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5

萌到你眼炸
543次浏览
2020年12月07日 11: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爱的诗-国家节能补贴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平显)


《学写导游词》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九寨沟、 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
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 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
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择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能够讲 景点风
光,也能够讲与景点相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1、

掌握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水平,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
3、

加深学生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树立保护世界遗产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是学会导游词的写法,难点是把握导游词的语言特点,将资料中
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
1、

教师准备《颐和园导游词》习作范文。
2、

学生搜集关于我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模拟情境,初步感受“导游词”的特点。
师谈话导入: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导游词的写法,下课之后请 同学们当一回导游,带领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美丽的
校园风光。
[课始,教师几句简单的话语 ,既很好地组织了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
围,同时又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导游词这个新的内容,收效不 错。]
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当一回导游,过把导游瘾,想想你得做什
么准备?
生1;要了解这个景区的景点风光的特点。
生2:要搜集与这处景点相关的大量资料。
生3:要准备一份好的导游词。
师:同学们谈得不错,导游词就是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 解词。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

二、学习本单元习作的要求:
1 、请大家打开课本104页,找同学读一读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认
真听,看看本次习作向我们提 出了怎样的要求?


2、生自由读习作要求,读完之后用笔画出重要信息。
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板书:我国的一处世界遗产)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 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教师对每一条要求实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 写作要求,了解撰写
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三、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师:学习了 《颐和园》一文,园中的昆明湖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
让更多的人了解颐和园中昆明湖的美景, 老师又专门上了“导游网”查了些资料,
试着写了一篇导游词,就是同学们手中的《颐和园导游词》。现 在请同学们自由
轻声地读一读习作,想一想:导游词该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
什么)
1、

学生自由读文,读后试着同位间交流。
2、

在此基础上实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生1:写导游词一般在开头部分要先和游客打一下 招呼,对大家的到来表示
欢迎,作一下自我介绍。
师:是啊,这即是导游词的第一部分:(板 书:见面时的开头语)。这个部
分内容简短亲切又引出下文。例如范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还有老师开始上 课时说
的那一段,其时就是导游词的开头语。要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大家用 导游的语气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生2:中间部分要写一写这处景点的美丽风光。
生3:对 ,这应该是导游词的主要部分。习作中先对颐和园的作了一个总体
的介绍,然后具体介绍了昆明湖的美丽 景色。
生4:老师,我还发现您在介绍昆明湖的美丽景色的同时还引入了一段资料:
十七孔桥的由来。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说得都不错,你们刚才谈得也就是导游词的第二部分:
景点风光的介绍( 板书)。这个部分是导游词的正文,咱们能够介绍景点风光,
能够讲与景点相关的故事、传说等。在写这 个部分内容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呢?
生:要选最有特色的内容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 像《颐和园》一文,作者
就是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美丽景色。(师相机
板书:选特色、按顺序、融感受)
师:值得注意的是,景点风光的美是能够用眼睛看到的,而 景点名称的由来、
景点背后的故事、传说却鲜为人知,这些内容能够为这些景点增加神秘感。像孟
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关于犀牛海的传说……这样的导游词会更吸引游客。
正文写完了,最后要写什么呢?


生:要和游客告别,要对游客表示祝愿。
师:这也是导游词的最后一部分:(板书:离别时的告别语) 在游览结束时,
要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祝愿,像例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请大家齐读一下最后一段。
(以上教师的讲解结合范文,少而精)

师: 这仅仅导游词的一般格式,根据需要,能够实行适当调整。导游词的题
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能够 一目了然,你像,写泰山,题目能够是《泰山
导游词》。
[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 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
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能够从阅读中直接感悟 写法,并将写法灵
活使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借助例文,自己发现方法,教师只作精当点拨,引导学生明确导游词的写法。]
四、构思交流,口头指导。
本单元 我们学习了四篇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文章《长城》、《颐和园》、
《九寨沟》、《秦兵马俑》,课 前,老师也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我国的“世界
遗产”的资料,本次习作,你能够写课文中的内容,能够 选择资料中自己喜欢的
一处,也能够写自己以前去过的一处。
1、请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你打算怎么写?
[此环节要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实行选材构思,为动笔快速成文作好铺垫。]
2、全班交流。
生1:我想写、峨嵋山——乐山大佛。我想先写一写对游客的问候、欢迎,
作一下自我介绍,提 示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具体介绍乐山大佛,结尾部分表达一
下对游客的祝愿。
师:你能试着以导游员的身份说一下见面时的开关头语吗?
生1:能够。“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 家来到峨嵋山观光旅游,我是导
游员小张,游览过程中,希望游客注意安全。”
师:将来你肯 定会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员。说还能试着说一说见面时的开头
语?指生交流,加以指导。继续交流。
生2:我想介绍九寨沟。开头想写……中间想写……结尾想写……
师:能具体说一说你正文部分打算怎么写吗?
生2:我想先介绍一下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然后引入关于犀牛海的传说。
师: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当学生口头交流很笼统时,如果教师仅仅为走 过场,不加引导,这个环节
将失去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具体,起到给其他学生示范的作用。如果 学
生水平较高,习作前的准备很充分,课堂上可直接让学生口头作文,实行有针对
性地指导。]
生3:我想介绍泰山风景区。……
师:结尾部分你打算怎么写呢?
生3:“游客朋友们,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游赏泰山风景,祝您旅途愉快!再
见!”
[ 设计意图:在动笔成文之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构思之后,将导游词的三
部分内容分解开来,实行口头交 流,一来能够使学生相互学习,有所借鉴,第二
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 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
方法。这样做,有利于本次习作重难点的突破。]
友情提示:
有句俗话说,祖国风光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词语
言要口语化,我们要将课文或资料中的书面语 改成口头语,感觉就像与游客面对
面。例如,课本102页关于兵马俑的神态的描写这个段,老师将它实 行发这样的
改写:
“大家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
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个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分明在暗下决心,
誓为统一天下而 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
双眼凝视远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近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到
他轻微的呼吸声?”

五、动笔快速成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向人们 展示祖国优秀的“世
界自然、文化遗产”吧。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实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板书
见面时的开头语
我国的一处世界遗产 景点风光的介绍 (选特色、按顺序、融感受)
离别时的告别语















《导游词》说课稿

实验小学 李艳花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导游、导游词的了解太少太少,对自己查找的
资料不能准确实行改编,有的在格式上 也不太懂。课堂上需要老师的
更多的引导、启发。如果教学设计过程粗糙,学生不容易掌握写作知
识;如果设计要求过高,学生不易理解,参与的积极性就不会太不高。
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理解上的 障碍时,就说明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
太难,应该即时实行调整。我们能够领着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如
《颐和园》《长城》,重点改编一个导游词,把创写变成改写,重点
指导改写的方法。这样就会 降低难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但是,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不限制学生创作思路、写作内容, 让学
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去写,导致学生无从把握。失去方法的引导,
作文还是不能达到预 期目标。总来说之,没有方法引导的作文课、偏
离学生生活的作文课都是不成功的。

< br>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
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 作活动中,能够继续体会“世界遗
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材中明确 提出了习作的内容、要求和步骤,教师能够引导学生
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自由表 达、自主习作。
要提醒学生注意导游词的特点,如,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
确定重点,选 择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
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提示参观 游览的注意事项,
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 来,写好后能够安排模拟导
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下面我就这节课来谈一下我这节课
的感受:
感受一:授课的过程美
上课伊始,我很大方地走下讲台,说:“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一种亲切轻松的气氛中,这节作文指导课开始了。随后,我带领学生学习了习
作要求,由范文入手,开始学习导游词的写法,学生轻声读文后交流读后的发现,
我随学生的交流适时 点拨,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导游词的写法,这个过程是和
谐的,师生、生生之间是和谐互动的,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是以
学生的发现和交流为主的,有了范文作指导,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导游 词的写法。
接下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打算写哪一处,想怎么写,然
后实 行口头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相当一部分学生很了不起,他们懂得
很多,见识很广,又勇于发言 。)在口头交流的过程中,我分别找学生试着直接
来交流开头部分怎么写,结尾部分怎么写,学生那俨然 小导游似的生动有趣的语


气仿佛把听课的师生都带到了旅游景点,所有听者都笑了……有 个小姑娘曾去过
乐山大佛,她说:“导游词的正文部分我想重点写一写大佛的特点。”“你能试
着为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解说一下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乐山大佛作了具
体介绍,虽然不是很流畅 ,但却给其他为学生做了一个很好地示范,降低了成文
的难度。 我真诚地笑着对她说:“孩子,你说得太好了,老师难为你了!”孩
子报以甜甜的一笑。

感受二:两“充分”一“渗透”
一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习作要求 之后,提取出
重要的信息;让学生轻声读一读范文之后,想一想导游词怎么写;实
行作前构思: 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打算写哪一处世界遗产,你打算怎
么写等,都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以免内容雷 同,保证习作的质
量。
二要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每一次学生充分地思考后,都有交
流展示。既有同桌交流,又有小组交流,还有全班交流。同学们在交
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一次 的交流,学生都会从别人的故事中
受到启发,将自己的故事持续的完善。尤其是在小组内交流中同学之< br>间提意见,全班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学会倾听,
从同学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师评价中要渗透习作要求。想来,一堂成功的课,应该不是老
师提出习作要求,而是通过对话 、评价、指导,将习作要求有机地渗
透到教学中去。这应该是我们极力追求的“春风化雨”式的教学境界
吧!


12月25日是什么节-十全十美造句


描写秋的诗句-誓不再婚


禁烟标志图片-职业教育发展


新红楼梦剧情-建国中学


缺点英文-网吧营业时间新规定


手绘古典美女-代理商信息


我爱我-雨花茶


爱情断了线-粽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