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照例的意思-web版qq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陈基
教科书分析:
1
.课文摘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宋国一农
夫,守着田里的一
个树桩,希望能再得到撞上树桩而死的兔子。故事说明不愿付出努力,想
侥幸获得意外成功是行不通。课
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39个字,就把一个故事及议论写得
清清楚楚。它与“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
》一起,既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寓言提供了范
本,又为“快乐读书吧”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做了铺垫
。
2.课后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是三上“跟着老师
朗读课
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朗读目标提高,即学生需要在了解文言文的语言是以单音节词为
主的基础上,在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知道怎样才是正确
的停顿,从
而把课文读通顺。
3.课后的后两个练习题,指出了三下学习寓言的两个目标:(1)
读懂故事内容,即能用
自己的话讲讲故事;(2)通过具体问题的回答,检测对寓意的感悟理解,符合三
年级学生的
认知水平,从而避免要学生高度概括寓意的要求。
学情分析:
1.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通过三上文言文《司马光》的学习,再加
上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义与现代
语言
的异同有所了解,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2.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
《乌鸦喝水》等数篇寓言故事,尤其是二下课文《寓言
二则》更是直接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寓言”这种
文体,这同样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
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宋”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守”等9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2.通过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
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能说说课
文内容,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能用
自己的话说说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感悟这个寓言的寓意。
4.阅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能知道坐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
学交流。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宋”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宋”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
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
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
意指导符合语
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
,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
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
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问题1:这个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的课文。
追问
:二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寓言二则》,谁还记得什么叫寓言吗?(指名回
答。预设:寓言就是讲
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问题2: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读寓言故事,
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习作要
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3.小结:通过对单元导
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故事。这个
单元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1)要读懂
寓言故事的内容,明白这个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2)
习作是看图写作,要把图画表示
的意思写清楚。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1.导语: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单元的第一篇寓言故事是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
题。
板书课题:5 守株待兔
2. 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结合生活实际猜想一下:题目的每个字是什么
意思?题目
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预设:守:守候;株:树桩;待:等待;兔:兔子;守株待兔:<
br>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了解课题的字义,我们知道课题的意思是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是什么
人守候着树桩等待
兔子再来?这篇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课文
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了解了课
文内容,就能体会出来了。
二、指导预习。
(一)指导预习。
1. 导语: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选自战国末期法家学派
代表人物韩非的《韩
非子·五蠹》。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我们把《司马光》
读一读,
好吗?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啊。(PPT示《司马光》。自由读一读
,
齐读,重点反馈句子中间的停顿。)通过学习《司马光》,我们知道古人写的文章,以单音节
词为主,因此要特别注意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而且,文言文很多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是相
同的,但也有
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在不太相同,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注释来学习文
言文。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
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想一想,课文讲谁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的故事?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宋”“耕”“释”。
(3)PPT出示会写字词“守候、株、等待、触碰、颈、释放、其”复习认读。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其中会认读
的
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继续思考预习任
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
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课文讲谁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的故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指名回答。
预设:课文讲了宋国一个农夫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的故事。
句子:宋人有耕者。
2.小结:这篇文言文课文,寥寥数语,数十个字,就完整清楚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寓言
故事。我们初读
了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并借助题目,粗知了课文的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三、了解句子意思,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通过《司马光》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解了句子的意思,通过比照着朗读,就
比较准确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那么,我们就借助
插图、注释和结合生活实
际,了解句子意思,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任务:借助插图和注释,结合生活实际,用现在的语言,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然
后朗读这个句子,注意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说一句意思后,PPT出示意思;与课文句子比照着朗读,读好停顿后
,PPT
出示句子中间的停顿标注。)
预设:
宋人有耕者:宋国有(一个)农夫。(板书:耕者)
田中有株:(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板书: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有一只)兔子跑过来(头)碰上了树桩,折断了脖子死去。
(板书:触株
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因此,(他)放下他的耒守候着树桩,希望再一次得
到兔子。(板书:释耒
守株 冀复得)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子是不可能再一次得到的了,而他自己
被宋国的人
们嘲笑。(板书:为宋国笑)
3.导语:文言文多是一个字就是一
个词,即很多单音节词,因此朗读文言文,除了注意
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格外留心句子中间的停顿,
以词语或短语做停顿单位,不要读破句
子。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你能不看着停顿,能正确通顺流利朗读课文吗?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4.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朗读,师生评议;然后再练习,再反馈指导。
5.导语:刚才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些
同学好像已经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大家试一下,
看能不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出示任务:背诵课文,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6.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背诵,师生以词句间停顿为重点评议。齐背诵一次。
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耕者 有株
触株 而死
释耒 守株 冀复得
为宋国笑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背诵课文。
指名和齐背诵。重点要求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二、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感悟课文主题。
(一)复习句子意思。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
识
,用现在的语言,说了课文句子的意思,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逐句说,PPT逐一出示。(预设见上一课时。)
(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结合生
活实际,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就能读
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了。在这个基础上,你能用自己的话
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
讲一讲这个故事。做
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提示:1.可以根据故事需要补充合适的内容;2.
讲故事时可用
动作助说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评价。
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讲;(2)补充的内容合适,故事完整意
思符合原文;(3)语
句通顺连贯。(PPT出示。)
师生评议交流。
(三)感悟故事主题。
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读懂了
课文内容。那么,你认为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
话呢?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想一想,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因为这个农夫想靠好运气过活,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收获,最后落得田地荒芜,没有好结<
br>果,所以那个农夫会被宋国人笑话。
3.小结:课文用了39个字,就讲清楚了
守株待兔的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想不通过努力奋斗,而想靠好运气获得成功
,是不可能的。这个故事,最后演变成成语“守
株待兔”,人们一读到这个成语,就会想到这个道理。这
就是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的魅力所在。
三、阅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感悟故事主题。
(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南辕北辙”故事。
1.导语: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我们再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进一步感受寓言故
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
出示任务:默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就可予以肯定。
(二)感悟“南辕北辙”故事的寓意。
1.导语:我们读了“南辕北辙”故事,讲了故事,那么,你知道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
里吗?
出示任务:与同桌说一说,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2.反馈指导。
预设: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3.小结:故事中的坐车人把去楚国的方向搞相反了。方向错了,所有原来的有利条件都
会让错误更严重
,就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也演变成一个成
语,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四、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知识能力点见教学过程中的导语和小结)。
五、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株(一株)珠(珍珠) 待(等待)持(支持) 颈(颈部)劲(使劲)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耕”,左边是“耒”,不是“来”
;“释”,左边不是“采”字,是“撇、点、撇、横、
竖、撇、点”。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六、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耕者 有株
触株 而死
释耒 守株 冀复得
为宋国笑
(不努力奋斗,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