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真的难吗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校园搞笑小品剧本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真是难吗
近年来在科学教研活动的时候,几次听老师们反
映五年级的科学下册教学内
容是小学科学各年级中难度最大的,因工作的需要,上学年我担任了五年级科
学
任课老师,教学实践之后颇有感触。
一.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难吗
教学
内容难易度怎样,最有说服力是我们的老师与学生,一学期下来我的感
觉是“难了一点”,这从我校三至
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可以反映出(均为两个班,
约80人):
本校2010至2014年学年第二学期末小学科学五年级测试平均分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010学年
84.6
85.8
84.1
85.8
2011学年
84.6
90.6
78.3
90.1
2012学年
85.95
82.1
75.1
84.2
2013学年
89.6
84.2
84.2
88.6
2014学年
83.2
86.9
79.0
91.3
平均值
85.6
85.9
80.1
88.0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期末考试中,五年级下册的得分是普遍低的,而
且比较明显,当然这里有各年级
试卷难易程度评价标准等因素,但是连续几年底
5分左右,再结合我们课任老师平时的教学实践反映,以
及本人教学体会,我们
可以得出结论,小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真的难一些。
二.教材内容难在哪里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沉与浮”“热”“时间的测量
”和“地球的运动”
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实践下来,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的是“沉与浮”“地球的运动”这两个单元,这也就影响了五年级下册测试学生得分比较低的重要原因。
那么这两个单元究
竟难在哪里呢?笔者分析主要山要下因素。
1.“两个规律“容易混淆
“沉与浮”这
一单元表面上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现象,实际上学生真正亲身
经历并不多,又“沉浮现象”涉及了许多变量
与科学术语。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
体积、重量(重力)、密度及排开水量,而这些科学术语教学时,有些
不能直接作
1
为教学语言进行交流,比如密度、重量与重力等,这
就增加了教学时语言表述的
清晰度。再则本单元从知识结构上分析,从物体沉浮现象时开始(第1课),
探寻
物体沉浮的规律(第2至6课),继而研究沉浮的变量(第7至8课),其中研究解
释物体
沉浮的规律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二是用密度的概念。
教学实践表明,当两种解释原理
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会造成混淆不清(对于五年
级学生来说,其中的一条规律也不是轻易弄清楚的)。我
们回想起到了六年级杠
杆这一单元关于省力有条理教学,部分学生也在困难,这里一下子涉及“两个规<
br>律” 五年级学生自然有难度了,是可以理解的了。
2.容易受前认知的干扰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对于五年级学生他们的概念已经有一些朴素、真实
的印象,比如太阳
是从东到西,地球可能是不动的(没有参照物,也感觉不到动),
四季变化可能与太阳远近有关等。我们
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如果没有模拟实践的正
确建立的概念,巩固概念的练习,那么在解决就问题的时候,会
受到前认识概念
的影响,赞成概念模糊而出差错了。
3.概念术语多,关联性强
第四单元难点是第6至8课研究地球的公转与地球相关现象,其中解释四
季变化、极昼极夜相关现象总是
出错,其主要原因概念多、关联性高,加上相对
其它单元变化的现象学生可以亲眼目睹,自然印象清晰深
刻,而“地球的公转与
地球相关现象”只能通过模拟实验等进行解释,又经线、纬线、赤道、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晨昏线、地轴线、时区、北极星,北斗星等许多相关的术语出现会造
成学生记忆中模
糊。
总之这两个单元涉及的科学概念特别多,认识原理规律相对比较抽象且相
互的关联性密切
,对学生解决问题增加了难度,加上其它第二、三单元中“热胀
冷缩”、
“摆的研究“也是一定难度,自然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是比较难了。
二.反思与改进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相对难了一些,并不是说明教材本身出了问
题,重要的是我
们老师要研究教材内容体系结构特点,分析学生在理解掌握过程
中的关键点,组织好探究活动,分解难点
,建立清晰有序的知识体系,争取良好
2
学习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个体会。
1.从两个角度把握教材重难点
五年级
下册是第一次教学,虽然课前也是花了时间进行研读准备,但是总
因缺乏实践,经常犯了“成人视角式”
的毛病(以成人的视角理解教材,进行教
学活动) 。教学“浮力”这一课,我按照备课计划,分“感受
浮力”“测量泡沫
的浮力”“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的浮力”和“解释上浮的原因”四个部分按部
就班进行探索活动,似乎也顺利完成,然后在随后的作业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主
要是对于重力、浮力与
拉力的关系与图解不能正确阐述与表示)。
之后与其它老师交流,认识到我自己对这部分是教学重点难点没有把握好,
我只是采用教学讲解的形式
告诉学生,学生大体进行了程序性的实验。之后进行
了补课: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实验体会木块浮在水面
、上浮中、沉在底部,重力、
浮力与拉力的关系,另一方面引导思考对于用图解符号表示力的关系理由。
另外
图解画力作为五年级也是新的尝试,这里必须有一个师生共同探讨形成的过程,
一定让学生
体会知识形成的经历。另外当然这一课有4至5个实验,涉及到几个
重要的概念,建议二个课时完成。
高效率的课,老师一定会从教材内在的结构体系出发,悉心梳理知识的前
后关系,分析把握
其重点难点,进而采用相应方法与手段进行分解与完成,第二
是老师要学生的视角出发,研判教学场景并
在具体的环节中作出适宜的点拨与引
导,共同经历问题的解决。
2.运用好质疑辨析的手段
教学探究活动一定多采用对比质疑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进行探讨,并要适时
作相关练习
进行辨析,尤其是相关概念容易混淆的。在具体的实验活动中,通过
观察发现问题,我们采用对比质疑,
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诸如“为什么*****”
这样单一的提问方式,我们更应该结合课题,联系本课在
单元知识体系的作用,
采用连贯式,多式样,递进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教
学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在师生实验马铃薯的沉浮两个实验
后,并小结后(马铃薯在浓盐水
中受到的浮力比清水中要大一些),我补充了三个
问题:
①
这个对比实验什么不变,哪些因素变了?
3
(马铃薯的重力不变,水变盐水后,水中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② 请用图解箭头表示两次实验中马铃薯的重力、浮力的情况?
(第一个图浮力线段箭短一些,第二个浮力与重力线段方向相反,长度相等)
③
如果要使实验2中的马铃薯沉下去,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比较好?
(在实验2的浓盐水中加清水等,并进行验证)
三个问题基于对比质疑进行思考分析,前两个
既有效复习本课知识点,又把
前一课图解线段法进行运用,第3个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技能与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小学科学学习切忌一味采用师生间讲解交流,通过简单
的识记背出来,
我们应该重点放在如何在激发兴趣上,重点放在如何在探索实验中思考感悟出其
中的原理,结合五年级下册科学内容上相对比较难,我的感触比较深的尤其重视
技能与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技能的掌握一定是通过学生的主动的求知趋动下
,通过动手体验,不断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的能力。策略这里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师生间总结得出
一般解题的具体思路或方法步骤,尤其要总结容易错误题目,得出的一些解题窍
门。下面举例三
个。
◆ 做过题目为什么还是错?
记得我在复习阶段练习一题: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应该拉得
( 松 )一些
(填写“紧”或“松”) 。当时有9人错误(约全班的14),我问“为
什么填写“松”?”有学生立
即说了,因为到了天冷了时候,受冷电线会“冷缩”,
电线就容易被拉断。正巧在期末测试的时候,有一
题选择题
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松一些
C.夏天冬天拉得一样紧
试卷分析发现仍然有8人错误,这表明原先我们练习与讨论,对于那些错
误认识的同学是几乎无效,也就
是说学生他们不是不理解“热胀冷缩”,错误是
另有它因。通过同事们探讨与学生生座谈,终于弄清楚原
来主要原因是,学生误
以为“夏天天热电线会伸长,应该要松一点”,他们把题目时空混淆了(其实夏天
4
电线已经伸长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如何创设轻松氛围,学
会倾听学生,了
解学生的意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任务。另外有些同学反映认为题目长搞糊
涂了,老师要引导会读题,其实这题关键的意思:夏天电线是拉得紧还是松一点,
从这个知识点出发题目
就十分简单了。而这类问题的有效解决,不是仅靠讲解,
一定要通过练习与辨析形成技能,才能得心应手
。
◆ 图形结合,帮助理解
教学四季成因相关问题的简述,这里涉及南北
半球、南北归线、直斜射、春
夏秋冬四季、极昼极夜等,学生也容易搞糊涂,我们首先通过模拟实验认识
各个
名称概念,做到人人参与,合作交流完成,尤其是结合图形进行说明,初步给学
生建立空间
的模拟。接着适时的板书帮助学生整理系统性的知识。比如四季成因,
以下图形结合,加上问题的因果关
系的提问与交流,学生便于理解与记忆了。
地球:公转、倾斜
阳光:直射、斜射
温度:有规律的变化
形成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 实践反思,熟能生巧,
再如,“请结合地球的四
季变化图(86页)你们觉得阳光的直射点,与四个节
季、极昼极夜有什么关联?”通过探讨学生总结,
直射点在北半球,那北半球就
是夏季,北极就是极昼,反之则反。
另外一个教学难点是部分学
生总分不清阳光的直射点,以致乱了,我采用的
方法是“一找二连三定”法效果不错。一找,就是找到的
太阳中心点与地轴赤道
中心点;二画,就是用尺连接地球点,三是确定地球点的位置(在北半球则是夏<
br>季,北极是极昼),几次实践操作与练习,学生就能熟练掌握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