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单元说课稿

温柔似野鬼°
748次浏览
2020年12月06日 20: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源之水-白骨哀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顾瑛)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二年级下 册第59、60页的内容。本课时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整十数 (口算),两位 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
分的口算,不仅能在实际中运用,而且为以后学习笔算打下 坚实的基础。为了使
本课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我以学生体育活动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br>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主要以演示、谈话、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熟悉的生活 经
历为教学情境,自然 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
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确 率。
学法: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同桌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实际问
题中体会不 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制定三维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的),会正确 口算两
位数加两位数。
2、 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小组探究的过程,掌握两位 数和
两位数的口算的多种算法。
3、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加学习数 学的
兴趣和信心。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本环节安排了两道课前练习
1、 口算。
13+9 27+20 30+30 7+18 40+56
通过“同学们做题的能力都非常的强”“ 看谁算的 又快又准”等鼓励性语言调
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在动。又通过一个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 本
课内容做了铺垫。
2、 说出各数的组成。
35=30+5 46=40+6 78=70+8
通过例子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拆分数,把一个不是整十的两位数 拆分成一个整
十的数加一个一位数,这样为本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 探索新知
在情境引入中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
学生在 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也将本课教学置身学生跳绳情境之
中,通过“观察59页的图,发 现图中有那些数学信息”等问题。
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使数
学课充满了生趣。
在探索新知中我注重分析“比小华多跳”的意义,并由 此渗透安全教育,让孩
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一定安全知识。
分析图中的信息提出 小红跳了多少下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式23+45。探究
算法中我遵循《新课标》理念,重视口算、加 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我在本课教学中安 排三种口算方法。这三种方法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展示,最终得出口算方法。
又通 过提问小军跳了多少下呢?又一次把学生带入思考,运用刚学过的口算
方法来解决此问题,这一环节, 我们注重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 角度各不相同,所运
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
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 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
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
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
这样做,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 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
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 交流中促进数学
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 在几道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我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
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
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 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
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说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小红跳了多少下:45+23=68(下) 小军跳了多少下:45+28=73(下)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板书清晰、简洁,利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算法,使学生更能一目了然的
看到本节课的重点。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国标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一个很重
要的内容《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
这是第六单元第 6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减法笔算
和口算,整十数和整百数减法的口算,以及三位数加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学
习这部分内容不 仅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可以为以后
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小数减法打下 基础。而例题主要解决的是三位数减两
位数十位不够减的情况以及减法的验算。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过程,能计算三位数
减两、三位数(退位一次)的减法,学会减 法的验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及验算的过程。
二、说学情
(一)学生特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位数的笔算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数
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
影响,这 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设计中我主要采用:
1、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通过课件 中情境图的内容,让孩
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组织操作演示,多练习从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法
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中我主要采
用:
1、自主探究:在读取例题的信息和问题后,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理
清数量关系式。 < br>2、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和探索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和同学之间的
交流和总结并归纳出笔 算减法的法则和验算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出发。”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以教材为基础,从学生已有 的知
识水平出发,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先进行《两
位数减两位数》的 旧知复习,通过动画片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
法则及用竖式动手计算,将两个算式53- 26和376-32进行对比从而引入今天的
新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起学生对新 知识的渴望。
(二)教学新知、探究算法,交流共享
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例题
(1)从图中读取信息和问题,并理清数量关系式
教学中我首先展示 主题图并请同学清晰完整的说出两个信息和问题:“书柜
里有儿童小说215本,借出93本,还剩多少 本?”在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后让
学生先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来的本数- 借出的本数=剩下的本数
(2)列式计算
根据找到的数量关系式,进而列出减法算式后,接 着让学生尝试计算,在用
竖式计算时,有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十位上的1减9不够减,会把9反过来减1,
②有的学生在百位上的数相减时,忘掉把被减数百位上退走的1减去,算成
还有2个百。 ③也有可能会有学生算出个位上的5个一减去3个一,十位上的1个十减9
个十不够减,要向百位借 1个百就是10个十到十位上来减,和原来十位上的1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个十合起来是11个十减9个十还剩2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2,百位上的2个
百借走了1个就只剩1个 百了,所以百位上是1。
当学生出现这3种情况时,组织学生交流和思考下面2个问题:
①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②差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知道 十位上不够减就要向百位借1个百当作10个十和
原来十位上的1个十合起来再减,而差的百位上1,为 什么会是1,是因为百位
上的2个百借走了1个就只剩1个百了,所以百位上是1。一致得出第三种情况
才是正确的算法,再请基础较好的同学将正确算法的算理重复一遍。
对比之前的376-32 和215-93的两、三位数的减法不同,从而揭示出这堂
课的课题。板书:三位数退位的减法
2、探索验算的方法
最后通过对答案是否正确的质疑引入减法的验算
通过提问:“ 要想知道答案对不对,可以怎么做?”让学生打开思路,在自主
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下探索出不同的验 算方法,有的学生会用被减数减去差,
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有的学生也会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 被减数的方法
进行检验。在验算中如有学生用了第一种方法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没有出现,
也 不必单独进行讲解。
3、教学“试一试”和归纳总结笔算法则
为了了解同学们刚才的学习情 况,随后的“试一试”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
算643-580和764-429,意在引导学生把例 题中三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推广
到三位数减三位数中来,以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减法运算的法则。在学 生计算的同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时教师选出班上不同层次的4名同学进行板 演,组织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明确: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同时强调:如 果差的最高位是
0,这个0要省略不写。并对板演的情况进行讲评,有错的找出错误的原因。这
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及时订正,也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经历了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 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同桌交流、
自主总结,明确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的方法进行验
算。
(三)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
由于计算课的枯燥,我这样设计课后练习:
第1题, 组织学生完成竖式后,要让学生具体说说每一题的计算过程,同时
强调退位问题的处理方法。
第2题,在学生算出得数之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看看两道题
有什么联系,通过观察和思考 可以发现每组加法算式的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法算式
中的差和减数,算出的和正好等于被减数。进而初步认 识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理解减法验算的依据。
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和验算,再组织反馈和交流,留心观察
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并引导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订正。
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看图,完整口述题意,接着说数量关系式再独立完成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计算。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达到真正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若
学生总结的不够完善,我再加以补充,强化对知识的认知。
五、说板书设计



kobe图片-青少年犯罪案例


发放工资-半夜三更的三更是几点


广东本科分数线-风流权相


天翼wifi-个月


孤独人生-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英语六级成绩单-男人无所谓


高温天气-基督山


如何推广品牌-圣诞贺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