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558次浏览
2020年12月07日 09: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qq特别关心查询-湖南省旅游景点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叶毅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 br>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 br>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能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写宋国有一个农民偶 然在田地里捡到一只撞在树桩上的兔子,就终日
守在树桩旁等着兔子送上门来。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妄想 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
《陶罐和铁罐》写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 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
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个人 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 角和鹿腿》写一只鹿喜爱自己美丽的角,嫌弃自己难看的腿,可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美丽的
角却差点 儿送了它的命。这则寓言教育我们要学会全面看待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也不要因 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
《池子与河流》写池子 享受安逸清闲的生活,河流不顾自身安逸,为人们做贡献。一年年过去,河流
至今长流,池子已完全枯干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
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 添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该不该实 行班干部轮流制”这一主题进行讨论,讨论时应首先表明自己的
观点,再说清楚理由,学会从多个角度看 待问题。
“习作”的主题是“看图画,写一写”,要求学生写一段话介绍课本上的图画。写之前,要仔 细观察
图画,明确图画的内容。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语文园地”包 含5个部分。“交流平台”让学生互相交流读过的寓言故事,谈谈寓言故事教给自己
的道理。“词句段运 用”让学生积累“AABC”“ABAC”式的词语,学会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学会写
通知。“书写 提示”让学生规范书写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理解这些成 语的含义。
“快乐读书吧”介绍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 等寓言故事书,
旨在激发学生对寓言的兴趣,拓展阅读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熟悉寓言的艺术特征、写作手法等。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把握生字的字音、字形及含义,学会组词并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形式,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2.品味重点语句,学习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
3.思考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寓言的兴趣,从寓言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熟悉寓言的艺术特征、写作手法等。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品味重点语句,学习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
2.培养对寓言的兴趣,从寓言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得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措施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动画,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
境,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2.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本剧,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寓言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鼓 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以故事会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还可以动手搜集、整理资料,
办关于寓 言的手抄报、编寓言故事集等。
课时安排
《守株待兔》2课时
《陶罐和铁罐》2课时
《鹿角和鹿腿》2课时
《池子与河流》1课时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1课时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9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3.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解决生字障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熟读并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叙述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9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做事情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古时 候有一个农夫,有一次,他在种田的时候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农夫很开心,把野兔捡回
去饱餐了一 顿。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最后农夫却落得被众人笑话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
入今天的学习 来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宋”“释”等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 br>(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颈、释”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株、耕、
触”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
“加一加”识字法:
株=(木)+(朱)
耕=(耒)+(井)
触=(角)+(虫)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守”下部的“寸”的横要舒展,写在横中线上。
“株”左窄右宽,左部“木”的最后一笔是点。
“宋”左撇和右捺要伸长、舒展。
“耕”左部的“耒”三横间距均匀,右部的“井”竖撇和竖伸长舒展。
“颈”左部的最后一笔要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
“释”右上部的“又”要舒展,盖住下部。
易错提示:
“守”“宋”上面都是宝盖头,不要少写一点。
“待”左部是双人旁,不要写成单人旁。
“其”中间是两横,不要少写或多加横。
(3)归类识字。
基本字带字归类示例:
朱:株(守株待兔)—蛛(蜘蛛)—珠(露珠)
寸:守(守候)—村(乡村)—过(过来)
寺:待(等待)—侍(侍奉)—涛(浪涛)
木:宋(宋代)—床(床前)—休(休息)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 确: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地里耕作,忽然从远处跑来一只兔子,它一不小心就撞在田地里

< br>的树桩上死了。农夫很高兴。于是他放下农具整天守在那棵树桩旁,希望能再捡到兔子,结果却一无所获,还被宋国人笑话。
2.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请根据课文,概括总结一下寓言的特征。
明确: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兼具教育性和讽刺性;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
教师点拨: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是民间故事中的一种特殊
类 型。寓言的内容多是具有劝喻性、讽刺性和哲理性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
化的 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它往往借助这些艺术形象的活动现象,来表现人民群众的某种理想、道德观念、
知识 经验、思想方法等内容。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常用
比喻、 夸张、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悉了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故事情节,那么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故事
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继 续学习。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守株待兔 宋国 耕田 触角
头颈 释放 其实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农夫“守株待兔”的经过 ,接下来让我们细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寓
意是什么?作者对农夫的行为持什么态度?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翻译以下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明确:( 1)一只野兔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2)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
桩旁边, 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3)野兔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2.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明确:农夫在耕作时偶然捡到一只撞在树桩上的兔子,他寄 希望于再次在树桩旁轻松捡到送上门来
的兔子,于是放弃劳作,终日“守株待兔”。
3.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明确:兔子撞到树桩上被农夫捡到只是偶然的事件,不可能 天天发生。“兔不可复得”,农夫却还


执迷不悟,终日守候,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4.农夫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幻想不劳而获,不切实际,没有远见,不知变通。
5.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
6.假如你遇见了农夫,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明确: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 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要
老老实实地耕耘劳作,这样才能有好收成,才能过上好 日子。
7.除了课文,《韩非子》中还有许多寓言故事,请查找相关资料,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拓展示例: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 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难一》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 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兔走
触株( )

(2)因
释其耒而守株( )

(3)冀
复得兔( )

(4)而身为
宋国笑( )

明确:(1)跑 (2)于是 (3)希望 (4)被
2.总结。
《守株待兔》里的农夫做着不劳而获的美梦荒废劳动,最终被人当作笑柄。这警示我们不要存有侥
幸心理 ,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同学们,
让我们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吧!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偶然得兔


不劳而获
冀复得兔
守株待兔


为人耻笑


不可复得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1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段来刻画角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品味课文中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刻画角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
的短处,与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11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品味课文中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刻画角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
的短处 ,与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应该以什 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呢?是骄傲自大、看不起别
人,还是向他人虚心学习,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两种不 同的态度又会造成哪些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学习《陶罐和铁罐》,看看它们各自的经历会给我们什 么启示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陶罐”“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 /p>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捧、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 骄、傲、
谦、虚、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比较识字法。
比较识字示例:
骄(骄傲)—桥(木桥)—娇(娇气)
傲(傲人)—遨(遨游)
谦(谦虚)—歉(道歉)
虚(虚心)—虎(老虎)—虑(考虑)
懦(懦弱)—儒(儒家)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骄”左部的“马”最后一笔向右上斜提,右上部的捺要舒展。
“傲”中部的三横间距均匀,最后一横稍长,中间一横最短。
“虚”的长撇要伸长舒展,半包围住下部。
“懦”的右部上窄小下稍宽大。
“弱”要写得紧凑,“弓”稍细长。
“代”斜钩取弯势,斜提略缓。
易错提示:
“尘”的上部中间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代”右上角的点不要漏写,不要多加一撇写成“伐”。
(3)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亻:傲(骄傲)—代(古代)—价(价值)—倒(倒塌)
扌:捧(捧起)—擦(擦洗)—掘(挖掘)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9):写骄傲的铁罐看 不起善良的陶罐。第二部分(10~17):写多年以后陶罐被
当作文物从废墟里掘出来,铁罐却无影无 踪。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脆弱易碎的陶罐多年之后依然保存完好,坚硬的铁罐却早已没 了踪影,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
自己思考一下,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骄傲 谦虚 懦弱 古代
尘土 捧起 提起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 事,陶罐和铁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它们最终的结局
有什么关系?从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陶罐:善良、谦虚、自尊、宽容;铁罐:骄傲、自大。
2.课文是通过什么手段塑造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的?找出相关语句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明确: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①神态描写:铁罐“傲慢地问”表现出它骄傲、自大的性格;陶罐“谦
虚地 回答”表现出它谦虚、有礼的性格。②语言描写:“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现出铁罐自以为是、
蛮横无 理的性格;“不敢,铁罐兄弟”表现出陶罐善良、宽容的性格。
3.阅读第1自然段,结合后文说说为什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明确:因为铁罐自认为十分坚硬,所以看不起脆弱易碎的陶罐。
4.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铁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铁罐说陶罐“要不了几天,就会破 成碎片”,自己“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陶罐保存完好,
铁罐却无影无踪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 讽刺性,为后文作铺垫。
5.第10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起承 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表现出时间过去了很久,为下文揭示陶罐和铁罐的结
局作铺垫。
6.多年之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陶罐依然保存完好,被人们挖掘出来,视为 珍贵的文物;铁罐却因为长期的氧化反应消失不
见了。
7.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后向人们提出了什么请求?这反映出陶罐的什么品质?
明确:陶罐请求 人们把他的兄弟铁罐也掘出来。这反映出陶罐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为他人着想的
品质。
8.陶罐易碎,多年之后却依然美观;铁罐坚硬,多年之后却消失不见,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9.课文运用的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对比的表现手法。体现在陶罐和铁罐的对比,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的对比两方面。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写近义词。
(1)骄傲——( )
(2)奚落——( )


(3)轻蔑——( )
(4)懦弱——( )
2.写反义词。
(1)骄傲——( )
(2)轻蔑——( )
(3)懦弱——( )
明确:1.(1)傲慢 (2)讥讽 (3)轻视
(4)软弱 2.(1)谦虚 (2)尊重 (3)勇敢
2.总结。
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应自高自大,看不见 自己的短处;也
不应该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与他人相处时,
我们更要怀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对方的优点,与人友善、和睦相处。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陶罐:谦虚 易碎 光洁朴素


相互尊重

陶罐和铁罐



铁罐:骄傲 坚硬 无影无踪
和睦相处


7 鹿角和鹿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2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 的新词。掌握多音
字“称、禁、撒”。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熟悉课文,抓住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态度的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与《陶罐和铁罐》作对比阅读,注意两篇课文在写法和寓意上的相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全面看待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 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12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 新词。掌握多音
字“称、禁、撒”。
2.与《陶罐和铁罐》作对比阅读,注意两篇课文在写法和寓意上的相同之处。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全面看待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 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
长处,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鹿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鹿身上的哪个部位。
2.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大家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有这么一只漂亮的鹿,它最喜欢自己美丽的角,嫌弃自己难
看的腿 ,可是它在经历了一件事情之后,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它改变了看法呢?让
我们一起 到课文《鹿角和鹿腿》中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狮子”等生词的读音,“称、禁、撒”等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狮、鹿、塘”这些生字 可以结合图片来学习,“哎、传”这些生字可
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式来学习,“映”字可以通过猜字谜的 方法来学习。
字谜示例:
太阳照在水中央。(谜底:映)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狮”中部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右部“币”略窄,要写得紧凑。
“鹿”下部的竖弯钩要写得饱满。
“映”左部的“日”略窄,右部撇捺舒展。
“欣”左部“斤”的竖不要拖长,右上部的横钩向里收紧。
“赏”上部的短竖起笔在竖中线上,两边点撇呼应。
“传”右部的竖折撇起笔略向右倾斜。
易错提示:
“狮”的中部是短竖和撇,不要把短竖拖长也不要写成撇。
“匀”里面不要漏写斜提,不要写成“勺”。
“配”的左部是“酉”,不要写成“西”。
(3)归类识字。
基本字带字归类示例:


唐:塘(池塘)—糖(糖果)
皮:皱(皱起)—披(披风)—波(波浪)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4):写一只鹿喜爱自 己美丽的角,嫌弃自己难看的腿。第二部分(5~7):写一
只狮子追赶鹿,鹿的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 ,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里的鹿喜爱自己美丽的角, 认为自己难看的腿配不上角。同学们,你们认同鹿的想法吗?你们
更喜欢鹿的角还是腿呢?大家可以互相 交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狮子 鹿角 池塘 倒映
欣赏 匀称 别致 配得上
传说 哎呀 叹气
2.导入新课。
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鹿最喜欢的角是如何让它差点儿送命,最嫌弃的腿是如何让它逃
出生天的 。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鹿是怎样称赞自己的角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体会上述语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鹿角 的美丽精致,“多么……多么”的句
式加强语气,强调了鹿的美丽,表现了鹿惊喜兴奋的心情。

用“多么……多么……”造句
示例: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3.欣赏完自己的角后,鹿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腿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鹿忽然看到了自 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
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4.比较表达效果。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教师点拨: 反问又叫反诘、诘问、激问,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用问句形式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具有语气坚定、
感情强烈、气势逼人的特点。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
表 达否定的内容。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问这种说法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
者的 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通过反
问表达 出鹿认为自己的腿完全配不上美丽的角,凸显了鹿对自己难看的腿的不满。
5.阅读第6自然段,看看鹿的角和腿在面临危险时都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腿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角:“鹿的角却 被树枝挂住了。”
6.“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你从鹿 的感叹中学会
了什么道理?
明确:美丽的角也有不足,难看的腿却有大用处。我们应该全面看 待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
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外表的美 丽,更要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
7.有同学学完本课后,说:“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 最重要的。”你赞成他的说
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我不赞成他的说法。美丽的鹿角也不 是一无是处。当鹿遭遇危险时,鹿角是它用来自卫的武
器,鹿角还是一味中药材,对人大有好处。鹿角和 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不能完全忽视任
何一方。
8.将本课与我们学习的上一篇课文《陶罐和铁罐》对比一下,想一想: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鹿角和鹿腿》将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作对比;《陶罐
和铁罐》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二者的结局作对比。②寓意都是教育人们要全面看
待 事物。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里鹿的遭遇真是惊险!鹿最后的感叹也给了我们深刻的 启示。通过本课和上一篇课文的学习,
同学们知道要怎样看待事物,对待他人了吗?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缺点和
优点,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看待它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只有这 样,我们才不至于受到蒙蔽,才能
清晰、准确地认识事物。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尺有所短

鹿角和鹿腿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
寸有所长

8 池子与河流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2.把本课与本单元学习的其他寓言进行对比,注意课文在形式上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 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
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 己的生命增添
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池子每天安闲地躺在泥土里, 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河流背负着沉重的大船和木筏奔流不息、忙忙
碌碌。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我 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滔滔”“遵循”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妇、滔”这些生字 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涯、循、验”这些生字
时要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
形近字对比示例:
涯(生涯)—崖(山崖)
循(遵循)—盾(盾牌)—遁(逃遁)
验(应验)—脸(脸色)—险(危险)—捡(捡拾)
(2)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氵:滔(滔滔)—涯(生涯)—池(池塘)—流(河流)
(3)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诗歌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6):写池子享受安逸 清闲的生活,不理解河流为何那么忙碌。第二部分(7、8):
写河流不顾自身安逸,为人们做贡献。第 三部分(9):写一年年过去,河流至今长流,池子已完全枯干。
第四部分(10):点明主旨——才能 不利用就会衰退,才能被懒惰支配就会一无所为。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明确: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
活。
2.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明确: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泥土比喻成鸭绒垫,突出了泥土的柔软、舒适;一个“躺”
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 象生动地表现出池子积聚在泥土上的情态,表达出池子安闲、惬意的心情。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明确:水要流动才能保持鲜活。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明确: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年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洁 的水给人们带来了利益,所以河流受到
人们的尊敬。
5.池子和河流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池子代表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
和幸福的人。

教师点拨: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
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 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
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 情。课文就运用了这种手法,以池子象征
那些贪图安逸的人,以河流象征那些积极进取的人。
6.你从这则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 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贪图安逸的池子,忙碌奉献的河流,你更赞同谁的观点呢?我想,大 家还是更喜欢为人们做贡献的
河流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学习浪费才能、贪图享乐的池子 ,要做积极进取、创造价值
的河流,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池子:安闲 无忧无虑 完全枯干




利用才能积极进取
池子与河流


河流:忙碌 滚滚滔滔 长流不断
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围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
2.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自然大方。
3.倾听别人的发言,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学会尊重不同的想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晰、明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懂得分清事物的利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起班干部制度,相 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班干部制度的最初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协助老师更好地
管理班级,同时学生也能从 中得到锻炼。出于公平公正的考虑,有的班级开始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由同
学轮流担任班干部。同学们觉 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又会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到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
轮流制呢?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二、交际指导
1.分小组进行交流。小组每个人轮流叙述自己的观点,其他人要认真倾听,可 以发表不同的看法,
小组再一起讨论。
2.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有三:观点明确; 理由充分;表述清楚、有逻辑。评出大家认
为讲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到班上发言。
3.全班 交流。其他同学在听别人发言的时候,想一想发言的同学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最
后评选出表现最 好的小组。
三、交际示例
示例一:我觉得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轮流担任班干部,可以调 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同
学都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而且平常 不太注意纪律的同学,在担任
班干部期间会更加自觉、严格地管理自己,这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


示例二:我认为不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如果每个同学轮流担任班干部,有一些没有经验的 同学
可能就会处理不好班级事务,反而给班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如让最合适、最有经验的同学长期担 任
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不易出错。而且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担任班干部占用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
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
示例三:我支持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确实有些同学没有担任班干部的 经验,可能在能力上会有不足;
正因如此,他们才更需要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如果都不给他们证明自己 的机会,怎么知道他们能不能
做得更好呢?通过担任班干部,同学们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统筹能力等各项能 力,如果把这些能力用在学
习上,不仅不会妨碍学习,反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介绍清楚图画表现的内容。
2.学习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丰富习作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介绍清楚图画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的习作课我们要练习的是看图作文,相信同学们对此一 定不会陌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漂
亮的图画,然后请大家写一段话,把这幅图画介绍给其他同学。
二、写作指导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让学生想一想: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观察完后让学生回
答这些问题。
2.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再次提问:图画上的人物的动作是 怎样的?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鼓励
学生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同学交流。
3.对学生发言 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没有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提示,最后让学生按照交流的情况,
写一段话介绍这幅图 画。
三、范文评析
放风筝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小丽、明明和小华一起到公 园去放风筝。公园里景色迷人:蔚蓝的天空


中飘着几朵棉花糖一样的白云,绿油油的草坪 一望无际。小丽带来了她心爱的蝴蝶风筝,色彩斑斓,好
看极了。明明和小华则捧来了他们一起做的燕子 风筝。公园里放风筝的人还真不少!远处有一个小朋友,
只见他牵着风筝的绳子,迎着微风一路小跑,风 筝就在空中慢悠悠地跳起舞来。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看着
小朋友兴奋的样子,也露出了笑容。天上还有一只 红彤彤的金鱼风筝,微风吹来,“金鱼”仿佛在水里
游动。忽然又飞过一只“雄鹰”。哎呀!还有一只威 武的“巨龙”呢!真神气!看着看着,明明和小华
的手也痒痒了。小华把燕子风筝举过头顶,明明扯着风 筝线,说:“待会儿我数1、2、3,你就松手。”
小华点点头。“1、2、3!”燕子风筝挥着翅膀升 上了天空,它忽上忽下,像和小鸟在一起嬉戏、玩耍,
像和白云一起捉迷藏。他们玩得真开心啊! 总评:本文是一篇看图作文,图画的内容是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本文除了描绘图画上的内容,还
结 合了作者自己的想象,比如风筝飞上天的姿态、小朋友的反应等。文章还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形象生
动, 想象丰富。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总结, 进一步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
故事的寓意。
2.积累“AABC ”式、“ABAC”式的词语,学会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学会写通知,注意横画或竖
画较多的字的书 写规范。
3.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
4.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故事。
5.通过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学习。
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总结,进一步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学会联系生活 实际理解寓言
故事的寓意。
2.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的是寓言故事。《守 株待兔》教育我们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
《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要学会全 面地看待事物;《池子与河流》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
取。这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依然是“寓 言”。大家可以介绍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


和事谈谈寓言故事教给 你的道理。
二、交流平台
1.分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说说自己从 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可
以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说。
2.各小组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到班上发言,教师再作出点评、总结。
交流示例:
我读过一则叫作《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 里的禾苗长得快
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可把 他急坏了。有
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晚上,他回
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 儿子不明
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 不能急
于求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的道理。
三、词句段运用
1.仿词。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观察每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源源不断”“念念不忘”这 一组词语是“AABC”式的词语;“无忧无虑”“无边无际”这
一组词语是“ABAC”式的词语。
(2)拓展同样形式的词语。
拓展示例:
AABC式词语:
依依不舍、 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生生不息、咄咄逼人、莘莘学子、侃侃而谈、泛泛之交、济济一
堂、落落大方、欣 欣向荣、蒸蒸日上
ABAC式词语:
无法无天、自吹自擂、一心一意、人来人往、人山人海 、不吐不快、无影无踪、知根知底、尽善尽
美、知己知彼、忧国忧民、不卑不亢
2.仿句。
(1)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属于哪种描写?
明确:“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高兴地叫起来”都属于神态描写。
教师点拨:
神态是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神态描写就是把人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面对某一事件或物
体时的 神情和态度,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通过神态描写,读者就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到
人物的心 情、思想活动和性格等。因此,恰当的神态描写可以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
文章生动活 泼。
描写人物的神态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1.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要 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


变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 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
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因此,写作时要 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
2.在描写神态时,不能把神态和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状况 等割裂开来。人物神态的变化总是受
内心世界支配的,并且往往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 特征表露出来的,因此,神态描写
一定要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才能把人 物写得生动。
3.神态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或喜悦,
或忧愁,或惊恐,或悲伤,要根据文章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当时的处境而定,不能离开刻画人物 和表现
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4.积累一些常用的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或句子。
(2)照样子把给出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明确:咬紧了牙,跺了跺脚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
明确:高兴得眼睛都亮了。
3.学写通知。
(1)读通知,注意学习通知的格式要求。
教师点拨:
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
“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 br>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
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 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
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 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
体要求。
4.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2)选择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答案示例:
通 知
4月9日上午9点,请全班同学在班级门口集合,一起去参观博物馆。
李华
4月7日
四、书写提示
1.出示相关汉字的书写视频,或者是笔画笔顺的动画,让 学生观察汉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了解每个字书写时的运笔方法,让学生一边看,一边用手跟着 视频或动画中的动作进行书写。
2.指导每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指导:
“艳”左部的“丰”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在 横中线上侧,下面一横最长,在
横中线下侧。最后的竖笔不要拖得过长,应与右部的“色”的上下间距相 当。右部“色”的首画从竖中
线的右侧起笔,竖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弯弧度饱满,钩要收得利落。 < br>“静”左窄右宽,左部的“青”上大下小,上部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
横最长,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方行笔。右部的“争”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后的钩要收紧。
“ 植”左窄右宽,左部“木”的最后一笔变捺为点。右部的“直”中间三横长短、间隔均匀,竖笔
在竖中线 上起笔。
“霜”上部是一个变形的“雨”字,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左右各两点要呼应,横钩向里收紧 。下
部的“相”稍窄稍扁,左边的“木”变捺为点。
“睛”左窄右宽,左部“目”的两短横分 别在靠近横中线的两侧。右部的“青”上面三横间隔均匀,
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下半部起笔在 竖中线上,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害”起笔一点过竖中线,中部的“丰”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 短,下面一横最长,竖笔在竖中
线上,微微超出最下一横,不要拖长。下部的“口”略扁略宽。
“最”上小下大,中间的横在横中线上侧,较长的一竖在竖中线左侧,左下部两短横间隔、长短均
匀, 右下部的“又”起笔靠近横中线,最后一捺舒展。
“集”上窄下宽,右上部的四横间隔均匀,最上面一 横最长,中间两短横长度一致,最下面一横在
横中线上,长度略长于中间两短横,略短于最上面一横。下 部的“木”略宽略扁,横笔长于撇和捺伸展
的长度,竖笔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书写,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拿笔姿势。
五、日积月累
1.呈现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读清示例的成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初步了解每个成语的含
义。
2.让学生回答成语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完善。
明确: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 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
本事也丢掉。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中充数,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3.让学生读一读与这些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


4.拓展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拓展示例:
买椟还珠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一叶障目 对牛弹琴 画龙点睛
黔驴技穷 惊弓之鸟 塞翁失马
朝三暮四 三人成虎 愚公移山
六、快乐读书吧
1.导入: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寓言故事书。
2.介绍《中国古代寓言》,阅读课本中给出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说说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从客人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应该趁早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从主人
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不要忘记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出的建议的道
理。
3.介绍其他国家的寓言书,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
4.让学生从这些寓言书里选择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心情好的说说-养胃粥


婚礼钢琴曲-有字的qq头像


想念短信-兴义三中


六哲的演唱会-3中全会


补水保湿产品排行榜-好先生片尾曲


重庆火锅做法-杨虎围匡


抗日阅兵-辅警笔试


喝酒脸红-日狗狗的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