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守株待兔精品教案1
武夷山岩茶-女性职业套装
部编版守株待兔精品教案1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守株待兔》 人教部编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
言文。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
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
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因而被本国
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的道理。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
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它
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
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
联系实际为真。所以,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
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
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
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
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言的学习,不
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
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
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
来组织各项训
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
字中
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
教学目标:
1.认识“耕、释”等4个生字,学写“耕、其、待”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体会文章的韵味。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
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
部编版守株待兔精品教案1
一、游戏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
们,我们来玩一个和故事有关的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请根据出示的一组图片,
能不能猜出故事名
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
br>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观察学生猜出的三个故事(《坐井观天》、《狐假虎威》、《亡
羊补牢》)的特点,明白寓
言故事的特点:小故事中含有大道理。
3.同样“超级联想”,出
示图片。(守株待兔),揭示课题,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学生讲讲以前听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2.早在2000多年前有个叫韩非子的思想家也讲过这个故事,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师读文)
让学生说一说听两个版本后的感受。
3.学生读文,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
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4.检查学生的识字,多种形式地读。重点
讲“耕”字,会意字。左边的“耒”是农夫的种田工
具(图片展示),右边的“井”是方块田。
5.写字“耕、待、其”。
6.展评。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
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
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
性特点,并且为阅读文章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1.
2.
3.
指个别生读文。
听范读,体会巧妙的停顿。
学生再读。学习读小古文的方法“巧停顿,读韵味”。
四、制作绘本,疏通文意
1.学习第一句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文章中的哪句话贴合这幅图片?(宋人有耕者。)
(3)学生齐读。
部编版守株待兔精品教案1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田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田中有株。)
(3)学生再读。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课文是怎么说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相机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借注释,懂古文”。
(5)理解“走”字。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借助注释解释“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
(3)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于是这个农夫等了一天,到了第二天他——
当别人家地里的禾苗已经绿油油时,农夫却——
到了秋天,人们看到丰收露出笑容时,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里怎么说的?(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他为什么会被笑话?(侥幸得到的兔子)
这个农夫花很长的时间等一个侥幸,所以他才会——
一次的侥幸就让他不劳而获,所以他才会——
7.疏通课文
(1)“古今对读”的游戏:师白话讲故事,生古文讲故事。
(2)“古今对背”的游戏。
【设计意图:采取游戏形式来进行诵读,在理解古文意思的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升华寓意
1.人们会怎样笑话农夫,学生交流,请利用以下形式笑话他:
部编版守株待兔精品教案1
“农夫啊农夫,你可真是……”
“农夫啊农夫,你怎么能……”
“农夫啊农夫,俗话说……”
2.那我们要怎样劝?(赠送书法作品)老师送“实”字给农夫
,希望老老实实耕种。学生交流也
送字给农夫劝一劝他。
3.我们要以此为鉴:要靠努力,不存侥幸。(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同时以此为鉴。】
六、总结方法
学古文不难,可以“巧停顿,读韵味”,“借注释,懂古文”。
七、布置作业
1.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
个心存侥幸、不劳
而获的农夫。
2.老师送一面《南辕北辙》的镜子,交流他又犯了什么错?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要靠努力
不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