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守株待兔 教案4
可望不可即-储蓄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第5课《守株待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守株待兔》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的开篇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寓言故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读寓言故事,明白
其中的道理,并能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结合图画产生想象,能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守株待
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
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
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
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
情,
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
劳而获。这篇课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
言文,读好停顿,熟练背诵
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明白道理的关键环节。
寓言故事是中国传
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
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学习《守株待
兔》等寓言故
事,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鉴别是非、美丑的能
力。教学中要
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更要做好古今中外寓
言故事的推荐阅读,使本组寓言故事的教学形成主
题系列,充分落实
本单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要求。
教学目标
1.认识“释、冀”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5个字。
2.正确朗
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1
3.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明白
“做事要
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明白
做事要 靠自己的努力,
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的道理。
教学资源准备 连环图画、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文,引出课题(约6分钟左右)
1.小游戏“我出你猜”,教师出示一些寓言故
事的图片,学生根据图
片猜寓言故事。(预设:坐井观天、画蛇添足、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2.引出新课,明确单元内容。
师:本单元四篇课文均是寓言故事,其中有中国语言故事,
如文言文
《守株待兔》、现代文《陶罐与铁罐》,还有外国寓言故事《鹿角与鹿
腿》以及寓言诗
《池子与河流》。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第一篇寓言
故事——《守株待兔》。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守”“株”“待”。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三个生字,怎样才能写得正确、美观?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
指导。重点强调“待”的书写要点。(指
导“待”字时,强调书写横画较多的字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
的长
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4.生练习写字,同桌互评。 5.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既激发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从感官上提示
学生观察图画的作用。生字“待”的指导
2
为后面归类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文本,落实通顺(10分钟左右)
1.请学生简单讲讲你了解的“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守株
待兔》啊,与你们之前了解的在写
法上不太一样啊。打开书第16页,听老师读《守株待兔》(课件出示
课文)。
3.师:与你读过的《守株待兔》有什么不同?(引出文言文)
4.回忆
上学期学习的文言文《司马光》
师:理解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读正确,读好停顿。
5.出示短句,根据
停顿读一读。 宋人/有耕者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
可/复得
(重点指导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6.指导书写“耕”“其”。
(1)师点拨:“耕”字是个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
的独
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
会意。
(课件
展示,教师讲解:大家看,“耕”字左边的“耒”是古代用来
耕田的一种农具,文中有一句话就提到了这
种工具,是哪一句?“因
释其耒而守株”。右边的“井”是官府划分给农夫的方块田。)所以古
代的种田人叫做耕者。
(2)课件在田字格中出示“待”“耕”“其”,学生观察三个字的共同点,根据“待”的特点说一说如何写好“耕”和“其”。
3
师:这两个字也是横画较多的生字,还记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吗?
生:书写横画较多的字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
距离,避免拥挤。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书写“耕”“其”,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实
物投影评议,重点评价学生书写的横画的长短和距离)
7.依据停顿,
练读故事。(课件出示)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看谁读得通顺。 (3)齐读。
(设
计意图:复习《司马光》旨在帮助学生回忆文言文的特点,学生
初读课文侧重读准,读好停顿。“耕”“
其”“待”三个生字归类进行
指导,紧扣语文园地二中“书写提示”板块,教会学生写好横画较多
的生字。)
三、借助注释,读懂故事(约8分钟左右)
1.过渡:要想读懂课文,
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借图想象……
2
.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文中的注释读一读课文,你能读懂哪一句就
和大家交流哪一句。(学生自学,师
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注:可以无序,学生说清楚句意时可以追问是怎么读懂的。)
4.重点指导理解“走”字的意思,课件展示骨刻文“走”字的字形特
4
点,辅助理解,引导学生由字形感受汉字的最初意义“走”即是“跑”。
5.指名借助注释说说整个故事的大意。
4.出示第三幅图,生配文:“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指导朗读:
(1)教师设疑:兔走触株,怎么就撞到树桩上折颈而死了呢? 师:说
明兔子当时跑得怎样?
生:很快
(2)师:想象一下,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
(有可能遇到了猛
兽或者遇到了猎人,野兔正在逃命。)
师,谁来读,读出这种紧张感
和危险来。
(3)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
逃命,才慌不择路
地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因为要逃命,才跑得像离弦的箭一样,才致
使它一下
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所以,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
人地里的树桩上实属——?
预设: 生:意外 生:巧合 生:……
(随机板书:意外、凑巧、偶然、巧合)
(4)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图训练关键点在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当时情况<
br>的实属巧合,并借机指导朗读。要注意这里的朗读指导,侧重读出句
子的语气和重音,也就是要读
出句子的意思。这样,不同环节的朗读
指导就有了层次的区分。)
4.出示第四幅图,生配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观
察图画,启发想象。
师:认真看图,仔细观察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想象一
5
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后,心情如何?会想什么呢?会自言自语
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2)创设情境,师引读。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而且能够结合图画 合理地想象出图中人物的
心理活动,让我们配合再读这句话,加深印象。
师:农夫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了头脑。
他——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女生齐读) 师:为了再次得到
肥美的兔子,农夫不再关心田里的禾苗。
他——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男生齐读)
师:农夫幻想着美好的事情会再次发生,幸运还会降临在他头上。
他——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全班齐读)
出示图3、图4
师:虽然是一次偶然情况,农夫却放下了劳动,执着地去等待不可能
再次发生的事情,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农夫?
生:……
(随机板书:心存侥幸 不劳而获) (3)引导猜测
师:学到这里,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农夫是否复得兔?为什么? 学
生自由回答,说出理由即可。
(设计意图:本图训练关键点,一是指导学生借助图画,仔 细观察这
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发挥想象,把图画的意思说清楚。引导学生了
解“把图画意思说 清楚”的方法是“观察图画,说出看到的、想到的,
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从而完成本单元一个训练 点。这个训练点
6
是习作的训练点,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的关联性
不是很强,所以此处
的训练是潜移默化的,强调的还是借助图理解文言句意,至于方法不
必总结
出来。二是创设情境读好并理解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
5.出示第五幅图,生配文:“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师:
看来兔真的不可复得,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2)师:农夫花长久的时间去等
待一件不可能再次发生的事儿,只会
收到别人的嘲笑。生活中,你遇到过像农夫这样的人或类似于“守株
待兔”这样的事吗?
生:……
(这里学生联系自己生活谈感受,如果所说的事
例与寓言本身联系不
够紧密,教师可以做正确的引导,如有的人买彩票中奖,从此不再劳
动,幻
想着再次中大奖,结果一无所有;有的同学没有复习功课,结
果考试幸运地考了不错的分数,从此不再付
出辛苦,结果不会再有侥
幸,成绩一落千丈……)
(3)师:结合刚才我们交流的生活中的人和事,你觉得农夫为什么
会被宋国人笑话?
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讲类似的人和故事,对学生是难点,
只有
把课文的意思弄明白了,才能联系生活理解道理。但是应注意,
道理不是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而是要让学
生用生活中的人和事讲道
7
理,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肯定和鼓励
。这里的理念是用一句话概括
出道理,是学了课文,能用生活中的事,举例讲明道理,是学习语文,从而解决了课后练习第二题。)
五、借助绘本,背诵故事(约6分钟左右)
1.集中出示五幅连环画,去掉文字提示,学生试着背诵。 (1)根据
连环画接龙背诵;
(2)根据连环画男女生分角色背诵; 2.去掉连环
画,再背。(熟读成诵,齐背)
(设
计意图:此环节体现指导学生背诵的梯度性,先是由连环画提示
配文,然后集中出示五幅连环画配部分文
字,再提示背文,最后去掉
文字提示,去掉连环画,达成熟能成诵的目标,顺利落实课后练习第
一题。)
六、学法迁移,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下课时完成任务)
1.请大家读读阅
读链接《南辕北辙》,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
错在哪里?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推荐阅读: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中的九个寓言故事,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历了解更多的寓
言故事所讲明的道理,下节课选取1—2个寓
言故事与同学交流。
3.把《守株待兔》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
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
对比阅读《南辕北辙》,并推荐阅读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中的寓言
故事,把课内阅读拓展至课外,不仅使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人和事,帮
8
助他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寓言讲明的道理,更让他们通过阅读寓言故事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鉴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兔 死 偶
然
9
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