板书】 < br>板书设计方面,我主要坚持简洁,鲜明,条理,重点突出的原则。将授课内容传
递给学生,清晰直 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理解文章脉络。



















20、《雪孩子》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
单元
第20课 《雪孩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说教材:《雪孩子》这篇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叙述 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
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的童话故事。文章易于激发学习兴趣,< br>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本篇课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学生尝
试着自己阅读,激 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
文。根据文章在本册中的安排位置及低段孩 子现在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况,我为
孩子们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 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别人有困难的时候,< br>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本文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认识生字初读课文,学习一、
二自然段。第2 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课文3~8自然段,了
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体会雪孩子 助人为乐的精神。会写“瓜、衣来”3个
字。
说学生:小学生在他们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 的基础上开始明显地朝着两个方
向发展:一个是初级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向,一个是一般形象思维的方向。 无论哪
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尽可能给学生
直观的形 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中。当充满情趣的画面展
现在孩子面前时,学生会积极主动 地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
的识记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就会事半功倍。
说教法:低段孩子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形象思维又离不开具体的物象,
故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 程时,我采取情境教学的模式,声画同步、视听结合的教
学手段,反映课文的内在意义,刺激孩子形象思 维对具体物象的感知力,帮助他
们从具体形象思维的比较粗糙的、外表的、现象的层次中,向一般形象思 维的精
确的、内在的和本质的较高层次过渡。
说学法:因本文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学习 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采用图文结


合、字句结合、互帮互助的方式,在游戏中学的形式,来 学习文章及生字,其次
让学生读中识字、读中观图、读中说话、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说教学过程:下面我重点讲一讲我是如何运用教法及学法,来帮助孩子完成以上
学习目标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雪花纷飞的场景)下雪啦!下雪啦!雪花可真美啊! (板书:雪)
谁知道雪花是怎么样的?美丽的雪花下了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
看雪地上来了一个孩子,(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
(雪孩子、雪娃娃、雪 人……)(板书:孩子)谁认识“孩”这个字?(说说“孩”
的音形义)最后齐读课题。这一环节旨在为 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情境,通过板画
雪花、出示雪孩子引起孩子们学习《雪孩子》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雪孩子长得怎么样?(可爱、很漂亮、很白)是的,它很美,很可爱。老师这 里
有一个关于这个可爱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读吗?在读课文前,胡
老师想问大家 一个问题: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预设:问同学,问老
师,看后面的生字表……)这一环节在 交流认字的办法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生
字的方法。1、下面老师就让大家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注意, 自己读一读课文,
并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弄懂圈出的字的读音。这一步是想让学生先自己学会
不认识的生字,这样的印象可能会更深。 2、学习生字词。
(出示以下生字词)让 往 一起玩 化了 休息 知道 烧
着了 睡觉 玩累了 救出了 柴堆
指名学生领读(第一组都是后鼻音,第三组的第2个音节读轻声,第四组的“着”
“觉”是多音字,第四组词中很多没出现过)。出现不带拼音的词语组合,及单
字气球游戏,学 生认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3、再自己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了 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预设:1、这个故
事讲的是雪孩子舍己救人的事。2、这个故事讲的是雪孩子不 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的故事……)说得对。这个环节是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说话能力训练。
三、品读课文。
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物象的目的不是单纯 地让他们描述那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
是引发他们的想象。而想象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度 极高的思维活
动,学生们可以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或生活中尚未出现过的事物,让自己的思
维 自由地驰骋,任意变换和组合。老师在思维教学活动中只是为学生提供了想象
的具体材料,给学生自由发 挥想象的机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
增长。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么这个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一段,然后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朗读课文)(故事发生前,天气是这样的,大雪一
连下了好几天。)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 下的时间也长呢?用波浪线画
下来。( “一天一夜”)谁能用读来表现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 指名
读,再齐读第一段的第一句)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出示
图片与句子 :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这是一幅多美的雪景图啊。(指导
朗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这一步帮 助学生读中观图,理解文本内容。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讲述第二自然段 内容导入(出示图片3)这幅图画了什么?(小白兔和雪孩子
玩得很开心)从哪里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 得很开心?(引导学生从图中、文中
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又唱又跳”这 个词你是怎
样理解的?(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你能看着图中小白兔和雪孩子的神态,用又“” 又“”来说说他们的神态吗?(又
说又笑)还能说说雪孩子的样子吗?(又白又胖)
汇报朗读 。(学生在读中悟出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除了又唱又跳,
你想象一下,他们还可能玩什么? (生交流)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多高兴,多快
乐啊,那他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时,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小白兔多高
兴啊!那谁想做小白兔,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呢?
4、师讲述期间发生的事情导入第7、8自然段。
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 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
朋友就在大火中,它会怎样做呢?(生交流)的确,在雪孩子救小白 兔的过程中,
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
不 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
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 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
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7自然段吧。(学生齐读课 文)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
小白兔得救了。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放录象:雪孩子融化一段)是 啊,
当雪孩子抱起小白兔冲出屋来时,它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它全身的雪在不住地
融化,可它 仍然紧紧地抱着小白兔,摇晃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声音越
来越低沉)它想坚持把小白兔抱到一 个最安全的地方,但它已经没力气了,最后,
它的头也完全融化了,眼珠掉到了地上,我们的雪孩子化成 了一地的水。(停顿)
现在,我们的男生有感情地读读第8自然段。(男生齐读课文)小白兔得救了,< br>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怎样了?多好的雪孩子啊,难
道它真的就这样离 小白兔而去,离我们而去了吗?不,它不会离开我们的,你们
看,它不是还在吗?(放录象:雪孩子变成 白云一段)
猜想故事的结局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猜想过程中,学生会根据
课 文中的某些提示,根据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愿望,想象出丰富奇特的结局,运用
这种常用的思维教学方法, 可以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
它在哪儿呢?(学生想象说: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在天 上,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
云。)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小白兔又会怎样说呢?但那 白
云慢慢地飘走了,越飘越远,小白兔看见了,多么难过啊,同学们,我们给小白
兔想个办法把 雪孩子留住,让它永远和小白兔在一起吧。
五、情感的升华。
说得真好。学了这个故事,同 学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雪孩子,你们愿意永远
和雪孩子在一起吗?(愿意。)那我们怎样才能让雪孩 子永远在我们身边呢?同
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雪孩子就永远和我们
在一起,我们也就是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全班配乐朗读。)
六、写字指导
①根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学生看田字格的笔画笔顺,书空一遍。
②“瓜”和“ 衣”都有一长撇、一短撇,它们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出示这两个
字,并将字中的长短撇用红笔标明,以 方便学生观察,特别要注意撇、捺两笔的
对称。)指导写“瓜”和“衣”。注意两长撇的不同:一个竖撇 ,另一个是斜撇。
两短撇的不同:一个是卧撇,另一个是短撇。


学生练写。学生自己写“来”。(注意撇捺两笔的对称)
学生展示写字本,互相评议。
七、阅读儿歌《堆雪人》
八、作业:续编故事《雪人回来了》
说板书:
救小白兔
雪孩子 美丽的云朵
变成









21、《狐假虎威》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
单元
第21课 《狐假虎威》。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 ,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
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 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
演。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 因此,本课学习
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
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
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 ,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
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
境,感悟文章主 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 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
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
面还不是很高, 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
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
教育。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
这是谁?你能用一个 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 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 br>(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
威猛?(理解: 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 逮到。
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 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
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
说的话,注意 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 ?(第二句比第一
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 。(一愣、松开了爪子)
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 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
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 己的威风?
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 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
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 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
摆尾,老 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
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 们把“狐
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22、《狐狸分奶酪》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
单元
第22课 《狐假虎威》。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2分钟)
《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
童话故事为主题 展开。《狐狸分奶酪》是一篇讲读课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
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他们 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
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 课文虽然情节
简单, 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给人很深的启迪。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既有的知识水平,结合本组教材的训练点及课文的内容,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
计为: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拓展词语“开始、起始”等词语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对狐狸的说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个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公熊大熊二和文写作基础
熊大熊二和狐狸的头饰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结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
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范读,分角色读、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积极参 与
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
展开,真正让语文 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4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揭开课题。 本单元的第一课是《狐假虎威》,所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可以最
快的将学生带入到课 堂中。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
第二环节。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开课读书永远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示范朗读可以给孩子正确的第一 印象。因此,
在导入新课后我先播放朗诵范读,让学生看着课本,听准字音。然后让学生大声
自 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情,一次让孩子们对
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 们班孩子喜欢听我读故事,所以借此我就会跟孩子们
提出条件,只要过了字词关,李老师就给你们绘声绘 色地读这个小故事,然后进
入第三环节识字。
3、认识生字,拓展词语。
利用音节 、图片、组词等相结合的方法出示课件,让孩子们对每一个字有一个认
识。然后是三个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来过关生字(砸金蛋、摘苹果、猴子过河)。
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三人小组互查,排火车抽查。 < br>把词语当中的“开始、整块、帮忙”摘出来,引入课后第三题,拓展词语。一字
组多词,意思不相 同。引入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4、练习写字。
出示本课需要会写的八个生字“奶、始、吵 、仔、急、咬、第、公”,学生观察,
归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重点教授“奶”“第”。
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一个,仿写两个。
5、总结,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1、借助旧知识,引入课题。
讲故事《狐狸和乌鸦》,请学生谈谈对狐狸的印象,分析狐狸的性格。引入本课。
2、自读课文,反复读长句子。
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长句子多读几遍。
在课件上出示两个长句子,帮助学生读正确,读通顺。(1)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
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2)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
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3、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说过,狐狸的性格是狡猾、奸诈、聪明的,就用这个话题,让
孩子们再读课文,找一 找分奶酪的过程中,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感觉到狐狸的这
些性格,你还能读出别的性格吗?(爱占小便宜 )
三人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3-11自然段,体会狐狸分奶酪的过程。找两个小
组试读。 指定平时读书较好的三名学生,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和老师一起范
读。
三人小组再次练习,再找两个小组,戴着头饰再读一轮。


4、升华拓展,说自己的看法。
提出问题(课后题第二题):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
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 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先思考,在小组内讨论你的判断,班内分享你的看法。教 师相机点出本文
启示:狐狸是狡猾的,不要轻信甜言蜜语。
四、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板书边写边讲:
第一课时:板书课题;两个生字。
第二课时:板书课题;主人公竖着写大熊、小熊、狐狸;大 小熊后写“憨厚老实”,
狐狸后写“狡猾奸诈”。

以上就是我今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
单元
第23课 《狐假虎威》。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童话故事,是围绕“与人友好 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
题来写的,它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
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
松鼠和小熊成了 好朋友。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孩子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本
节课 的三维教学目标为:正确、美观地书写“幸、福”两个字;引导学生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 会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
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本 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
字,积累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
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
会松鼠和小熊的 情感变化,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确定 为:促进学
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以读为主的主体教学法。”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
我 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本节课共分为五大环节: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二年级语文教学 中识字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课前要复习巩固生字,教师运
用多种形式:齐读、开火车读、用字组词 、用词说句达到了积累运用的目的,又
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亲切地说:“大家 都和生字宝宝
交上了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分享松鼠和小熊那浓浓的真情。”
教师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孩子带到了童话王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自读自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设计教学时,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在自主读书 中融入情境,体会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安排了有层次的朗读感


悟:
第一个层面: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先指名分段读课文,边读边 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当学生回答出是纸船和风筝传递了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时,进行
第二层面的教学:通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
课文的第一部分1——6自然段 主要表现了松鼠和小熊互赠礼物,彼此拥有友谊
时的快乐。首先,教师边说边板画出“高高的山,清清的 水,绿绿的小草,美丽
的花,这就是松鼠和小熊住的地方。”这样运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板书,使学生< br>融入到故事情境中,然后自读第一部分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是什么让他俩成了
好朋友?纸船和风 筝是怎样让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在汇报读文感悟时,教师
抓住两个不同的“飘呀飘(漂呀漂)”体会 风筝、纸船飘(漂)的很远很美,“乐
坏了”体会到松鼠与小熊的欣喜,当学生的情感与两个小动物的欣 喜和快乐产生
碰撞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的读书会有感而发。真正体验到友谊的幸福。
第三个层面: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失去友谊的痛苦。
课文第二部分7——11自然段,是 全文的重点段,也是故事最动人的地方。教学
中侧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首先,伴着音乐, 教师用变化的语气说:“是啊,有了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开心的
事啊,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 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
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他们俩多难过啊。”由此学生 的情感与动
物的难过之情融为一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松鼠和小熊难过
的心 情。在学生汇报自读感悟时,老师随即点评:“你读得很难过,谁能比他读
得更难过?”这样在教师一步 一步地引导下,使学生与文本中小动物的情感产生
共鸣,即由失去朋友的难过到重获友谊的幸福与激动, 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
难点。
三、拓展延伸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 指着黑板上的纸船问:“这真是一只吉祥船,
来给他们起个名字吧。”在故事的结尾,教师接着问:“纸 船动起来了,风筝飘
起来了,你想对松鼠和小熊说些什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指导写字
纸船和风筝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让我们把这 份幸福写下来
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幸、福”两个字,指导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当学生练写“幸福”两个字时,教师巧妙地结合板书中“幸福”两个 字写出“拥
有朋友,一生幸福”再结合黑板上美丽的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地设计板书,使
学生 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也总结了全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 感受,创设情境,
注重培养学生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4、《风娃娃》说课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
单元第24课 《风娃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课标》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 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本课力
图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 保持着那份
“读”的热情与渴望,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 出
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
人们带来的好 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
用”的道理。
本课要求认读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经过分析,“吸、极”结构复杂,
重点指导书写。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
识字写字方面: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但识字水平存在差异,独立识字的能
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阅读理解方面:多数学生能读懂浅近的文章,但是因为年龄特点,对事情缺
乏一定的鉴 别能力,感悟课文的难点“做事情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
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还需老师进一 步的引导。
教学目标设置
1.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吸、极”等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与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与傻气。


教学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阐述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随文识字初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课文体会风
娃娃的可爱独立观察指导书写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讲一个成语故事“头悬梁锥刺骨”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接着引入主题。
2、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多种形式地认读生字;根据本地区语言习惯重点 指导整体
认读音节的汉字“驶、示”。同桌合作,记住生字;巩固词语,强调“风筝、转
动”两 个词语的读法。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按“四要求”练读;分
段朗读,展示能力;快速默读,整体感知文中的风娃娃他都做了哪些事。
4、赏析课文体会风娃娃的 可爱:重点赏析第二自然段内容,体会风娃娃的可爱。
在教学中,讲课文内容与插图联系起来,理解断断 续续的内涵。创设情境训练学
生说话。“秧苗怎么感谢风娃娃儿?”
独立观察指导书写:
1.观察比较 2.练习书空 3.板书示范 4.独立写字 5.反馈评改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个童话
表达的是:在为他人 的劳作中体会人生的快乐。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离学生的生
活实际较近,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孩 子们乐学,从而明白了做事情要多
动脑子,掌握了风的好处和坏处。回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教学 环节中既
有令人满意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用故事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本节课令我满意的地方之一:今天
我们认识“风娃娃”。看看文中讲了风娃娃怎样呢?带着问题,学生 兴致勃勃地
投入到学习中,认真地阅读课文。
2、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进行想象说话,提高了 学生的想象能力。如风车慢慢转
动,秧苗会怎说?大风车被风娃娃一吹后速度加快,田里的秧苗喝足了水 也会对
风娃娃说什么?使得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阅读感受。在低年级
就坚持让 孩子这么感受这么交流,培养一种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对将来孩子的学
习是有益的。
虽然在这 节课上,孩子们收获了许多新知识,只是个别小组的合作实效性有所欠
缺,以后要在培养小组长的分工能 力、组织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小组合作的
实效性。在生字处理上显得比较仓促。



























借鉴材料:
24、《风》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年组展示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 册的课文,下面有我对本课教
学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教材:
《风》是一首优美的 诗歌,小诗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但全诗以第
一人称,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生活中的 微风,采用了反复叠唱的手法,描
绘了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把学生带进一个可爱的“风” 的世界,
真切感受风的“淘气、可爱”,内容生动,诗句朗朗上口,富有了想象力,利于
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的积累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这首诗歌清新优美,形象了表现了“风”的存在,在教学时,老师注重在培养学
生诵读上下功夫,
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目标二:学生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逐步灵活运用;
目标三:通过本课的 学习,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
趣和习惯,并根据诗歌特点会仿编诗歌。
三、说重点、难点:
由于本文是一首诗歌,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
难点是通过学习发现寻找风,并能根据本文创编诗歌。
四、说教法:
1、激趣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做动作、表演”等方
式,将学生思维紧紧系在课堂上,活泼 生动,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直观性: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配上了图片、声像资料 ,直观形
象,有助于学生想象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读中感悟法:为了让学生充 分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教学中设计了“自读、
互读、指名读、表演读、听读”的形式,在读中感悟语 言美,积累美的语言。


4、评价法: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进步。
五、说学法: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二年的学生在识字方面,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比
较熟悉的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那学生也因此产生了两个“飞
跃”:一是由 “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必手把手逐字 教学,可鼓励他们自主识字,让他们来做
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 ,不加字,不漏
字,按标点停顿,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
童趣,比较儿童化,而且篇幅不长,预习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读通。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直观导入。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 下子抓住学生的
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利用风的音效,让学生
猜是什么声音,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风”。
(二)放手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
对于低年 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
愿望,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即使
汉语拼音学得不是很牢的学生也能尽快进入新课的学习,大 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新
知的难度。
(三)直观创境、兴趣激发、品读诗歌。
阅读是低 年级的教学重点,这一学龄段的孩子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抽象思
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者是学 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词产生深刻的印象,所
以教师一定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以读带讲,恰当的运用直 观的图片,形象的动
作展演,通过多样的阅读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的阅读显得生动有趣,< br>即加深词语的理解,又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语文 教学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让学生在感悟优
美小诗,体会诗歌韵味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点燃学生思维
的火花,给学生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通过阅读,学生 会自然的发现这首诗歌的
特点,继而可以尝试自己当小诗人,续编诗歌,并与大家共同欣赏、交流。在形
成小诗的过程中历练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五)写字教学。
教学的最后, 知道学生书写“游、戏”两个字,认真分析字形,观察间架结构,
注意基本的笔画,尽量做到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在识字教学中要把识字、写字有机结合,注意汉字音、形、义的 整合。所以,在
本节的教学中,老师也会努力做到。
(六)作业布置。
由于本课为 一课时,所以结束时教师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风、画风,目的在
于为学生提供课外积累和交流的机会 ,培养学生用于发现,乐于探究的意识,唤
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向往和热爱。
以上就是我们年组 对本节课的分析与预见,下面就请陈老师为我们现场展示《风》
这一课的教学。希望各位老师和我们共同 探究,也欢迎各位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
想法。



达明一派经典歌曲-中州古筝


电影惊天动地-奔驰跑车


上课要求-丹徒区卫生局


花团锦簇教案-死魂灵


周生贤-提车手续


yy声音卡-表示说的词语有


老舍的话剧-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且试天下歌词-黑豹乐队好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