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展示课《梅花魂》优秀教案
笔记本鼠标没反应-关于清廉的成语
小学语文展示课《梅花魂》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
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
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
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
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
了外祖父的爱国心。
教学片断:
一.课件激趣,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
,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
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
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
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
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
更无花而一枝独秀
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
,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
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
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
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
生:梅花----魂-------
二.突破重点,领悟情感。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
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
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
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
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
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
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
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
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吗?
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
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
颗爱国
心啊!
师:让我们一起诵读15自然段吧。
师:
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
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
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的朋友吧!
(学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
师:
同学们,现在正是
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
冷而裹足不前。不过,我相信,今天我
们学了《梅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
添一缕阳光。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
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
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
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
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三.案例分析。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指导学生争取
地理结合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尤其要
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
把握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
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
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二)采取在读中感悟、联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教学重难点的基本要求,从而
锻
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落实课题思想。讲课过程中出示祖国名山大川和具有北京特色的
图片
,配着一首《我的中国心》的音乐,伴着老师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
无比的自豪。结尾又以《我的中国心》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
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
祖国的情感。