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学习心得
粉墨登场的意思-好听的班群名字
小学二年级 “语文教材分析 ”学习心得
近阶段,我校
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全力进行各学科的教材分析。我们二年
级语文组6位教师在教材解读活动
中,分别对二年级的语文教材的全册及八个单元进行了
分析解读,并针对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教
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建议和策略。通
过分析、梳理、讲解,使我茅塞顿开,对教材也有了一个更具体
全面的规划指引,同时对自
己的教学也很有指导作用。
首先我对本册教材的教学
内容有了完整彻底的认识:全册共有阅读课文33篇,识字课
3篇,按主题将课文及识字整合为8个单元
,识字不再分单元,主要以随文识字为主。本着
“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原则,教科书按主
题将教材内容分为8个单元,单元主
题依次为“热爱祖国”、“爱心”、“明理”、“热爱科学”、“保
护环境、可爱的小动物”、“优秀品格”、
“感受冬天的快乐”、“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单元中
安排4—5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文。
课文前边是单元导读,以简洁、儿童化的语言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专
题,既起统领作用,又激
发儿童读书的兴趣。在单元导读中,还配有情趣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模拟
学生自主学
习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其次学习也使我更清楚地了解到本教材具
有以下特点: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课文具
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
培养这些语文实践能力;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和力;积极倡导学生的合作
学习,体现开放性
和弹性。它又使我认识到,在教学本教材时要注意到以下问题: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
部分
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
面的学习做好准备;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阅读教学,首先
要重视朗读的
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
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
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
物去感受、体
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教师
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
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
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
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
用语文。
第三、这次学习
,更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实施开放式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
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
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在低
年级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已经成为实施新
课标、新课改的策略平台。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使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育人的重要和不易。
第四、本次的学习,还使我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得到一些启发: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编排学习内容。
2、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和提问。
3、采用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之中。
4、教学方法灵活可变,以适应学生学习进度的差异。
5、设法把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
6、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更积极地学习)。
学习教材,挖掘教材,分析教材 ,首先得吃透教材。
那么,教师应如何吃透教材?
就是我这几天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位教育家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这说明教师要“吃透教材”必须要
日积月累
的学习和提高。反之,教师在“吃透教材”的过程中也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理论、实
践经验、个人素养得
到不同程度提升,达到双赢的效果。
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要“吃透教材”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读通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课文。
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读者的身份去读,理解它
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
图,理解文章所含蕴的哲理和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
物的观点方法,理解作者遣词
造句的妙处。
其次从学生的身份去读课文;了解学生对文章所传
递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
生的;积累水平生活体验与课文有哪些相同或差异之处,以便确立今
后的备课路向。
2、钻研教材,选准好切入点。
抓好切入点,选
准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
读期待。切入点的选择主要根据教
学重点难点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而确定。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反思的问题之二。。
有人说:“语文是灿烂的先秦
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
水的古筝,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如今新课程
更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追求空间,课堂
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课堂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
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
自由度也随之扩展。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
学的实效性呢?本人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
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1、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
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
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
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
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
美、情趣美、形象美、人
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
的困惑是什
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争议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
br>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体现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
2、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
课标的要求,特别
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即一堂课,让学生学
到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让学生得到怎样的思想教育,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
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
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
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
未知。学起于思,
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动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让我
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3、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体现在上课环节上,
要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互动情况。我们
教师一定要摒弃那种“我讲我的,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很累,学
生没有收获”的现象,树立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
趣盎然的良好环
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
挖
掘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三维目标的合理达成。在课后反馈
环
节上,课后也要通过检查作业、反馈练习、谈话聊天、互动反思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收
获程度,疑难问
题的解决程度,从而做到追踪记录,及时总结。我们只有眼中有学生,整个
过
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在“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病因——反馈解决”这样的良性
循环中不断提
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总结我领悟到: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
,
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更要
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
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
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
学模式;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
学生零距离,心贴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
感悟。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
br>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
(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
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
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
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
教学模式,体现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
,分组活动,辅导
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总之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反思下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到底应该以怎样的热情去
备战,我们经常看到“
教学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不断的创新。”是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不
同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所提出的问题更是千奇百怪的,因而教师的行业是很具
有挑战性的,我们一定要以学无止境的心态去面
对,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