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教育部雅思报名-张清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017.9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2012新版教科书,总共有八个
单元:准备课、位置、1-5的认
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
各数的认识、数学
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新教材跟老教材相比,内容看似简单了,但实际上新教材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比较难,这对我们的教学的要求就更加高了。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以下几个方面 :
1.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
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
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
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立体图形。
7.初步了解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明白位置的相对性原则。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9.数学乐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下面我们从各个单元来具体解读教材,了解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准备课
一、内容:P2-8页,数一数、比多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使学生通过
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
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三、教材说明
- 1 -
1、P2-3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
丽的校园”为背景,使学生知道自己已
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
,且每种数量
不止一种,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P4-5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
10以内各数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
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
在本单元中只是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没
有安排专门的练习内容。
提示:在上课的
时候教师要指导正确的有规律的观察方法,即是从左到右,
或从上到下进行观察。并且要教给孩子们数数
的方法,数一个做一个小标记等。
2、P6-7页比多少。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
事情境,引
出学习内容,不仅增强了趣味性,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而且
提供了充分的教学资源:图中除了比较小兔和方砖,小猪和木头,引出“同
样多”“多”“少”的概念,
还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登,小
兔和小鱼等比较,充分感
知“同样多”“多”“少”。
提示:本节内容最关键的是一一对应
,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教具,
在黑板上出示,这样比较易于学生理解。
第二单元 位 置
一、教材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里是从空间方位的角度引入的。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改变过去少
“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
到几
何教学的范畴。“上、下”“前、后” “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
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的
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材说明
- 2 -
1.P-9页“上、下”“前、后”
“左、右”这三对方位, 由于“上、下”
“前、后”学生已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了(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儿童6岁能
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所以教材结合一些情境和学生的日常
生活经验,让学生去进行两个物体、或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
提示:这里要注意一个相对性,要找
准参照的东西,也要要求学生将话说
完整,比如尽量不要说汽车在上面,而是要说汽车在轮船的上面。
2、p-10页对于“左、右”方位的建立,儿童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有心理学家认为儿
童判断左、右的根据是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有人证明在
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
是手。也就是说,儿童建立左、
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
体的
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
按这样的顺序
来编排的。①让老师背对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观察自
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
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
左、右手对应起来,②再通过“做一做”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
、右,③
再通过“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逐步建立左、
右的概
念。
提示: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儿童也有自己的认知规律。要确定一个站在
对面的
人的左右,开始儿童需要真正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
步想象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上,以
此确定其左右。所以在教学时,最好用老师
和学生面对面,伸出右手握一握,引起认知冲突,为什么同是
右手,从自己的
角度来看对面同学的右手和自己的右手不在同一方向?这时还可以转到对方
同学
的位置感受一下,以此体会左右的相对性。由于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以
理解,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
来进行教学。
3、p-13页第6题,这样的平面图形,在描述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前后。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P14-33页。包括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
物体的个数和事物
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 3 -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
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
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教材说明
1
—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教材中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认数与加减法穿插编排,适当
结合,加强数概念的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适
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以前的教材
中认数是一个一个认的,由于现在学前教育的加强,学生在入学
前就已对这些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且1—
5各数比较简单,抽象能力低,集中安
排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1、1—5的认识。包括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
组成。 (1)P14页,用奶奶的后花园图引入,提供了充分的数数内容,让学生通过
数数、抽象出数、摆
相应数量的实物等不同层次的学习,通过由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丰富感性认识,体
会抽象数的过程。从而初步理
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能认读各数。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环
保教育。
(2)P16页1-5的排列顺序。安排了两个层次:计数器:从2开始,每个数都
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拨一颗出示的,体会相邻两个数的关系。点子图:
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
顺序。1-5各数的写法。先示范,再描写。
提示:这里要重点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让学生直观的观察
出2后面的一个数
是3。并且要从这里开始强调学生对数字的书写。
(3)P17页比大小。
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出“>”“<”“=”,可以用很多有
趣的口诀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这几个符号。
(4)p-19页第6题,这种题型很简单,但是教师可以在这里发现学生的闪
光点。
(5)P20页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结合
实际体会序数在
实际中的应用比较广,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教学中
可以运用计算机软件演示,第一个人走了,
再排列,每个人的序数发生了变化,
体会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也可以通过很多游戏来巩固教学。比如选
择一组,
请第3个人站起来,再请前面三个人站起来。
- 4 -
(5)P21、22页分与合(数的组成)。
以师生摆红花的游戏形式,在活
动中学习几和几。这里的教学可以利用教具,
请学生在台上分一分,在分的时候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有规律
的来分。这个分与
合是一定要求学生背诵出来的。在这里可以通过猜数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1)P24页加法的含义。三个层次:
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通过过程图(小丑图)说明加法的含义,就是
把左边的和右边的合起来。
(2)P25页加法的计算。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接着数、点数、想组
成算加法。
(3)P26页减法的计算编排与加法相同。
提示:这里的重点是要学生确定被减数,也就是
小丑总共有4个气球,从4个
气球里面去掉了1个,所以是4-1.而且要介绍在这里用虚线圈出来,表
示从整体
去掉这个部分。
练习部分,也要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说一说减法的含义。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P30页0的认识。
0表示没有:教材通过三幅画展示小猴逐次吃桃的过程,来说明0表示没有的
含义。
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在这里进一步熟悉5以内各数的数序,比点子图
有所提高。直尺只是认数和
掌握数的顺序,还不是认识米尺。
0还表示温度:因为理解较难,教材中没有涉及。
0的加
减法。教材通过3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的思
考,讲述有关0的加减法,明白根
据0表示没有来计算。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
这些图形。
- 5 -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通过摆搭,
了解图形什么能搭稳,什么能滚动。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
“空间图形”的开始,先教学立体图形,便于给学生
提供具体的操作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借助立体图形的
某一个面感知学习立体图
形。
P34页初步认识立体图形。教材中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
的物体引入:
按形状分类,分成四类,并给出每类的名称。
提示:在教学时要充分的介绍这些
立体图形的特点,如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
一样,正方体每个面都一样大,圆柱我们用站着能搭稳,躺着不
能动来描述。
四、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的内容看似很简单,但是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
,在这里教师还要
找到很多的立体图形拼组的内容,如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最少要8个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还要准备学具让学生来摆一摆。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材内容
编排结构继承了1-5的基础,包
括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
混合。用数学含其中编排。
二、教学目标
见教参P84页共7条。
三、教材说明
6-10的认识分为认识6和7,认识8和
9,认识10。加减法和用数学内容穿插其
中。具体内容:
1、6和7。
主题图:打扫卫生图,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渗透讲清
洁、爱劳动教育。
认数:数图中人和物,数点子图,数字卡片,看数摆小棒。不仅有利于学生
从图抽象出数,同时
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的关系。
数的顺序:计数器(两个),尺子图(0-7)比1-5有所提高。
大小比较:点子图,给出了数,要求填写符号,与前面不同。
- 6 -
<
br>序数:生物小组观察金鱼图,区分基数、序数含义。这样的题型要求学生先
数出来,写在下面,在
完成题目。
写数:先示范再描写6、7。
数的组成:以小组的形式讨论6的组成。学习7的
组成,要求比6的高,只给
出了3种,让学生联想另一部分。
计算:一图四式,教材安排两幅
直观图,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
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引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但写
减法算式的时候,
学生容易写左边减去右边,或者右边减去左边,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强调,是
整体减去一部分,这也是前面学习减法时要注意的确定被减数的问题。
用数学:P46页生活中的数学
(解决问题),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练习,教材
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
起来,用问号表示要
求的问题。
2、P50页8和9,与6、7基本一样,稍有提高。
主题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
数数:图中数数的资源更加丰富,所数事物的数量不象6、
7那样明显,有的
数量不容易找到。数点子图,数字卡片8、9,看数摆圆和三角。
数的顺序:计数器(两个),尺子图(增加到9)。
大小比较:点子图,第2行中两个数没有给全,体现了开放性,可以有多种
填法。
序数:给蝴蝶涂色,区别基数、序数含义。
写数字:先示范再描写8、9。
数的组
成:比6、7的要求略高一些,要求学生自己摆出8、9的组成,并根据
一部分去联想另一部分。 计算:一图四式,教材提供一幅不同颜色的小花和小棒图,引导学生写出不
同的算式,最后合作共同
写出四个算式。这样安排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根据
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不要求学生马上掌
握。计算时教材分两个层
次安排:通过摆学具计算;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
加减法。
用数学:57页生活中的数,要解决还剩下几只,我们就可以说一共有9只,
去掉跑走的3只,也就是减去3只,那么算式就是9-3.在这里还对学生的能力有
一个拔高的环节,
让学生进行提问。
3、P59页10的认识
- 7 -
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将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
主题图:鸽子广场,热爱和平。
数数:图中数数的资源更加丰富,数点子图,数字卡片10,看数摆红花。
数的顺序:计数器(一个),尺子图(增加到10)。
大小比较:点子图,两个数没有给全,体现了开放性,可以有多种填法。
数的组成:先摆小棒填组成,联想另一部分。
写数字:先示范再描写10。
计算:
看图想组成。省去了学具拼摆的内容,内容呈现也采用了逐步提高要
求的作法(7+3后自己填,5+5
取消了点子图)。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掌握计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前面两
个,得到的结果再与后面的
那个数相加减。将最后的结果写在等于号后面。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
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
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
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迅速
地读、写
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材说明
73页安排的情景图,使学生体会比10大的数就在我们周围。
例1:数数,让学生数出10根捆成一捆,突出以十为计数单位。
提示:教师充分利用学具,
让学生观察10根捆成一捆,明白一捆就是一个
十,10根就是一捆。
例2:顺序和大小,用
尺子图。这里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有比大小,12后面
的一个数是多少,比18小的数,比12大比14
小的数。
例3: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强调观察数位顺序表从右边看起。读数,通过操
作,并在
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写数,引进了数位,利用数位表和计数器
初步认识数位
- 8 -
例4:。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图四式。
例5: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这里的计算不做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
学生熟练的掌握,也不做考试内容。
例6: 第几
的相关知识,通过动物园图猜猜树后面藏了几个人,也就是了解
第几和第几中间的人数。此题型难度较大
。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一、教学内容
P84-87页,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材说明
时间概念对学生来讲理解比较困难,因此
教材中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体验时间,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各种形状、
表面花
样的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84页,给出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生活情境图,结合
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
钟面和整时(钟表和电子表)。下面的三个钟面,同时用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
br>式标明它们的时刻,使学生会看整时。
P85页,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巩固时间概念,并结
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
学生说明,时针每天转两圈,上午有9时,晚上也有9时,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建议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间,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9 -
p>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
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说明
P89页例1,以校园运动会的
形式引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习计算9加几
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以“看台上的饮料还有多少盒
?”引起学生的思考,
有3种方法:点数、接着数、“凑十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编写意图。除提出
“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外,还蕴含有其它9加几的问题,为学生进
一步发现新的计
算问题,探讨9加几的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91页例2,强化用“凑十法”口算8.7.6加
几的方法。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
过程对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接着数、思考8
+5等于几,
不在出现点数的方法,比前面提高了一步。图下面是操作计算的过程。为脱离
实物
思考打下基础。
92页例3 通过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计算,可以将前一个加数凑十,也可以
将后一个加数凑十。同时也是培养孩子计算的多样性。8+9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
把8凑成10;把
9凑成10;根据9+8=17想出8+9的得数,具体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
理念。其中应用“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算8+9是教学重点,但不要求
学生概括。
95页5、4、3、2加几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的
设计要求学生用学过
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
复习: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作准备。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计算方法。
96页第2题:简单的统计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这
种练习形式,让学生见见
统计表,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例5 97页用数学
分两层
:图文结合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图下的算式右边写“人”,这是
第一次出现在算式中得数的后面写出单位名
称。
例6 98页用数学
这里求原来
有多少个,让学生明白,原来的一部分领走了,一部分剩下了,
所以这里求原来有多少,就是把这两部分
合起来。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