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玛丽莲梦兔
631次浏览
2020年12月08日 20: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海尔的服务理念-暖色头像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彭世济)


初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一、指出各题中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在它的下面画横线,并

将准确的注音写在括号内。(4分)

1.A.轩榭(xuān xiè) B.匀称(yún chèn)

C.桅帆(wéi fān) D.棉絮(mián xǜ)

答:[ ]

2.A.峰峦(fēng luán) B.凸起(tū qǐ)

C.玲珑(líng lóng) D.一霎间(yīchà jiān)

答:[ ]

3.A.穹窿(qióng lóng) B.旋转(xuán zhuǎn)

C.镂空(lóu kōng) D.弥漫(mí màn)

答:[ ]

4.A.嶙峋(līn xún) B.绫纱(liéng shā)

C.日晕(rì yùn) D.着眼(zhuó yǎn)

答:[ ]

二、红色字注音都准确的是:(3分) [ ]

A.提供(gòng) 浑天仪(hún)

蔷薇(qiáng) 矫首(jiǎo)

B.复杂(fù) 镂空(lòu)

隐没(muò) 峨冠(guān)


C.环绕(rào) 朝霞(zhāo)

椎髻(jì) 模糊(mó)

D.两膝(qī) 率领(shuài)

趋向(qū) 利玛窦(dòu)

三、有错别字的是:(3分) [ ]

A.漂游 鳞波 邱壑 起蒙

B.嶙峋 飘荡 斟酌 堆叠

C.映衬 圆弧 闲适 椭圆

D.谚语 景致 朦胧 依傍

四、没有错别字的句子是:(3分) [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


不同。

B.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功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


心。

C.我们还能够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D.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成孤形的。

五、形声字声旁位置完全相同的是:(2分) [ ]

A.震 幕 晕 华 B.测 征 颜 绸

C.圆 国 圈 围 D.刺 檐 深 雕

六、红色字字义解释有误的是:(5分) [ ]


A.峰峦(连着的山) 矫首(举)

别具匠心(另外) 钩画了了(完了)

B.奇巧(新奇) 征兆(现象)

败火(解除) 自出心裁(安排取舍)

C.启蒙(开导) 镂空(雕刻)

阅历(经历) 修狭(长)

D.因地制宜(根据) 弥漫(满)

多髯(胡须) 点缀(装饰)

七、句中有反义词的是:(2分) [ ]

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
盆。

B.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逐步消散。

C.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有,决不容许有欠美伤


的败笔。

D.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


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八、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2分) [ ]

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

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2.有墙壁( )着,有廊子( )着,层次( )了,景致就


见得( )了。

A.配合 映衬 布局 映衬 挡 隔 深 远

B.层次 布局 层次 配合 界 拦 深 多

C.映衬 层次 配合 布局 拦 挡 多 美

D.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隔 界 多 深

九、画横线词语含有贬义的是:(2分) [ ]

A.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逐步模糊,不一会,整


云山崩塌了。

B.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要有一定的限度。

C.那时候,因为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
难的。

D.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
芭蕉。

十、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2分) [ ]

A.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


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

B.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C.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


不感到寂寞。

D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


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十一、不属于打比方说明方法的是(2分) [ ]

A.那最轻盈、站得的云,叫卷云。

B.有人把地球的形状比作梨,把地球体说成是梨状体。

C.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棋盘)”的盖天说。

D.有几个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十二、属于平实说明的是:(3分) [ ]

A.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


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


上品。

C.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


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逐步出现一


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十三、按合理的顺序排列句子,顺序准确的是:(4分)[ ]

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②这是为什么?


③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

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④东边有一个
亭子或

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⑤我

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绝大部分是对称
的,左边

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⑤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③①④

十四、没有语病的是(3分) [ ]

A.这部电视剧提示了他们美好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品质。

B.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四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每个同学都愿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十五、对文言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8分) [ ]

A.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
态。

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珠可历历数也


译:那些念珠简直能够一粒一粒地数出来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不过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十六、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3分) [ ]

A.东坡左手执卷端,右手抚鲁直背。B.鲁直右手执卷末,左手指
卷,如有所语。

C.东坡现左足,鲁直现右足。

D.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中右,鲁直居左。

十七、阅读回答:

(一)①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

棵芭蕉。②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
一个角

落都注意图画美。③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
局部看,

也能得到美的享受。④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⑤阶砌
旁边栽

几丛书带草。(7分)

1.上边这组语句的顺序不对,理顺后的准确顺序是(只写序
号)_____。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五个句子的关系是:_____句是段的开始句,___、___、___
句是


具体说明,___句是全段总结,说明前几句所说事物的道理,照应


始句。

(二)(1)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2)假山的堆叠,可

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但是技术。(3)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


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4)至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5)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6)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


梁。(7)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8)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9)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
从各个

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10)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
秋季

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
一景。


(12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 ]

A.苏州园林假山池沼配合方面的特征

B.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

C.苏州园林很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

D.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2.这段文字中,第___句至第___句说明了假山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中,第(4)句至第(11)句说明了池沼的特征是

_______。

4.对池沼的说明,先点出“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气,而后
从三

个方面实行说明。第___句至第___句说明苏州园林中池沼和其他


物的配合,第___句至第__句说明池沼和河道岸边的布置,第___


至第___句说明池沼水面的布置。

5.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6.从语言的风格看,第(4)句至第(7)句属于_____说明,第(8)

至(11)句属于____说明。

7.第(2)句中的“艺术”、“技术”两词能够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①蟾蜍有点像青蛙,但又有区别。②它宽头、阔嘴,大而扁

的肚子,和土壤相似的肤色,周身疙疙瘩瘩,粘粘糊糊,看起来
有点丑

陋,其实对人类很有益处。③它以昆虫为食,它的“食谱”非常
丰富。

有地蛋、蝇蛆、白蛾、蜗牛、蛞蝓等害虫上千种。④无论是天上
飞的或

地上爬的虫类,几乎都是蟾蜍的佳肴。⑤捕食时它悄悄接近“猎
物”,

到了一定距离,它那薄而又有分叉的舌头猝然翻出,舌上的粘液
就把“猎

物”牢牢粘住,卷入口中。⑥蟾蜍觅食时间长,食量大。⑦虽然
它没有

青蛙动作敏捷,但捕虫本领却不亚于青蛙,捕食数量比青蛙多。
⑧所以,

是农业除虫的好助手。(10分)

1.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层,并概括层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句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

第⑦句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


3.从语言风格看,第②⑤句属于__________说明,第⑥⑦句属于

______说明。

十八、写作:

(一)向别人介绍一件你最喜爱的工艺品。要求细致观察,写出这

件工艺品的特色,并加以适当的生动说明。(10分)

(二)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写一篇说明文,介绍它的生活习性。

注意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形容词
对它进

行描写。(30分)

参考答案:

一、1.D.xù à 3.C.lòu 4.B.líng

二、C 三、A 四、C 五、C

六、A 七、B 八、D 九、D

十、B 十一、A 十二、B 十三、C

十四、D 十五、C 十六、D

十七、

(一) 1.②⑤④①③。

2.“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3.②,⑤,④,①,③。

(二) 1.A

2.第(2)句至第(3)句,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


3.有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第(5)句至第(7)句,第(8)句至第(9)句,第(10)句至第(11)句。

5.分类别。6.平实、生动。7.不能够。因为假山的堆叠首先要有
技术,然后才谈得上艺术;而不是 先有艺术,后有技术。

(三)1.(1)①②句,介绍蟾蜍的外形。(2)③④句,介绍蟾蜍的

“食谱”。(3)⑤至⑧,介绍蟾蜍捕食的特点。

2.举例子,蟾蜍的“食谱”丰富。作比较,蟾蜍的捕食本领大,
捕食数量多。

3.生动,平实。

半年思想汇报-香港浸会大学排名


校园灵异故事-什么叫安全


火烧云教学设计-殷墟博物苑


张学友最好听的歌-幸福的格言


做梦梦见人死了-佛经名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自制美容护肤小窍门


会计个人简历范文-tragedy什么意思


别出心裁造句-安徽理科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