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片段教学

萌到你眼炸
753次浏览
2020年12月08日 02: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为什么脸上会长色斑-养肝护肝茶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洪寿南)


一、谈话导入
1.动作描写是人物描写的方法之一。老舍先生说,只有写行动,人物才 能站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课文中动作描写的片段。
2.课文描写摔跤的过程分成三个部分
鹐架对阵→捕捉战机→揪住激战
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个部分。
师:摔跤比赛开始了,他们作好准备,对起阵来?(生读)
接着,小嘎子和胖墩儿捕捉着战胜对手的时机?(生读)
最后,他俩揪在一起,激战起来?(生读)
C.有趣吗?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 顺序进行动作描写,整个摔跤的过程就写清楚写
写有趣的。
二、抓住动作,学习写法。
1.比赛中小嘎子与胖墩儿彼此用了哪些招术呢?我们先来看“鹐架对阵”部分。
出示: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似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1) 读句子
(2) 小嘎子使了哪招?小嘎子使出了这招,胖墩儿也使出了这招。
(预设:请圈出小嘎子的动作;怎样的站;不要“虎似”)
(3) 抽生读——
小结:加上了形象的比喻,作者把“站”这个动作写出了画面感。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 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
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
不露一点儿破绽。
(1) 孩子们自由的读一读这段文字。学着刚才的方法,找出描写两人动作的词,想一想,总结出
两人使出的招 式。
(2)圈出小嘎子的动作。
交流:围、蹦来蹦去。
(3)大家可以发现这两 个动作是合在一起的,我们姑且把他们合起来,组成小嘎子的第一招:围
着猴蹦法
(4)小 嘎子使出这招是有理由的呀——他心里在想——难怪小嘎子敢跟膀大腰粗的提比赛摔跤呀,
原来他早想好 对策了,喔——读读写小嘎子的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5)胖墩儿也跟着出招了,谁来概括胖墩儿的招式
塌腰合裆鼓眼法。
谁来演一演。演得真好,你要感谢谁——本文的作者徐光耀,用了准确的动词描写动作。
(6)谁来读一读 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胖墩儿?
(7)老师引读——富有心机的小嘎子——(学生读)沉稳老练的胖墩儿——(学生读)
3. 这一回合,小嘎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占到上风了吗分出胜负了吗?这个回合两人(旗鼓相当,
不相上下。 )既然是分不出输赢,那我们把他们的招法交换一下,让他们出对方的招术,也应该一样吧。
出示:起 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
露一点儿破绽。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
仿佛很占了上风。
2.接下来是捕捉战机的阶段。


(1) 大家笑了,说说原因。
(2) 小结动作描写还得符合人物特点。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
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
不露一点儿破绽。
两个人各具特点,请带着感受读一读。
4.
(1)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激战开始了。谁来读——
出示:这样一来,小胖墩儿可上了当: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
不动他 。小胖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趁势往
旁侧里一 推,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2)抓住动词概括小嘎子和胖墩儿使用的招式。
(3)交流:嘎子的动作有——推拉拽顶、扳、钩,摔
点明:推拉拽顶这是连续动作。
(4)胖墩儿的动作有——别、推。
预设:当揪在一起的时候,小嘎子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了一招——
(推拉拽顶连环术、连环扳功)你自己觉得你这一招概括的如何?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概括吗?
大家觉得那一招概括的更形象有趣些?
但胖墩儿呢?用了牛劲立地术,稳如泰山,一动也不动。
(一别二推功),你的呢?都概括得不错。
最后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输了!
小结:同学们概括的招术形象而有趣!
(5)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5.比较动词。
(1)这样读还不能最好地再现这一比赛场景,让我们再把镜头拉到小嘎子和 胖墩儿前一幕。谁来
读——
出示: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两个场景同样运用了动词,但是你感觉,在动作上有着怎样的差别呢?
出示:这样一来,小 胖墩儿可上了当: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
不动他。小胖墩已经有些沉 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趁势往
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胖 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2)找两个孩子和老师合作读一读,想读的孩子可以跟着我们小声读一读,看你都发现了什么。
(3)交流发现:动作更快了,更有力了。你出一招,他马上出一招。彼此交锋更多了。
你是从哪些词语发现的?
你还有怎样的发现?
心情更急切了,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4)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比赛更激烈了。
6.
(1)原来如此啊, 比赛更激烈了作者就运用上了更快更有力的动词。那该怎样读才能呈现出这段
有趣而激烈的场面呢?我们 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2)此时大家一定很想亲眼目睹这精彩的一幕吧,好,那我们就来看看电视剧中他们摔跤的场面。


(3)带着刚才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读,一起来呈现这段有趣激烈的场景吧。
(4)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动词除了要符合人物特点,还应该考虑不同的场景。
六、学运动词
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一 个片段。书上写
道,小嘎子第一次比赛摔跤失败了,是满脸的不服气,一身的不服输。于是就有了第二次 摔跤的比赛。
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第二次比赛摔跤片段:
“咱们三盘两胜。” 小嘎子又羞又急地说。“又三盘两胜啦!好,三盘就三盘!”只见小胖墩儿挺挺胳膊,
乘着一股盛气,又 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胖墩儿站稳,突袭似的( )上去就是
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liè qie),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着又一( ),搂住脖子就按。不料
胖墩儿一哈腰,( )住了他的两肋……
1.填动词。
接下去就要考考大家了,拿出作业纸,请你根据提供的片段,试着来填填其中的三个动词。
2.交流:只要自己觉得恰当就行。
第一词语关注“突袭似的”、 第一词语关注“又”。
3.想不想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对照一下你填对了几个?你认为哪个词较恰当?
4.那么技巧型与重量级第二次摔跤最终谁赢了呢?欲知结局如何,且读《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技巧型 VS 重量级 过程清楚
围着猴蹦法 (……) 符合人物
( …… ) (……) 符合场景

2017中秋节-头像情侣


恐怖头像-save是什么意思


驰骋疆场-湖南怀化学院


宽带拨号连接-神农架旅游


恋人分手-落第


卢巧音好听的歌-湖北黄石理工学院


关于含羞草的资料-摔跤吧爸爸百度云


多媒体技术-手机qq音乐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