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比喻

别妄想泡我
920次浏览
2020年12月06日 22: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古典乐曲-u盘不能格式化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冯志超)


八大常见修辞手法:

①我说你猜:听老师读句子,准确猜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4.爱心是一片照 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
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 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
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排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6.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借代)
7.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反问)
8.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是的,他是。(设问)
②我讲你忆:伴随老师所讲的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调动以前学习的记忆,巩固所
学。


修辞手法一:比喻

教学目标:
一、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
二、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教学设计:
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习运用比喻句。

教学内容:
1.引入比喻句


2.比喻句的定义、作用、组成
比喻句定义: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表抽象、难理解的事
物。
比喻句的作用: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易于接受;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
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的组成: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
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
“比喻词”。
“比喻词”有:好像、像、如同、好似等
(认识比喻句,分析比喻句的组成,分辨比喻句
例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本体:尾巴;喻体:大扇子;比喻词:像。
练习: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A.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
B.岁月就像一把杀猪刀。
3.了解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1)引导: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 然也有“像”、“好
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
的敌人。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
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
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
的荷花”之间只是 简单的像,不是比喻。
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 ”
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
又如:“我长得像范冰冰。”作比较,不是比喻
又如:这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表示推测,不是比喻
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 。”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
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 ,它们之间用“像”(比
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又如:我们班有很多小帅哥,像A,B 表列举,不是比喻
(2)小结: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感情要鲜明
例如:
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 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
红髙梁那样纯朴可爱。例写的是鬼子军官,例写 的是我们的战士,一恨一
爱,感情鲜明。
B.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妹妹快活的好像林中的小鸟。妹妹和小鸟是不同类的,但却有相同点:
快活。
C.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悉,运用比喻时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例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瞌睡人的眼”是熟悉的,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D.采用什么方法能想到具有相 似点的喻体?联想:通过一个事物,想到与之相
类似的另一个事物。
母爱是黑夜里的一颗明 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那么从母爱为什么能想到明星呢?那这个联想是 凭空来的吗?不是,这个需要
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知识,因此我们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多练习 、
多思考。才能写出好的比喻句,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2)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3)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4)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5)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4. 比喻句的分类
比喻句的类型:明喻、暗喻、隐喻(借喻)



下面我们来看这几个例句: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当中。明喻
(2)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中给你指引方向。暗喻:本体和喻体在形
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本 体是喻体,喻词常常由表判断的词是、成为、变为这些词
来充当。
(3)我抬起头,看见母亲 的双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 喻体)。


修辞手法二:拟人

教学目标:
一、了解拟人的特点及运用拟人的方法
二、学习运用拟人构造句子

教学内容:
1.引入拟人修辞手法


2.拟人的定义、作用、运用形式、特点
定义:就是用写人的词来写物,这种手法也叫“人格化”。
作用: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使文章变得生动,使事物具有了人物的感情
又容易理解。
运用形式:
① 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
② 把植物拟人化。如:小草在风中跳舞。
③ 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黄河在咆哮。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①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②不能出现比喻词;
③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断一断:判断以下句子是不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练一练:将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水稻成熟了。
2.河水哗啦啦地流着。
3.一阵春风吹过草地。



修辞手法三:夸张

教学目标:
一、了解夸张的特点及运用夸张的方法
二、学习运用夸张构造句子
教学内容:
1.引入夸张修辞手法
【夸张句一】
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火箭样飞翔。
【夸张句二】
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夸张句三】
他一点胃口都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夸张句四】
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疼。
【夸张句五】
重重如果摔一跤,几个举重队员都搬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夸张句六】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夸张句七】
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2.夸张的定义、作用、分类
定义:为了表 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
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
夸张。
作用: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 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分类:
①扩大夸张:
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我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
更快,更多,甚至达到排山倒海 、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我们先看《景阳冈》
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 里起了个霹雳,震
得那山冈也动了。”课文把老虎的吼声惟妙惟肖地写出来了。这种在古诗中我


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踪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万里
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例如在《我能行》中,“我捋起袖口,将锅凑
到水龙头,冲满水,然后张开“如来神 掌”先给它来一招“倒转乾坤”,再来
招“天昏地暗”,最后来个“荡气回肠”。一番折腾,累得我“气 喘如牛”。”
②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 处说,使之更
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如“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
也听 得到。”就是缩小夸张的使用。又如毛主席在《长征》中写道:“五岭逶
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五岭山、乌蒙山分别视为细浪、泥丸,藐视
它的小,突出红军的高大光辉形象。许多影视、文学作品大 量地使用缩小夸张,
甚至把人缩小成比蚂蚁还小的人,从而展开神奇的故事。
③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都说:“看见这
样鲜绿的麦苗,就嗅 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
夸张句的练习:
1、考场上静得很。

2、寒风吹到脸上很疼。

3、天安门广场可大了。

4、小溪里的水清得很。

5、大海里的鱼非常多。

6、我们村口有一口古井占了村口很小一块地方。
7、花园里的花真香。
8、他十分愤怒。


修辞手法四:排比











































修辞手法五:反问与设问










































通俗歌手-工商档案查询


怎么测试电脑性能-男人额头面相


答案杨坤-雅思词汇书


母亲节怎么过-aschool


朋友祝福短信-丹生谷森夏


stings-孟庭苇好听的歌


见义勇为的意思-沿海公路的出口


超级爆笑笑话-空中花园巴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