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统计
天空之城原版钢琴谱-像梦一样自由歌词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以亲近大海
为主题
的关于“统计”的知识。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
学生的
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是数
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数学
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
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要有所体
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
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
单的问题。本节课的统计知识是学生第三次接触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上册以“我又
换牙了”初步认识了统计。在一年级下册以
“我们的鞋码”为主题学会了用“正”
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通过学习学生
已经经历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形成了简
单的统计意识。
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有了这两部分知识做基础,我们二年级
上册的教材设计了以
“亲近大海”为主题,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它是学生今
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从“统计”这两个字眼上我们不难发现,它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去经历数据的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
程,前两册统计的学习是这样的,那么本节教材的学习
更是这样。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并倡导的“要关
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
们学习的过程”。我想本节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经历学习的过程,去品尝
学习的乐
趣,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上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
知识目标是:结合现实情境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感受分
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
的一致性,。
能力目标是:结合实例,培养培养学生的统
计意识、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发
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法和学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
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夏天海滨浴场上
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对分类统计的
学习。
2、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能力。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的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
基础上,与同伴一起探
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
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
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过程,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课件、学
生2份题签等。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验分类统计
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与一年级统计内容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让学生学会
按不同的标准
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加以统计。本节课的统计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
大,那么如何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呢?
我们的教材是呈现了一幅夏日海滨浴场这一学
生特别喜爱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组织学
生提出“正在游泳的有
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两个重点问题。根据第一个问题,重点就
是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统计的方法。第二个问题重点就是组织学生巩固
按不同的标准
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面对教材的这种情况,我有两点自己不同的处
理方法:
首先创
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游泳的人数减少了几个,呈现出了一幅比较
清晰的画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不让学生受到人多的干扰,为顺利学习分类统计
做好基础。这也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作为实验教师
可以偎教材,但不拘泥于
教材的说法。
其次在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这一问
题中,我们书上直接给出了两种
分类统计的标准:一种是按男女分,一种是按是不是戴游泳帽分。我在设
计时感觉
根据知识和经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探究出分类统计的方法,就把对这个问题的解
决,
设计为小组合作探究来学习,而不是直接给出按标准。我认为这样做即使学生
探究不出分类的统计方法,
在这个探索活动中学生也将得到其他方面的锻炼。而且,
只有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参与交流,老师才能了
解学生的原始思维状态,把握新旧
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
有了我
对教材的认识和我备课的这些想法,以及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
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拓展应用,巩
固深化。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
。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首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再播放一段美丽的
海边录相,引出书上的主题图,
再重点提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2个
问题?在
本环节我注意了3点:第一点让学生猜一猜录像中跑向大海的小朋友去干什么?引
起学
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第二点在学生充分识图后,我注重了从
下到上,有顺序的进行了一
个小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学习
方法的教育。第三点在学生提完问题后我注重了一
个全面性的总结。目的是使学生
认识到通过一幅图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今天就重点来解决2个。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
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要
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
流,
以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中,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分类标准统计“正
在游泳的
有多少人?”达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了三
个小环节完成:
第一个小环节:讨论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首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与同
伴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启发他们说出不同
的分类统计方法,如:可以按性别分类统计,可以
按是否戴游泳帽分类统计,可以
按是否戴游泳圈分类统计。在交流汇报这个环节中,不怕
花大量时间,努力营造一
种民主、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让学生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
要
学会倾听同学的观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
种需要。在
完成统计表时,让同位合作选择一种或两种分类方法完成统计表,初步
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我认为在探索活动中,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必不可少。独立思考能很好的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但是他们因为受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有的思
考结果可能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交流
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结果积极
的进行反思,逐渐走向合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交
流的一是
和能力,但是在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的进行判断的意识相对薄弱,大多数
学生
局限在表述而非沟通的意识里。交流没有积极的反思与回顾,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努
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采用3人分组合作的学习
方式。
第二个环节:组织学
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多样性。让学生观
察3个统计表,通过提出并解决“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分类统
计时,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初步感知分类统计的意
义。在这个
环节的处理中在组织学生展示时把评价的大全交给了学生,如:你认为这种方法怎
样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可以吗?等等培养学生有意识的思考每一个观点,每一个
意见和建议。在思维的碰
撞中完善自己的认识,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第三个环节学生独立解决“海面上
一共有多少只船?”采取的是学生独立完成
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掌握分类统计的
方法。
3、借助刚才统计的感性材料,比较新旧统计知识的不同,来帮助学生理解分
类统计的意义和方法,在整个环节中都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展示的空
间,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
兴趣,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参与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
。
我这样分3个层次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层层递进。
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这样的:先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汇
报交流,并说出统计的方法,再有其他人评价补充。这样处理目的是兼顾到各个层
次的
学生,也体现了“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
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生数学的重要性。为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这一新的教<
br>学理念,在学生探索分类统计的方法以后,我告诉学生分类统计能让我们对统计对
象了解的更清楚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要用到分类统计,说一说你想统计什么?准
备怎样统计?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
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数学
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
和态度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统 计
1、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