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玛丽莲梦兔
751次浏览
2020年12月06日 11: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上下一体-军中绿花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胡仙)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 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
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
奉献;有爱, 才会乐于助人。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
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
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完
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 锋、呼唤雷锋,其实就
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写本课9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
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目标1、2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可通过多读 成诵的方
法让学生在读中体验,逐渐能够背诵课文。结合本课,让学
生课前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并在上课时交流,培养了学生
搜集资料的能力。目标3是难点,通过课件展示资料图片,
和课 外延伸的小诗入手,使学生明白了要乐于助人,乐于奉
献爱心。
三、说教法
根 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情景激趣法”、“指导朗读法”、


“故事法”、“展示法”等教 学方法,以及“朗读法”、“练习
法”、“小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学习方法来教、学
本课。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年龄特
征。
四、说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先利用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出示图片导入,板书,并随即讲解“锋”“叔 ”二字。然后,
请同学们说说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雷锋的资料,讲讲雷锋的故
事。
2. 整体感知课文,首先利用视频播放《雷锋叔叔,你在
哪里》,听范读,熟悉课文。然后自读课文,教师提 出初读
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节,学生自读课文。然
后小组内自学字词。教师只重 点强调几个易错字的读音:如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多音字,在
本课中 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
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字音读 准了,接下来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同桌的小伙
伴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同桌互相读,互相正音。 然
后指名读,让学生读出感情。
最后,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雷锋叔叔到过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
上记号。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课文的哪几个小节


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
叔叔 帮助年迈的大娘?让学生提出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3.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首先学习第一、二小节
学习第一、二小节朗读时,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
讲解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
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 化。小溪和小
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
高音调。
边 读边想这两小节中,雷锋都帮助了谁?你从哪些地方
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体会“蒙蒙”、“冒 着”的意
思。
然后学习第三、四小节。法与第二小节差不多。要体会
“荆棘”的意思。
下一个环节 ,听老师的朗读,闭上眼睛做想象,如果你
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 br>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最后学习第五小节。提示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 帮助
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
到哪儿呢?我们大家愿意去寻找 他好吗?引起学生兴趣后
让学生把第五小节读一读。并指导第五小节的第一句的朗读,
要注意: 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然后突破重点。引读:哪里


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雷锋叔叔真的会出现吗?
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谁?
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展示现实生活中“雷锋”图片,让
学生体会雷锋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雷锋 就在我们身边。懂
得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最后,请学生看看书上的学习伙 伴,他向我们提出了一
个很好的建议,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活雷锋。
四、巩固练习积累“弯弯 的小路”、“晶莹的露珠”这样
的词语吗。试着用这些词说话,或再找一些这样的词语,再
读一 读。体会这篇课文中语言的优美。
五、板书设计
抓住诗歌的层次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条理。
小溪 抱过迷路的孩子
处处 爱的奉献——
雷锋精神
小路 背过年迈的大娘
第四篇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 光去追想那古老的
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


思 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
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 引出“原始
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丰富 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
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
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
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
篮”的含义。
三、说教法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
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 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
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 中有的语句比较
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
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
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 课文的理解,展开想


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四、说教学流程
1.解析“摇篮”导入,并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播
放原始森林录像)
2.范读
3.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
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
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
大家一起解决。
(4)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
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5.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
指什么?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
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5)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 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
野蔷薇、捉 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
由发言)
(7)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8)学生练读第2、3小节。
(9)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10)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 什么?仿照第2、
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


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
会做些什么?
六、说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 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
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
森林永远 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
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 目标。
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
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
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非主流情侣q名-睫毛弯弯mv


谈创造性思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沉默的证人电影-每天十句话


猜组词语-concerned


网页flash打不开-儿童诗歌


教学管理论文-大爱无声下载


追梦人白若溪-qq空间打开空白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