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海蟹死了能吃吗-化石图片
《古诗二首》说课稿
说教材
《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
,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拂堤
杨柳,抬眼望去,满眼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
孩子们急不可待地
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也把欢乐,把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咏柳》这首
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
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说学情
2年级的学生好动,许多行为习惯还正在培养,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
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开学时。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
人思维活跃,学习的
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本班学生不
善于举手发言,一小部分学生会也不举手。
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个目标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
三项目标
中,我把正确认读生字作为学习重点,因为2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
字、写字。难点为图文结合,初步
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
诗。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和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
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
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
领学生进
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体验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br>读实践。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通过反复
品读感受诗歌的语
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
节中。
说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入 首先采用提问式,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
么春天在哪里呢?
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老师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们想不想
看一看?播放课件感知春天,直接导入课题
《村居》,随机认识“村”这个字。
(二) 在读通读顺中学习字词 首先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
每个字的音,
为下面学生自由读古诗做了铺垫,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朗读古诗。其次是指导学
生
看图,引出本节课要求认识的字词,认读生字利用各种方法,在学习字词的时
候,巧妙的理解词语的意思
,最后引出诗句,进行朗读。这样由字到词到句就简
单多了。
(三) 在入情入境中诵读 首
先想象着春天美丽的景色进行朗读,其次划分
节奏指导朗读,在读通顺、读出节奏感之后再进行联系生活
,指导有感情朗读。
最后就是引导背诵。
在拓展延伸中积累语言 把你搜集到
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然
后进行小结,《村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还有很
多诗人曾经赞
美过美丽的春姑娘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教学意图:此
环
节通过积累朗读,使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会积累。】
(四) 指导书写 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
3个。先读拼音,数数有几画,
观察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指导竖心旁的写法,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
个别指
导,扩词,课堂展评。
《找春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
象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
,是早春时节。学习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带领学生“找春天”,
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观察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
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2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留心观察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
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自主识
字,反复朗读,读出寻找春天时开心、天真的语气。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学
生来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重点,二年级学生具
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
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我会利用多媒
体技术让学生轻松学习。本课是一篇重欣赏和感悟的文章,学生应该在
识字的基
础上,能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美丽,探索自
然的美
好。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首先我会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
示关于春天的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
起学生们的注意,同时运用语言解说: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
一次悄悄地、轻
轻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想去找她吗?春天多美啊,春天在哪里?大家想不想
跟
着老师一起找春天啊?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跟着老师一起发现春天的美
妙,找寻春天的脚步。
(2)整体感知
这一阶段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读准
字
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上符号,在他们的朗读中对于难读准的字音我会进行范
读和教读,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我的带领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我会将比较难的
字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让学生不止会识
,还会记和写,比如“躲”,我会解释
为把身体藏在几棵树后面,这样的通俗解释,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正确识记和
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3)品读课文
阅读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
中积累,在读中形
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读自悟
是阅读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多种朗读方式:
①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孩子
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
春天的?”(自由朗读)
②并让孩子抓住“脱”“冲”“奔”等关
键字词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
(针对性阅读)
③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读课文、
交流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再
引导学生看图,并让学生图文结合想为什么把小草说成
是春天的眉毛呢?(交流
性阅读)
④用同样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5、6、7自然段,
要求学生细细体会,并且
通过师生间的比赛阅读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比赛阅读)
⑤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现在心情怎么样?孩子们会说“高兴、
愉快、兴奋”
等,那就用你们现在的这种心情仔细品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
春天的欣喜与激动,在细细地品味课文
后,同学们就能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喜悦心
情,我会鼓励同学们一起齐唱儿歌《春天在哪里》,从课文和歌
曲中共同感悟春
天的美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天。(仔细研读)
五、拓展延伸
歌曲唱完之后,趁着同学们兴趣高涨,我会告诉学生:
①可让小朋友先说说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特别是一些拟人、排比的
句子,可采用边读变体会
,边读边说,边读变仿照的方法,让小朋友掌握这些句
子的好。比如:小草短短的,那是春姑娘挺着的鼻
梁吧?……风儿轻轻地吹着,那
是春姑娘的小手吧?……小雨轻轻地下,那是春姑娘薄薄的纱衣吧?……
最后再让
小朋友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并延伸到课外,春天还是什
么样的。作业是准备默写生字,背诵课文。
②以小组为单位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这些都是
孩子们可以脱口而出的:春回大
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莺歌燕
舞……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词汇量,还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这些词语进行更深刻
的理解。
③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在大家的朗读声和歌
唱声中春天好像
就在我们的眼前,大家动动手,把自己眼里的春天画下来吧。
五、板书设计
2
找春天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眉毛)(眼睛)(音符)(琴声)
本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
究的教学
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
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
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
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
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
的教学效果。
《开满鲜花的小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个
温馨浪漫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拟人
的手法,讲述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邮包,鼹鼠先
生不知道里面一粒粒的
籽是什么?就去问松鼠太太,到了松鼠太太的家,发现邮包里面是空的,松鼠太<
br>太发现了邮包上有个小洞,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
故事。该故事虽然
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单洁明了,但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浪漫温
馨的氛围,小路上,花朵簇簇,花香飘动,
多美呀!这花是谁种的呢?富有悬念
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孩子理
解、记忆、
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孩子想说、敢说、
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
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孩子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
等其
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提示
以及大班孩
子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裹、寄”等12个生字,会写“鲜、邮”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礼物”的意思,体会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
根据
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自主识
字,反复朗读,懂得“美好的礼物
”的意思。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观察是孩子获得知
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
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由于
,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
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传统的图片有助于孩子
仔细观察画面,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能给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
多媒体课件则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可以分段
播放,鲜明、生
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
儿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通过谜语导入,让学生认识故事的主人公。
(2)整体感知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不用任何教具,依据孩子无意注意站主要地位,
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影响孩子对故事内容的
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气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几个简
单的问题:故事的名称?有哪些角色?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3)品读课文
引导孩子按数字顺序观察画面,老师根据画面再次讲述故事,接着老师提出
问题:长颈鹿大叔给
鼹鼠先生寄来了什么?学词:邮包。鼹鼠先生把邮包给谁看?
邮包里面有什么?鼹鼠先生是什么表情?学
词:奇怪、懊丧。刺猬太太、松鼠太
太都看到路上的鲜花是怎么说的?鼹鼠先生怎么回答的?这条开满鲜
花的小路
是怎么样的?学习词组:花朵簇簇、花香飘动。请你猜一猜,这花是谁种的?鼓
励孩子
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讨论,并充分想象讲述。此环节鼓励孩子大胆讲述自
己的观点,并抓住教学的重点。
(4)拓展延伸
根据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实际情况让孩子谈谈生活中有哪些自己感到
美的事
物,怎样做我们会生活得更美。如:你喜欢我们周围生活得环境吗?你喜欢我们
<
br>的孩子园吗?怎样让我们生活得环境变得更美?怎样做我们的孩子园会变得更
美?等等。围绕这样
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孩子交流时提醒其他
孩子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五、板书设计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花籽
一堆颗粒
撒落在路上 带来美好、快乐、和谐
小路上 开满鲜花
由于在教学中充分注意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分角色地扮演
文中的
人物,大家学习兴趣浓厚,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学习效果比较理想。在整个学习
过程当中
,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
说教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
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
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
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
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
,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
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
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
个春天到来的时
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
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
你看,
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
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
仅是在栽树,而且是
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说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说教法学法
坚持“文道统一”,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
“文”指语言形式,“道”指思想内容。“文以载道
、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
不可偏废”,是古代教育家和文论家对“文”“道”关系多角度、多样化的
理解与认识。
但这些论述并非专指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如果从大语文教育,或者说广义语
文
教育的角度来思考,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条宝贵经验。“文”“道”
既涉及
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与编排,也涉及语文教学,因此,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研究。
抓住课文这的关键词语或句段,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和学生的生
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理解时容易遇到
困难,不易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增加了教学难度。
学习课文前,教
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教学时要抓住课文
的关键词语或句段,做到“难课文巧教”,在“巧”字上下功
夫,不断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实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抓住课文中关键性
的词语或句段,并不意味着不关注课文的整体。
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
家的繁荣富
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
年3月12日
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
起来学习课文。
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
三、反馈、质疑、自悟
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
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
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
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1.课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学着找一找,画出来,再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是什么。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
br>《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
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
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本文是一首
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
“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
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完
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
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
习。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
况,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峰、昨”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
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自主识
字,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雷锋事迹,并能够理
解雷锋精神。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
征,我确定“情景激趣法”、“指导朗读法”、“故事法”、“展示
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朗读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学习
方法来教、学本课。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
生心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四、说教学设计:
(1)故事导入
出示
图片导入,板书,并随即讲解“锋”“叔”二字。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课前
搜集到的关于雷锋的资料,讲
讲雷锋的故事。
(2)整体感知
听范读,熟悉课文。然后自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读准字音,勾出生
字,标出小节,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小组内自学字词。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
只重点强调几个易错字的读音:如“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多
音
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
要读成第四声。
字音读准了,接下来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同桌的小伙伴读一读,比一
比,谁读得好。同桌
互相读,互相正音。然后指名读,让学生读出感情。
最后,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
脑筋想一想:雷锋叔叔到过
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
遍。课文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
锋叔叔帮助年迈的
大娘?让学生提出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3)品读课文
首先学习第一、二小节。
学习第一、二小节朗读时,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讲解第
二个比第一个
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
的
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
调。
边读
边想这两小节中,雷锋都帮助了谁?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
小孩儿的?体会“蒙蒙”、“冒着
”的意思。
然后学习第三、四小节。
方法与第二小节差不多。要体会“荆棘”的意思。
接着下一个环节,听老师的朗读,闭上眼睛做想
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
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
表
达能力。
最后学习第五小节。
提示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
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
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好吗?引起学生兴
趣后让学
生把第五小节读一读。并指导第五小节的第一句的朗读,要注意:读出急迫寻觅
的感觉
。然后突破重点。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雷锋叔叔真的会出现吗?这里的“雷锋叔叔”
指的是谁?
(4)拓展延伸
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展示现实生活中“雷锋”图片,让学生体会雷
锋精神一直
鼓舞着人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懂得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最后,请学生看看书上的学习伙伴,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学
生找一找身边的活雷锋。
五、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迷路的孩子 年迈的大娘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那里
本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
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
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
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
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
维过
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
的教学效果
。
《千人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千人糕》一文以父子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任
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
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
二、说教学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
到积
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孩子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
他方面的发
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提示
以及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
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糕、特”等13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
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理解课文内
容,体会千人糕背后蕴含的意义。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
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
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为此,我选择
了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感悟文章的主旨,理解“千人<
br>糕”的制作过程,明白许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学法:结合本
课蕴含深刻道理的特点,我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用默读
法、复述法、讨论法来把握文本。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他们的口头表
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课的开始谈话,从糕点引入,让学生自由说吃过的糕点,提问
质疑引入课堂。
(2)整体感知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不用任何教具,依据孩子无意注意站主要地
位,
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对故事内容的
感知,通过
听课文朗读,提出问题,课文是谁和谁的对话,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3)品读课文
借助
插图练说。借助课文的两幅插图,观察图画上的事物、人物,通过课件理解
米糕的制作过程,从看图到看
文字,找出讲述图画内容的句子。最后借助提示用
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体现了“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
,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
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
(4)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仿照课文进行说话,感悟课文的主题,
让学生明
白不仅是千人糕还是生活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供我们
食用和
使用。
五、板书设计
6 千人糕
大米
农民种的稻子加工
糖 甘蔗汁、甜菜汁熬
甘蔗、甜菜 人种出来的
米糕完成
包装、送货、销售
《千人糕》这个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经常吃到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
br>理:每一样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劳动,享用时,应该对劳动者心生感激之情。
延伸到国学诵读,特
别是已学过的《悯农》,理解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粮食,爱护劳动成果。
《一匹出色的马》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匹出色的马》是人教版二年级
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一
家外出游玩时,妹妹感觉很累,爸爸拾一根枝条让她当“马”骑,
她忘记了疲
劳,比大家都先到家的故事。
课文写的非常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
画面:河水碧绿碧绿
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
一片柔软的绿毯。这些描写春景的句子自然清新,色彩明丽,从文字中想象画
面为将来将画面写成文字
打下了基础。
本文故事性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这样能够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读“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匹、纹”等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描写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所描写的画面。从妹妹的变化中体会兴趣的
力量。(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
课主要的识字手
段。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
了
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
br>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自己的故事,达到加深课文理解的目的。
3.培养低年级学生积
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
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让学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
讲述运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不同的效果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
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
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学生开阔视野。课
前,我布
置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看是用什么方法怎么来消除疲劳,并相互交
流,激发了
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
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
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认读生字
,能认识哪些
字,能读好哪一段。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
如学习“景”,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画上美丽的景色,然后出示“景”
字,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景”
字的印象。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能力。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学生在充分的
情感体验中表面自己不同的
看法和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将课堂教学
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
语文,学好语文。
《彩色的梦》说课稿
说教材
《彩色的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
下册第四单元课文中的一首儿童诗歌,
主要描写了彩色铅笔能够创造出彩色的梦境,通过这种美好想象的
引导,可激发
出孩子美好的想象。
说学情
本单元的课文选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且
富于想象色彩,容易激发学生自主
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
交流吧,
感知故事,体会文趣。让他们通过学习,真正实现基础认知与情感教育双向培养
目标的
同步落实。
说教学目标
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新字。会写“彩
色、森林、苹
果、精灵”等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
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了解“彩色的梦”的意义。
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进一步对
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把握,将本课的教学重
点确定为1.会写本课生字、词语。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教学难点定为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说教法学法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后,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孩子们的自主习,感悟语言文<
br>字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是提升。在教学中采取抓主
线法,紧扣主题组
织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圈点勾划编写文段序号,养
成良好阅读习惯。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做完小结后及时予以评价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
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
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合作学习法,在教学本课时,我给予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
会,让他们
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在知识、情感各方面互相借鉴。当然,学是活
的,教也是活的,在课堂上要根据具
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本课,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指导书写
四、朗读课文
五、巩固识字,评价交流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通过谈话将学生逐渐引人文本。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什么是梦呢?谁来讲讲你
的梦?
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讲述自己的梦这样更能与学生拉近距离。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5.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此环节教学
主要利用谈话、多媒体课件激趣引入,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情境识字,初读儿歌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勾画圈点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2.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及时予以鼓励性评价。
3.教师适时跟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小结。
三、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此环节教学主要通过观察发现与认知交流自主学习形式,让
学生有效进行了
生字书写认知提升,同时,在教师的范写指导下,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了生字
的书写要领。
四、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朗读交流法,让学生在
初读课文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不
仅有效随文识字,还强化了学生对朗读的认知,同时根据课文完成“连一连
”还能
够从不同角度感知诗歌内容,为下节课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五、巩固生字课件练习,评价交流
此环节是能有效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及时
予以指导。学生
也能直观的发现自己再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即知即改。
六、拓展延伸 <
/p>
师配乐朗读,让学生去想象梦境。再问问同学们会用手中彩色的铅笔,画些
什么什
么呢?并问问为什么要画?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思维
是碰撞,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
感知童话的趣味,更体会到了孩子的美好情感。
七、布置作业
本节课作业分为课时作业和课
后作业。这样的设计能整体小结这节课所学到
的东西,利用课时达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所知识,能有效的
检测到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完成未完成的“梦境图”并让学生提前去预习,目<
br>的是让学生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提前去准备下一课时的学习,这样
有助于达到较高的
课堂效果。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说教材
《枫树上的喜
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
。与一般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的童话不同的是,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素却又充满想象,是训练学生朗
读和
表演的好课例。它从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一个孩子创造性的想象,讲述了村
子渡口旁的枫
树上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传达出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
以创造童话的道理。
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掌握了识记生字
的方法,已经能借助拼
音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但要把握字义还有一定的难
度。因此,本课我采用随文识字,对难点生字进行重
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自己
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在写字方面,学生也已初具书写能力,能把
握基本笔画的
书写要求,但对于生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的摆放位置,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在教
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并分三个步骤评价书写
的美观程度。在阅读方面,学生
能结合一些关键词句展开学习,但对于文本的
整体结构、写作顺序的把握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
在本课教学中,放
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感知故事,同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予以
适当的点拨、归纳。 另外,二年级的孩子乐于在朗读中表现自己,乐于可以模
仿动物的语气、神态和动
作进行朗读,本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的
朗读训练。
另外,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
有“默读课文”这一要求。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
经学习过默读的方法,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
考,寻找答案。
说教学目标
1、认识“渡、荫、蔽、拼、母”5个生字,会写“伞、教”2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
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纯净透明的语言。
3、借助对课文中喜鹊一家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与描述,感受“我”对
枫树和喜鹊的喜爱
,感受故事的童趣。我把第二、第三个教学目标的落实,作
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喜鹊,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三)细读品
味,感悟“喜欢”;(四)复习巩固,练习写字。
第一环节:介绍喜鹊,揭示课题
<
br>在导入环节,我先出示一张喜鹊的图片,问问孩子见过喜鹊吗?并说说对
喜鹊的了解或者是自己和
喜鹊的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地引出本
课的主角——喜鹊。让学生跟我一起补充课题后,指
导学生读好课题,特别是
“的”字要读得轻一点短一点。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
br>“那么,这枫树上的喜鹊到底发生了怎么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去瞧一瞧
吧!”说着,我出示课
文的初读要求,让学生带着要求朗读课文,自然地进入第
二环节的教学。学生读完课文后,为了激起学生
的朗读兴趣,我引导学生跟我
一起读课文,“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
它。
谁接着往下读?”接着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
看喜鹊的窝
。这时他是怎么想的?哪位小朋友能读?”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你来说
说……”引导学生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在这
样的引读、问读中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并适时请学生评价
,提出意见。
第三环节: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最后,我编了一首小诗,涵盖了整堂课的要
认的5个生字和要写的2个生
字。即帮助孩子巩固生字,又引出写字环节。
我们村的渡口旁边
,有一个高大的枫树。它的枝叶密密层层,好像一把绿色
的太阳伞,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喜鹊一
家住在那里,瞧,喜鹊阿姨忙着
教喜鹊弟弟,唱歌跳舞做游戏,拼音字母也会读!
通过读小诗
帮助孩子巩固生字后,我请学生仔细观察两个田字格中的生字,
字形上有什么特点?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
哪个笔画?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我提醒
学生在写“伞”时要把撇和捺充分展开,中间的点和撇写在横中线
上。写“教”字,
要注意左右大小相当,“子”中的横要变成提。
第四环节:细读品味,感悟“喜欢”
在正确地读通课文后,我们的课堂进入了第三环节。本环
节我主要抓住作
者对枫树和喜鹊的喜爱之情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发现枫树在“渡口旁”的基础
上,教学本课生字“渡”。通过“渡”字形的分析,了解“渡”的意思,结合图片,从
而理解“渡口”就
是有船摆渡的地方。了解枫树的所在地后,顺势让学生介绍枫
树,引出第一自然段。紧接着引导学生用熟
字加偏旁等方法认识“荫、蔽”。
学习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说说初读的感悟,接着出示枫树的图片,
练习( )的枫树
,总结枫树的特点。顺势引导“这么茂盛的一棵枫树,怪不
得作者说它好像一把绿色的太阳伞”,抓住“
绿色的太阳伞”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枫
树的茂盛,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另外,“遮蔽”一词的理解是
一个难点。
教学时,我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茂密的枝叶能挡住太阳,顺势指出这就是
课文中
所说的“遮蔽”,进而理解“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后,剩下的就
是以朗读来感悟了。“小
朋友,连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了两个“喜欢”,你感受到什么?” 引
导学
生默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枫树和喜鹊的喜爱。“是啊,作者太喜欢枫树和
喜鹊了,真
是喜欢极了,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
式引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 “我多喜欢喜鹊呀,不仅常常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还把他们当做
家人了呢!”接着,我让
学生通过默读2-4自然段寻找我把喜鹊当家人的话,学
生很容易就能找到:
“我常常觉得喜
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
鹊阿姨”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用“熟字加偏旁”认识“掌”
备课中,我发现这两句话很有诗意,于是,我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改变成
一首小诗:
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
在心中称呼她,
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也像童话书本里那样,
在心中称呼小喜鹊,
是我的喜鹊弟弟。
学生看
到这种神奇的变化后,面对短小的语句,朗读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通过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方式
,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我”对喜鹊的喜
爱。
紧接着,我通过“我太喜欢这些喜鹊了,只要一有
空,便去渡口边,站在树
下看望我的喜鹊弟弟。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五自然段,将本节
课带到第三环节。学生从能“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中找到喜鹊
阿姨做的事
情:教喜鹊弟弟唱歌,教喜鹊弟弟做游戏,教喜鹊弟弟学拼音。及
时认识“拼、母”,由于这两字比较简
单,可以不做深入讲解。再引导学生发挥
想象往下说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做的事情,从而理解省略号的意
义。这里也要
做好“一会儿”的朗读指导。
接着,通过导语“原来,喜鹊弟弟也与我们一样,
在学习拼音字母呢!让我
们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将学生引入情境,展开对喜鹊弟弟学
拼音段落的学
习。这里三个自然段,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喜鹊的叫声,展开丰富的想象。首
先,我
作为喜鹊阿姨,与学生扮演的喜鹊弟弟对话,并引导学生为小喜鹊翻
译,初步感受文本。接着,我引导学
生小组合作读文,并抓住点评学生朗读的
机会,引导学生发现喜鹊阿姨的叫声“鹊!鹊!鹊!”里有三个
感叹号,声音是
清脆而响亮的。“你想当当喜鹊阿姨教小喜鹊学拼音吗?你想当当喜鹊弟弟跟着
喜鹊阿姨学拼音吗?”当我这样引导时,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一下就有了,通过指
名读、小组读、齐读等,
孩子们在生动的课文情境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对
喜鹊的喜爱之情。
《沙滩上的童话》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沙滩上的童话》,《沙滩上的童话》
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课文比较具有童趣,与孩子的生活相贴近,
符合孩子的
年龄特点。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
想象
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恶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
主……最后,
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
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
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
情与正义。在孩子们的童话中,那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那纯真
的对他人的关爱与
帮助,尽显人性之美。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识记生字,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孩子们在沙滩
上玩耍时
的情景,体会童年的快乐。
三、说学情。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学习字词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
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积累。对于
生字的教学,我重
点讲述容易混淆的生字,同时,这样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
及阅读习惯。
但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更喜欢情节性较强的故事,需要
教
师引导在故事中体验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1)阅读感悟
(2)情境教学
2.说学法
(1)交流合作学习法 (2)读想结合法
五、说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1.在朗读中感受课文人物的情
这是一篇指导朗读的佳作。但朗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帮
助学生感受、体会
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在第一课时,我们就对文本有了整体的感知。那么在这
节课我们主要细读课文,
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重点段落体验到文本中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抓住“你一
句,我一句”“欢呼”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孩子们在编织童话时热闹、快乐的情景。<
br>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孩子们对母亲的喜爱。
分角色读文,因为文章的语言贴近孩
子的生活,符合孩子们的语言特点,所以分
角色朗读,更能使学生融入课文。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
喜爱的方式,进行
生动地演绎。
引读课文,这既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下发现文章的内部联系,
又能让学生所感受
的情感在朗读时集中体现,所以在教学中也多次采用此方法。
2.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
除了朗读教学外,我设计了多处的说话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说话训练由
易到难,层层推进。
借助板书,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看似要求很高,但教师
的板书已经罗列出主
要内容,其实只要把老师板书的内容加上主语串讲即可。其中既有句式的练习,还有动宾词组的学习。)
运用动作的词语,把炸城堡的过程讲清楚。(说的要求有所提高,由学生
自己组
织动宾词组,说通顺句子。)
利用“欢呼”一词扩展说话,体会“你一句,我一句”的热闹。
想象攻城堡的其他方法,试着
把方法讲清楚。(这一练习要求较高,但有了前面
说话训练作铺垫,有难度也就降低。)
《我是一只小虫子》说课稿
说教材
这篇文章
是以“童心”为主题的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自述性散文,从小
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
与乐,表达了“我” 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7
个自然段,课文结构清晰,可分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
和“真不错”两个部分,第
一部分从小伙伴们的感受,再写觉得不好的理由;第二部分是写的当一只小虫
子
还真不错的感受,两点都是围绕“小”的特点描述的;两部分都是以先概括再具体
地说,段落
之间联系紧密。最后以“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说教学目标
基于该学
段在本册书中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继续学习
默读;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
叹号所表达不同语气,学习独立识字,继续
学习用部首查字典的课程标准,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借助拼音、随文识字、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屁、股”等16个生字;读
准多音字“泡”,会写
“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8个词语。
二、能发现月字旁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借助查字典认读。
三、能借助拼音朗读、默读课文,能就课文感兴趣的部分与同学交流。
其中根据教学实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细化如下:
一、借助拼音、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实际等
方法认识“屁、股”等16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泡”,通过范写观察指导把“屁、尿、屎”书写正确。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
段,引导学生说出当一
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
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学法,以达到完成学习目标。
目标一:识字
通过完成预习单,圈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通过看屎壳郎图片识记生字“屎”。
从图画入手,将词语置于图画中,图文
结合,直观形象的识字。
出示第一组浅显易懂的词语进行集中识字,带拼音自由读---
去掉拼音读-
--全班齐读,指导学习多音字“泡”。
读一读老师出示的句子,回顾加一加识
字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进行识
字。这主要是针对生字在课文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
,字不离
词,词不离句,避免孤立、机械的识记。
随堂检测巩固识记,我是将生字编入顺口溜
中复现,让学生通过读顺口溜,
提高识字效率,检测识字效果。
写字
根据第一课时
实际情况,安排了形近字“屁、尿、屎”的书写,引导学生了解
“尸”字部的字大多与身体排泄物有关,
同时通过回顾语文园地一左半包围结构的
字书写,进行巩固左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字要点,范写“屁”字,
以一带二,由学生
自己交流该注意的重要笔画占格,旨在巩固这类字的写法。
默读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本堂课中带着“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的问题去默读,有
助于学生思考,初步感知课
文层次结构。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学习任务:找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由默读的
问题引出所出示的
几个句子,进行恰当的停顿指导,引导学生读好关联词。
通过想象和总结小
虫子遇到危险时候的心情,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从情感上
予以朗读指导。
说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虫名,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本课小虫子的图片,同时识记“
屎”字,从图画入手,将词语置于图
画中,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的识字,并初步感受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昆
虫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生通过预习圈出本课带有生字的词,在通过多种识
字方法进行识字,避
免孤立、机械的识字,最后以复现字顺口溜进行生字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书写生字“屁、尿、屎”
把形近字归类书写,可顺势引导学生了解带有“尸
”字旁的字的字义。同时范
写指导“屁”,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同结构的字,交流书写注意的笔画,以提高
课堂
质量和效率。
四、默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明确学习任务:默读
课文,找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由默读的问题引
出所出示的几个句子,进行分解指导,引导学生读
好关联词。
通过想象和总结小虫子遇到危险时候的心情,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
验,想
象小虫子遭遇的危险,读懂“一点都不好”的原因 ,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从
情感上予以朗读指导。 <
br>五、教师总结:其实当一只小虫子也非常有意思,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吧!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思想。
《寓言二则》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是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
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故事浓缩成了两个常用的成语,
给人启发与教育。选
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
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
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
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
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
实际,谈一谈感想。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是新
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
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语,品读赏析,积累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
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发展语言,
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
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意义深
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懂得做错
了事要及时纠正,在理
解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
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
行为,不能一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说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我分为两个课时,分别学习两首寓言,采用模式为:激趣导入——
整体把握——细读品析——拓展交流。生字的学习是随文识字。
1.激趣导入。寓言对于二年
级学生已经不陌生,可以通过询问他们喜欢什么
样的寓言来引入课文。寓言的模式讲解可以简单的带过,
不做重点。然后引入要
学习第一篇寓言,《亡羊补牢》。
2.整体把握。让学生自由朗读,发
布朗读的任务,包括划出生字词,标上自
然段序号,将课文的句段读通读顺。小组或同桌之间相互正音。
教师通过小游戏
小练习检查正音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同学采取寻找形近字、组词扩词、
用词造句的方法识记生字,分组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指名回答“亡羊补来”的课题意思,请学生用自
己的话概括寓言内容,理清文
章思绪,讲清起因、经过、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因果逻辑
思维。
3.细读品析。引导学生回答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根据课
文中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养羊人什么样的性格?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原
文作答,对养羊人的评价也要有凭
有据,整体把握养羊人的优缺,借此教育学生
不能盲目对一个人评价,也不能盲目的看待问题。这篇课文
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
无论什么时候想改正错误,都不晚。对课文中的部分词语比如“赶紧”等能表现出<
br>人物情感的修饰性的词语也需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样修饰性词语的作用,初
步了解文辞的准确
性。
4.拓展交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类似的经历。也可以预设情境,
让学生模
拟完成自己的选择。这样既能够让亡羊补牢的道理深入到生活中,也能
够让学生很自然的学习到及时改错
勇于改错的道理。
5.学习揠苗助长的方式与学习前文一致,要求学生在概括大意的时候用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整体把握,逐步分析。拓展交流可以在最后,两篇寓言都学
完了的情况下,由学
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哪一篇寓言,有依据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类似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起因 巴望禾苗快点长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经过 拔苗
结果
再也没丢 结果 全部枯死
(听劝告,及时改正)
生长规律 急于求成 适得其反
本节课的板书,既概括了本节课的内容,又体现了知错
就改,为时不晚的寓
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性文章的三个要点,起因、经过、结果,引出寓言,学习了这种写作模式。形象直观,条理清晰,既辅助了教学,又达成了三维目标,
便于学生学习。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几遍读文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解决
了会认的问题;在本
节课的写字指导中,我重点指导“亡”“牢”等字,主要从笔画
笔顺上进行指导,教给学生写字方法,其
他的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相信学
生会逐渐掌握写字方法,提高书写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这节课,我以疑为线索,以思考为核心,以拓宽创新精神为本,以培养
学生能力为目的,把
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
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
《画杨桃》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杨桃》是人教版二年级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
/p>
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
好笑。老师请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发现这个角度看杨桃,确实就
像个五角星。老师借机教
育同学们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实事求是地反映。
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因为即使对待同一个事
物,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
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
最后写老
师的教诲使“我”终身难忘。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同一
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倒”。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
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
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说教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
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
生学会学习。
四、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说”的步骤<
br>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
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
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
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
段,让学生明白道理。
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
br>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
学生活动过程设想在分析重点段落时,让学生自读、自悟,
再配以自由读、
分角色读等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感悟一下课文。在理
解老师说的这段话的意思时,可以自由的讨论研究,再加上刚才现场观察的感悟
概括而出。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按照“激趣导入——识记生字——整体把握
——深入讲解——拓展交流”五个环节进行讲解。第一课时负责前面的三个环节,
第二课时需要
复习回顾再完成后两个环节。
1、激趣导入。《画杨桃》是一篇很贴近学生课堂生活的课文,我设计的
导入
方式就是用学生上美术课临摹引出课题,一方面拉近学生和课本的距离,让学生
领悟到课文
中的主人公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引出学生们的兴趣,画杨桃会
发生什么呢?
2.识记生
字。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布朗读任务。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
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采用查字典、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
br>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比如
组词造句、寻找形近字
、比赛认读等。对于较难的字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提醒学
生注意笔顺笔画,学生在练习本上描红书写,教
师巡视,并对写得较好的同学提
出表扬。
3.整体把握。请小老师带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回答,初步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学生口语概括有一定的帮助。在整体把握文脉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或者不懂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同学原
因,而是让同学们去
“我”的座上观看?这件事为什么让“我”终生难忘?
4.深入讲解。逐段讲解。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
容和插图回答自然段的内容、
“我”画杨桃的过程、态度,画出杨桃画成了什么,为什么画成这样?帮助
学生仔
细阅读课文。多媒体展示出杨桃的不同角度图片,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并引导学生
理解,不
同角度看的杨桃东西也不同。抛出质疑,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一步步
地往下深入学习。同学们的反应是
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后来怎么样了?
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这
种变化。引出角度不同样
子不同的道理。指导学习朗读同学们的语气,强化一开始同学们嘲笑“我”后来
不
好意思、尴尬的情绪,体会这中羞耻的感觉,读出这种反差感。一方面能够让学
生更加深刻的
感受这种情绪,另一方面将同学带入到课文中,体会到老师这样做
的教育目的。指导学生朗读老师说的话
,表现出老师耐心的态度和谈心式的教育
方法。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对最后
一段的想法。对学生进行模拟设问,比
如当别人的看法和想法与自己不一样时应该怎么做?深化主题主旨
,让学生将学
习到的道理带入生活中去。
5.拓展交流。和同学一起完成课文后边的题目。鼓
励大家互相评价,指出优
点。联系生活实际,互相说说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
设身处地思考行动。
六、说板书设计
13 画杨桃
起因: 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经过: 同学们嘲笑,老师神情严肃
角度不同,样子不同
结果: 终生难忘
不要……要……, 要……要……
这篇课文篇幅较前面较长,所以我采用很简练的板书设计,帮助
学生准确把
握大概思路。让学生明白,无论课文长或者短,我们都可以通过正确方法将之精
炼简
化。
《小马过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马过河》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
坊去的图中遇
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
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
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因
此我采用图文并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们爱上学习,爱上语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句以上教学
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
其中蕴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
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读
促悟”法,通过朗读卬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
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
本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
br>采取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新型学习,
目的是在愉
悦的氛围中,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能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启发质疑
我首先
展示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动物,它能做些
什么。让孩子在轻松的说话环节了解
马的一些特性,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自
然的揭晓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小马过河》。启发质疑,看到这
个课题,你有什么
问题想问问小马吗?小马过河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孩子的兴趣会被激发,问
题匣子打开,学生们的思想也很自然的被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过几十篇短小
有趣的课文了,因此在识字认字
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方法,这里我对学生提出了自学要求: <
br>在反馈中,我用“认——带——找”三步进行,“认”拿出生字卡片与大家一起
学习。“带”你是
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一个学生的方法变成大家共有
的,大秤知识共享。“找”老师准备字谜
或形近字辨析,让学生分辨所学生字,这
样学生在游戏中尝到了探索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环节:以读代讲,品文析句
在这一环节中以读为主,我会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读文,如,指名读、
默读、跟读等等。
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才能达到简单教语文的目的,这期间随着教
学的推进,图文并存
的出示,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情境,进而扮演故事中的不
同角色,读出应有的语气。
第四个环节:研读课文,解疑感悟
《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的关键就在面对一条河,老牛说
很浅,刚没小腿,
松鼠却说河很深,能淹死人,两者截然相反的观点促成小马过河左右为难,那么
河水到底是深是浅?为什么?弄清这个原因是学生正确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观因
素。因此,让学生通过讨
论确定答案,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将深奥的道理浅
显化,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感到:牛说浅松鼠说深,
而小马亲自试试,却发觉河水
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进而使学生深刻的领悟
文中
所揭示的道理。
理论支点:从文中来,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实现文与道的统一。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氛围两步进行:一学生自由朗读课
文,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
更是对学生学文情况的有效检验,二说写结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
马过河回
来后会对老牛,松鼠,妈妈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
力,又
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写的能力得到训练,“读、说、写”三者有机结
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力保障
。
七、说板书设计
14 小马过河
起因 送小麦去磨坊 小河挡住去路
第一次过河
询问老牛 水很浅,能蹚过去
经过 第二次过河 松鼠阻拦
水很深,会淹死
第三次过河 询问妈妈
河水深浅,自己试试
结果 下了河并到了对岸
启示 凡事要自己动脑筋,自己试试。
《古诗二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和唐
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作者都
着意对
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
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
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手法独
特,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已经开阔,有
种地表达了诗人
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本诗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
丽的春色。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与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
实自然,一句一景,远
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
新开阔的画卷。
两首诗均以传统水墨画配图,可帮助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二、学情分析
因为
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果大量的故事,课文中出现的古诗学
生早就能背诵了,对描写荷花的这
句诗应该比较熟悉了,他们能够也有一定的学
习力了,能够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为了落实课堂目标,我把
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①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上;教学
难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大自然景象上。
四、说教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
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
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
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
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
的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让二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
现的机
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同时,
学生思维
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
两个课时,分别教授两首古诗。采用教学模式:激趣导入——学习
生字——古诗赏读——互动交流。
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激趣导入。课件播放西湖美景、净慈寺风光,教师讲解西湖
美景,引出古
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诸多墨宝,其中就有诗人杨万里。展示杨万里的简介,
直
接导入要学的诗题,请同学齐读解读。
2.学习生字。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跟读,齐读,读准字音、
注意字形,画
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努力把诗读流利,有
感
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韵律美、音韵美。同桌之间互相正音,小组比赛认读
生字词。可以引导学生根据
生字拆解后编顺口溜或字谜来记忆。
开火车认读生字,根据动画演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相机纠正
,请同桌
之间互相评价。
3.古诗赏读。逐句讲解,指名学生读,说出自己的
感受,再给出生词解释,
指名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佐以西湖四时风光、荷花映日图片加深理解。杨万里
的诗语言浅显易懂,所以不必逐字深讲,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认知。引导学
生发现“碧”“
红”突出的视觉感。
4.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曾读过的关于西湖风光的诗。根据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讲述这首诗描绘的画面,相互评议,比赛背诵。
学习《绝句》
学习《绝句》
的方式与上一首诗相似。但是这首诗要比上一首较难以理解一
些,需要在古诗赏读这一块加大力度。下面
我就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古诗赏读。
杜甫的诗是非常工整,非常有韵律美的,可以让学生反复读去感受这
种美感
节奏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的画面,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与《晓出》不
同之处在
于《晓出》描写静景,而这首诗用动态画面。引导学生寻找诗中相对应
的词语,让学生初步了解“对仗”
。再结合具体图片,逐句解读、赏析。对“鸣”“翠”
的简练分析,让学生体会诗句的画面。
了解了全诗的意思后,请同学来整体描述这首诗描写的画面,根据画面品析
这首诗的阔大格局,体会到言
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层蕴意。
六、说板书设计
15 古诗两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穷碧
以景寓情
别样红
绝句
动景
静景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方法比学习的内容更有效,因此最后这个环节似<
br>乎是课堂教学必要总结。其实,这个环节也是古诗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能更
充分体现本堂课教
学的价值,我想“知作者”“解诗意”“入诗境”“品诗情”这样的学习
方法一定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雷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一组课文是
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
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
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
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
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
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
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
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1.学生自主识字;2.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2.通过阅读课文,对
“雷雨”这一自然景象有所了解。
三、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在课上我会借助多
媒体教学手段,让学
生欣赏各种不同的雨的生动景象。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
的教学方式,以自主
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说学法
1.朗读感悟为主: <
br>“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要珍视学
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
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
去感悟。
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
: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
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三部
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第
二、第
三部分。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
br>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更好的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以下环
节进行教学。 <
br>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雷雨是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象,可以让学
生联系生活实际,引
出课文。让学生回想自己遭遇的雷雨天气是什么样子的,能
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描绘的精准。 <
br>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好自然
段序号,遇到不会的
生字词,借助拼音拼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鼓励灵活
运用方法进行识记。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
br>我的设计理念是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让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
文本内容,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3.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间互相正音。出示三张图
片,引导学生回答课文
脉络。请小老师带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雷雨前、中、
后的场景、所在的段落。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段
这种辅助学习的办法。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雷雨前这一部分进行品读分析,让学生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景色的感悟。孩子们通过读书就马上发
现那是“满天的乌云
”“压下来”这些关键词语了。蜘蛛的“垂”我通过演示,让学生知
道了并很深刻地理解了蜘蛛不是慢悠
悠地爬下来而是紧张到了快速垂下来了。体
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4.合作交
流探究。学习完了雷雨前,教师相机指出那雷雨中、雷雨后又是什
么样子呢?指导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
,认真观察课文图片和多种形式地朗读课
文,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物的变化。让学
生结合雷雨前的
图表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
并完成表格。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
的
收获。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
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
繁索,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5.总结
全文,升华情感。借助表格,师生互动,在师生对话中,让学生对雷
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进一步
深刻化。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雨后图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
丽。
在这部分设计中,结合图表和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既加深了
课文印象,又
以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以朗读结合图片的形式,描绘出雨后美景,
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的欲望。
五、说板书设计
16 雷 雨
雷雨前——压 垂
雷雨中——
雷雨后——挂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然后在精
读课文的时候,分别整理并板
书雷雨前雷雨后几个用得非常准确的词。整个板书
简洁,条理清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
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
然现象。亲切通俗、富有韵律的语言,丰富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能
吸引学生走
进大自然那奇妙的世界。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
学知
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
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因此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练习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二年级学生生活
经验肤浅,方位感很弱,虽然在数学可上学过辨别方向,但
那是平面的,和本课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感知
是有很大差别的。根据本组课文的
教学要求,我把“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作为教学
难点。重点
是“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掌握一些辨别放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神秘”。
三、说教法
1.扶放结合法: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
br>生学习第二节,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然后让
学生运用这一方法
学习第三、四、五节,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2.“以读代讲”法:《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
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
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根据本文特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
形式的读,读中理
解,读中体会,积累语言。
3.“直观教学”法:通过幻灯片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
学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属于诗歌的形式,四句为一段,无需学生分类标序号。我采用的教<
br>学模式是: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理脉络——细读课文,学习理解——巩固
总结,拓展交流。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展示指南针,向学生讲解这种陌生事物的本领
和能力,引出学生
思考,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齐读课题,引出所学。
2.初读课文,整理脉络。发布自由朗读的
任务,疏通生字我放在了这一环节,
所以这一环节很重要,要求学生找出生字词并画出来,要求读准字音
,同桌间小
组内互相正音。教师巡视,随机正音。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字形,了解
字义
,并注意在学文中随机巩固。根据动画演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相机纠
正,请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开火车认读生字,请小老师带读课文,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介绍了哪些辨别方
向的指南针?用“有
……有……有……还有……”“有……有……还有……和……”练习说话。
4.细读课文,学习理解。
课文是采用了总—分—总的模式,根据课程要求,
没必要强调文章结构,所以依次讲解即可。第一段引导
学生“慌张”可以换作什么
词让学生明白词语含义。第二、三、四段学习模式一致,先疑——谁是向导;
二
设——在哪指路;三指——靠什么指向;适时补充小科学知识,譬如太阳一天的
轨迹图、北极
星与北斗星的辨认、朝南的枝叶长得茂密、雪坡沟渠的南北等。通
过课件展示,学完一段
再次朗读等方法加深印象、强化理解。
5.巩固总结,交流拓展。鼓励学生总结课文,教师适时补充。
师生交流其他
辨别方向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五、说板书设计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向导 条件
位置 指向
太阳
中午 在南边 树影指北方
北极星 黑夜 在北方 指北
阴雨天 树的枝叶 稠 指南
稀
指北
积雪 沟渠 化得快
指南
化得慢
指北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
,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
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
《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
,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
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
飞船里,水失去
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
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
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
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
训练。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词。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1.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2.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制成飞船形状的字卡、词卡。
三、 说教法和学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训练学生识字
写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甚至在说
话中创造语言,体现了工具性
的特点;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
想学、
乐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怀。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
望,让学
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
式的读—小组说—模拟宇航员介绍
,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
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识
字中,我先让学生读文自主识字,接着由句—词—字的方式呈现,让学
生再次认读,体现识字的层次性。
接下来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研读感悟中,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就放手让学生自读、
模拟读、介绍读、展示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间或穿插说话训练,
真正达到了理
解课文、提高表达、运用语言的目的。课标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要着力全面
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文感悟后,教师依据学生已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基础,顺势而导,让学生谈
学习的感受,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感情。接着又让学生
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产生对网络这一新科技的喜爱
,最后鼓励学生上网或上图
书馆再查资料,把语文课堂扩大到了课外,走入了学生的平常生活当中。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属于趣味科普性文章,内容易懂,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激趣导入,揭示
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合作学习,研读感悟——总结回顾,拓展交流。
1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不少学生对宇宙太空有一定的兴趣,我从航空、宇
航员带着学生引入到太空生活
,能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地过渡到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梳理生字我放在了这一环节,所以
给出自读任务,
要求学生找出生字词,同桌间互相正音,将课文句段读通读顺。引导学生采用多
种办法识记生字,比赛认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
相测读。根据动画演示,
学生书写描红,教师巡视,及时纠正或给出指导。
写字教学,重在写。但掌握好的方法,能使记字、写
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一环节让学生充分看—想—说,加深印象。教师的范写与学生的认真观察,能
让生较快地掌握写字方法。
在生字疏通了的情况下,请小老师带读,其余同学带着问题思考着听。
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
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能满足低段学生好表现的欲望,
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学贵有疑,疑而促思。学
生产生“想知道”的愿望后,
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能激发学生去通过读书探究的迫切愿望。 <
/p>
指名学生尝试整理文章脉络:课文围绕什么展开?具体讲了一些什么样的事?
你最
好奇的是哪一件事?你还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评议,教师适时补
充。
3.合作学习
,研读感悟。本课也是总—分—总的结构,可以不必细讲,首尾
呼应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即可。在学习课文
的过程中,可以不必按照课文顺序。我
依据学生的学习逻辑,改变学习顺序为“睡觉——喝水——洗澡—
—走路”,并不
影响整体的学习。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感悟太空生
活的奇妙之处。小组接读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有感情,最有趣。
4.总结回顾,拓展交流
采用让学生讲解介绍的方式巩固复述,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上台介绍,
可以读文,可以用自己的
话。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适时提问。学生介绍后,
示范读,领读。指名其余同学回答,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现行,从而了解“失重”,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课后请小朋友们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有关
太空知
识的资料,来和同学们交流。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他们今后人生中
非常重要的本领。
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产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为他们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五、说板书设计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绑在睡袋里
喝水
带吸管的饮水袋 失重
洗澡 特殊淋浴室
走路 穿带钩的鞋
板书设计简介明了,脉络清晰,能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复述课文。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有趣
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小马、小老鼠
都
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
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
的耳朵里,
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似、扇”等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学词,正确书写生字;朗读课文,读懂动物之间的对话。
【教学难点】
对比动物的对话,说一说为什么大象最后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因此,对于童话故事,他们并不
陌生,而且,他
们也能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东西。况且,这篇文章不算长,
理解起来应该很容易。
四、说教法
1、引入法: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大豆喜欢小动物,我以“你们
都喜欢什么小动物”
为话题,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几个动物图片让学生找出谁的耳朵是耷拉着的,谁的耳朵是竖着的,随机进行学习生字“竖、耷”,一词来
引入本课教学。
2、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
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抓
住小动物
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以及“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
话,
在对这些句子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识记生字词时,我让同学们小组活动,互相读,互相听,讨
论记住生字词
的好的方法,在巩固生字词时让生字反复出现,采用填空式朗读、大象过河游戏
等
方式识记生字,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生字的趣味性,也达到了识记的目标。同时,
让同学们细读课文,朗读
感悟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并在反复朗
读与感悟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1.游戏引入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大都喜欢小动物,我以“你们都喜欢
什么小动物”
为话题,出示几个动物图片,采用“连一连”的小游戏叫出动物的名字,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出谁的耳朵是耷拉着,谁的耳朵是竖着的,随机进行学习
生字“耷、竖”,以此来
引入本课教学。
2.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首先,我让学生聆听课文录音,用笔标画不认识
的生字,这样既解决了一些
不认识的生字,也为以后的朗读打好基础。紧接着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
朗
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生字词,然后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
在
学习生字环节中,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由认读
带有拼音的生词,同桌或小组之
间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词,接着利用“大象过河”的
小游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如果只是单一的认读,学
生学习起来一定会枯燥乏
味。为此,我采用了填空读句子的方式进行生字巩固,这样既降低了难读,又锻
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习多音字“扇、似”时,我没有刻意地拔高难读对生字
的意思进行解
释,而是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出现来区分多音字的识记。书写本课
生字我让学生先进行分类,找出几个生
字的共同点(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
右结构),再仔细观察生字,找到易错的地方提醒同学们,教师
对“扇、慢、安”进
行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4.精读课文,体悟文本
课文重点部
分,我让学生标画大象的话来了解大象的想法的改变,抓住几个
小动物对大象耳朵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是
导致大象思想、行文改变的根本。在教
学中引导学生读好问句,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提
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盆。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词引入新课。
2.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请学生根据提示语吻戏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体悟文本。
课文重点部分,我抓住了几个小动物对大象耳朵的评论,而这些评
论是导致
大象思想、行为改变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找出大象的体悟(课文最
后一自
然段),抓住这个段落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详细点评,让学生
受到启发。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在精读了课文之后,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悟,我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结
合着这
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们思考,使所学的东西真正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知识的一
部分。
5.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我让同学们思考,当有人评价自己的时候,自己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七、说板书设计
19 大象的耳朵
第1自然段
大象耳朵耷拉着
第2-7自然段
小动物说耳朵 人家是人家
第8-11自然段 竖起耳朵 我是我
第12-13自然段 放下耳朵
《蜘蛛开店》说课稿
一、说教材
《蜘蛛开店》是人教版二年纪下册第
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
了蜘蛛开店的过程,他思维简单,办事不够灵活,处事简单,结果自
己累的半死
还被客人吓跑了。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一波三折,内涵丰富。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蜘蛛的内心的变化过程。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属于低年级,它们的认知
水平较低,心理可塑性较强,对于学
生来说,蜘蛛开店,蜘蛛的思维方式简单,处事方式简单,比较容易
懂,而且课
文的篇幅不长,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四、说教法
1、引入法
蜘蛛的三次改变是课文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这三次改变的引读,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
决重点,更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还有利
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科学的价
值观。
2、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
重点句子和词语,是那些
能体现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的句子和词语,在教学过
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和洗浴,帮助他们理解
蜘蛛的心理变化,把握蜘
蛛的性格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说学法
引导学
生在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
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识记生字
的时候,我让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识记生字的
好方法,在拼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
。
六、说教学过程
1.谜语引入,运用谜语、多媒体等手段引入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蜘
蛛的
特性,从而引出课题。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故事
情节好奇,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初读课文,感知文本。在阅读时给出阅读要求,比如生字词的合作解决、
自然段序号标号,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流利通顺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归
类法组词法形象
记忆法等认读生字学习生字,教师指导生字的笔顺笔画书写,巡
视课堂,对写得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3.精读课文,合作学习。这个环节是为了突破重难点的,所以要求学生参与
课堂的积极性要高
,可以师生合作完成对文本的解读理解,采用答疑互动、分角
色朗诵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在潜移默化
间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在感受中
受到教育。引导学生梳理文脉结构,蜘蛛的三次开店、三次商品、三
次顾客,蜘
蛛每一次的心里活动过程,慢慢的变化等,都可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原文回答。
教
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三为顾客的外形特征对课文理解
也有帮助。
4.总结拓展,交流延伸。课后习题中有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这属
于口语表
达,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帮助。所以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
文本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所学的东西融会
贯通,不仅要会思考,还要善于表达。学生们相互间思维的
交流和语言的交汇,
既能够形成一个开放积极的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优点,在双重作用下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20 蜘蛛开店
起因——寂寞 无聊——开店
卖口罩——来了河马
织了一天
经过 卖围巾——来了长颈鹿 做事要考虑周详
织了一星期
卖袜子——来了蜈蚣
蜈蚣四十二只脚
结果——蜘蛛吓得跑回网上
本课的板书设
计条理清楚,能让学生根据板书的示意讲述主要内容,能够很
好地为文本服务,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感知
文本定有所感悟。
《青蛙卖泥塘》说课稿
一、说教材
《青蛙卖泥塘》是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有趣
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
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
种了花,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
被青蛙用勤劳的
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
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童话故事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
标,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培养初步品析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三、说学情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
对于寓言也有了一些积累,
在形象思维依然丰富的同时,逻辑思维也正逐渐形成,
开始为跨向下一个年级段——中年级做着各种知识
、情感、能力的准备。那么,
在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除了继续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重点外
,要
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把朗读训练和词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品词析句中体验语
文的魅力,
让学生习得必要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
运用等各种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课的
教学中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语段阅读,都尽
量教授并适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在愉快、分享中激发孩子学习
的欲望。
四、说教法
1、创设情境,游戏激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
的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开课用猜谜游戏将学生们
与课本拉近距离,自然带入课文主题。通过多
媒体图片等逐渐丰满不断变化的泥
塘,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文本故事的演变过程。识字教学时,用小老师带
读、开火
车读、为分好组的字娃娃起组名的方法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整节课我力争
让孩子
们快乐识字,轻松阅读。
2、读中有误,习得方法。
语文课堂应该是个灵动的课堂,不管是
识字还是阅读都应该让孩子们在学、
练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方法。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悟得规律,如寻
找同音字、
寻找形近字、寻找结构相近则字等,合作探究完成生字的认读学习,在交流识字
途径
的过程中发现生活处处可以识字的窍门,让学生自主掌握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青蛙卖泥
塘》故事具有承接性,因此我的教学流程为:导入新课——初读
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重点学文,感受变化——交流评议。
本课学习分为两个课时。
1.猜谜导入。引导学生说说青蛙的特性,自然导入课文。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让学生
自由朗读课文,给出自读要求,如标号自然
段序号,读准字音,合作学习,互相正音,将课文读通读顺。
请小老师带读或分
组读。检查生字读音。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词,如归类法、组词法、寻
找形近字小朋友法等,指导较难的生字书写,巡视学生的描红,并对写得较好的
学生提出表扬。整体读
课文,做到通顺流畅。
识记生字是二年级阅读课第一课时的重点,我在这一部分浓墨重彩,用各种
p>
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识记。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由句到篇,层层落
实读
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的教学目标。
3.快速阅读,梳理脉络。在学生齐读课文时抛出疑问,青
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遇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小动物又都给了青蛙什么样的建议?引导学生和我一起
完成对课文情节的梳理,既能够向孩子们灌输整体感知,理清线索的观念,同时
也是对多次读文的一次
从形式到内容的考察。
4.品读课文,理解学习。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后细讲课文。本课的情<
br>节前后相连,所以需要按照顺序讲解。先引导学生找出青蛙卖泥塘的原因、方式,
通过指导学生朗
读人物语言的语气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通过分析老牛的特
性来了解老牛对泥塘的建议和语气,抓住
青蛙的想法和行为,本课有一定的情节
重复性,仔细分析第一个情节会对后文的学习有启发性。引导学生
用学习第一小
节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探究学习课文后面的内容。
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语气
转变为学生采用上一节学习的方式,自主讲
解讨论了解情节故事,教师适时补充或提醒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学生不可能一次
性就能掌握课文的分析学习方法,所以我准备了多媒体的思路图,帮助学生分析
和了解。同时为了避免课堂枯燥,在课中安排了扮演动物角色的游戏,活跃课堂,
也能检查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程度。
5.重点把握,合作交流。第11自然段是课文的难点,可以不必死板的讲解
本
段的意思,让学生比赛朗读这一段,适时点拨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吆喝,如果
你是青蛙你会觉得这里怎么
样,让学生读出恍然大悟、愉快喜悦的情感,在潜移
默化间懂得青蛙用双手让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好地
方所以不舍得再卖。因为本
课的课后习题有要求口语交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对
最后的口语交际有帮助。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既能够提醒学生关心生活,细
心观察,也能够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六、说板书设计
21 青蛙卖泥塘
老牛——没有草——种草
野鸭——水太少——引水
卖烂泥塘 小鸟—— 缺树 ——栽树 好地方——不卖
蝴蝶—— 缺花 ——种花
小兔—— 缺路 ——修路
小猴——缺房子——盖房
本课板书设计按照课文的发展顺序来,条理清楚,能服务于课本情节,帮助
学生把握课
文脉络、整理课文的线索。
《小毛虫》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毛虫》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意大利的著名艺
术家达·芬奇所著。文章描写了
一只小昆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从而告
诉人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课文从一开始用对比的手
法写出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及行动迟缓;到小毛虫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
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一节作者用欣喜的笔调写了小毛虫终于变成了
一只美丽的蝴蝶
。
二、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即教学
中充分尊重和发
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任,学会主动学习以满足其终身发展的
需求。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识记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尽”。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教学重点:1.识记正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换种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大意;2.结合生活,明白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
道理。
三、说学情
根据教材要求,二下的教学重心应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学生已经进
入
了二年级,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
还是要作为重
点予以关注。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
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
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在第二期
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中,还强调了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它贯穿于整个教材
的各个部分,也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说教法
围绕已确定的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1、看图说
话,揭示课题;2、整体感知课文;3、研
读课文,体会理解;4、复习巩固。
1、根据课程调整意见,加强课内预习。
《小学低年级
语文课程调整意见》指出了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过重的学
习负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现行教材的
编写特点,对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内容
和教学目标作出了调整。《小毛虫》分为两课时进行
教学,两课时中融入了课文
的预习和学生的写字作业。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了学生预习。在初读
课
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重点要求。在课堂中我给学生充足时间
准备,首先让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再利用接龙读课
文、同桌读等形式让学生逐步做到文熟
字悉。又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抓住文中较
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将难读句子读正确。
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象。
所以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
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直观形象
的画面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词句的意思。因此,在导入课题时我利
用多媒体现
实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自然地导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再利用动画,
加
上配乐朗诵,形象的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即帮助学生
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
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为小毛虫而高兴,及其学生
的强烈学习兴趣。
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
用教材内容所提供的空间进行说话训练。本课中的省
略号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昆虫热闹
场面的动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阅读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词句。
本单元阅读的主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
学生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
的意思。在教学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
,
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同学的相互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
的感悟。 <
br>4、教学中,努力采用多种形式读。自由读、轻声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使学
生在练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揭示课题。给出
各色美丽的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昆
虫的形态样式,然后放出毛毛虫的图片,进行前后对比,让
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
了小毛虫的格格不入,从而引出课题小毛虫,让学生体会到小毛虫的可怜之处。 <
br>2.整体感知。布置朗读任务,给出朗读要求。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标好自
然段序号,同桌小组
内互相正音,将课文句段读通读顺。这个环节要疏通生字词,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请教小老师、生
字组词、寻找形近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词。用游戏的办法检查学生的识记情况。播放课文朗读,请同学思考
毛虫经历的
三个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脉络,对课文有整体的认知。
3.研读课文,领
会理解。这篇课文虽然按照生物演变的规律创作,但是在讲
授时无需拘泥顺序。在学生了解文脉之后,我
采取的是先引导学生述说感受小毛
虫的可怜与笨拙,体会小毛虫的行动不便,继而去了解小毛虫不悲观不
羡慕的心
理,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可贵,步步深入、步步讲解,然后直接请学生回答小毛虫
未来会
变成什么样?这样前后直接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生物的神奇美丽。
对重点句段的反复朗读,既能够
让学生领悟到遣词造句的恰到好处,也能让学生
领悟到文字文学的美感。知道了小毛虫最初的样子,也惊
艳到蝴蝶的美丽,学生
会对中间发生了什么而好奇,自然的引导学生了解中间小毛虫造茧以及本文的重<
br>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4.复习巩固。课文后面
有要求学生回答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不妨作为复
习巩固的环节在课堂上解决。鼓励学生根据板书或示
意图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
互相交流和评议,以鼓励赞赏为主。既能够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也能够鼓励
学
生敢于表达自己。
六、板书设计
22 小毛虫
每个人都有 万事万物都
自己该做的事
有自己的规律
可怜 温暖
灵巧
小毛虫 茧
蝴蝶
笨拙 与世隔绝
轻盈
抽丝纺织
耐心等待
编织茧屋
板书不仅是
解构课文的思维导图,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结构的一种方式,它可
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简练概括的新方法。我
设计的板书就是本着这样的想法,逻辑
顺畅,直观明了,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板书来复述小毛
虫的故事内容。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一、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
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
摇
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
及保护环境的
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
情况,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
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出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识记生字,学习书写生
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掌握不同
事物动词的使用,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是本课难点。
三、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
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课时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图片引入。
为
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了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
的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在读中感悟文本,
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识字教学中
,我让
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的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
习别人的
识字方法,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们的
生活是
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
这首诗,
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答、不读错字音、不读错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
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总结提升。
在总结全诗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写作意图,并以此为课外拓展
的出发点,把
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六、说板书
23 祖先的摇篮
大——一望无边
摘野果、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祖先的摇篮 猜想祖先的生活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感叹祖先的美好生活
本节课的板书体现
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主旨。完整清
晰,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学习理解这篇课文,整
理思路。
七、说预期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
步感
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
在读中体验
、感受。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说课稿
一、说教材
《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
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
述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一切事物都像幼稚的孩子一
样,要学会想要做的事情,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世
界因此变得和谐美好。
课文轻松活泼、通俗浅白的寓言,编织出世界之初简单、自由、和
谐的生活。课
文的最后思路突转,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
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认识“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9个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8
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三、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先用谈话法引入新课。如用当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这种
交流生
活的趣事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
文的整体
活泼轻松乐趣。细讲课文选段,指导理解重难点。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鼓励学生合作探
究,互相交流思考,自主学习。老师在细讲分析了一个部分
后,鼓励学生参考老师的方式,自主学习,争
当小老师,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四、说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互相交流自己小时候是
什么样的、第一次学习某样本领时的样
子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
入课题。
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要求学生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将课文句段读清
楚,了
解课文大意和结构。给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到了哪几样事
物学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把
握,不会割裂课文。
3.精读课
文,突破重点。细读课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随机
教学。课文的结构打乱对理解课文并没
有影响,如果打乱课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会更有益处。
如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
思考:太阳是怎样学习的?它学会了什么?
太阳为什么学唱歌不成功?理解“粗糙”的意思。想象一下,
太阳还可能尝试过做
什么?仿照文中语言说一说。在详细讲解一段后,后面的可以采取鼓励学生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课文的细解,老师抛出重点相机纠正。
4.指导朗读。课文构
思新奇,充满儿童情绪,表达上很有特点,将月亮、太
阳拟人化,语言有如孩童般快乐与自由。让学生选
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多种
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完课文后对课文有一个复习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太阳——发光、上山、下山
当世界年纪 月亮——不断变化
遵循自然
还小的时候 水——往低处流 世界有序
万物——自由生长,世界有秩序
本节课的板书提炼要点,简洁明了,体现了课文的主旨和大概内容,能
够帮
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整理思路。
六、说预期效果
这篇文章对于孩子们来说,
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此,这堂课我以重点句子为
突破口,通过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
握文章的中心,如,在教学过程中, 我抓住了
“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 提炼出
“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树立不断学习的信心”这样
的主题,以便于学生理 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 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更加深刻。
《羿射九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羿射九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
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羿射掉九个太阳,
拯救人类与水深火热的事情
,表达了上古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
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
等12个生字,会写“觉”“值”等9个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8
个词语。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
写字,朗读课文,了解后羿是如何射日的。本课教
学难点是了解诗歌太阳带来的灾害,在朗读中体会后羿
射日的英雄气概。
三、说学情
学生是二年级低龄儿童,认知水平低,心理可塑性较强。对于
学生来说,神
话故事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所以,他们还是能理解课文内容的。但
是
,对于主题,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理解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这些
离他们的生
活和认知太遥远了。
四、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展示个性指名读。
对于《羿射九日》的重点段落和句子,我在指导学生朗
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展示个性,指名朗读,这样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
抓重点词句。这篇课文篇幅有点长,如果长篇大论会有点枯燥
。我抓住文
中的重点句子,如,羿历尽艰辛去射日这段文字中,抓住里面的动词,既能让
学生理
解动作的过程,又能让学生体会羿的艰辛。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
学的始终。在识记生字的时候,我让同小组的同学用
“找朋友”这个游戏,这样提
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又能很好地识记生字,一举两得。
抓
重点段落、词句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的
顺序,让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
知。然后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深入学习课文,这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
向“会学”过渡。
五、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低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用神话故事导入,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他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回思考。学习了
生字后,我要求学生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强化对生字的记忆。
3.精读课文,体悟文本。这篇文章重点抓住
“人们生活的艰辛”、“羿射日的艰
难”以及“人类生活的生机勃勃”这些重点段落。
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先让学生紧扣重点词句自主阅读,体会句子中所蕴含
的情感,再通过朗读
,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交流对
话、感情朗读、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内化语言
,培养语感。
4.课外实践,拓展延伸。我以课文为依托,把学生由课内学习引导课外的实
践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六、板书设计
25 羿射九日
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羿射九日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
本课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脉络,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
理解。
七、说预期效果和课后反思
1.说预期效果
认识“射、熔、箭”等12个生字,会
写“觉、值、类”等9个生字。能够讲述
这个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在朗读
的过程中,体
会羿的艰辛,感受上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
感受
中国特有的文化。
2.说课后反思
在备课时,我觉得这篇神话故事内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
,在内容上很容
易理解,但是,对于文本中所体现的中心意思,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认知较
少
,还不能完全理解“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这一主题。我就针对
本课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
的兴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来理解内
容,感悟主题。
令我忧虑的是,孩子们虽然
能初步感知文本,但是对于教师提出的更高的
要求,部分学生还不能完成得很好,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要
优化课堂教学设
计,想出好的教学策略,更多的关注后进生,让后进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进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