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3
月光曲简谱-东莞西湖乐园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2.能错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复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
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二,图片导入,揭题解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
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
(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
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
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
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
讲讲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
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
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
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开始:
1.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出示:
(1)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
时评价,听了来了
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读好断句。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指名读--
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
记号。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想一想,这个字在句中什么意思?
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字意来读。知道怎么读了吗?再读一遍。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3.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
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小故事,请你轻声地读课
文,要求:借助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开始。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谁读懂了第一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评价:非常正确)
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出示
(2)巩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读百兽见之皆走,走什么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读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画面 <
br>我们想一下,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句子,
问什么意思),这里面
有个“复”字,“复”什么意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是
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指名说(侥幸得到兔
子)
小结:
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因的后
面要停顿。一齐读读。
看
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当他白
捡到一只兔子以的,会怎么想?
指名说--补充说--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指名
读,再读,一起读。
导读: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
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他的庄稼已经--,可是,他却依然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
于他这种想法,
你能一个词形容呢?(白日做梦)
教师板书:白日做梦 痴心妄想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
(3)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适时板书:一无所获 为宋国笑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出
示:
生自由读读,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
不劳动者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
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
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通背诵下来吗?自由背,齐背(提醒,
别把韵味丢了)
五、总结作业:
1.回家把《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听。
2.回家找来《曾子杀猪》《老马识途》这两则寓言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守株待兔》
人教部编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
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
则文言文。讲有一个宋
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
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
获的道理。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它既能启发学生
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
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所以,
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
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
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
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
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
思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
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
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
解语言,
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
悟、升华
。
教学目标:
1.认识“耕、释”等4个生字,学写“耕、其、待”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体会文章的韵味。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
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
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和故事有关的游戏,名字叫“超级联
想”。请根据出示的一组图
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
,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
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观察
学生猜出的三个故事(《坐井观天》、《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的特点,明
白寓言故事的特点:小
故事中含有大道理。
3.同样“超级联想”,出示图片。(守株待兔),揭示课题,生书空和老师一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学生讲讲以前听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2.早在2000多年前有个叫韩非子的思想家也讲过这个故事,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师读文)
让学生说一说听两个版本后的感受。
3.学生读文,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
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
方多读几遍。
4.检查学生的识字,多种
形式地读。重点讲“耕”字,会意字。左边的“耒”是农夫的种
田工具(图片展示),右边的“井”是方
块田。
5.写字“耕、待、其”。
6.展评。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
”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
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语文的人文
性与工具性特点,并且为阅读文章扫清障
碍。】
三、再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1.
2.
3.
指个别生读文。
听范读,体会巧妙的停顿。
学生再读。学习读小古文的方法“巧停顿,读韵味”。
四、制作绘本,疏通文意
1.学习第一句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文章中的哪句话贴合这幅图片?(宋人有耕者。)
(3)学生齐读。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田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田中有株。)
(3)学生再读。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课文是怎么说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相机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借注释,懂古文”。
(5)理解“走”字。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借助注释解释“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
(3)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于是这个农夫等了一天,到了第二天他——
当别人家地里的禾苗已经绿油油时,农夫却——
到了秋天,人们看到丰收露出笑容时,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里怎么说的?(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他为什么会被笑话?(侥幸得到的兔子)
这个农夫花很长的时间等一个侥幸,所以他才会——
一次的侥幸就让他不劳而获,所以他才会——
7.疏通课文
(1)“古今对读”的游戏:师白话讲故事,生古文讲故事。
(2)“古今对背”的游戏。
【设计意图:采取游戏形式来进行诵读,在理解古文意思的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升华寓意
1.人们会怎样笑话农夫,学生交流,请利用以下形式笑话他:
“农夫啊农夫,你可真是……”
“农夫啊农夫,你怎么能……”
“农夫啊农夫,俗话说……”
2.那我们要怎样劝?(赠送书法作品)老师送“实”字给农夫
,希望老老实实耕种。学生交
流也送字给农夫劝一劝他。
3.我们要以此为鉴:要靠努力,不存侥幸。(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同时以此为鉴。】
六、总结方法
学古文不难,可以“巧停顿,读韵味”,“借注释,懂古文”。
七、布置作业
1.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
个心存侥幸、
不劳而获的农夫。
2.老师送一面《南辕北辙》的镜子,交流他又犯了什么错?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要靠努力
不存侥幸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5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3.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
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
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
立足点。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文言文寓言的
学习步骤及怎样读出韵味。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语文课就是和语言文字亲近的过程,先跟文
言文寓言亲近一下(师
出示文言文寓言三步走和怎样读出韵味),生自由读。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谈话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
经典文言文
寓言中,(出示图片),看是什么?
2.
板书课题,解题:伸出手咱们共同写课题。
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3. 了解韩非子:出
示图片:这是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我们尊敬地称他——。韩非子不仅是尊称,他也
是——。出示书图。这本书是后
人集结他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了300多个小故事。今天我们学
的就是其
中的一篇。
4.
回忆方法:对于今天学的课文先干什么?出示读出韵味的方法,生回忆
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1. 读易错的句子
师:读好字音断好句是关键,能读好吗?考考大家
(1)折颈而死 指名读红字,大家读,说字意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读好断句
指名读句
出示标有断句的句子: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
指名读,大家读: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
学会生字:
学“耒”:生谈了解,出示图片师介绍,回忆带有耒部的字
学“冀”:找出与冀易混的字“翼”,说出不同
师介绍两个字的字源来历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大家读)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2. 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
指名读(到前面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课文读好了,下面咱们得好好地来了解一下这个小故事。
1. 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 交流理解
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交流:
(1)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
(2)生质疑不理解的词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生说“走”的意思,回忆含有走的句子
(3)想象画面
过渡: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被谁看到了?
(种田人)种田人看到装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结合图片和提示看谁能绘
声绘色地讲出来
。
生自由练说
指名说
过渡:白白得到一只兔子,还美美地吃一顿,种田人有了这
次意外的收获后,
第二天他是怎么做的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交流第二句
说句子意思
想因的意思:为什么种田人“因释其耒而守株”?
小结:一个“因”字
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
自然地连接起来了。所以在“因”后停顿。古人中
一个字往往表达一个意思。再
读读这句,注意停顿。
导读这一句:
因为白白捡到一只兔子,所以他……
因为没费一点力气就得到一只兔子,所以他……
结合插图想想种田人是怎样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
生自由回答
像他这样什么
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你能用一
个词形容种田人吗?把这个词放到句子试试
。出示:他这是:
教师板书:白日做梦 痴心妄想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
交流第三句:
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适时板书:为宋国笑 <
br>看板书小结、过渡:看来,种田人守的不只是树桩子,还守的是自己的白日
做梦……(生看板书回
答),他等来的不是兔子,反而是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你嘲笑他吗?为什么?
3. 感悟道理
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出
示:
生自由读读,理解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
格言。注意称呼。(必要让学生先说说怎样称呼)
生动笔写劝诫的话
交流,评价
小结道理: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不要白日做
梦……,否则就会……(
生看板书接答)。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
四、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1.
指导背诵:这么简短的小故事能背下来吗?自由背,齐背(别把韵味丢
了)
2. 过渡:古人
用简短的故事教我们做事、做人,我们今人也在活学活用中
展现我们的智慧,你能活学活用这个成语吗?
(估计有困难)
对联提示:出示:笑看人生百态 坐等世间闲财 生填横批
还有,课下可以阅读一下资料,可能对打开你的思维有帮助。
五、总结作业:
1.
阅读资料
2. 猜字谜:守株待兔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